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二陛下欣慰的点头。

    真正成熟的政治人物不需要自己身经百战每战必胜,而是要懂得审时度势借刀杀人……

    好小子,有前途!

    *****

    元仁惠回到府中,自有侍女上前为其更衣,端来温水净手净面,又递上干净整洁熏过香料的丝帕。擦干净脸上手上的水渍,将丝帕丢给侍女,元仁惠这才坐到梯子上端起刚刚沏好的上等龙井,浅浅的啜了一口。

    脑海里想到刚刚独孤诚派人传来的信息,原本韵味悠长回甘雅香的茶水顿时索然无味。

    房俊这个棒槌居然当真敢拿元氏做筏子!

    自己还要巴巴的年年买这些昂贵的茶叶替他积聚财富吗?

    刚想要吩咐下去以后府中不允许再采买房家茶园的茶叶,又想到现如今大唐最顶级的贵族哪一家不是饮用这等茶叶,并且以此待客?

    房家的龙井和阳羡红茶乃是茶中精品,别的茶叶都是效仿房家的技术,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若是元氏换了一种茶,相当于生生将自家的档次降了一筹,岂不是会被别人看轻?

    只得生生忍住,只是心中烦躁愈发有增无减。

    抬眼看向窗外,木叶萧萧,北风呼号,府中触目可及之处皆是一片缟素。侄儿元怀明出殡已然一月有余,然则府中悲怆之气氛却并未消散多少……

    正自嗟叹之时,有家仆来报:“三爷请您前去,有要事相商。”

    元仁惠放下茶盏,站起身来,任由身后的侍女替他披上一件大氅,这才走出门口,沿着院内的回廊来到另一处跨院。

    在一处门匾上写着“德善堂”的屋子,推门而入。

    这个堂号得自于《尚书》中的名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德善堂内并未燃有炭盆,地龙亦没有烧着,清冷孤寂,阴气森森。

    元仁惠一进屋子顿时冻得打个冷颤,走到堂中,对着独坐在蒲团之上的一位枯瘦老者施礼道:“侄儿拜见叔父。”

    “嗯。”

    那老者灰白的眉毛轻轻抖动一下,却没有抬起眼眸,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他半阖着眼睛,面容消瘦颧骨凸起,一直与脸部极度不成比例的巨大鹰钩鼻几乎占据了半张脸,薄薄的嘴唇好似刀锋一般刻薄,深深的法令纹在不笑的时候亦散发着森冷的寒气。

    枯瘦的身躯跪在蒲团之上,一身素白的衣衫倍添冷酷……

    元仁惠站了一会儿,觉得浑身不舒服,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接话,只好直言说道:“侄儿奉叔父之命前去京兆府衙门找到独孤诚,交待了元家的意思。只是那房俊似乎不肯善罢甘休,执意要将此事弄个水落石出,还那丁氏一家一个公道。”

    “公道?”

    老者豁然抬头,两道森冷的目光仿似两柄利剑直刺元仁惠眼底,嘶哑着嗓子喝叱道:“他居然敢说公道?老夫五十岁才老年得子,却不曾想白发人送黑发人,何来公道?老夫一生征战浴血处处却不得不隐姓埋名困居一隅,何来公道?现在不过是用两个贱婢给老夫那夭折的儿子殉葬,他就跟我谈公道?那两个贱婢能够追随吾儿到地下当牛做马,那是她们前世修来的福气!一介贱民,蝼蚁一般的废物,公道?他们也配!”

    老者愈说愈怒,情绪激动,两只眼珠子都红彤彤的,仿佛择人而噬的野狼一般骇人!

    元仁惠无奈叹气。

    又是这一套……

    这位老者名叫元廆,乃是家主元拯、二爷元胄的同母兄弟。

    元廆自幼勇力绝伦有三军不挡之勇,加之年龄幼小深得两位兄长宠爱,养成了乖戾暴躁的性情,极难相处。入隋之后,元氏渐渐不复往昔之荣光,深受两代隋帝忌惮。

    大业年间,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徙岭南,将军丘和亦以罪废。元氏老二元胄与丘和有旧,数次与之同游。元胄又一次酒酣耳热之际对丘和说道:“上官政壮士也,今徙岭表,岂不是正好干一番大事?“而后嘲笑丘和:“若是公者,不徒然矣。“如果是你,啥事儿都干不成……

第一千零七十章 不死不休() 
孰料丘和居然将这番话语密告于隋炀帝,言及元氏有争夺天下之意,挑拨离间。

    隋炀帝大怒,将元胄斩首,然后征调上官政为骁卫将军,拜丘和为代州刺史。

    这两人无事反而升官,元胄不过一句戏言却因此丧命,元廆一怒之下趁夜潜入丘和家中,一家老小尽皆被其屠杀,无有一条活口。只是此事他做得极其隐秘,没有留下一丝一毫证据,隋炀帝虽然明知是元廆所为暴跳如雷,却因当时正与关陇集团剑拔弩张而不敢过分刺激关陇集团,不得不暂且作罢。

    元仁惠,就是元胄的儿子。

    元廆虽然逃过一劫,却从此不敢露面,只能困居府中,形如囚牢……

    从意气风发到不甘蛰伏,怎能不抑郁难解?

