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7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春耕() 
    细雨濛濛,阡陌纵横。

    一块块平整的田地在山坡上铺展开来,微微细雨中,不少农夫耕作其上。一条溪流从山顶奔泻而下,因为雨水的缘故水势渐长,奔流之中发出汩汩的声响,溪流两侧是一块一块方方正正的水田,农夫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用扁担挑着温室里育好的稻苗,赤着脚迈进水田,将一簇一簇的稻苗插在水中泥土里。

    旱田上人更多,春耕之时赶上小雨是近些年都未曾有过的好天时,湿润的土地种子种下去才能更好的发芽生长,几乎所有的劳力全都下地耕作。

    学堂也放了农假,稚龄童子脱去学堂的长衫,换上寻常的农家衣服,一条细牛皮制作的绳索穿过牛鼻子上的鼻环,被孩童牢牢的牵在手里,轻轻一扯,牛就乖乖的跟着往前走,后头扶着贞观犁的大人矫正姿势,田地里便会犁出一条条笔直的田垄。妇人们跟在最后,将种子仔仔细细的种在地里,合上一层土,就等着种子生根发芽

    房俊来到山腰的时候,眼前便是这么一副盛世华彩的画卷。

    自己兢兢业业、夙夜难寐的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将眼前这安逸富足的时代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

    何谓盛世?

    在房俊看来这个标准其实很简单,无非是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劳有所得

    前方不远处有一群人聚拢在田间地头,不时有人目光灼灼的向着房俊这群骑士看过来,待到看清楚房俊的相貌,这才收回目光,再不关注。

    房俊心底奇怪,这里是咱家地头啊,哪里来的这么一群棒槌指手划脚?

    下马走过去,往人群里看了一眼,急急忙忙就要回头跑路

    “房二,某是洪水猛兽乎,让你避之唯恐不及?”

    一身蓑衣斗笠的李二陛下负手站在地头,衣衫下摆尽是泥巴水渍,浑然没有半分天下至尊的模样,倒像是一个关心田地产出的土财主只是眼神瞅着探头探脑的房俊,甚为不善。

    房俊咧咧嘴,赶紧说道:“陛下误会微臣了,微臣见到陛下微服私访,深入田间关心百姓民生,实乃千古未有之圣主。只是此处到底乃是乡野之地,恐有白龙鱼服之不测,是以微臣赶着回去组织人手前来护驾”

    “呵呵,佞臣就是佞臣,张嘴闭嘴都是阿谀奉承之词,好厚的一张面皮。”李二陛下身边一个干巴瘦的老头嗤笑一声,出言讥讽,却不正是魏徵那老货

    这老货在家中歇了一些时日,大抵是元气得到补充,精神头儿还不错,只是脸上纵横密布的老年斑愈发明显,身躯也渐渐佝偻下去,再也不复往昔刚硬挺拔之气魄

    只是这一张嘴还是犹如毒蛇

    房俊眼皮跳了跳,淡然道:“子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子又曰: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郑国公大抵是年纪大了,忘记了当日在下厚赠寿材之恩,也罢,在下虽然施恩不望报,可总归不能白米饭喂出白眼狼吧?等会在下边安排家仆前去贵府将那块寿材扛回来,还望郑国公勿怪。”

    魏徵气笑了,手指点指着房俊,牙都快咬碎了:“好好好,老夫一生清廉,未曾收受半分賄賂,临死收了你一块棺材板便被你整日放在嘴边,导致晚节不保!罢罢罢,你快去老夫家里将棺材板扛走,看你以后还如何诋毁老夫。”

    房俊提醒道:“是您跟我要的,不是我主动送的”

    “滚蛋!”

    魏徵怒叱一声,转过头不理他,拉着一个老农询问种子以及耕种的问题。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不尊长者,竖子狂傲!你爹就这么教育你的?”

    房俊呲呲牙,看向李二陛下:“陛下明鉴,非是微臣不尊长者,实在是郑国公为老不尊微臣食君之禄,尚且知道忠君之事,郑国公这么一大把年纪,却对晚辈吹胡子瞪眼,当初跟微臣讨要棺材板的时候也不是这个态度”

    “滚蛋!”李二陛下也怒了,你能不能着点调?

    “喏!”

    房俊回身就走。

    “回来!”李二陛下喝了一声。

    房俊无奈:“陛下还有何吩咐?”

    李二陛下手里捏着几粒棉花种子,抬眼看着繁忙的农田,问道:“此处土地肥沃,乃是上等之良田,种上稻谷,必是一年丰收。何以全都种植棉花?”

    土壤被雨水浸润,带着淡淡的土腥味儿,用手一握,便是松散的一团,微微泛着油亮。李二陛下虽然出身门阀,但是向来注重农耕,以往长孙皇后活着的时候夫妻两个每年春耕都会下到田间地头,亲自扶犁耕作,以为天下表率。所以他看得出这处田地甚为肥沃,却搞不明白房俊为何舍弃稻谷,偏偏要种植从西域带回来的棉花

    棉花的确是保暖的好东西,可是对比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重要程度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吧?

