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7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乐公主愈发觉得不对劲……

    罪魁祸首难道不应该是那些四处传播谣言的人、是在房府当众宣扬此事的鲜于氏吗?

    父皇一贯英明神武,怎么会犯这等昏庸可笑的错误?

    李二陛下似乎觉得自己也有些自相矛盾,只得打个哈哈,说道:“行了,父皇相信你是清白不就得了?天色已晚,赶紧回去寝宫歇息吧,放心,父皇说到做到,你的亲事由你自己做主,无论是谁家的儿郎,不管他是文采绝世亦或是勇冠三军,哪怕是美周郎复生,只要你看不上,父皇就绝对不会将你下嫁,这是父皇给你的承诺,金口御言,永不更改!”

    按理说,能够得到李二陛下这句承诺,长乐公主是应该开心的。

    她现在对于婚姻已经有些恐惧,若是再一次嫁人,她都不知道将来要如何与夫家的长辈亲人相处。甚至只要想想婚嫁六礼、洞房花烛、生儿育女……她便心惊胆跳,满心惶恐。

    有了父皇的承诺,以后想嫁就嫁,不想嫁就不嫁,再也没人会逼迫她。

    可是她总觉得今日的父皇有些不对劲,狐疑的目光在李二陛下面上寻梭着,长乐公主试探着问道:“那么……父皇还会不会因此而迁怒于房俊?”

    李二陛下顿了一下,沉声道:“无论如何,那厮总是坏了你的声誉,若是不予以惩罚,何以消我心头之恨?”

    长乐公主脊背挺得笔直,坐姿端庄,一双美眸之中水汽已然消散,代之而来的是灼灼的目光。

    “父皇向来明察秋毫、赏罚分明,为何这一次明知房俊是遭人构陷,却依旧要一意孤行处罚房俊?”

    她从来都不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但是今天的父皇实在太过反常,弄不明白这个问题,她睡不好觉,总觉得房俊是被自己连累……

    李二陛下有些着恼,瞪了长乐公主一眼:“女儿家家,管那么多事做什么?只管享受着荣华富贵,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莫要多事。”

    长乐公主不依:“这怎么能是多事呢?房俊分明就是被冤枉的,若是父皇铁了心处罚他,岂不是受到女儿的牵累?父皇如此爱护女儿,女儿自然欣喜不已,可日后女儿要如何面对房俊,如何面对高阳?”

    骨子里,长乐殿下也是个仗义的性子,只不过平素都被她的端庄贤淑掩盖起来,轻易不会被人察觉。

    房俊救过她的性命,那是大恩。如果仅仅是因为爱慕自己便要受到小人构陷,父皇甚至还要迁怒于他,岂不是等于自己间接害了房俊?

    李二陛下没想到一向温婉的长乐公主这一回居然为了房俊之事这般咄咄逼人,他脸色沉下来,不悦道:“这件事,你莫要多管了。”

    长乐公主秀美微蹙。

    她向来聪慧,对于朝堂之上的龌蹉并非不懂,只是不屑于去理会而已。

    心中一个念头陡然浮了上来,使得她心头微微一颤,试探着问道:“父皇是执意想要将房俊贬斥出京么?”

    李二陛下道:“说不上贬斥,只是调离出京去地方任官而已。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父皇是一定要略作惩罚的。”

    长乐公主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父皇的心思。

    即便是惩罚,可以打一顿板子,抽一顿鞭子……何必一定要贬斥出京呢?

    她垂下眼睑,睫毛微颤,咬了咬牙,轻声说道:“既然父皇觉得女儿应当嫁人,那女儿便找个人嫁了吧……”

    李二陛下愕然。8)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帝王心思(下)() 
    “既然父皇觉得女儿应当嫁人,那女儿便找个人嫁了吧……”

    长乐公主睫毛低垂,轻声细语的说出这句话。

    李二陛下先是一愣,这丫头一直排斥再嫁,怎地忽然又想通了?待到他看清长乐公主苍白冷淡的脸色,便知道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儿已然猜透了自己的心思。

    若是放在以往,见到自己的女儿遗传了自己的英明睿智那定然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可是此时此刻,李二陛下却有一股尴尬的情绪自心头升起,微微移开眼神,不再去看长乐公主秀美无匹的脸颊,而是将眼神投向窗外。

    雕花的木窗敞开着,可以见到细密的雨丝被宫灯渲染着橘红的色泽,淅淅沥沥的打在花树的叶片上,发出滴滴答答的轻响,仿佛透着一股自然灵动的韵律,非但不让人感到心烦意燥,反而有一种宁和静谧的适然。

    气氛便在这雨水的淅沥声中,尴尬的沉默着……

    良久,李二陛下方才缓缓吁出口气,轻声道:“这又何必?”

    长乐公主咬了咬嘴唇,满心凄凉,抬起美眸看着李二陛下,柔声道:“父皇又是何必?”

