《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9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俊能够不被其美色所迷惑,这一点令长乐公主极为满意。

    虽然未必愿意与房俊有任何进展,可是一个倾慕的自己的男子非是那等贪花好色之徒而是一个洁身自爱的俊彦,恐怕每一个女人都会为之自豪……

    房陵公主则依旧忿忿不平,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她根本不曾在长乐公主面前掩饰对于房俊的觊觎,反正又不是长乐公主的丈夫,就算两人互生情愫暗通款曲,也不过是一段见不得天日露水姻缘,岂会在意自己从中插一脚,分一杯羹?

    说到底,这女人就是个性觀念极其单薄、倫理綱常从不放在心上的,哪怕是在后世,也绝对是一个惊世骇俗声名狼藉的存在……

    也难怪李二陛下在其与前夫窦奉节合离之后欲将其嫁给贺兰僧伽,后者如丧考妣,差一点以死相迫,请求皇帝收回成命。只可惜这人缺了点男儿气概,闹了一场,终归不敢太过分,只能忍气吞声准备嫁妆,待到明年开春,便将这一顶大大的绿帽子接回家去……

    丽正殿内。

    想当年李二陛下曾与长孙皇后在此居住,只是那时候先是帝国初立百废待兴,各种物资皆要艰苦节省,后来李二陛下逆而篡位登基大宝,更需要勤俭朴素以示天下,长孙皇后的裙子遮不住脚面的事迹早已哄传天下,使得人人尽皆称颂“一代贤后”……

    长孙皇后的确称得上是“贤后”,只是贤良还是不贤良,实际上跟裙子能否遮住脚面并无多大干系,皇室再穷,难道当真舍不得那么一点做裙子的布料?

    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态度、一种姿态而已。

    儒家就很是赞赏这种哪怕做戏也得做全套的态度,他们认为哪怕一个人是虚伪的,若是能够虚伪一生也就成了坦诚,自然对长孙皇后以及李二陛下之间的感情不遗余力的鼓吹宣扬。

    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的确是伉俪情深,只是原本或许只有八分,却硬生生被鼓吹成了十分,成为千古颂扬之典范……

    如今大唐国富民安,自然毋须当年那般勤俭艰苦。

    当年每到深夜,丽正殿内萤火一般的几盏油灯,现如今早已换上粗大的红烛将整个大殿照耀得恍如白昼,地板光可鉴人,四周的青铜兽炉内燃着檀香。

    房俊跟着李恪走进大殿,便见到燕王李贞和蒋王李恽这哥俩正跪在殿上一侧,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听见脚步声,两人偷偷抬头看了一眼,见到是房俊,不约而同的嘴角抽搐一下,又齐齐的垂下头去。

    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房俊心中惊奇,跟在李恪身后悄声问道:“这二位殿下又犯了何错?”

    这二位皇子年岁轻一些,最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加之李二陛下政务繁忙无暇管教,长孙皇后逝去之后后宫无主,一干年轻的皇子皆是活泼好动少了一些规矩,平素里惹是生非,风评不怎么好,时不时的就被李二陛下拾掇一顿。

    所以房俊用了一个“又”字,因为这二位皇子犯错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屡教屡犯……

    李恪眼角一跳,轻声道:“还不是拜你所赐……”

    房俊一头雾水,不过是喝了一顿就而已,与我何干?

    两人低声说话之间,已然到了殿上,李二陛下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反而将此间主人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苏氏挤到了一侧打横相陪。

    李二陛下身材高大,肩宽背厚,此刻绷着一张方脸坐在那里,一股帝王威仪弥漫开来,很是摄人心魄。

    李恪上前施礼,道:“启禀父皇,儿臣已将房俊带来。”

    房俊一颗心揪着,总觉得李二陛下一双虎目之中寒芒闪烁,不停的在自己身上巡梭,稳了稳心神,上前道:“微臣见过陛下,未知陛下夤夜想召,有何吩咐?”

    李二陛下端坐,面无表情,淡然道:“今日你那段曲子,唱得不错,强调很好,比朕的《秦王破阵乐》还好。”

    说着,眼神如电,在燕王李贞与蒋王李恽面上扫过。

    两位亲王殿下浑身一个激灵,将头埋得更低,俨然两只大号儿鹌鹑,瑟瑟发抖,后悔不迭。

    真是嘴贱啊……

    房俊不明其意,心里却有些忐忑,这分明不是什么好话。

    以李二陛下这么一个骄傲自负的人,居然这么承认别人随口哼唱的曲儿比他亲自编排的乐舞还好,有点反常……

    “陛下谬赞,微臣只是酒兴所至,兴之所起,加之以前听闻老腔之唱法,故而随口哼唱几句,乡间俚曲,焉能与气势雄浑、感天动地之《秦王破阵乐》相提并论?微臣愧不敢当。”

