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媚娘擦了手,便转身向书房走去。

    郎君的书信,她也心里热热的牵挂着啊……

    房俊的书房中,秋日里明媚的阳光自玻璃窗户透射而来,洒落在墙边梨花木的书架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各类书籍堆满在书格,经史子集,应有尽有,尽是孤本珍本,寻常文人想要求一本而不得。

    右侧则是一张红木书桌,一把木椅。正前往放置着精美的折叠曲式屏风,上面是书圣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拓本。

    高阳公主正坐在椅子上,一手执笔,另一手低着雪润的下颌,长长的睫毛不停的搧合,凝神静思。阳光斜斜的照在她刀削一样的肩膀,雪白精致的脸颊微微反射出淡淡的荧光。

    身上是一件粉色宫装,盘的整整齐齐的秀发上插着一直凤舞九天的金步摇。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丽质天生,秀美无双。

    武媚娘眼眸一转,轻手轻脚的走进屋内,揶揄道:“殿下莫不是诗兴大发,想要雕琢构思一首诗词出来,以慰相思之苦?”

    “哎呀!”

    高阳公主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纤手一抖,笔尖的墨汁滴落在书案上的宣纸上。

    “吓死人哩!你这丫头属猫的么,走路都没有声音的?”

    高阳公主微嗔。

    武媚娘娇笑着上前,伏在高阳公主的肩头,贴着她巴掌大洁白如玉的脸颊,看着桌上的信纸。

    这是房俊临出海之前写下的家书,信中述说了此番被世家门阀群起弹劾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出海暂避风头的原因,自然也少不了对于娇妻美妾的相思成灾……

    “这是郎君的信啊,可是殿下您拿着笔做什么呢?”

    武媚娘不解,信纸上还有刚刚笔尖滴落的一块墨渍呢,在房俊华美秀丽的文字之间甚是突兀。

    高阳公主被武媚娘亲昵的动作弄得脸蛋儿有一点痒,不过并未排斥这样的亲密行为,只是咬了咬嘴唇,恨恨的说道:“本宫要送他一个王八,等那登徒子回来的时候给他看!”

    送个王八……

    武媚娘差点咬到舌头:“殿下您疯了,千万别干傻事啊!”

    天呐!

    难道是殿下耐不住寂寞,想要红杏出墙?虽然很突兀,但是武媚娘想想大唐皇室那些公主的靡乱情史和放荡作风,就觉得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话说,房二郎南下江南,她和公主殿下已经好久鱼水之欢了。对于两个如花似玉的大美人来说,这却是算是很困难的煎熬……

    高阳公主微微侧头,眨巴眨巴大眼睛,奇道:“怎么就傻事了?他房二郎再能耐,还管的着本宫不成?”

    武媚娘脸儿有些红,洁白的脸蛋儿飞起两朵红霞,又气又急:“真是疯了!不过是时间久了一些,你你你……居然就……就忍不了啦?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干,不然没得回头!郎君什么样的人,能受得住这个?姦夫淫婦统统杀了都有可能……”

    高阳公主将头向后仰了仰,水汪汪的眸子迷茫的看着武媚娘,半晌,忽然“噗嗤”一笑,犹如荷花绽放一般清丽无双,愈笑愈大声,直至娇小的身子缩成一团依偎在椅子上,捂着肚子喘不过气来。

    “咯咯咯……笑死我了,哎呀我不行了……哈哈哈……”

    武媚娘一头黑线,忍不住伸手掐了一把高阳公主柔软的腰肢,气道:“有什么好笑,你敢偷……敢做对不起他的事,会出人命的知道不?就算你是公主也不行!”

    这丫头可真是,以为自己是公主就能胡来么?

    别的驸马或许这种事能忍,房俊能忍?

    高阳公主兀自笑得生气不接下气,眼泪都出来了,喘息着说道:“哎呀笑死我了……媚娘啊,你想什么呢?本宫只是要在信纸上画一个王八而已,咯咯咯,你想到哪里去了?”

    武媚娘以手抚额。

    你就不能把话说明白么?

    武媚娘赌气不理高阳公主,冷着脸站到一边,自顾自的拿起房俊的家信,一个字一个字的细细品读,感受着字里行间那浓浓的相思情意。

    见字如面……

    高阳公主笑了好一阵才慢慢止歇,擦了擦眼泪,起身站到武媚娘的身后,伸手从后面揽住她纤细柔软的腰肢,清脆的语音依旧充盈着慢慢的笑意:“傻丫头,本宫怎会干那种不要脸的蠢事?即便是说说都难以启齿。哼哼,你这丫头倒是对你家男人忠心耿耿,老实招来,是不是你家男人临走的时候有吩咐,让你当一个小细作监视本宫?”

    武媚娘无奈的翻个白眼:“哪里有?”

