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人见了,也学房俊这样穿草鞋、裹皮扎,收拾停当,李思文破锣一般的嗓子吼了一声:“大军开拔!”

    众人便出了大厅。

    房全看得直叹气,这帮子家伙实在太胡闹了,且都饮了不少烈酒,都是大老爷们倒是没啥事,但毕竟有两个女娃子,万一有个闪失可了不得,便急忙让房四海带着几个身手矫健的仆人跟着。

    过了片刻,十几个健仆各执笤帚、竹杈、木棍急急赶来,众人便出了庄子,一路向后山进发。

    骊山是长安盛景,山不高但清幽秀美风景颇佳,是关中附近游玩的好去处,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都是人满为患,但在这样积雪数尺的寒冬登山的实在是绝无仅有。

    一行数人来到沿着山路上山,这时天色暗下来,已是掌灯时分,但四下里雪光映照依然明如白昼,只是积雪臃臃平平,几乎辨认不出山道位置,稍一不慎踩入路边的沟壑就能摔个腿断筋折。

    程处弼和李思文各持竹杈在前探路,竹杈插下去,好深一截,李思文便叫道:“这雪有三尺深。”

    李玉珑兴致勃勃道:“有这么深吗?”走过去一踩,刚好踩到一个聚雪的凹处,整个人差点没陷进雪里,吓得哇哇尖叫。

    幸好房俊就在她身边,见状拉着她的手臂微微一较劲,就把她轻若柳絮的小身子给提溜上来。

    李玉珑吐着舌尖,拍着胸脯道:“吓死我啦!”却是拉住房俊的手笔再也不松开。

    长孙嘉庆叫道:“看先锋官替尔等除雪开道!”

    那群健仆待要上前清理山道上的雪,房俊道:“这要清理掉雪再上山那天都要亮了,每人用一根木棍或竹杈支撑,踩着长孙的脚印慢慢上去。”

    长孙嘉庆身材高大,便如一辆人形装甲车一般向前推进,众人都踩着他的脚印前行。

    房四海领着两个健仆护在长孙嘉庆身边,找准山道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往山上攀登,房俊、李思文、程处弼、刘仁景跟在后面,将房秀珠和李玉珑两个女生护在当中,相扶相帮,笑语不断,从半山腰的房家庄子到山顶的一处道观,竟走了两刻时。

    骊山多温泉、奇景,乃是历代帝王避暑巡幸之处。

    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那土地里现在还深深掩埋着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再过上一百年,唐玄宗与杨贵妃还会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白居易为此谱写了一首《长恨歌》的传世经典……

    只不过房家庄子所在的骊山东坡一处山岗,多山石而少温泉,景致也不秀丽,没有皇家园林建于此处。唯有山脊出有一座道观,也不知建于何年何月,香客稀少,游人罕至,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写着“重阳观”三个大字,却是风吹雨蚀早已残破不堪。

    那道观里的唠叨吃了晚饭就已经躺到被窝里,正冻得抖抖瑟瑟,听到外面人语喧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大雪天山路都封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是山精?还是木怪?

    老道缩在厚衾中发抖,等到听到突兀的敲门声,吓得从被窝里一跃而起,直奔旁边的耳房,口中大叫:“师叔救我!”

    耳房中顿时传来一声怒咤:“深更半夜的,鬼吼鬼叫想吓死人呐?”

第八十八章 贫道李淳风……() 
道观山门拍的咣咣响,房四海说道:“那老道怕是耳朵有些聋,我们破门而入吧。”

    房俊朝山顶看了看,说道:“时候还早,我们上到山巅去坐着赏月看雪如何?”

    一行人又慢慢攀登,到了一处陡坡,再往上已经辨不清山道了,而且山道一侧就是悬崖,房俊道:“不能再上了,太危险,这一滑下去肯定没命。”

    此处只有树木山石,没有楼阁建筑可以歇脚,众人又回到道观,让大嗓门的健仆喊道:“老道,开门,房相公家的公子夜游赏雪到此。”

    喊了好一阵,那老道才终于开门了,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人。

    李思文大大咧咧说道:“老道,好酒好肉的赶紧端上来。”

    老道揉着浑浊老眼,仔细端详片刻,才说道:“只有一些残羹剩饭,酒肉一概没有。”

    李思文叫道:“你这老道好生吝啬,明天我就打发仆人给你送香油钱,难道还讨不到一口酒喝?”

    老道陪笑道:“小道吃斋,实没有酒肉。”

    长孙嘉庆插话道:“你又不是和尚,吃的什么斋!”

