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6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着,房俊去救朕的女儿,就是阿谀奉承,就是寡廉鲜耻,你特么当朕是什么东西?

    李二陛下双眼冒火,直勾勾的瞪着刘洎,一口牙都差点咬碎了,恨不得现在就扑下去将刘洎生吞活剥!

    你眼里还有没有朕?

    岑文本心说这刘洎就是条疯狗,逮谁咬谁……

    他站出来说道:“刘御史此言差矣,京兆府之职责虽然是负责京师事务,但是诺大的京师事务繁冗,京兆府从中取舍先后,亦是难免。此间便有一直代理京兆府事务的官员在场,何不听听京兆府的解释,再行论断?”

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这是早有预谋啊!() 
    总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得听听人家京兆府为何做出营救长乐公主而不顾东市大火这个决定的原因吧?

    李二陛下赞赏的瞅瞅岑文本,以前这厮总是撺掇吴王李恪争储,阴谋诡计出了不少主意,李二陛下对其并不待见,只是确实欣赏他的才干这才勉强忍受。现在吴王一门心思在工部钻研业务,将争储的想法转变为踏踏实实办一些实事,岑文本撺掇不起来,也就一心任事。

    刘洎与大臣一同看向杜楚客,想要听听京兆府如何狡辩

    杜楚客为人刚正那是素有名气的,只是不知现在就任京兆府任职,会不会被房俊那厮给拐带坏了?

    杜楚客面色沉静,在众人目光注视当中自茵褥之上起身,行到殿中,躬身施礼。而后拿出一份奏折,交于殿内的内侍,由其呈递给李二陛下。

    众位大臣都有些懵,心说你杜楚客还有奏折呐?

    却不知你是想要弹劾谁?

    杜楚客将奏折递出,站直了身子,朗声说道:“东市大火,烧毁店铺二十七间,轻伤者一十九人,重伤者无,死者无”

    刘洎微微蹙眉。

    这么大的火,怎么死伤如此之少?这可不符合常理啊

    一个事件的影响如何来体现?

    除去政治事件之外,如同火灾这等民间事务,影响的轻重便要看死伤者人数、损失的货殖数量。相比较而言,钱财的损失并不是最重要的,哪怕是平民甚至的家仆奴隶的性命亦要重要得多,哪怕只是为了安抚那些尘埃之中的“蚁民”,也必须如此宣传

    东市大火燃烧彻夜,居然无一人死亡,更无一人重伤,那么即便是烧掉再多的货殖烧毁再多的店铺,也不足以将其上升到一个足够分量的高度。

    怪不得房俊对于大火置若罔闻,原来情况比想象当中轻得多

    然而杜楚客的话还没说完。

    “损失货殖不可计数。为何伤亡人数如此清晰,但是损失的货殖却不可计数呢?”杜楚客微微一顿,续道:“这并非是说大火之中烧毁的货殖数量多到无法清算,而是说这些货殖在京兆府的账册之中语焉不详,前后矛盾。”

    不少人的脸色就微微一变。

    李二陛下看着手里杜楚客刚刚呈递上来的账册,神情有些深邃,问道:“杜楚客,何以你呈递的这份账册当中,令狐家的货邸之中只有丝绸一百二十匹的记录?”

    简直开玩笑,昨晚的大火朕可是亲眼目睹,那等熊熊大火燃烧彻夜,结果你告诉我一共只是烧毁了其中一家的一百二十匹丝绸?

    杜楚客嘴角微挑,拱手施礼道:“这正是下官所言的前后矛盾之处。”

    他直起身,转身对着一直闷声不语的令狐德棻,拱手问道:“请问令狐尚书,你家昨夜有数间货邸起火,到底有多少货殖在大火之中被焚毁?”

    令狐德棻略以沉默,说道:“便是如同上报给城管署的数目,所幸并不多。”

    这话说完,令狐德棻嘴角一抽,心疼得快要滴血

    原本东市的商铺都是估税的,既是按照经营规模大体估算一下,拿出一个商户和官府都认可的数目。自打房俊在江南华亭镇搞出改革税制那一出儿之后,东西两市的税率就算是乱了套。

    估税还是要估的,只是自江南来的货物却是件件记录在档,便成为必须按照销售额纳税的一部分。双管齐下,其中可供操作的余地甚大,导致税制愈发混乱。

    为了躲避缴纳高昂的商税,几乎所有东西两市的商铺都会隐瞒贸易额,无论进货的数量还是出货的数量。

    只是现在却悲剧了

    你说货邸之中有上万匹上等丝绸?

    可以,先将税钱补足了再说其它。

    你说是别人家存放的?

    可以,都是谁家的货物,你一家家的给列出来,咱京兆府亲自上门去要税。

    无数的货殖被大火付之一炬,将要面临巨额的赔偿,难道还得再补缴一笔税款?

