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7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世家门阀眼中,家族的传承重逾一切,他们挑起东市闹事事件,是为了给自家争取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逼迫李二陛下放弃打压世家门阀的意愿。

    可若是全面开战……

    大唐会不会完蛋不知道,这些世家门阀怕是得有大半烟消云散,即便没有被灭门,亦是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搞不好就断了传承……

    这是世家门阀绝对不愿意面对的结局。

    所以一直以来,世家门阀与皇帝之间的斗争都恪守着底线,谁都不敢肆意胡来打破这份默契,继而遭受灭顶之灾。

    这种情况下,东市闹事事件不过是不了了之,何谈自己会受到委屈?

    房俊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李二的反应() 
    神龙殿内,灯光明亮。

    李二陛下命侍女泡了一壶茶,坐在窗边听着外头淅淅沥沥的雨声,浅啜慢饮,等着李君羡的回复。

    雨水不大,落在屋脊的琉璃瓦上,再凝聚成流顺着屋檐滴落,嘀嘀嗒嗒的溅落在窗前檐下的青石板上,分外悦耳。

    将侍女内侍统统赶走,李二陛下一个人静静的坐着,心思百转……

    殿外脚步轻响,内侍总管王德引着李君羡走了进来。

    李君羡一身雨水,头发已经全部打湿,站在殿中身上的雨水滴落在光滑的地砖上,这令他有些惶恐。

    李二陛下摆摆手,先是说道:“不碍事,”继而对王德说道:“让人给李将军沏壶热茶来,暖暖身子。”

    王德领命而去。

    李君羡心中感动,躬身道:“多谢陛下……”

    李二陛下指了指书案之前的几把椅子,道:“不必多礼,且先坐坐,将事情详细给朕说说。”

    “喏。”

    李君羡坐下,毕恭毕敬的将东市的情形说了,又将京兆府衙门那边的情况一一道来。

    李二陛下瞪大眼睛,奇道:“你说宣阳坊和东市尽皆起火,东市更是遭遇打砸破坏?”

    “的确如此。”

    “是那些啸聚生事的商贩干的?”

    “这个……”李君羡沉吟一下,实话实说:“东市情形太过混乱,末将又被房俊拦在东市门口,未曾入内,是以到底是谁放的火、谁打砸的店铺……末将并未亲眼所见。”

    这种话他哪里敢乱说?

    即便房俊叫嚣着是商贩们纵火打砸,可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不可能,那些受到世家门阀指使的商贩们虽然啸聚生事,却竭力控制着事态的规模,绝对不肯将这件事情闹得大发了,触碰到皇帝的底线。这种情况下如何敢纵火打砸?

    可即便是房俊贼喊捉贼故意纵火打砸来陷害这些商贩……那也拿他没法子,他不承认,总不能令刑部和大理寺介入吧?一旦如此,那形势就更加混乱了。

    李二陛下摇头失笑:“这个棒槌,当真是狡猾。”

    房俊固然纵火打砸是触犯了国法,可那些世家门阀指使门下商贩啸聚东市聚众示威,照样是大罪!

    若想处理房俊,那世家门阀的罪责便难逃,反之亦然。

    所以就算明知是房俊纵火打砸甚至栽赃嫁祸,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李二陛下既不可能当真同世家门阀撕破脸,世家门阀也不敢堂而皇之的承认自己挑唆鼓动之罪名……

    房俊居然于这等不利之形势之下巧妙的寻找到平衡,使得世家门阀们有苦难言,当真了得。

    李君羡啧啧嘴,附和道:“确实狡猾……”

    此时两个宫女走进来,一个捧着一壶香茗放到李君羡面前,一个捧着一块温水打湿的帕子递过来,李君羡接过来,擦了擦手脸,待到宫女退去,这才自己给自己斟了杯茶,喝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下肚,身上的湿寒之气一扫而空,分外舒坦。

    李二陛下素来并不甚在意君臣之礼,反倒认为轻松随意一些更显得君臣相得,他连跟大臣酒宴之上一边起舞一边脱衣都干的出来……见到李君羡并不拘谨,心里也高兴,问道:“那些商贩抓回去之后,房俊又是如何处置的?那么多人,京兆府的牢房也放不下。”

    李君羡笑道:“回陛下的话,非但牢房放不下,便是捆人的绳子都不够。不过房俊令那些商贩都脱掉裤子,将裤子裁开当做绳子使用,倒是没人敢跑,也跑不了。”

    想想那等胜景……李二陛下哈哈大笑。

    李君羡随口说道:“说起来,房俊当真是雷厉风行。起初那些商贩还嚷嚷着不服,其中有一个长孙家的亲戚参与聚众闹事,面对房俊出言不逊,被房俊当众打断了手脚,又责令京兆府少尹韦大武将其送回长孙家,余者这才噤若寒蝉,不敢生事。”

