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羡红茶原本就只是在阳羡一地小范围之内小有名气,可是经由房俊与阳羡周家合作之后,阳羡红茶便凭借着房家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强力的推广迅速在大唐境内流行起来,即便是倭国、高句丽、百济、甚至是大食等国现在亦都认可,价格更是贵比黄金!

    夸赞阳羡红茶,那就等同于夸赞房俊。

    只是李二陛下心里对于房俊擅作主张鼓噪百姓冲击道德坊一事依旧耿耿于怀,自然没好气……

    长乐公主掩唇轻笑。

    明媚的冬日暖阳自窗外照进来,斜斜的映射在她的山上,空气中有些微浮动的灰尘飘舞,她的俏脸仿佛一块绝美的羊脂白玉,散发着莹莹的光泽。

    眉目如画……

    即便是李二陛下之定力,依旧看得有些发呆,心中愈发郁闷痛楚。

    如此钟灵毓秀的闺女,偏生被那个长孙冲给耽搁了如花的年月,怎不叫李二陛下又是心疼又是恼火?

    长乐公主何等聪慧,见到父皇黯然的眼神,便知道他必是又勾起伤心郁结之事,便转移李二陛下的注意力,问道:“父皇手里拿的是‘百骑’的奏报么?可是长安又发生了什么新奇事?若是不涉及机密,可否给女儿听听?”

    李二陛下嘿了一声,将手里的卷册递给长乐公主,闻言道:“父皇何曾对你有什么机密?不过是房俊那厮又搞事情,父皇都懒得管他……”

    长乐公主长长的睫毛眨了眨,接过了卷册,细细阅读。

    李二陛下颇有些发愁,喝了口茶水,郁闷说道:“你舅父这次算是把房俊得罪得狠了,房俊现在站稳了跟脚,第一件事就是对你舅父家的铁行出手,父皇亦是为难啊。”

    他要打压关陇集团,但是心中难免对于长孙无忌还是有所眷念的,毕竟是这么多年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好臂助。

    铁厂是长孙家的支柱,房俊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狠狠的掐住长孙家的命门!

    旁人或许不知房家生铁的成本,他李二陛下如何不知?

    这般价格战搞下去,长孙家必然是损失惨重。

    若是论起权谋机变,房俊远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可若是这般商贾之事,放眼天下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斗得过房俊。

    想想失去的长孙皇后,若是她死后没几年长孙家便一蹶不振,自己岂非辜负了当初对长孙皇后承诺的照顾长孙家的誓言?李二陛下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他在犹豫要不要阻止房俊,对长孙家手下留情。

    卷册上的字数不多,只是简略的汇报了房家大肆将铁价压低迫使长孙家不得不同样压价应对,都只是一些客观的描述,没有一字一句的猜测和推断,李君羡现在是越来越谨小慎微……

    长乐公主静静的看完,将卷册放在一旁。

    抬首见到父皇一脸纠结的神色,略略沉思一下,细声说道:“其实父皇不必为难,想必房俊的目标绝非是舅父一家。”

    李二陛下一愣,问道:“此话怎讲?”

    长乐公主替他斟满茶,说道:“房俊之性格向来是有仇必报,这一次朝中官员群起而弹劾,可不仅仅是舅父一人。房俊爵位被削,心中定然满怀郁愤,出手报复那是必然之事。那日稚奴寿诞之上他对舅父挑衅,相比只是适逢其会,撂下几句狠话而已,他真正的目标定然是所有的关陇集团。依着女儿对房俊的了解,价格战这种低级的手段绝非房俊的真正目的,或许是故布迷阵,也或许……就只是顺手给舅父填填堵。”

    李二陛下愕然。

    之所以惊愕,不是因为长乐公主细致入微的分析将房俊的性格简单明了的刨解来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令他茅塞顿开,不得不承认这种分析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而是自己这个闺女何以对房俊的了解如此清晰深刻?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你们想多了() 
若非是对一个人长时间的关注,怎么可能从这个人的性格出发推断他的行事方式,从而毫无缺漏?

    李二陛下有些烦躁了……

    他依稀记得那日房俊坐在自己面前却偷偷的偷窥外面走进来的长乐的一幕,当时他虽然踹了房俊一脚,却并未放在心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知道自己的嫡长女是如何的钟灵毓秀出类拔萃,房俊这种毛头小子看花了眼亦是在所难免。

    但是现在他觉得不大对劲了。

    为何长乐对于房俊这般了解?

    难道说这两人相互投缘、互生默契?

    李二陛下看了面前秀美绝伦的女儿一眼,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说什么?

    你往后离房俊那个棒槌远一点,他是你的妹夫?