    令狐德棻欲哭无泪

    其余大臣都对令狐德棻投去同情的目光,无他,感同身受尔。毕竟这场大火当中遭受损失的不止令狐家,其余人家虽然未必有令狐德棻损失这般巨大,却也绝对不好受。

    李二陛下瞥了一眼令狐德棻,心中厌恶。

    此人学问是有的,只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实在是不堪大用。除去一个士林领袖的名声之外,也就只有那熬出来的资历,嗜财如命、锱铢必较,实在不成样子!

    怎地就将此人提上来,担任敦促教导天下礼教重任的礼部尚书?

    刘洎有些尴尬,这些情况是他并未掌握的,可是现在骑虎难下,只要说道:“还请杜先生解释京兆府放任东市大火的缘故,难不成就是因为商铺隐瞒货殖而未据实上报,便置大火于不顾,任凭大火将之付诸一炬?”

    杜楚客淡淡的看了一眼刘洎,镇定道:“某的话尚未说完,刘御史便是想要弹劾,可否稍等片刻?”

    急吼吼的样子,不要太难看了

    刘洎老脸一红,闭嘴不言。

    杜楚客这一句话虽然清淡,但正是这份不屑一顾的轻视,使得刘洎的举动愈发显得功利心太重。

    没人同情他

    此人先是为了刷声望背弃世家门阀的阵营转而给房俊呼号呐喊,现在声望到手,便又一翻身再去敲房俊的闷棍?此人乃能卓越,但是人品堪忧。

    世家门阀可以接纳刘洎为己所用,但是接纳是一回事,认可则又是一回事

    杜楚客侃侃而谈道:“去年九月入秋之后,天干物燥,京兆府曾给东西两市的商家店铺发去通知,严令其在天气未冷之时对屋内取暖设施予以维护改造,以免冬日取暖之时发生火灾;十月,京兆府再次下发文书重审此事,然则整个东西两市未曾有一家一户予以重视,火灾隐患依旧存在;冬月、腊月连续两月,京兆府派遣城管署对于东西两市之内的商户店铺进行彻查,并对一些寻在严重火灾隐患的商户店铺予以申饬、进行处罚,那些商户店铺依旧我行无素,置若罔闻。京兆府三番五次的下令其重视火灾隐患,可是直到此刻,又有谁家予以回应?”

    令狐德棻等人微微一愣,细细回想,确有此事。

    可是那城管署自成立的那天起,便以管理严厉而著称,但凡市内商户店铺稍有不慎便会被其寻上门来,先是勒令停业整顿,继而罚款处理

    久而久之,大家都对这个城管署深有怨言,知道这就是房俊弄出来的一个敛财的工具,不过是倚仗各种名目借机罚款。只是房俊正得势,谁能惹得起?只好花小钱免大灾。

    现在看来,这其中颇有蹊跷啊!

    到底是城管署有先见之明,一再重申隐患而商户置之不理,这才埋下火灾隐患导致今日之损失;亦或是从一开始京兆府便在长远布局,就等着大火烧起来的时候,用事实来堵住大家的嘴?

    早就叫你们要防火啊,可是你们自己不听,怨的谁来?

    若是再想深一层,这场大火来得是这般突如其来、烧的是这般轰轰烈烈,再加之京兆府在大火当中的表现

    细思极恐!

    令狐德棻一双老眼瞪得滚圆!

    难不成

    这把火的背后还有何名堂不成?

    那房俊当真就如此大胆,以烧毁整个东市的风险以图自救,令世家门阀不得不让其脱身,回到京兆尹的位置上救火?

    若是当真如此,令狐德棻也能够理解。古往今来此等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自己以及世家门阀一时不察中了房俊的圈套,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问题是房俊自己放了一把大火以此施压,致使世家门阀同意其官复原职,而后却又放任大火熊熊将无数的货殖烧毁

    这特么也太损了吧?

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人命大于天() 
    令狐德棻本来就心疼货殖损失,此刻“惊悉内幕”,愈发的怒发冲冠、气愤填膺,当即怒道:“房俊好胆!居然敢纵火焚毁东市,焚烧货殖无数,死罪尔!”

    此言一出,吓了殿上诸臣一大跳!

    这老货莫非是失心疯了不成?

    就算这场大火当真是人家房俊放的,你又有何证据?这一次吃了暗亏,心中记着他日找回场子便是,就算找不回来,你也得承认人家房俊做得漂亮!

    可是红口白牙的凭空污蔑一位从二品的高官、封疆大吏之首,朝廷法度还要不要?

    太没有气量了!