    话一出口,李君羡便觉得面前空气似乎陡然一滞,看向陛下,才发现刚刚的笑容依然消失不见,代之的是一幅阴沉神色。

    李君羡心里一惊,暗道自己说错话了?细细思之,却又未曾发现不妥,可是陛下这神情……

    李二陛下浑然未觉自己脸色变得难看,心中却是嘀咕:房俊这手段……当真是无所畏惧啊,即便面对长孙家的人,也敢下此狠手。

    *****

    房府书房。

    房玄龄嘴里说着房俊可能会在这件事情受到委屈,不过看上去并不担心,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唤来侍女重新沏了壶茶,又添了桂花糕千层糕杏仁酥等等几样精致的小点心,温和说道:“忙活了大半夜,还没来得及吃口饭吧?吃几口垫垫肚子,咱们慢慢聊。”

    “唉。”房俊应了一声。

    本来满肚子疑惑,不过见到老爹看上去似乎并不太在意,房俊也就放下心来,书案上的糕点散发着香味儿,肚子里顿时“咕噜噜”响个不停,便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块糕点,喝了两杯热茶,舒服的吁了口气。

    提起茶壶给房玄龄的茶杯蓄满,自己也斟满一杯,这才问道:“儿子有些不明白,父亲您给我说说,难道事情到了这种程度,还不能迫使那些门阀和皇帝保持默契,大事化小?”

    房玄龄笑着摇头:“谈何容易?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不可能当做没发生过。京畿重地发生此等大规模的啸聚事件,陛下如何坐得住?若是放在别的皇帝身上,大抵只要找个人出来担负责任,也就不了了之。可这事儿放在当今陛下身上……那就绝对不仅仅是谁来负责的问题了,而是必须保证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够再次发生。”

    这话说的有些浅尝辄止,换了个人或许都听不明白说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过房俊听得懂。

    若是换做别的皇帝,这件事情只要都安稳下来别再搞事情也就行了,默契还得存在,大家的底线也都好好保持,其余的都放在水面下进行,谁胜谁败都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手段去处理。

    可是李二陛下不行……

    原因很简单,当初李二陛下这个皇位是如何得来的?

    是从玄武门喋血死战当中杀兄弑弟得来的,而后逼父退位,这才得了这江山!

    玄武门之变可不仅仅是那一场在城门楼下的浴血死战,朝中各股势力在各个方面较量、博弈、短兵相接,最后才有了不可思议的反败为胜逆尔夺取的胜利!

    说白了,那是一次政变!

    正因为李二陛下乃是通过政变上位,心里有所忌讳、有所顾忌,故而特别不能容忍啸聚生事这种事情发生!今日是商贩啸聚示威,谁知道明日会不会变成军队啸聚哗变、发动政变?

    所以对于李二陛下来说,谁来负责倒是次要的,他必须保证这种事情绝对绝对不能出现下一次!

    房俊无奈叹气:“是儿子疏忽了,未曾考虑到这个层面。若是早知如此,就不该将那个长孙家的狗腿子放回去,好生恶心恶心长孙无忌那个阴人才是。”

    之所以将那个胡崇狠狠的打个半死然后让韦大武将其送回长孙家,便是想着反正这件事情最后也得不了了之,将这人捏在手里也奈何不得长孙家,还不如好好的打一打长孙无忌的脸,出一口恶气。

    瞧瞧,我将你的人打的半死,最后还让你的盟友送回来,你脸上热不热?臊不臊得慌?

    现在想来,还不若将其捏在手里直接给李二陛下送去,让李二陛下劈头盖脸的喷一喷长孙无忌,亦能间接的使得长孙无忌在李二陛下心目中的地位愈发下降。

    失算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房玄龄呵呵一笑,安慰道:“何必做出此等丧气之模样?你已经做得足够好,放眼勋贵年青一辈之中,已然远远超过他人。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小小挫折,对于性情的磨砺反倒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般年纪已然是从二品的高官,升官的速度太快了,应当沉淀一番方是正途。

    房俊苦笑道:“一万年太久,儿子是只争朝夕啊……”

    他固然知道自己坐火箭一般的升官速度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根基浅薄沉淀不足,大多是依靠老爹房玄龄的底蕴以及李二陛下的圣眷。可是若让他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升迁,哪一天才能手执权柄、尽展胸中报复?

    这年头医疗卫生水平极其低下,不说染上点病就有可能完蛋,就算无病无灾,活个五六十岁也就算是正常,七十都不敢奢望。

    人生七十古来稀,真当说着玩儿的?

