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8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滚蛋!孙老二你要不要脸?这么多的竹纸你自己一口吃完了,还让不让哥儿几个活了?”

    “嘿!这话说的,咱孙老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坑谁没抢谁,跟你有什么关系?”

    “放屁!总共就这么多竹纸,你个老小子都吃掉了,我们回去卖什么?”

    “就是就是!孙老二你可别仗着财大气粗,就挤兑咱们这些小商小贩,你想将这些竹纸一口气儿吃完了,回去随意涨价想咋卖就咋卖?你想得美!信不信老子这就去武娘子面前告你一状?”

    “谁特么想咋卖就咋卖了?咱一分一毫也不涨价!再说了,这位老哥有竹纸,我有钱,凭啥还不让我买了?”

    码头上吵吵闹闹,乱成一团。

    李泰稍稍往前凑了凑,心里疑惑,竹纸?

    身为皇子,对于竹纸自然不陌生。这种纸产自江南一带,以嫩竹作为原料,纸张光滑美观,但是质地轻脆,而且写字的时候容易洇纸,只有那些没钱的人家才会买回去,可是连好纸都买不起的人家,又能有几个读书人呢?

    所以这种纸的销量很是不好。

    可这些人怎地还抢了起来?

    “诸位诸位,窃听老朽一言!”一个身穿青色衣衫的老者站在吊杆旁,拱手对着一众商贾说道:“老朽乃是房家的管事,这些纸便是产自咱们房家跟江南几大家族合伙开起来的造纸厂。之前因为正在试验配方,所以产量一直底下,现在配方已然完善,从今而后,咱们在長城縣的数家造纸厂,每月可以生产上等竹纸十几万刀,不仅仅关中货源充足,还将覆盖整个山东、江南、蜀中各地,诸位不用抢……”

    说着,老者一指河道上一长溜吃水甚深的货船,得意道:“瞧见没有,这些船上全都是纸,全都是上等的竹纸!”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炸开了锅!

    “乖乖!每月十几万刀?”

    “额滴个天爷,房二郎就是厉害,这一年得赚多少钱?”

    老者呵呵一笑:“各位以为咱们家二郎差这点钱?实话跟你们说吧,这造纸厂啊,二郎根本就一文钱都没打算赚!”

    说着,老者从身边仆役手里拿过一柄小弯刀,将已经吊上码头的一刀纸拆开,草绳油布用锋锐的刀子划开,里边洁白细腻的纸张顿时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嘿!这纸……比以前的还要白……”孙老二上前摸了摸,扯住上面的一张使劲儿扯了扯,惊叹道:“不仅更白,而且更柔软,更坚韧!”

    老者嘿了一声,道:“瞧见没有?这等纸,一刀一百文!”

    周围陡然一静,继而“轰”的炸开!

    “多少钱?”

    “一刀纸一百文?”

    “这等竹纸比之宣纸也不差多少了吧?才一百文?”

    “赶紧抢购吧,回去一刀纸卖上一贯钱妥妥的!”

    “我要一百刀……”

    “我要一千刀……”

    老者被吵得耳鸣,赶紧举起手:“停停停!”

    待到周围声音小了一些,老者才道:“是不是以为很便宜?没错!这种纸的成本就要达到每刀八十文,再从江南运到关中,售价一百文根本就在赔钱!”

    不仅是周围的商贾有些懵,就连李泰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房二那个棒槌,居然会做赔钱的买卖?

    不能够啊……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我们要成为文化的先驱() 
这等光洁莹白且柔韧无比的上乘纸张,固然比不得猷州出产的上等纸张,但相差亦是不多。

    然而仅仅售卖一刀一百文?

    “一刀”这个量词其次并没有太准确的定义,纸张造好都是大张,最初的时候是将其一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站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斩断之后方便包装。而这一刀能够斩断多少纸张,就被称为“一刀纸”。

    但是后来就只是将五十张、七十五张、亦或是一百张纸称为“一刀”。

    李泰瞅着眼前的纸张莹白如玉、纤薄如蝉翼,很明显一刀纸便是一百张,售价一百文,便是一文钱一张,简直便宜到了极点!这些商贾将这种竹纸买回去,轻轻松松卖个一张十文八文,简直就是暴利!

    房二是傻了么?

    自己不赚钱,却将利润让给卖纸的商贾,这可不是那棒槌的作风……

    果不其然,未等商贾们欢天喜地多久,便听那老者又道“诸位虽然是商贾,但平素多与读书人打交道,甚至家中子侄便在刻苦读书,以期将来能够科举高中,光耀门楣。”

    商贾们齐齐点头。

    这年头商贾纸地位极其低下,虽然因为朝廷历经税法的改进,使得商贾的地位稍有提升,但是相比那些读书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官本位的社会里,有多少钱都是白扯,只有当官才是硬道理!