    没头没脑的两句话,问与反问,父女两个确实各有心思,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李二陛下再次沉默。

    长乐公主伸出手去,纤白的素手轻轻覆在李二陛下放在桌上的手背上,哀求一般说道:“太子哥哥纯孝慈爱,深受满朝文武爱戴,更何况身居太子之位多年,乃是名正言顺之储君,父皇怎能忍心将之废黜,导致朝局动荡,父子离心?”

    李二陛下依旧沉默。

    对于太子的不满,由来已久。

    李二陛下雄心壮志,一心成为功盖三皇功过五帝的千古一帝,不但他自己要名垂青史创立万世不朽之功业,更希望自己的继任者能够继承自己一手创立的庞大帝国,将李唐基业千秋万世的传承下去。

    然而性情软弱的太子显然非是他钟意之继承者,没有非凡之魄力,如何能够继往开来、称雄宇内?

    若是作为儿子,太子自然是纯孝之人,可若是身为君王,太子却显得不够格。

    尤其是跛掉一只脚,实在是有损帝王之威仪……

    所以他曾属意让魏王李泰来取代太子之位。

    然而李泰先是被房俊一首《卖炭翁》弄得名声大坏威望尽失,继而又出现一些列的刺杀、诬告等等事件,使得李二陛下犹豫了,迟迟未能做出让李泰成为太子的决定。

    最近一年多来,太子的表现比之以往好了不少,这显然都是房俊的缘故。李二陛下却没有多少欣慰,反倒是愈发不满于太子。

    能够善于纳谏是好事,可若是没有主意、导致君弱臣强,那绝非帝国之福。李二陛下了解房俊,知道房俊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可是既然能够房俊令太子俯首帖耳言听计从,谁又能保证将来出现另外一个房俊?

    权臣当道,必是朝局糜烂之结局。

    李二陛下隐隐觉察到长孙无忌等人秘密扶持晋王,便采取了放纵的姿态,任其在暗中活动,串联朝臣,与太子对抗。

    说到聪明睿智,尽得自己遗传的晋王显然比之太子好上太多,若是晋王将来能够显示出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李二陛下自然不吝于将储君之位交付于晋王。

    然而现在朝中长孙无尽的势力实在太过虚弱,完全无法与深得房玄龄等大臣爱戴的太子相抗。想要给晋王一个机会,那就必须剪除太子之羽翼,使得双方实力不至于那般悬殊。

    而太子身边最坚实的臂助,便是房俊……

    所以当绯闻潮起,李二陛下便打算顺水推舟,将房俊贬斥出京,以此来削弱太子的实力。

    毕竟是算计自己的儿子,而且此举看上去实在是太过不公,明显偏袒晋王,是以此刻被长乐公主看透他的用心,他才显得很是尴尬。

    李二陛下自己也有些无奈,叹了口气,说道:“太子着实有些令我失望,实非最适合储君之人选。”

    长乐公主面色凄惶,急道:“可是父皇可曾想过,若是当真易储,太子哥哥的下场又会如何?”

    李二陛下再次沉默。

    自古以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天下至尊之宝座虽然手执乾坤唯舞独尊,却也最是遭人觊觎,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明刀暗枪生死凶险。在绝对的权力面前,纵然是父子、手足,也是下手狠辣绝不留情。

    他李二陛下自己便是杀兄弑弟逼父退位方才坐上这天下至尊的宝座……

    而一旦易储,将来新皇登基,李承乾必然会成为新皇的心腹之患。

    届时,兄弟睨墙、手足相残,说不得便是必然之事。

    也正是因为担忧李承乾的下场,故而李二陛下才犹豫不决,他纵然想将江山交付与一个英明果决的儿子,却又怎能忍心因此害得自己的嫡长子不得善终?

    他是英明神武的帝王,却也是一个舔犊情深的父亲。

    国与家,情与理,使得一向杀伐果断的李二陛下陷入犹豫,迟迟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李二陛下再叹一声:“我又何尝不知此事之凶险?也只是心有此念罢了,即便是废黜太子,由谁来继位,也并未下定决心。”

    长乐公主深吸口气,毅然道:“父皇之前属意女儿下嫁于丘家,那女儿便遵从父皇之意吧。”

    只要自己嫁了人,与房俊之间的绯闻自然烟消云散。

    她现在并不知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支持的到底是哪一个皇子,但是关陇集团现在内部分裂,在朝堂之上固然有着影响力,但是于军中却实力单薄,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与高士廉交情莫逆的丘行恭。

    自己下嫁丘神绩,自信能够影响丘家的决策,使其与关陇集团离心离德,投靠到太子哥哥的帐下。

    她不管什么帝国伟业、千秋宏图,她只是一个女人,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兄弟姊妹将来因为储君之位自相残杀。

    唯有巩固太子的地位,方才能够避免惨剧的发生。

    而一旦易储,最糟糕的结局便将注定。

    这这一方面,她反倒比李二陛下看得更为透彻,完全没有李二陛下将一切都寄托在几个儿子血脉相连的兄弟之情之上的侥幸心理……

    只是即便做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决定,心中却也有些怅然若失。

    自己屈身下嫁,那人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此举是在挽救太子的同时,也为了挽救他不至于被贬斥出京断绝今生登阁拜相之结局?