    更说不准,人家就等着有那个蠢货这般急吼吼的跳出来,好来一个枪打出头鸟,出一口被刑部羁押冠以杀人犯的恶气……

    果不其然,令狐德棻话音刚落,便见到文质彬彬的杜楚客伸手摘掉头上乌纱帽,转向一侧肃立的大理寺卿孙伏伽,朗声说道:“某,杜楚客,状告礼部尚书令狐德棻于太极殿上信口开河、栽赃构陷京兆尹房俊,只为报复其家货殖被焚毁之私怨,所言所行全无证据,人品低劣至极、道德败坏至极、寡廉鲜耻至极!”

    太极殿上诸位大臣目瞪口呆。

    对于房俊,大家仅仅是弹劾而已。

    何谓弹劾?

    弹劾既是指对于行为有亏的大臣予以检举,这是律法赋予官员的一种职权,但是在这个年代的弹劾并不等于起诉、状告,故此大唐的御史言官才有了“风闻奏事”一说。若是一旦发起弹劾皇帝便必须受理,那所谓的“风闻奏事”自然不可存在。试想,只是凭借风闻而弹劾某位官员,实则半点证据也无,皇帝若是都要一一受理的话,後宮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别想宠幸了……

    但是状告则不同!

    这是要有真凭实据的,而且一旦有关衙门受理,那就必须立案予以审理。

    令狐德棻口不择言,当殿便被杜楚客抓住了把柄,发起状告。证据充不充分?实在是再充分不过了!人家也不告你别的,就只是告你信口雌黄随意构陷,你难道辩解一句只是开玩笑就行了?

    这可是太极殿!

    大理寺卿孙伏伽一脸肃然,沉声道:“大理寺接受状告。”

    不接受不行,御座之上皇帝陛下盯着自己的目光幽深闪烁,孙伏伽怀疑若是自己对杜楚客的状告置之不理,皇帝陛下大抵会从御座之上跳起来直接给自己来个飞踹……

    况且这么多人耳聪目明,都亲耳听到令狐德棻对房俊之谩骂,别管是不是污蔑,可你全无证据便信口开河,又与污蔑何异?人家告状告得理直气壮,自己必然要受理。

    令狐德棻脸色大变,急忙道:“孙寺卿且慢,老夫不过是口不择言,戏言尔……”

    孙伏伽面色冷淡,缓缓说道:“太极殿上,为国定策安邦定国,一言一行皆是庄重肃穆,岂是戏言之处?”

    令狐德棻被噎得满脸通红,连忙面向李二陛下,急道:“陛下明鉴,老夫只是心中焦急一时出言无状,并非有意指摘房俊,还望陛下明断。”

    众臣愈发觉得令狐德棻老糊涂,水平着实有限得很,难道身为礼部尚书,却连国家法度都搞不清楚?

    大理寺受理,这便已经不是皇帝同不同意的问题了,这是国家的司法程序,一旦启动,便无可更改。

    便如房俊被刑部羁押,审理其是否杀害长孙澹一案一般无二……除非李二陛下肯用皇权强势介入司法,否则谁也不能叫停。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为了成就千古一帝的霸业,李二陛下连房俊犯事的时候都不肯以皇权强势介入,何况一个令狐德棻?

    李二陛下面色难看,冷冷说道:“太极殿上岂有戏言?令狐尚书将太极殿看作什么地方?心中可曾对帝国、对朕怀有一丝半点的敬意?话是你说的,后果便自应由你自己来承担。”

    令狐德棻欲言又止,面色灰败。

    诸位大臣尽皆心生怜悯,知道令狐德棻算是完蛋了……

    自然,杜楚客状告令狐德棻的罪名就算是落实,大理寺亦不可能将一位礼部尚书如何。构陷污蔑这种罪名不是看是否属实,而是要看其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以此量刑。令狐德棻只是在此间说说,并没有对房俊造成太大的损害,故此大理寺最后必然不了了之,顶多定罪之后申饬几句。

    可令狐德棻是凭借什么坐上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

    不是才能,而是名声。

    这位一代大儒桃李满天下,乃是当今天下儒家所推崇的彪炳人物,硕果仅存的大儒之一。结果正是这样一位标榜道德的大儒被人状告污蔑构陷,这对于令狐德棻的名望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与之相比,再多的货殖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名望在,损失了多少钱都可以慢慢赚回来;可若是名望受损,那可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刘洎有些冒汗。

    他实在是没想到自己这般还未将房俊弹劾倒地呢,令狐德棻就先把自己给折进去了……

    赶紧说道:“请问杜先生,即便如此,又与房俊不组织人手救火有什么关系?”

    杜楚客看傻子一样看着刘洎,说道:“京兆府几次三番责令敦促东西两市的商户店铺整改取暖设施、规范货邸之内的货物堆放,所有的商户店铺对此置若罔闻,结果火灾发生的时候束手无策,反而要想京兆府求助……莫非刘御史以为京兆府的衙役官差都是三头六臂水火不侵的神仙不成?丝绸、纸张、布匹、缫丝这些货物燃烧起来根本就没法救,就算京兆府填进去再多的人命也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