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9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正如伽独所言,眼下哪里还有退路了?

    弑王杀驾谋朝篡位,谁还能容得了他们?更别说昨夜在城内那一番肆无忌惮的烧杀掳掠,除非伽独登基为王能够免除大家的死罪,否则换了谁来当这个国王,都必然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伽独心中的担忧更甚!

    面对数万勤王之师,伽独固然知道取胜艰难,但却并非全无希望,然而令他提心吊胆的乃是唐人的态度……

    奸诈的唐人蛊惑自己弑王篡位,一转眼就将自己抛弃,伽独摸不准唐人到底打着什么主意。按说只要扶持自己坐稳王位,自己必然对唐人所提的任何条件都会欣然应允,可唐人偏偏就将自己给抛弃了……

    难不成还有人比自己更适合当做唐人的傀儡?

    万一唐人转而支持外头那些勤王之师……一想到这里,伽独就不寒而栗。

    伽独肠子都快要悔青了,自己怎地就迷了心智,轻信了那些奸诈的唐人的话语?落得个进退维谷生死两难的绝境。

    外头喊杀声再次传来,那些该死的勤王之师又开始进攻了……

    “大将军!”

    一个衣甲狼狈的部将小跑着进了大殿,上气不接下气道:“禀告大将军,城西的斥候传回消息,唐军来了!”

    伽独呆愣当场,万念俱灰。

    唐人戏耍了他,此刻却又出现在城外,毫无疑问,必然是如他所料那般,转而支持那些勤王之师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万春国后裔() 
宋平县。

    作为安南之地的中心,可谓“宅天地区域之中,得虎踞龙蟠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垲,民居蔑昏垫之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京师之上都”……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从未对这块富饶的土地有过重视,除去彰显天朝威仪之外,更未有将其永久纳入版图之决心。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国蛮,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

    李二陛下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说:“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发一兵,不觉头发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伐,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士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勀翦此蛮,亦何所补?”拒绝发兵征讨。

    言语之间,充满悲天悯人之情怀,对安南以及林邑之地不屑一顾。

    事实上当真如他所言那般“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么?绝非如此,他这个时候还蔑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劳民伤财,然而心中却早已有了将高句丽征服一次彰显胜过隋炀帝之决心。

    有很多皇帝不怕打仗,李二陛下便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看不上这块地方,不过是“经历山险,士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勀翦此蛮,毫无裨益”而已。

    那地方秦朝征服过,汉朝征服过,隋朝征服过,萧铣征服过……现在大唐是否征服,又有什么所谓?左右不过是地少民寡化外之地,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而已……。。

    *****

    夜半三更,月明露重。

    年逾古稀的李壮志一身甲胄腰悬佩刀,须发皆白眼神炯炯,站在府内庭院的石阶上,看着面前或老或少几十个心腹亲信,闭嘴不言。

    这些人有跟随他多年的老奴,亦有当年万春国的后裔,更多的则是族中青壮。

    明月在漫天雾气当中显得影影绰绰一片朦胧,微凉的月光照在庭院中这些人身上,仿佛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清辉……

    李壮志拔出佩刀,刀尖斜斜指着天空,沉声道:“一百年前,天德皇帝反抗梁国暴政,带领交州百姓起兵,驱逐酷吏自立为国,定都龙编,开创了万春国,此乃吾等安南百姓万年不休之基业!”

    他嗓音低沉,但是在寂静的深夜里,却一字一字清晰的传到在场所有人耳中。

    “何为‘万春’?”

    李壮志问了一句,灼灼的目光自面前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自问自答道:“万春,即为‘春望社稷至万世’!此乃天德皇帝心怀百姓之祈祷,希望在他的带领之下,这块土地上的子子孙孙都能昌盛太平犹如春日,江山社稷传至万世而不衰!”

    他目光之中充满炽烈的崇拜,声音渐渐高亢:“自元德元年万春国建立之日起,至南越皇帝李佛子兵败被隋朝恶贼刘方所擒,押赴长安惨遭杀害,六十年间,万春国先烈视死如归前赴后继,只为了护佑这一片土地不被中原汉人所霸占,吾等百姓不被汉人酷吏所奴役!现在,万春国已然灭亡了四十年,然而万春国的苗裔却从来不曾灭绝!今日,吾李壮志,以南越皇帝嫡孙之身份,在此立誓起兵驱除异族,只要重现万春国之光辉,不惜肝脑涂地神坠地狱!若违此誓,有若此指!”

    刀光一闪,李壮志以佩刀削断左手小指,鲜血涌出,却面不改色!