    现在朝局稳定,非是立国之初功勋大把大把的时候,稳定的升迁实在太慢。老爹房玄龄跟着李二陛下从秦王干到皇帝,作为李二陛下最信任最核心的幕僚,四十八岁当上中书令,升到尚书左仆射的时候五十一岁……

    那可是打仗的时候,而且还有从龙之功!

    按照平稳的升迁速度,自己或许四十岁能够进入中枢,头发花白的时候能够入阁拜相……

    到时候都特么要死了,还能有精力干啥?

    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混吃等死,好好的当一个纨绔子弟,也算是不负此生了……

    房玄龄不悦道:“升迁佐进,朝廷自有制度,为父不知你缘何这般贪恋权位,可是一门心思的投机取巧剑走偏锋,就算能够一时得志,却难免埋下隐患。平时或许不显,可一旦有所疏漏行差踏错,那就是万劫不复之结局!”

    你特么没到二十岁就已经是从二品的京兆尹了,稳稳当当的干上几任,而后寻一个富庶之地外放为两任封疆大吏,届时既有京畿主官之资历,又有地方治理之经验,三十几岁的时候调回京师进入中枢,再熬上个十年八载便妥妥的一个宰辅之位。

    如此升迁速度在立国之后依然是骇人听闻,你却还嚷嚷着“只争朝夕”……

    你让你老子我情何以堪?

    房俊上辈子就当过官,自然知道老爹之言才是最最稳妥之道,一步一个脚印,既能够继承老爹的政治遗产,又能扩展稳固自己的人脉关系,那个时候回到中枢,方才是根基稳固,实力雄厚。

    “儿子这不是想着干点事儿么,这天底下但凡想做事,就必须有权力在手,稳稳当当的苦熬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尽展胸中报复?”

    “你这个想法不对,非但不对,甚至非常危险!”房玄龄敛去笑容,面色严肃的瞪着面前这个引以为傲的二儿子,苦心教诲道:“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做人也好,做官也罢,既要志存高远敢想敢干,又要自‘卑’“处、‘迩’处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此乃君子之道,更乃天道!你现在急功近利,一味的剑走偏锋,地基未曾夯实,便要建起万丈高楼,终有一日自食恶果,悔之晚矣!”

    这番话说的极其严重,房俊吓了一跳,赶紧反思。

    见到儿子意识到自己话语之中的含义,房玄龄语气稍稍缓和,温言道:“为父一贯对你的行事风格不予置评,其实是希望你能自己醒悟过来,进而改正,这比为父耳提面命的效果更好。以前是官职不显,在世人眼中不过是一介纨绔而已,性格暴躁一些,行事肆意一些,都不当大事,谁会与一个纨绔去真正计较?可你现在地位渐高、官职日盛,若是还与以往一般行事,那就大大不妥。”

    房俊赶紧道:“儿子知错了。”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纨绔可以打亲王、打大臣,可他现在是京兆尹,却依然当街将人殴打致残,这是什么性质?

    满朝文武如何看他?

    天下百姓如何看他?

    最主要的是……李二陛下如何看他?

    你小子心中还有所敬畏么?是不是膨胀得快要飞了?

    他终于明白老爹说的“你这次要吃亏”的含义所在,不是他处置的不对,也不是世家门阀的压力如何大,更不是李二陛下的权衡取舍让他当牺牲品,而是……李二陛下会觉得他现在已经不可控制!

    一个心中无所敬畏之人,如何能够成为忠臣良相?

    现在李二陛下春秋鼎盛,自然不虞房俊如何,可若是十年之后……当太子稳固,诸王崛起,房俊是否还会心怀忠君之志?

    思虑及此,心中顿生惧意,冷汗涔涔而下……

    见到房俊一脸戚戚然,房玄龄反倒笑了,问道:“怎么,怕了?”

    房俊挤出一抹笑容:“怕到不至于,陛下又不能砍了儿子的脑袋……”

    “呵呵……”

    房玄龄轻笑出声,居然亲自拿起茶壶给房俊斟了杯茶,房俊赶紧双手接过:“岂敢让父亲给儿子斟茶?”

    房玄龄摆摆手表示不用在意,笑眯眯瞅着儿子揶揄道:“这几年为父一直被你的表现所震惊,这又是才华横溢又是敛财有术,就连官职都扶摇直上快要追上为父了……为父甚至在想,难不成吾家出了一个妖孽?”

    房俊咧咧嘴,这话说的……您已经快要直指真相了啊老爹!

    “不过有一点,你做的不好,就是锋芒太盛、咄咄逼人!”房玄龄手里捧着茶杯,缓缓说道:“你总是事事占便宜,不肯吃得半点亏。为父常常忧心,若是你占便宜占得习惯了,将来怕是觉得吃一点亏就是大损失,这样很不好。人生在世,谁能将便宜都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