    *****

    申国公府。

    书房的窗子敞开着,丝丝水汽侵入屋内,凉意沁人。

    鲜于氏走入书房,见到高士廉正端坐在书案之后的椅子上,便示意身后的侍女将刚刚煮好的燕窝放在书案上,待到侍女离开,她才走到窗前将窗户掩上,将细密的雨丝隔绝在外。

    “这一副老身子骨,怎能不知爱惜呢?万一受了凉染了风寒,那可要了半条命了。”

    鲜于氏微微嗔怒,埋怨了一句,这才来到书案前,将书案上的文书典册收拾到一旁,没好气道:“趁热将燕窝喝了,然后洗漱一番便就寝吧,年纪大了就不要总是熬夜,否则哪里来的精神安抚后院那些狐狸精?”

    夫妻两个固然相亲相爱,可鲜于氏性子刚硬,向来不会温柔小意的哄人,即便是表达关心,也是这般呛人的态度语气。

    若是放在以往,高士廉自然不会放在心上,这就是夫妻两个的相处模式,半辈子下来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感觉身为贴心。至于后院那些如花似玉的姬妾,不过是贪个新鲜罢了。

    即便是天香国色娇软似玉的二八佳人,又如何比得了跟自己相濡以沫的糟糠之妻?

    可是今日,高士廉却是面色阴沉,瞪着鲜于氏沉声叱道:“你眼里还有我么?在外头胡说八道招惹是非,你是不是想要将整个高家都跟你一起陪葬?”

    陡然而来的怒火,令鲜于氏愣在当场,一脸茫然……8)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风波再起() 
    高家世代显宦,高士廉之祖父高岳乃是北齐宗室,深受其族兄北齐神武皇帝高欢信赖重用,战功赫赫,及至北齐立国,高岳出任骠骑大将军、司州牧,进封清河郡王,后加封太保,高氏一族名垂北齐。

    然则鲜于氏性情刚烈,加之早年高士廉被贬斥至琼州为官留下鲜于氏在京中照料老母家小,故此在高家功劳甚大,高士廉一直感念其恩,对其相敬如宾,等闲从不曾以恶语相对。

    如同现在这般毫不留情的训斥,简直就是多年未有之事……

    鲜于氏性格刚硬,闻言顿时竖起眉毛,语气冷冽,毫不相让:“你这人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便发脾气,难道当真是嫌弃我年老色衰,比不得后院那些如花似玉的狐媚子,见了我就嫌烦不成?”

    高士廉面色愠怒,冷喝道:“休说那些浑话,莫要在某面前胡搅蛮缠。某且问你,今日在房家你都说了些什么?”

    面对高士廉这般怒气冲冲的模样,鲜于氏也自有些心虚,这可是多年也未见到的情形,说不怕是假的。可是多年以来每次争吵都以高士廉先让而结束,使得鲜于氏脾气渐长,此刻又如何甘心被莫名其妙的训斥一顿?

    当即尖声说道:“不过是些妇人之见家长里短的话语,你堂堂尚书右仆射,也管得这般闲事?”

    高士廉气得不轻:“闲事?你可知便是你口中的闲事,便将整个高家都推向了险恶之境地,争储这等事情,那是轻易能够参与其中的?赢了固然从龙之功子孙昌盛,可万一输了,那便是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老夫半生跟着陛下鞠躬尽瘁,深得陛下之信任,高家之圣眷早已享用不尽,何须冒着如此风险去搏那等虚荣?”

    一番话说得鲜于氏一脸迷茫,奇道:“我不过是在房家当着一众公主说了说长乐公主与房俊之间的传言,想要以此迫使房俊和长乐公主不得不拿出举措来消弭传言,这样丘神绩方才有机会尚长乐公主。毕竟神绩那孩子求到我面前,我总不能不管吧?再者说了,那些传言乃是起于市井之间,无论真假,又非是我杜撰出来,又与争储扯得上什么关联?”

    高士廉气得胡子乱颤,说不出话。

    无知愚妇,再是如何刚烈气盛治家有道,出得这深宅大院亦是懵然无知,完全不懂这朝局之上的波诡云翳,被人卖了还得理直气壮的帮人数钱……

    他不去纠缠鲜于氏的态度,也不在乎她是否能够参透其中的玄妙,只是冷着脸问道:“此事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丘神绩鼓动你如此去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