    庭院中诸人一个个神情亢奋目光炽热,不敢大声欢呼惊动总管府的唐军,尽皆紧紧抿着嘴,却高高举起手臂!

    万春国是个什么玩意,在场众人其实大多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有不少人早已忘却。

    四十年时间,虽然不足以沧海变桑田,但足矣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谁还能记得住当初那个刚刚立国便被汉人剿杀有若丧家之犬苟延残喘的国家?

    不过这并不重要。

    现在明显大唐对安南这块土地并无兴趣,十年前林邑国作乱,大唐皇帝甚至拒绝出兵讨伐……眼下虽然有大唐水师租借了岘港控制了林邑国朝堂,可没人将这个放在眼里。

    大唐水师固然天下无敌,可那实在海上,上了陆地,却是由不得他耀武扬威!

    安南,不是林邑!

    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绝大多数皆是汉人后裔,哪怕是祖先背井离乡客居于此,却也从不曾将林邑国那些土著猴子放在眼中!

    只要能够快速消灭交州总管府在此地的驻军,万春国便可富国成功,十年前大唐不肯出兵讨伐林邑,现在大唐皇帝正厉兵秣马准备东征高句丽,更不可能派遣大军前来剿灭他们这个小小的万春国……

    一旦复国成功,这里所有人都成了复国功臣,封侯拜将加官进爵自不待言,更可将自己的名字铭刻于青史之上,子子孙孙尽皆瞻仰崇拜,这是何等巨大之成就?

    一个矫健的身影匆匆自府外跑进庭院,到李壮志身边低声道:“西于、北带、麊泠等地青壮已经抵达县城之外十里,兵械甲胄具备,只等家主一声令下,即里应外合,杀入城内!”

    李壮志精神振奋,让一个郎中给自己处理伤口,抬眼瞅了瞅天色,以刀拄地,对面前诸人说道:“三日之前,林邑国内乱,大将军伽独弑王杀驾谋朝篡位,却被各地前往的勤王之师攻入城中,死战不休。大唐水师岂能容忍卧榻之侧有此隐患?出兵剿灭势在必行,大部分兵力必将被牢牢牵制。吾等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各地大唐驻军,而后宣布复国,造成既定事实,大唐国内只会捏着鼻子认了,绝不会派遣大军前来攻打!所以,诸位自当精诚团结,携手并肩共创万世不朽之基业!”

    言罢,将宝刀提在手中,大声道:“诸位,随吾前去打开城门,汇合各路义军进入城中,猛攻大唐驻军!”

    “喏!”

    诸人纷纷拿出兵刃,齐声呼应。

    府门大开,数十人鱼贯而出,趁着夜色悄悄摸向北门城楼……

    夜漏更深,城楼上的兵卒正抱着兵刃坐在箭垛下打着瞌睡,城内除去星星点点的烛火之外,万籁俱寂。

    城外一处树林之中,千余服装各异武器五花八门的青壮潜伏于内,屏着呼吸或站或蹲,没人敢发出太大声响。树梢栖息的鸟雀早已被惊得飞走,幸好并未引起城楼上兵卒的注意……

    李青树站在树林边缘,凝望了一会儿远处一团模糊的城楼,又看了看身边的李万山。他们两人皆是万春国的后裔,他的祖父是南越皇帝李佛子的外甥李大权,而李万山的曾祖则是万春国大将李善鼎。

    虽然同姓,但二人却不同族。

    万春国覆灭之后,子孙族人受到百姓的庇护幸存下来,几代经营,再次成为安南一带的豪族,但昔日祖先之荣光与血仇,却一时不敢或忘,时刻都在寻觅着最佳时机起兵复国……

    只是毕竟万春国的年代已经有些久远,族中年青人早已忘却那段辉煌的岁月,以及那尸横遍野的仇恨,现在能够跟随在他们身后的,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打拼。

    他们不在乎万春国是否能够复国,只在乎起兵之后能否驱逐唐军,建功立业升官发财。

    就如同他身边的李万山……

    两人隔了一辈,李万山现今尚未及而立之年,却在年轻一辈当中拥有很强的威望,号召力极大。李万山对于昔日的万春国并无多少归属感,只是此人野心勃勃不甘人下,总想着创出一番震古烁今的事业,升官发财之余,再能青史留名就最好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 
李万山这样的年青人,在这一次起兵的数千人当中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令李青树有些忧心忡忡。

    人无恒志,焉能成事?