    想了想,又问:“殿下,您说孤身一人在江南,却为何迟迟不将秀玉和秀儿收入房中?”

    高阳公主搂着武媚娘,感受着怀中的温软甜香,哼哼一声,说道:“还能为啥?看不上眼罢了,那家伙心气儿高着呢。你没见他盯着长乐姐姐的目光么?眼珠子简直闪闪发光,恨不得一口将长乐姐姐吞下肚去!”

    微微有些吃味。

    别看登徒子迟迟对两个如花似玉的小侍女不下手,可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觊觎长乐姐姐的心思,真当本宫看不出来么?

    武媚娘欲言又止,话到嘴边,最后只是低叹一声。

    对你的姐姐大概只是有觊觎的心思,可是对我的姐姐何尝不是如此呢?而且,大概已经不仅仅只是觊觎的阶段了,只怕早就已经吞下肚去了吧……

第九百零五章 封言道() 
窗外的秋阳暖暖的光线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个姿容绝美的少女身上,仿佛带着淡淡的光晕,安宁静谧,岁月静好。

    高阳公主放开搂着武媚娘纤腰的手臂,转而牵着她的手,轻叹道:“昨日去三姐姐家中,听王驸马说起朝中动向,那些世家门阀丝毫没有罢手的意思,看来是一定要治郎君的罪。这帮家伙真可恶,郎君只是因顾氏谋逆而出兵剿灭,关他们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她口中的三姐姐,是南平公主,嫁给王珪的长子王敬直。

    现如今长安暗流涌动,各大世家门阀全都行动起来,每天都有无数的弹劾奏章送往昆明池那边,全都请皇帝将房俊重重治罪。

    高阳公主很是不忿,顾家藏匿前朝帝胄又心怀谋逆豢养死士,自然是死有余辜,跟那些世家门阀有什么关系?非得一个两个被疯狗咬了一般的窜得老高,真是讨厌!

    武媚娘却是莞尔一笑。

    论起政治天赋,她可以甩出去高阳公主几条街啊……

    “殿下不必担忧,那些世家门阀也就是叫唤得厉害,其实谁都知道不会拿二郎怎么样的。”

    武媚娘说得笃定。

    对于朝局的揣度和人心的摸索,高阳公主也知道自己比起武媚娘来拍马难及,这个丫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肝儿,便是那些自诩精英的男儿也多有不及……

    便疑惑问道:“何以见得?”

    武媚娘反握住高阳公主的纤手,笑道:“您看啊,都弹劾了那么久,陛下是不是一直未曾表态?府里的大人是不是一点愁容都不见?”

    歪着头想了想,高阳公主明媚的眼眸亮晶晶的:“确实。”

    武媚娘轻笑了一下,俏脸上满是爱慕:“所以啊,郎君行事虽然看似鲁莽不计后果,实则心中有数着呢。顾家谋反的证据确凿,就算下手狠了一些,又有什么错?那些世家门阀心里也清楚拿郎君没辙,只不过如此群情汹汹的活跃,是想向陛下表达自己的担忧,使得陛下心中有所顾忌不要将所有的世家门阀都当作顾家那般想杀就杀而已……”

    若是任由顾家灰飞烟灭无动于衷,是不是会让皇帝心中有一种“门阀不过如此,可以任由宰割”的感觉?以后想对世家门阀如何,都不必有所顾忌。

    这是世家门阀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高阳公主似懂非懂,她本就对这些龌蹉的勾心斗角无感。

    公主殿下是个敢爱敢恨的人,恨了,她会咬牙切齿不屑一顾,爱了,她会情感炽热不顾一切……

    *****

    雨丝缠绵。

    淅淅沥沥的雨滴在屋檐滴落,空气清新凉爽,将关中的酷热驱散一空。

    赵国公府的树木花草被雨水洗涤一新,葱绿簇新姹紫嫣红。

    书房内的摆设极尽奢华,屏风前陈设着红木大书案,上面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另有缅玉镇纸,邢窑出品的白瓷鸳鸯形砚滴,紫檀棱口镶座湘竹制作的笔筒,精美的童子奉茶造型的小口笔洗,乌木制作的镶有玉带图纹的墨匣,以及笔架、笔屏、印色池、压尺、秘阁等文玩。

    富贵奢华之处,不足细述。

    字画、古琴、棋枰等置于一侧,透着文雅、闲适,令人身处其中,怡然自得。

    赵国公长孙无忌与一名年青文士对坐,茶香漫漫,水雾袅袅。

    “晚辈明日即将南下,不知赵国公有何赐教?”

    年青文士二十余岁年纪,剑眉星目面容白皙,坐在那里腰背挺直气质淡然,很是俊朗倜傥,即便面对当朝最有权势的赵国公长孙无忌,亦是面带浅笑应对得体,没有一丝一毫的窘迫紧张。

    世家子弟的卓然傲骨尽显……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亲手为他斟茶,和蔼道:“吾与尔父多年至交,情同手足。尔父驾鹤西游,算是得脱清静,吾又怎能不记挂着你这故人之后?”