    《秦王破阵乐》他倒是有所听闻,并不知乃是李二陛下亲自编舞。

    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士庶歌舞於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贞观初年,李二陛下诏魏徵等增撰歌词七首,太常丞吕才等人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对其进行编舞。

    只是帝王至尊编排舞蹈难免有份,故而除去知情人之外,此事少有外传,便是燕王李贞、蒋王李恽这等年轻的亲王亦不曾听闻。

    不过刚刚已经知道了……

    房俊只知道《霓裳羽衣舞》乃是唐玄宗所作之曲,却不知《秦王破阵乐》乃是李二陛下亲力参与编排,还以为只是太常寺那些家伙歌功颂德呢。

    不过虽然不明白什么情况,但谦虚是美德,低调一点总是好的……

    李二陛下容色稍霁。

    虽然房俊哼唱的那一首老腔不如《秦王破阵乐》恢弘华美,但对于关中人来说,那等苍茫豪迈之气却甚是对脾气。

    只是一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自己的《破阵乐》不如房俊随口哼唱的曲子,李二陛下就气不打一处来,冷冷瞥了李贞与李恽一眼,淡然道:“既然你俩如此认同房俊所哼唱的那首曲子,那明日便赶去太常寺,当着吕才等人的面多唱几遍,让其将曲谱记下,亦能让更多的人听闻。”

    李贞一脸为难:“父皇明鉴,儿臣也只是听了一遍,唱不全啊……”

    李二陛下不见喜怒:“哦?你都唱不全,如何认定比《秦王破阵乐》还要好呢?”

    李贞都快哭了:爹啊,《秦王破阵乐》跟您啥关系?你这么护着干嘛……

    还是李恽激灵一些,连忙道:“儿臣遵旨,明朝便去太常寺请乐工记录曲谱。”

    李贞也反应过来,跟爹讲道理,是不是傻?

    有道理没道理,最后吃亏挨打的不还是自己……

    连忙附和。

    李二陛下挥挥手,让他们两个退下。

    两位亲王如蒙大赦,连滚带爬的退走……

    殿上只余下太子与魏王、吴王。

    李二陛下这才看着房俊问道:“何时启程南下?”

    房俊道:“明日即走。”

    李二陛下颔首,道:“大军东征,海路之统领非你莫属,如今筹谋得当兵强马壮,只需循序渐进,覆灭高句丽反掌之间耳,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功劳,切不可轻敌冒进,更不可贪功。”

    倚强凌弱,自然不能兵行险着,稳扎稳打,一路平推过去就是了。

    反而贪功冒进,极有可能阴沟翻船……

    房俊笑道:“微臣谨遵圣谕……不过还请陛下放心,微臣此次出海,名义上是为了剿灭高句丽之水师,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倭奴也!”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抵达江南() 
君臣之间一番畅谈,直到雄鸡鸣啼、东方破晓。

    房俊详细的向李二陛下讲述了自己对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以及倭国的战略构想,听得李二陛下神情振奋,赞不绝口。

    然后命人准备好早膳,君臣几人一起用过,特意叮嘱房俊不必前来皇宫辞行,速速南下统御水师为上。

    送走了畅谈一夜也就精神百倍的皇帝,又跟太子、魏王、吴王告辞,房俊这才返回家中,洗漱一番,与母亲妻妾告别,又抱了一会儿儿子,这才更换了一套衣服,带着一众亲兵部曲策马出了长安城。

    城南房家湾码头,早有水师的战船等候在此,房俊等人弃马登船,战船扬起风帆,顺水而下,进入渭水驶出潼关,顺着黄河奔流而下,至洛口向南折入通济渠,再入邗沟,直抵江都。

    关中秋风萧瑟草木凋敝,江南尚在初秋时节,几场秋雨之后,天气凉爽,山林染上了淡黄,江水清澄如碧,山花锦绣灿烂。

    房俊乘坐的战船进入长江,便有裴行俭率领十余艘战船前来接应。

    登上裴行俭的大船,船上兵卒尽皆恭敬施礼参见,房俊满面笑容,一一勉励几句。

    对于这一支有他一手缔造的水师,几乎每一个兵卒将领都对房俊崇敬有加,就连原本那些被关中世家门阀当做生财工具抛弃,之后成为水师骨干的奴仆家将们,都对房俊感激莫名。

    裴行俭将房俊迎至舱室之内,禀告道:“来此之前,末将已然收到江南各大家族的请柬,说是已然在苏州城内备好了宴席,为侯爷接风洗尘。不知侯爷意下如何?”