    房俊略作沉吟,心中组织着说辞。

    半晌,他说道:“陛下可曾想过,将来荡平高句丽之后,要如何管理?或者说,大唐百万将士浴血奋战覆灭高句丽,就只是为了在大唐版图上多一块土地,用百万将士的鲜血,来染红陛下功盖千秋的宏伟霸业么?”

    李二陛下脸色瞬间一沉,神色不豫。

    攻占高句丽之后谁管他之后如何?朕要的就是覆灭高句丽的宏图霸业,要的就是大唐的版图旷古烁今,要的就是赶超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

    至于攻占高句丽之后要如何治理,李二陛下想都未想过!

    “你小子总算是说了句人话,不错不错,倒也不是一味的谗言媚上,有些诤臣的风采。”

    一旁的魏徵闻听到二人的谈话,插了一句。

    一直以来,魏徵都是朝中坚定反对征伐高句丽的中坚分子,在他看来高句丽苦寒之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食之有如鸡肋,哪里有半点味道?为了一个区区的高句丽,便要征调百万之师,耗费无数钱粮,实在是大大的不划算。

    李二陛下不说话,瞪着房俊。

    不是说好了当佞臣的吗,你小子到底哪边的?

    房俊冲着魏徵翻个白眼,拱手对李二陛下说道:“陛下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微臣佩服之至。只是陛下可曾想过,若是高句丽征而不治、得而复失,千秋之后,史书之上会如何评说陛下?”

    李二陛下面色阴沉,已经忍不住想踹人

    魏徵精神一振,及时说道:“陛下,房二言之有理!征伐高句丽固然乃是千秋伟业,可是其地苦寒,得之无益,靡费无数钱粮折损无数将士就只为了陛下一个千古一帝之头衔,怕是史书之上贬损之声不绝于耳,千秋之后,将被后人视为陛下最大的失策!征伐高句丽之事,还请陛下三思”

    李二陛下咬了咬牙,看都不看魏徵,只是瞪着房俊,眼神闪烁,目露凶光。

    小子!

    居然跑来拆老子的台?征伐高句丽势在必行,难道你自己心里不知道?赶紧想法子给老子圆回去,如若不然,哼哼

    房俊额头冒汗,李二陛下瞪他,他就瞪魏徵

    老东西就老老实实的询问耕作技术好了,怎么哪里说话都有你?

    烦人不烦人

    “郑国公此言差矣!陛下意欲征伐高句丽,乃是为了大唐千秋万代之基业着想,岂是为了一己私欲而罔顾帝国利益?郑国公看不到陛下之良苦用心也就罢了,反而在此妖言惑众诋毁陛下,鼠目寸光之辈,简直该杀!”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倾销() 
    老夫妖言惑众?

    老夫鼠目寸光?

    娘咧!

    魏徵气得倒仰,白胡子都翘起来了,戟指道:“简直满口胡言,大放厥词!那高句丽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便是将之征伐占领,又有何益处?大唐尚未开发之土地何止万万亩,自家尚且有如此之多的土地未曾开荒耕种,却惦记着别家的土地,要万千将士白白抛洒鲜血!来来来,你个黄口孺子倒是跟老夫说说,老夫如何妖言惑众,如何鼠目寸光?说出个一二三,老夫给你赔罪,若是说不出来,老夫今日拼却老命,亦要掐死你这个佞臣!”

    魏徵怒发戟张,瞪着房俊恨不得将其一口咬死……

    在朝堂打滚了一辈子,骂他的人不计其数,恨他的人车载斗量,可从来都没有人敢骂他妖言惑众、鼠目寸光!

    老头来了脾气,翘着胡子呲着牙,打算房俊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就跟他拼命!

    旁边的农夫们见到自家二郎跟魏徵顶牛,纷纷吓得瑟瑟发抖,自动远远的退开,便是跟随李二陛下前来的禁卫以及司农寺的官员也神情紧张,唯恐殃及池鱼……

    到了魏徵与房俊这一层次,一般的官员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

    房俊也来了脾气,一把将头上的斗笠拽掉,瞪着魏徵。咱这跟皇帝说话呢,是你巴巴的搭茬,张嘴佞臣闭嘴佞臣的,还不许别人急眼?

    来来来,老东西,今日就让你二哥哥教教你什么叫全球战略,什么叫殖民地,什么叫倾销!

    “古之征伐,一为土地,二为人口。诚然,高句丽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似乎近乎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郑国公身为大唐高级官员,要懂得与时俱进,更要懂得锐意进取,一味的抱残守缺,实在是大大的犯罪!高句丽人口虽然稀少,可怎么也有几百万吧?这么多人衣食住行,需要耗费的钱粮实乃天文数字,只要大唐能够控制其中十之七八,每年便能够给国库创造百万贯甚至千万贯的利润!”