    与矢志不渝光复万春国的志向相比,升官发财急功近利哪里算得上是志气?这样的人看似热血沸腾士气高昂,但一旦遭受打击挫折,便极易一蹶不振,甚至改弦易辙……

    李青树便是汉人的后裔,所以他知道汉人到底有多么强大。

    当年万春国集结了安南绝大多数豪族土著之力量,却在隋军面前不堪一击,李青树年幼之时曾亲眼目睹其祖父李大权率领的军队在隋军冲锋下溃不成军尸横遍野之惨状,那种震撼直到今日依旧历久弥新。

    一旦汉人不曾自相残杀,那就是世间无敌的存在……

    一旁的李万山有些兴奋过头,在树林边缘不停来回踱步,一会儿看看远处的城楼,一会儿又检查一下林中兵卒的装备。

    过了半晌,夜色愈发浓郁,远处城内传来微弱的更鼓之声,李万山有些忍耐不住,来到李青树身边,问道:“幺叔,为何城内还没有动静?该不会事情有变了吧?”

    李青树瞥了他一眼,沉声教训道:“大事当前,自当沉着稳重,这般毛躁成何体统?”

    他自然清楚李万山性格莽撞心胸狭隘,等闲即便是他这位前辈也不放在眼中,说不得就会因为自己的斥责心生怨愤,甚至当场睚眦必报。可他又不能不压制住李万山这股轻浮的心态,与他相同,许多年轻人都没有相应的稳重,这等大事之前若是心浮气躁,岂非大家一起走上死路?

    可谁知李万山只是面色一沉,阴郁的目光瞪着李青树瞅了半晌,却终究转过头去,没有说话。

    李青树眉头皱起,颇为意外,心底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李万山的反应着实太过奇怪……难不成是大事当前终于有所成熟,知道顾全大局了?

    “快看快看,城楼上有火亮!”

    李青树收拾心情,抬头望去,果然见到黑漆漆的城楼方向亮起一根火把,在黑夜之中分外醒目。

    那火把左三圈右三圈,正是事先约定的信号……

    “诸位,城门已开,随我冲进城去……”李青树话说一半,身边的李万山已然如同出柙猛虎一般窜出去,大喝一声:“冲!”便迈开双腿径直奔着城门方向冲出去,在他身后千余部众紧随其后,“呼啦”一下自树林中奔出。

    “……”李青树只好将半句话咽回去,招了招手,带着自己的亲信族人随后向城门楼冲过去。

    *****

    交州总管府位于县城正中,与县衙毗邻,不过是一座门开五间面朝大街的普通建筑,并无独特之处。

    大唐武德四年,朝廷将交州治所搬迁至此,并开设了总管府的衙门,但驻军并不多。交州辖下交趾、怀德、南定、宋平四县,归岭南道管辖,自上一任大总管丘和之后,交州总管便由交州刺史兼任,因岭南道的治所在番禺,所以交州刺史常驻番禺,并不在交州治所宋平县。

    上一任交州总管丘和认为宋平县地处安南腹地,虽然富庶兴旺,却非是安稳之地,一旦中原王朝有所动荡,此地便会被外族所掌控,因距离交州腹地太远,调兵遣将运输粮秣尽皆难度太大,想要剿灭叛乱所需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故此并不太看重这里,能占着最好,若是被外族攻占,那就干脆放弃。

    所以城中的驻军不过数百,且装备陈旧,训练废弛,聊胜于无……

    总督府偏将韦述刚刚歇下,便被院内一阵吵杂的脚步声惊醒。

    今日与宋平县令晚宴,座上有当地名妓作陪,酒酣耳热之际,面对美人秋波如兰香气,自然难免心潮澎湃欲念浮动,宴会之后,便将美人留宿。春风几度极尽欢愉,差点折了老腰的韦述这才翻身下马,精疲力尽困意沉沉。

    这刚刚入睡便被惊醒,焉能有好心情?

    猛地一把撤去身上的薄被,也不顾身边美人白皙如玉的胴体暴露在自窗子投射进来的月色里,扯着嗓子大骂道:“谁在外头?深更半夜扰人清梦,简直罪无可恕!来人,给某擒下,大刑侍候!”

    须臾,门口有人急声道:“启禀将军,城内有人起兵作乱!”

    醉酒之后的脑袋本就昏昏沉沉,再加上一番卖力耕耘耗尽了力气,思维难免混沌迟缓,韦述闻听有人起兵作乱,居然下意识的回道:“管他做不做乱,先将扰人清梦之恶徒给某拿下,重责三十军棍……”

    门外之人陷入沉默,大抵是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接话……

    这都有人起兵作乱了,您还惦记着惩罚惊扰您睡觉的人?

    身旁的美人儿猛然坐起,浑然不顾风光外泄,惊叫道:“将军,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