    官场之上迎来送往,酒宴应酬必不可少,古今皆然。

    房俊不待见那些江南豪族,却也不至于便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点头道:“那就在苏州城上岸,去会一会这些盘踞江南的豪族。宴无好宴,本官看看他们这些贪得无厌眼中有家无国之徒,到底还要耍些什么手段。”

    裴行俭便笑道:“哪有什么手段可耍?这些人自以为江南是他们的地头,心思活泛各为钻营,总想着寻找朝廷的漏洞,损公而肥私,却不知其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一切行为,早已尽在水师之掌握,反而自鸣得意,实在可笑。”

    房俊看了他一眼,提醒道:“这些人盘踞江南几百年,早已根深蒂固势力纠缠,吾等毕竟是过江龙,当心大意失荆州,稳扎稳打沉下心来,不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安南与林邑国那边,亦是如此。”

    裴行俭心中一紧,忙道:“末将遵命。”

    经由房俊这么一提醒,裴行俭简直悚然而惊!

    针对安南和林邑国的战略顺利施行,诺大一片繁华富庶的土地尽在水师掌控之中,并且消除了隐患,往后百年间不虞肘腋之患,林邑国更是扶持傀儡加强控制,除去非曾将其纳入大唐版图之外,实际上已经与大唐的藩国无异,新的林邑国王诸葛地依靠大唐支持方才登上王位,将范氏王族屠戮一空,一心一意抱紧大唐的大腿。

    江南豪族更是在房俊多番打压之下委曲求全,即便暗中稍有异动亦是尽在水师的掌握之内。

    顺利,滋生轻敌之情绪。

    而轻敌,往往就是最大的致死之道……

    房俊满意点头。

    裴行俭出身世家,自幼便是纨绔子弟,少时放浪不羁,在乡间亦曾闹出不少荒唐事,但是入仕之后却能兢兢业业勤于公务,最要紧是能够时常反省自身之不足,实在是难能可贵。

    半个时辰之后,一队战船在海虞镇缓缓靠岸,下锚降帆。

    这一次苏州刺史穆元佐并未前来,房俊早就给穆元佐去信,命其安守本职即可,毋须表现得太过亲密,是以,此刻码头上来迎接的尽是江南豪族的当家人亦或是族中重要人物,虽然不少人亦有官职在身,却不是以官场的名义。

    这就是一次私底下的聚会,是江南豪族表达善意的一种方式。

    当然,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亦未可知……

    领头的自然是当今执江南豪族之牛耳的萧氏族人,只是房俊亦未曾料到居然是萧氏族长萧璟亲至……

    虽然不待见萧氏,但面对萧璟这等执掌兰陵萧氏的老者,房俊亦必须给予尊重。

    “本官何德何能,敢劳驾萧老亲自前来,实在是惶恐之至。”

    房俊上前,虽然口称本官,却实打实的执晚辈之礼。

    萧璟一把长髯雪白整洁,笑容和蔼颇为亲近,上前一把拉住房俊的手,笑道:“侯爷年少有为,实乃吾大唐之栋梁,此次莅临江南,老朽正欲见识一番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风采,焉能倚老卖老躲在家中等着您大驾光临?都说侯爷脾气不好,老朽年岁大了,可当不得惊吓。”

    这话说的随意,但其中之深意却令人玩味。

    说到底,以往房俊强硬的行事作风实在是给这些个江南豪族留下太深的印象,也有太多的忌惮,哪怕萧璟这般在江南跺跺脚地皮都得颤一颤的人物,也得小心应对,等闲绝对不愿与房俊撕破脸……

    一旁簇拥着萧璟的众多江南豪族代表人物尽皆露出笑脸,纷纷附和。

    房俊面带微笑,一一点头致意,虽然并未倨傲,但是前世今生锻炼出来的坚毅心性以及身居高位磨炼出来的气质,却俨然鹤立鸡群,光彩夺目。

    他的目光一一从面前这些人脸上扫过,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人当中,却无一人是以前曾与自己打过交道的……

    就算你们这些世家门阀子弟众多,出类拔萃之人也多,可是这般做法不嫌太过刻意么?

    他想要将手从萧璟手中挣出,微微用力,却发现这老家伙握的很紧,没抽动……无奈,只得携手上了一辆马车,一大群人呼呼啦啦朝着镇上最好的酒楼前行。

    车上,房俊问道:“听闻宋国公此次返乡祭祖,为何您老人家却优哉游哉的四处闲逛?”

    萧璟苦笑。

    这小子不仅办事雷厉风行,就连说话方式也不循章法,让人极难应对……

    听上去似乎很随意的一句话,若是深思下去,却颇有意味。

    兰陵萧氏的祖宗乃是梁朝皇族,代代皆是帝王,固然未曾一统天下偏安一隅,但终究是名正言顺的帝王,身居大宝手指乾坤,是华夏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一道痕迹。

    现在萧氏大张旗鼓的祭祖,若是换一个刻薄多疑的皇帝,难免怀疑其是否有复辟之心,若是在遇上两个奸佞之徒觐上两句谗言,毫无疑问必是一场风波……

    然而如果谦逊一些将这次祭祖说得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