    房俊阻止这两人为难老道,说道:“二位,莫要聒噪,等下我叫仆人送酒来,反正路也不远,我们且先赏月观雪。”

    房秀珠和李玉珑一左一右并肩坐在道观的山门前,房俊坐在房秀珠的左侧,看山脚下的绵延开去的新|丰县城,万家载雪,街道皆白,只有纵横交错的河道勾勒出城池的轮廓。

    道观山门前有几株梅树,杂乱的生在乱石之间,参差不齐,却是满树梅花似雪,隐有暗香扑鼻。

    房秀珠说道:“珑儿你看,这岂不是一幅天然生成的水墨画,可惜我不会作画,要不然将这景色画下来,必然极美。”

    李玉珑却是轻轻咬着唇儿,大眼睛有些迷离,似是满腹心事,并未回话。

    房俊仰首望天,腊月初的月亮残缺如弦,雪霁后的夜空无云,看不见月色朗朗、寒辉洒地,更因为群山雪色相映,竟让半空的那轮弦月淡然失色,暗淡如白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处不是海上,自己与遥远的亲人也不是在同一轮明月之下。中间相隔的,不是关山重重河水迢迢,而是永不停息的千年时光……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房俊默默呢喃,想起今生今世再无可能相见的父母亲人,眼中盈满雾气,那一抹*蚀骨的思念,像一把尖锥狠狠的戳着他的心房,锥心刺骨的疼……

    “二哥,这诗句好奇怪啊,一般的诗不都是无言或者七言吗?”

    雪夜寂静,房俊的声音虽小,房秀珠和李玉珑却是听清了房俊的呢喃。

    对于这两个小女生,房俊完全放下戒备,没有丝毫戒心。

    闻言微笑道:“诗以言志,何来固定规格?再说,《诗经》里多的是四言诗,南北朝之前也有不少六言诗。”

    李玉珑秀眸眨了眨:“刚刚那两句诗很好啊,可是从未听过,房二哥何不把全诗念出来听听?”

    房俊也未在意,“藏拙”也不用在这两个毫无机心的小女生面前藏,便轻声吟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清平乐》,意思是在春天思念远方的亲人。全词对景生情,极力写出纷乱的情怀——阶下飘落的梅花,如落雪一样纷乱;把身上拂了又拂,落花又把全身落满,表达了对忆念之人的深挚感情。

    很贴切房俊此时的心情,而且以前很喜欢这首词,便随口吟了出来。

    房秀珠一脸迷茫:“我都没听过啊,二哥哪里看到的?”

    李玉珑却是再一次将幽怨的目光看向山下远处,浑身充盈着淡淡的哀怨。

    房俊尚未答话,便听到身后一人说道:“这位小哥请了,敢问这首词,是何人所作,可曾见于书籍?”

    房俊讶然回头,便见到一个中年道士负手立在自己身后雪地里。

    发髻高挽,横插一支木簪固定。

    一袭月白色的道袍整齐简洁,穿在他瘦高的身上随着山风鼓荡,隐隐有随风而去的洒然,足蹬云头履。

    剑眉修长,目若朗星,鼻梁挺直,瘦削的脸颊微微凹陷,配上颌下三缕黑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出尘风姿。

    以房俊的阅历,自是看出这道士的不凡,便起身拱手道:“道长有礼。”

    房秀珠和李玉珑也站起身,微微躬身施礼,一起离开。

    所说此时社会风气开放,陌生男女同处一室也未有不妥,但两女毕竟都是大家闺秀,必要的矜持还是要的。

    那道士微微躬身相送,然后向房俊还礼道:“小哥多礼了……贫道冒昧,却不知刚刚那首词,是何人所作?”

    是李煜……当然不能这么说,那位亡国后主尚未出世呢,哪里有这个人?

    房俊胡诌道:“前些时日偶遇一个游方僧人,听他随口吟来,某便记住了。”

    “游方僧人?”

    那道士眉头微皱,颇为惊讶,一个游方僧人也能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莫不是哪一位云游四海的高僧大德?

    他也没想过这首词是不是房俊自己所作。

    正如刚刚房俊自己所说,诗以言志、有感而发,没有相应的经历、阅历,是很难发出那样悲切愁苦的感慨。

    房俊看看他身后的道观,奇道:“道长难不成住在这道观之中?”

    在他继承与房遗爱的记忆里,也曾不止一次来过这个破败的道观游玩,只记得道观的主持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道士,却从不曾记得有这么一位气质脱俗的人物。

    那道士含笑说道:“正是,贫道近日遇到一些难题,便到此处小住,静静思虑。”

    房俊点头道:“这倒是个精心的好地方,只不过抱歉了,想来必是我等忽至,扰了道长的清修?”