    言辞亲切,态度亲厚,言语之间不胜唏嘘,仿若照顾自家子侄。

    年青文士嘴角微微一扯,扯出一个感激的笑容:“赵国公厚爱,言道此生不忘。”

    长孙无忌呵呵笑道:“切莫如此拘谨,你我世交,与自家人无异。只是言道你此次南下赴任沧海道行军长史,老夫怕你一时未能窥得其中玄妙,行差踏错,非但无功反而有错,是以才将你唤来嘱托一二。”

    笑容可掬,态度和蔼,一股浓浓的长辈爱护后辈的关切之情。

    年青文士却心中哂然……

    忽悠谁呢?

    当我是三岁小孩啊!

    不过长孙无忌现在虽然不管事务,然则地位崇高影响力惊人,在满朝文武当中妥妥的排名前三,年青文士惹不起,也没必要去惹,倒是要看看长孙无忌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世叔厚爱,小侄感激不尽,恭听世叔教诲。”

    窗外细雨淅沥,雨滴打在树叶上,滴答作响。

    长孙无忌拈着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一脸憨厚的笑容:“即使如此,老夫也不隐瞒。此时江南不靖,想必贤侄亦有耳闻,所谓的沧海道更是早已被房俊架空,兵不过千,船不过几十,甚至连一个全权掌握的驻扎之地都没有,尚要借住在房俊的封地之内。兵员操练、船只维护、后勤补给,统统要经由房俊之手,否则便是寸步难行……”

    年青文士微微一愣,随即倒吸了一口凉气!

    封言道,前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之子,高祖武德八年,封德彝去世,年仅九岁的封言道袭父爵密国公,贞观四年以门荫授左牵牛备身,充任禁宫侍卫。贞观十年,二十岁的封言道授承议郎、行通事舍人,正式踏入仕途。

    标准的世家子弟的升迁途径……

    而且封言道形容俊美、气质倜傥,很是受到李二陛下的赞赏宠爱。

    就在去年,封言道与高祖李渊第十二女淮南长公主李澄霞订亲,授驸马都尉、通事舍人,后又改授尚书司门郎中。

    背靠祖荫,封言道一路顺风顺水,前途无量。

    不久之前,房俊被夺去沧海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务,封言道被敕封为沧海道行军长史之职。年轻气盛,身居高位,出身世家,皇亲贵胄,这样的封言道怎能不满怀壮志,热血沸腾的想要在天下瞩目的江南干出一番事业,奠定自己官场新星的仕途基础?

    但是长孙无忌这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令封言道在满满的自信和无边的憧憬当中清醒过来。

    果然砸在脑袋上的苹果,大多是烂的……

    这样的沧海道,处处受制于房俊,还能有什么作为?

    真不知道那张亮到底是怎么搞的,岂不是任凭房俊搓圆揉扁?

    长孙无忌自是看出封言道的颓丧,这亦是他想要的效果。

    对一个有志于仕途的年青官员来说,现如今的江南的确不是一个做出成绩的好地方……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安抚道:“不过贤侄亦不必颓丧,那房俊虽然在沧海道一手遮天,可你也不是孤身作战。所谓名正则言顺,房俊现在已经被免去沧海道大总管的职务,虽然尚未交接,但已成事实,已然无力掌控,况且张亮又岂是易于之辈?最重要的,是你天下世家门阀都站在你们的身后。”

    房俊屠杀顾氏满门,与世家门阀针锋相对,此事早已天下震荡,封言道自然不可能不知。以封言道的出身,自然看得出世家门阀虽然沸沸扬扬喊打喊杀,实际上想要在朝中取得对房俊的处罚其实并不现实。

    毕竟顾家谋逆证据确凿,这是大义,谁也不能无视。

    那么,世家门阀真正动手的地方,就只能在江南,只能是釜底抽薪……

    封言道恭恭敬敬的问道:“世叔何以教我?”

第九百零六章 收房租【求票】() 
“世叔何以教我?”

    听到这句话,长孙无忌开心的笑起来。

    与之前的客套疏离以及暗自警惕相比,这时候的封言道才算是真心实意的低头讨教。

    只要封言道能够站在他的战线上,那么他对封言道的南下寄予厚望。

    封家的底蕴,绝对深厚而不可测……

    封德彝其人,的确算得上一个异数。

    此人出身于渤海封氏,乃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早年曾为杨素幕僚,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受到虞世基倚重。江都之变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唐朝,逐渐获得唐高祖的信任,官至中书令,封密国公,后来成为当时的秦王李二麾下天策府属官。

    而且与太子建成的党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