    一月之前唯一的子嗣元怀明因病不治撒手西去,老来丧子更令元廆性情乖张,暴戾不堪!正是他伤心之余听闻一茅山道士擅长“渡阴之法”,能将一个人生前所未来得及享受之福泽绵延至来世,继续飞黄腾达做人上人,残暴的下令将府中年幼的處女共计九九八十一人以秘法处置之后,充入墓穴殉葬……

    此法有伤天和,不过以活人殉葬古已有之,再加上元氏族人同情元廆的遭遇,并未有人阻止。

    元仁惠温声劝阻道:“叔父勿恼,此事便交由侄儿来处置吧。”

    元廆哼了一声,怒气稍歇,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

    元仁惠也有些头疼:“房俊那厮最是棒槌的性子,若是当真被他盯住着实麻烦,毕竟《贞观律》中明令禁止以活人殉葬……”

    元廆不以为然道:“明令禁止?明令禁止的事情多了去了,还不准造反呢,你瞅瞅造反的哪一年少了?再者说,只是不能以活人殉葬,老夫将他们统统杀了那就是死人,何时以活人殉葬了?”

    元仁惠无语,您这不是强词夺理么?

    按照您这么说,就算是活人充入墓穴之后也会被憋死,那岂非世间就再无活人殉葬一说?

    不过他们叔侄俩感情甚笃,温言抚慰道:“叔父何必计较?不过是多费一些钱财罢了,侄儿已然遣人前往殉葬女童家中赔偿以钱财,取得其家人的和解文书。到时候就算房俊揪着不放也没隋末大不了,虽然触犯律法,但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谁有管的着呢?”

    元廆这才哼了一声,满意的点点头。

    走出元廆的住处,元仁惠抬头看了看门额上的牌匾,微微摇头。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话是好话,可是这跟三叔的为人品行哪里有一点关系呢?

    向左拐过一方冰冻的水潭,元仁惠进入一桩恢弘奢华的建筑。

    元氏家主元拯脱掉了厚厚的冬衣,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中衣赤着脚坐在椅子上,一只脚踩在华贵的波斯地毯上,一只脚被娇俏的侍女搂在怀里轻柔的揉捏,不时的晃动着挑拨着侍女怀中饱满的果实。

    大堂四角的青铜兽炉里燃着上等骨炭,散发出热量的同时还飘荡着淡淡的馨香,温暖如春,令人心驰神往。

    元仁惠对元拯的放浪形骸视而不见,上前躬身施礼,而后坐在一侧的椅子上,舒服的叹了口气。

    “还是这边舒服得多,三叔那边简直就是个冰窖,冻得人骨头茬子都冒着凉气。”元仁惠说了一句,然后结果侍女奉上的香茶,浅浅的呷了一口。

    元拯微微眯着眼睛,唏嘘道:“老三这命实在是不好,世间仇事,又有几件能比得过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加之他一贯性子暴戾,如此打击之下行事难免不可理喻,你要多多体谅。”

    “孩儿省得。”

    元仁惠应了一声。

    “房俊那边如何答复?”元拯问道。

    元仁惠蹙起眉毛:“怕是有些麻烦,房俊那厮毫不松口,似乎打定主意要狠狠的咬咱们一口。”

    “不松口?”

    元拯不以为然:“不松口是因为他得到的利益还没有达到让他认为可以松口的程度,想要空手套白狼,在咱们身上狠狠的敲一笔!不过他算是算错账了,咱们元家钱财无数、权势无数,什么都可以舍得,但就是不给他!”

    元仁惠不太同意道:“何必如此呢?那房俊性情倔强,又是陛下的宠臣爱婿,若是将之得罪的太深,怕是得不偿失。”

    以他对房俊的了解,怕是房俊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元家想要狠狠的折辱房俊一回,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正如刚刚在元廆那边他说的那样,说到底元家还是触犯了《贞观律》,就算殉葬之事几乎家家都有,可那也只是私底下的默契,拿不到台面上来。

    房俊之心狠手辣谁人不知?被他攥住了大义名分,谁也不知道这厮疯狂起来会做出什么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

    元拯呵呵一笑,手指着一侧的书案,那上面有一大摞信笺,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交易清单。

    能够成为元氏的家主,元拯的智慧自然远超常人,绝对不会轻视房俊这样的年青俊彦、官场新秀!世家门阀都是以利益为纽带,在这些庞大的利益面前,那些世家门阀必定趋之若鹜,哪怕是皇权也敢碰一碰!