    道士洒然一笑:“心不静,便是独处陋室,依然焦躁难平;若心静,便是身处闹市,依然凝神聚气,何来打扰之说?”

    这道士非但气质洒然性情温和,谈吐之间更是充满睿智,房俊大生好感。

    便笑道:“道长此言谬矣,平心静气莫过于清心寡欲,道长既然心有所欲,如何静得下来?”

    道士微楞,细细琢磨一番,顿感此言有理,便躬身长楫道:“小哥此言,天下至理也……贫道受教了。贫道李淳风,却不知小哥?”

    房俊赶紧还礼:“尊姓大名不敢当,某乃是长安房俊……”心说古人真是多礼啊。

    诶?

    “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贫道李淳风。”

    “李淳风……”房俊吓得差点趴地上。

    居然是这个活神仙?

第八十九章 活神仙() 
若说整个大唐房俊最怕谁,李二陛下顶了天排在第三。

    那么问题来了,谁能比手执乾坤、掌人生死的李二陛下还要可怕?

    答案第一是袁天罡,第二,就是这位李淳风……

    房俊是真不怎么害怕李二陛下,哥们既不造反谋逆又不杀人放火,只想做个混吃等死的小纨绔,你李二陛下还能看我不顺眼就被我宰了?

    毕竟有法律、人情的约束。

    可是袁天罡、李淳风则不同,在这二位面前,房俊心虚……

    因为他来路不正!

    传说这二位那都是最擅相面、阴阳的奇士,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还不止后知五百年,这俩人闲着没事弄出一个推背图,可是预测了以后几千年将要发生的大事……

    万一被这两人看出自己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穿越夺舍而来,那到时候是把自己这个“妖孽”绑柱子上烧死,还是浸猪笼里淹死?

    这个时代最是相信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房俊如何不怕?

    别说什么唯物主义啥啊,连灵魂穿越这种事儿都摊上了,你敢不信这世上有鬼?

    所以,一听眼前这个仙风道骨的道士是李淳风,房俊差点吓尿……

    可心里再是发怵,也不能回头就跑。

    房俊只好心虚的拱拱手,说道:“某乃房俊,房家二郎。”

    “汝就是房俊?”

    李淳风吃了一惊,惊疑不定的看着房俊。

    这就是传说中夯货、棒槌、楞怂的房府二男?

    眼前之人虽然算不得俊俏,但方脸浓眉,鼻直口方,目若朗星,鬓如刀裁,面相憨厚仪表堂堂,且眉宇之间一片坦荡,可见其性格敦厚,心性正直。

    尤其是那双晶亮的眼眸,充满了灵动之气,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这样一双眼睛会是个“二傻子”能有的?

    再一细看,却又看出些端倪来。

    这房俊山根耸峙,却纹如悬针,本是短命之相。

    但人中上狭下宽,且小小年纪便已生出一层细密的绒毛,显然成年之后必是胡须浓密的男子,单只看人中的话,却又是精力充沛、决断力强、富有积极的行动力,并且一生幸运,越接近晚年越发达,所以必能惠及子孙。

    如此山根和人中,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相,却同时在一个人脸上出现,李淳风从未见过。

    不由得惊奇万分。

    房俊却是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心说这人莫非真看出了什么?

    便心虚的说道:“时辰不早,就不打扰道长了,后会有期吧……”

    心里却说:最好是后会无期……

    说完,转身就要溜。

    熟料李淳风突然伸手拉住他的手腕,说道:“且慢!”

    房俊吓得魂儿都快飞了,我慢你个脑袋!一把甩开李淳风的手,说了声“再见”,撒腿就跑……

    李淳风目瞪口呆,看着房俊身形矫健的跑远,一面大声吆喝着同来的朋友,一面脚步不停,不大功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这小子,贫道尚未记得全那首词呢,跑这么块干嘛?”

    ********

    房俊一路小跑回到庄子里,俏儿打来热水伺候他洗簌完毕,武媚娘又端来几样小菜糕点,稀里呼噜的吃了几口,便上床钻进被窝。

    这才惊魂甫定。

    那李淳风到底看没看出哥们是个冒牌货、如假包换的“妖孽”?

    若是看出来了,这个牛鼻子会不会真的想要降妖除魔、替天行道?

    心里一惊一乍的悬在半空,胡思乱想了大半夜,鸡叫头遍,这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不怪房俊如此紧张。

    别提什么无神论,他所经历的事情,岂不正是传说中的灵魂夺舍、借尸还魂?经历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