    魏徵听得满头雾水,急忙摆摆手,问道:“高句丽人的衣食住行,如何为大唐带来利润?难不成你想要将整个高句丽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租赁给高句丽人?除了税赋之外,岂不是还要租金?不行不行,如此一来,只怕高句丽不死绝,反抗就绝对不会停止!简直愚不可及!”

    征战一地,最难的不是消灭对方的军事力量,而是如何安抚底层的百姓。

    你将土地全都占了,老百姓的土地不是自己的,哪里会对你有认同感?

    不造你的反那才是有鬼!

    房俊斜眼睨着他,嗤笑道:“所以说,郑国公鼠目寸光……”

    见到魏徵脸色一变意欲发飙,而一旁李二陛下亦是一脸探寻之色,房俊赶紧说道:“经济之法,变化万千,以土地牵绊百姓,实乃最下下之策。大唐商品在高句丽极受欢迎,丝绸、瓷器、玻璃,等等。而前两者高句丽皆有自己的产出,虽然质量不行,难以同大唐的精品相提并论,但是胜在价格便宜,而且高句丽会对大唐商品征收高额的税赋,事实上也对大唐的商品构成了抵制。若是有朝一日大唐攻占整个高句丽,完全可以扶持一个傀儡政权,然后与对方签署一份贸易协议,规定每年必须给予一定数量的大唐商品免税或者低税资格,以此流入高句丽,彻底给予高句丽当地的商业致命一击……”

    说到此处,他又指着李二陛下手里的棉花种子:“陛下刚刚问微臣为何将所有的土地都种上棉花,而不是粮食。微臣想要告诉陛下的是,此物看似廉价,而且没有粮食重要,但是等到大唐所有闲置的土地全都种上棉花之后,所有大唐百姓的收入将会比现在至少翻上一翻!”

    李二陛下吃了一惊:“就这么个玩意?”

    房俊点头:“就这么个玩意!衣食住行,衣尚且要排在食的前面,可见其重要性。陛下莫要小看棉花,江南为何富庶?虽然气候湿润土地产出多是一个原因,但是丝绸带来的财富却不可忽视!在江南,家家户户都要养蚕制丝,丝绸成为大唐最最重要的外贸货物!当有一天,江南家家织锦、北方户户织棉,大唐的丝绸和棉布行销海外,何愁国民不富,何愁帝国不强?”

    棉花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在大唐这个阶段的社会现状来说,最大的价值便是形成棉纺的手工产业化!棉布的质量比之葛麻优良无数倍,又比丝绸便宜,一旦问世,那就必然是一场席卷世界的革命!

    而高句丽,就是大唐商品的倾销地!

    房俊目光灼灼:“咱们占了高句丽,然后严令禁止当地百姓纺织棉布,当然他们也没有棉花……陛下可以想象,若是几百万高句丽人尽皆穿上大唐的棉布,每年可以为大唐创造多少财富?这些钱,可对大多数都要流入耕种棉花、纺织棉布的百姓手里,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民富则国安,人人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谁脑子抽了才会去造反?”

    魏徵瞪着眼珠子,有些理解不能……

    不是他脑子笨,而是这种观念的转变一时令他难以适应。

    自古以来,战争的结果无非是两个,要么侵占土地将敌国的人民收归治下,要么烧杀劫掠一番班师回朝,留下一片焦土……

    而房俊却不用杀、不用抢,居然还能依靠这种商业行为便敛取巨额的财富?

    李二陛下却远比魏徵想得更多!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胜败,都需要用鲜血去争取,所以自古以来士兵皆厌战。哪怕有战功爵位跟着,也没人愿意去平白无故的挑起一场战争。但自己想要成就功盖三皇的千秋霸业,那必须要一场接着一场的战争、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去支撑。

    即便他是皇帝,即便他的威望如高山如大海,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冒着死亡的危险去开疆拓土……

    可若是房俊的这个想法当真能够实施,那局面将会截然不同!

    那种庞大的经济利益,将会直接促使所有的世家门阀趋之若鹜,甚至甘为疯狂!

    别奇怪,哪怕李二陛下不愿意承认,也摆脱不掉府兵制其实已经渐渐被世家门阀所掌控的事实。他费尽心血的想要打压世家门阀、扶持寒门崛起,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军队已经渐渐成为世家门阀渗透的重灾区。

    但是目前阶段,一旦战争的红利诱发了世家门阀的热情,那么毫无疑问,大唐将会成为一辆疯狂的战车,疯狂的攻城略地、疯狂的开疆拓土、疯狂的去发动战争,战火将会烧到每一个周边国家的领土上!

    战争开路,经济获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