    要注意那个黑脸的小子,那家伙不是个省油的灯,免得吃亏上当?

    那样那是会打击到长乐那颗本就虚弱破碎的心灵,无论她跟房俊之间有没有什么发生。

    说什么都不合适。

    可是不说又不行……

    李二陛下斟酌半晌,犹豫着问道:“丽质,你……觉得房俊如何?”

    长乐公主微愣。

    父皇这话没头没脑的,什么叫房俊如何?

    难道骊山房家农庄汤池子里头那件事……

    长乐公主顿时心中慌乱,又羞又急,莹白的脸颊染了一层淡淡的晕红,秀眸眨了眨,睫毛搧合几下,诧异道:“房俊啊?还行吧,有些粗鄙,有些暴躁,但也算是年轻有为,就是……就是……嗯,长得黑了点……”

    说着,她掩嘴难为情的轻笑了下,好像凭白说人短处那般不好意思。

    李二陛下顿时心情大好。

    既然嫌弃房俊长得黑,那么大概就不会发生什么了吧?

    他却未曾发觉,长得漂亮的花美男固然能第一眼便吸引女人的目光心生倾慕,但是那些凭借内涵和魅力取胜的男人若是将女人吸引,那才是致命的……

    李二陛下放了心,便笑道:“那你且说说,房俊到底意欲何为?”

    见到父皇转移话题,长乐公主也悄悄松了口气……

    闻言,她沉吟说道:“房俊行事向来大气,这种价格战的方式或许只是顺手为之,绝不应该是他的全部计划。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房俊不会那么蠢,亦或者就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两家铁行的这次价格战之上的时候,房俊的诡计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展开。”

    李二陛下欣慰的笑起来。

    自己这个嫡长女果然是冰雪聪明,简直有“女中诸葛”之聪慧,只是……

    “丽质所料不差,只是依然小瞧

    了房俊。价格战大抵如你所想那般只是顺手为之恶心恶心那位舅父,但是他的大计绝非悄无声息的进行,而是一出手便轰轰烈烈势若奔雷。”

    长乐公主刚刚提起茶壶的纤手微微一顿。

    那家伙……又要搞事情了?

    *****

    唐代在大型城市实行的是坊市制度,不允许在“市”以外的地方开办商店和作坊,故而东、西两市便成为商贾集中的商业贸易区。

    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云集八方货殖,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珠宝行、琉璃行等还有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

    与长孙家的铁行一墙之隔的“韩记珠宝行”二楼,正有两名青年对坐饮茶。

    其中一人面白无须,相貌清秀,一身蜀绣锦袍风度翩翩,正提着白瓷茶壶给面前的少年斟满茶水,笑道:“三郎乃是雅致之人,如今也被这铜臭玷污,坠入凡尘了?”

    他这话语说得诙谐,人也长得清秀和善,只是对面这位白衣玉带的少年却愁眉不展,只是哼了一声,闷声道:“你当我愿意啊?只是铁行乃是吾长孙家的命脉,现在父亲交于吾手,吾岂能毫无作为将其断送?况且你这位博学多才风流雅致的韩主事都莅临东市,吾又怎能不随波逐流呢?”

    此人正是长孙无忌的三子长孙濬。

    清秀青年乃是雍州韩氏的嫡子韩援,现任兵部主事。

    其父乃是韩仲良,历任贞观朝的民部尚书、刑部尚书,前年刚刚过世。

    雍州韩氏亦是关陇集团的一员,韩援与长孙冲素来交好,与长孙家的几个子弟亦有来往。

    韩援笑道:“这不是听说大唐最大的两家铁行火并价格战嘛,某才疏学浅见识更是浅薄,特意前来东市就近瞧瞧,也好长长见识!”

    长孙濬无比郁闷,叹气道:“火并个屁,完全是吾长孙家挨打好不好……”

    这话说得丧气,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房俊是真的有魄力!

    一连十余天,房家铁行的生铁价格又下降了两成多,只有价格战开始之前的四成都不到!每天长孙家赔掉的钱财数以万贯记,怎能不叫长孙濬面上无光、痛心疾首?

    偏偏从种种渠道得知,房家的生铁即便是按照这个售价依然只是成本价!

    这就让长孙濬愈发心灰意冷了……

    人家赚吆喝,长孙家却赔着本,这哪里是价格战?

    简直就是割肉战!

    一刀一刀的割长孙家的肉……

    不买还不行!

    一旦限制售卖,赔钱倒是不用了,可是市场就将被房家完全占领。那可是长孙家赖以为生的支柱,没了铁行,长孙家还如何用雄厚的财力来维系关陇集团核心的地位?