    当然,元氏还未膨胀到认为可以颠覆皇权的程度,也不屑于去这么做。

    房俊不过是陛下的一把刀,就算这把刀再锋利、再顺手,说到底它还是一把刀,说算的是持刀的人!当这些利益裹挟着所有的世家门阀一同施压,无论陛下如何坚持,都必须予以取舍。

    刀子扔了,可以换一把。

    根基动摇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元拯深信,在帝国根基稳固与否这个巨大的问题面前,李二陛下一定会退缩,会放弃房俊。

    到那个时候,就算他是房玄龄的儿子又怎么样?

    螳臂当车、蜉蝣撼树,下场唯有粉身碎骨而已!

    一个被所谓的正义感冲昏了头脑的傻小子,一头撞在世家门阀这个泰山一般不可颠覆的巨石之上,注定就只能是一颗短暂的流星,虽然辉煌灿烂,结局也只能是灰飞烟灭、万籁俱寂……

    而元氏,才是夜空当中的那一轮明月,皎皎清辉,万古长存!

    萤烛之火,岂敢与日月争辉?

    *****

    在这个年代,如何依靠舆论来捧起或者搞臭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没有人会比房俊更在行。机谋权术这些,他不如那些累世官宦浸淫权谋的世家门阀,所以他就必须那些人完全陌生的利用新生的事物来大道自己的目的。

    从不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这是房俊前世听一位名人说过的话,深有同感。

    今年的新年房家过得有些压抑,哪怕有一个总是穿着一身白衣清丽如仙子的小姑娘洒着银铃一般的笑声跑来跑去,也不能稍作缓解。

    家主房玄龄年纪更长一岁,家仆们忽然发现往昔淡然自若丰神如玉的家主鬓角的白发如同染了霜雪愈发银白,脸上的皱纹亦是更加深刻似乎蓄满了疲惫……

    大郎整日里不着家,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宴会酒席,令他乐不思蜀频繁赴约。

    二郎则最是怪异。

    终日躲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不时将京兆府的一些官吏招进府中嘱咐一二……

    寻常的那个开朗憨厚毫无架子的二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一身官威神情冷峻的京兆尹……

    哪一个二郎更好呢?

    家仆们说不好,但是熟悉二郎脾性的人都知道,一旦二郎露出这种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的状态,那就代表着有大事发生。而以往的所有大事,都会以别人的倒霉而终结。

    这一次,应当也不会例外……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过年() 
这个年过得并不安稳。

    元家频频出手,满载礼物的马车拉着库房中的无数稀世珍宝前往关中各大门阀世家,甚至是清流御史的府中。一车车礼物,一件件交易,一桩桩合作,元氏累世积攒下来的强大人脉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而这些被元氏示好的家族,有的收下礼物表示慎重考虑,有的当即表态鼎力支持,却甚少有人将礼物赶出大门,说上几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狠话。

    没人愿意得罪这样的庞然大物……

    而另一边,王珪缠绵病榻已是油尽灯枯,命女儿南平公主前去探视,又命民部尚书唐俭为他调理药剂饮食。可是这边厢王珪尚未咽气,那边又传来魏徵病重的消息。

    这些一手缔造了贞观盛世的盖世名臣在释放出自己灿若星火的才华之后,纷纷如天上的流星一般留下绚烂的轨迹逐渐陨落……

    李二陛下悲恸不已。

    整个长安充斥着一股压抑,而在这股压抑之下,却隐藏着深深的躁动……

    而这个新年最让长安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便是除夕夜朱雀门外天街之上的那一场绚烂无比的烟花胜景!

    房家烟花作坊的工匠们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坚持不懈的钻研和实验,终于使得烟花制造技术大踏步前进。当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响遍长安城的鞭炮声中犹如艳丽的牡丹一般照亮夜空,就好似这未来的年景一如烟花一般灿烂,巍巍大唐锦绣繁华,贞观盛世如期而至!

    *****

    贞观一朝,文臣如云名将如雨。彼此之间都是开国功勋,相互支持并肩作战多年方有如今的显赫地位和盖世功勋,大多数人之间即便有着这样那样的龌蹉,但是总体还是呈现一个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身份地位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刻意。

    堂堂皇室勋贵的河间郡王会与一名来到府上拜年的只剩下一条肩膀的老卒在大堂上把酒言欢,当朝宰辅的房玄龄亦会跟昔日手底的老吏温言欢语的谈笑,拎着一只鸡来给昔日长官拜年的老吏会在临走的时候被赠送一车的绫罗绸缎……

    自然,身为封疆大吏之首的房俊也没有什么机会显摆自己的官职爵位,作为房家第二代的掌舵人,不得不代替大兄房遗直前往各家拜年,点头作揖说着吉利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