    一介商贾勤勤苦苦累积数代,方才可能积累下一些家产,然而若是一旦惹上官司,顷刻之间便会一贫如洗,甚至破家灭门亦不是不可能,钱再多有什么用?

    多少钱也不如一个读书人!

    老者又道“那大家更应当知道,寒门子弟想要读书进学,是何等困难之事,不仅仅良师难觅,更重要的便是读书的消耗实在太大……一个稚龄幼子从小读书直到科举高中,不说别的,单说着消耗掉的纸张得有多少?现在市面上最次的纸亦要五六文钱一张,价值相当于一斗米,寒门子弟如何读得起书?”

    码头上围拢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先是被这边热闹的情形吸引过来看热闹,来了之后,却被老者的话语吸引。

    但凡能够在码头上讨生活的,又有几个是世家门阀出身?

    谁都知道读书好,读书不仅可以明理,更可以当官……然而,书,不是谁都能读得起的。

    现在市面上渐渐有价格极低的书籍售卖,往往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只可惜数量还是太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纸张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印书的成本将不下来。

    若是房二郎的纸厂当真能够将纸张的价格压制得如此便宜,那么印书的成本必然大大降低,到时候书价降低,岂不是人人都读得起书?

    纵然是商贾之家不得科举,可谁会嫌弃书读的少?

    最起码若是自家子弟能够读书进学,能写会算,当一个账房也绰绰有余吧……

    人群越聚越多,各个神情振奋。

    那几个纸商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果不其然,那老者又说道“吾家二郎深受陛下器重信赖,忠君报国,自然不在话下。故此,二郎打算成立一个‘大唐文化振兴会’,凡入会者,必须保证每一刀竹纸的价格保持在一百文,不得哄抬价格,不得售往域外,才有销售这等竹纸之资格,并且可以销售之后不久由皇家印刷厂印制的书籍典册……”

    商贾们一片哗然。

    这开什么玩笑?

    一百文进来,一百文卖掉,不仅一文钱赚不到,还得搭进去人手店面,玩呢?

    有人好奇的问“皇家印刷厂……是个什么?没听过啊!”

    旁边有人附和,印刷厂,是印书的作坊么?

    那老者嘿嘿一笑,脸上的褶子都在放光,下巴抬得高高的,道“这是采用了吾家二郎发明的新式印刷术印制书籍的工厂,全称叫做‘大唐皇家印刷局’,很久之前就已经成立了,只不过因为尚有一些工艺上的问题需要改良,所以并未对外公布。印刷局是附属在大唐文化振兴会之下的,所印刷的书籍包括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而且所有的书籍都会以成本价出售,绝不从中赚取一分一毫!”

    商贾们一阵无语。

    房二郎钱多的花不完,开始败着玩儿了?

    造纸也不赚钱,印书也不赚钱,多大的家业也得迟早败光了!

    再者说了,你钱多的花不完,不赚钱只想讨个好名声,这没问题,可我们都得养家糊口,谁有那心思跟你胡闹?

    孙老二便摊摊手,无奈道“吾等皆佩服二郎之品性能力,可是这纸张不让吾等赚一文钱,想必那书籍印出来亦是要原价售卖吧?吾等很为难啊,说到底咱也就是个不入流的商贾,不赚钱的生意一天两天还成,若是长久干下去,吾等岂不都得饿死?”

    旁边的人也一阵附和。

    这是实话,大家都知道纸张低价是好事,书籍低价更是好事,可是追根究底,大家得先活着不是?

    没好处的事情,谁都不会干……

    老者斜眼睨着孙老二,冷笑道“鼠目寸光之辈……诸位想想,吾家二郎可有让尔等吃亏的时候?”

    “这……”孙老二有些不满,但是细细一想,却又反驳不得。

    纵然坊市之间对于房俊的褒贬不一,甚至更多是骂这个棒槌,但是对于大唐的商贾来说,房俊简直就是活佛降世一般的人物!

    老者续道“二郎此举,乃是为了振兴吾大唐之文化,而且诸位可知道‘大唐文化振兴会’的会长是谁么?”

    一直在后面默默听着不曾插话的李泰心中一跳,该不会……

    场中亦有心思敏捷之人,当即便颤声道“这个……该不会是……陛下?”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震惊的看着老者。

    如果这个什么会长是陛下,那别说纸张书籍不赚钱了,就是赔钱也得干啊!大家伙不过是一介低贱的商贾而已,如果有一天能够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马仔……

    嘶!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啊!