    别说什么圣眷,若是长孙家圣眷依旧,他房俊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打压长孙家?

    没了财力,没了圣眷,难道长孙家就要一蹶不振沦为二流门阀了么?

    长孙濬愁的想要揪头发……

    可是面对如此困境,长孙无忌不闻不问,将这一摊完全交给长孙濬任他处理。

    这到底是在搞什么鬼?

    长孙濬很想问一问他那位有着“阴人”绰号的老爹,您对我信任我很感动,但是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这么信任我呢……

    韩援捏着茶杯瞅了长孙濬一眼,沉吟了一下。

    他与长孙冲交好,对于长孙冲的遭遇抱以同情的同时,自然对房俊的观感无比恶劣。眼前这少年是好友的嫡亲兄弟,现在困入迷局而不自知,自己是否要提点一二呢?

    只是若是说得多了,是否会引起长孙家的反感?

    斟酌良久,韩援终于叹息一声,放下茶杯问道:“令尊是否一直保持缄默,并未对房家的价格战有过任何提点?”

    长孙濬不知他为何知道,抱怨道:“谁说不是呢?家父这些时日倒是稳坐钓鱼台,似乎每天赔掉的这些钱财根本就不是长孙家的一样。若是只赔掉这些也就罢了,长孙家家大业大也不差这么点儿,可是谁知道那房俊会发疯到哪一天?若是长此以往,岂不是要将铁行的生意断掉?一旦铁行关闭,长孙家那些遍及天下的铁厂又要如何处置?”

    他是真的慌乱了。

    二兄长孙涣主持“东大唐商号”那边的事务,虽然事情不多根本没有什么插手的地方,但是“东大唐商号”日渐兴隆的海外贸易使得长孙涣水涨船高,不仅仅家族内部的族老们愈来愈重视,便是外界的风评也远在自己之上。

    自己本就落在下风,若是铁行再在自己手上倒闭……

    世子之位怕是也就此擦肩而过。

    韩援叹了口气,说道:“贤弟怕是当局者迷了……依我看,那房俊的这次价格战根本就不是他真正的杀招,他想要听从陛下的意志打压关陇集团,更想要报复前些时日弹劾风潮的一箭之仇,就必定会搞出一件大事情,一件能够席卷整个关陇集团的大事情!令尊想必亦是看到这一点,这才对铁行的事情不闻不问。毕竟与整个关陇集团的利益相比,区区铁行又算得了什么呢?”

    长孙濬悚然而惊!

    席卷整个关陇集团的大事件?

    他正欲详细询问,忽闻街上有人大声叫道:“号外!号外!《贞观周报》再发社论!”

    《贞观周报》在元家人彘事件不遗余力的发表社论推波助澜之后,再一次引起关中风云激荡!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穿越时空的城管!() 
元家的人彘事件,使得天下有识之士意识到舆论掌控的必要性。一旦舆论被操纵,则天下民意尽操之于手,开山裂石移山填海,无往而不利!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贞观周报》的巨大威力和严重的破坏力,关陇集团才会反应的那般激烈。不将房俊打落尘埃,万一哪天在搞这么一出儿,谁受得了?

    可惜陛下维护房俊的决心太大,哪怕是关陇集团齐齐发力加上江南士族在一旁敲边鼓,也只是将房俊的侯爵之位削掉了事,这远远未曾达到关陇集团的预期。

    最起码也得将这小子从京兆尹的位置上赶走才行,否则手执京兆府大权担任一方封疆大吏,所有的关陇集团岂不是就等于房俊手里的蚂蚱,随着便的折腾?

    这就像是一柄利剑悬在头顶随时斩落,那滋味着实不好受……

    事实证明关陇集团的猜测没错,《贞观周报》在经过几期不痛不痒的社论之后,再一次发表了一篇诡异的社论。

    之所以用了“诡异”这个词汇,是因为这篇社论有些看不懂,但是撰文者却是当朝宰辅、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这就有意思了。

    当爹的给儿子站脚助威这没啥,但是云山雾罩的弄出这么一篇社论是怎么回事?

    韩瑷第一时间打发仆人到街道上买来一份《贞观周报》,将茶具收走,铺在茶桌上与长孙濬仔细阅读。

    这篇社论的标题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的第一句:“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大意是说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这是要鼓吹制度革新么?

    韩瑷颇为不解。

    他少时便操行出众博学多才,且通晓吏治,年纪轻轻便升任兵部主事,这可不仅仅是雍州韩氏的势力推动,大半是因为他当真有着卓越的能力。

    在他看来,制度革新是一个帝国王朝达到一定时期所必需经历的阵痛。每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崛起便是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