    这是何等之荣耀?!

    “呵呵,你想多了……”老者笑道“陛下日理万机,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实不相瞒,大唐文化振兴会的首任会长,乃是魏王殿下!”

    “原来是魏王殿下啊……”

    “虽然不是陛下亲自领导,不过魏王也不差了。”

    “嗯嗯,陛下诸子之中,也就魏王文采不凡,更有主持编撰《括地志》这等功绩,算得上是天下文人的领袖。”

    起先听闻不是陛下领导,还有一些失望,但是听到这个会长乃是魏王李泰,众人倒也认为理所应当。

    站在人群后面的李泰有些懵……

    什么劳什子的会长,是怎么回事?

    还有,本王咋什么都不知道?

    心里疑惑,面色渐渐阴沉下来,心想该不会房俊那厮拿自己的名字做筏子吧?

    若是当真如此,绝对不与他善罢甘休……

    老者没见到李泰,就算见到了估计以他的地位也不认识,就算以前认识,现在见到晒得爆皮瘦了一大圈儿的李泰估计也认不出……

    “吾家二郎岂会亏待伙伴呢?只要加入这个大唐文化振兴会,那就是房家的合作伙伴,虽然纸张书籍大家赚不到钱,但会得到房家与皇室的补贴,不仅会在税款上给予优惠,这码头上所有的货物,大家的进价都会低于别家一成,以作补偿……”

    “嚯!果然是房二郎,仗义!”

    “娘咧!所有东西都低一成?”

    “管事的,我孙老二现在就加入这个什么振兴会……”

    老者这句话说出来,就像是一滴水珠抵近开了的油锅里,顿时就炸了!

    所有货殖的价格低两成!

    这是什么概念?

    若是进了价值一万贯的货殖,不论以往的利润是多少,最低也能在这个基础上多赚一成,也就是一千贯!

    这是要发家致富的节奏啊!

    至于纸张书籍什么的,不赚钱又有什么关系?

    当做给房二郎代卖就好了啊!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还是能把脑袋砸出个包的那种……

    老者抬起手,现场的喧嚣低了一些,这才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想要获得这等优惠的资格,也是有条件的。第一,纸张书籍只能够按照定价来卖,谁若是敢私自加价,二郎是不管的,自有‘百骑司’请你谈话,到时候是枭首示众还是阖家灭门,听天由命;第二,所有低价购得的货殖,不得私自转让牟利,若有违反,参照第一条……”

    。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亲情() 
条件听起来有些吓人……

    “百骑司”那是何等存在?陛下的耳目、爪牙!被“百骑司”盯上抓回去处置,那就等同于入了陛下之法眼,寻常的商贾只要想想就要心胆俱颤,快吓死了!

    然而商贾的本性又是逐利的,面对利润,他们向来都是甘冒奇险……再者说,只要乖乖的经营纸张书籍,不私下涨价,想必皇帝陛下只有嘉奖,又怎么会无故惩罚呢?

    当下,被“百骑司”名头吓得一愣一愣的商贾们,迅速做好了决定……

    “吾等皆是大唐之子民,振兴大唐文化,乃吾辈之职责,义不容辞!”

    “陛下英明神武,能在魏王领导之下为大唐尽一份力气,实乃吾辈之荣耀!”

    “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

    利益当前,任何危险都能够被忽视掉。

    老者甚为满意,颔首道“即使如此,后天就请诸位前来码头,签订加入大唐文化振兴会之契约。今日时辰不早,大家伙就都散了吧,老朽还得将这些纸张卸船入库,就不叨扰诸位了。”

    “好说好说。”

    “吾等届时定然前来。”

    “现行告辞。”

    一众商贾纷纷告辞散去,兴致勃勃的返回住处,斟酌着签订契约之后要购买哪一些低价的货殖,运回去之后又能够产生多大的利润……

    李泰面色阴沉,见到众人缓缓散去,也率着禁卫离开。

    继续逛下去已经没什么心情了,莫名其妙的就出来一个劳什子的“会长”头衔,让他心里有点乱……

    回到驿站,洗漱之后简单的用了晚膳,便合衣躺下,却又全无睡意,眼珠子瞪着房梁,心中念头百转。

    传道解惑,教化天下,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心中最神圣的向往,即便这个向往很多时候都会被功名利禄所玷污、掩藏,却从来都不会消失。

    李泰也是个读书人。

    或许诗词歌赋比不过房俊,但四书五经儒家教化,李泰自信自己非但比房俊强,即便是诸多当世儒者,亦要甘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