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了想,问道:“想要知道本侯的炼铁锻造之术,也不是不行,只是不知老丈你出得起什么样的价钱?”

    聿明氏愕然:“价钱?”

    房俊理所当然道:“自然,想要得到就要有所付出,现在的天下最尊贵家族是李唐皇室,早就不是你们聿明氏了,难道这个道理老丈都不懂?”

    聿明氏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好似遭受了世上最大的侮辱,致使一个甲子的修养都被狗叼走了,怒气冲冲道:“铜臭之物,污我耳目!聿明氏从不擅取别家一物,若要取之,必用通晓阴阳得窥天机之术以报之,令趋吉避害、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从未曾有拒绝聿明氏之人!哪怕是天下至尊、贵为帝王,亦无不以求得聿明氏一卦而欢喜莫名!”

    房俊有些囧:“原来是送一卦……本侯以为是给钱呢,这规矩挺古怪,请恕本侯孤陋寡闻,从未听闻。”

    聿明氏今日也不知是第几次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了:“侯爷居然不要鄙人算上一卦,而是……要钱?”

    “当然是要钱!老丈可能有所不知,本侯现在穷啊!眼瞅着要去江东,又是码头又是造船还要筹建市舶司,样样处处都要钱,可皇帝明显是又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只给拨下了区区五十万贯……现在本侯是做梦都在想钱,若是这炼铁锻造之术能卖几个钱,那真是求之不得啊!至于算上一卦……还是不要了吧,本侯听闻泄露天机者必遭天谴,可不能为了本侯的一时吉凶,害得老丈有损阳寿,你说是吧?”

    开什么玩笑,给我算命?

    当初李淳风那个牛鼻子求着咱算咱都不算,万一你要是算出来咱是个穿越过来的,咱岂不是成了鬼怪邪说?这年头崇信鬼怪之说,惹得天下汹汹非得将咱浸猪笼捆火柱手脚钉上铁钉,咱可没死而复活那本事……

    房俊的态度很坚定——算命,绝对不要,只要钱!

    大抵是房俊的举动令聿明氏不解,这老头眼神闪闪盯着房俊,直到看的房俊一阵心虚,以为神神秘秘的老头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的时候,聿明氏才展颜一笑。

    “聿明氏困居乡野,平素往来者既无商贾,更无官宦,功名利禄如浮云,金银财宝如粪土,实在是身无长物,更遑论大量钱财。”

    这话房俊相信,对于一群矢志成仙的半仙儿来说,真的不会在乎金钱。

    聿明氏续道:“不若这样,老朽也拿出一样天地至理玄机,于侯爷交换如何?”

    房俊无所谓的耸耸肩:“比如?”

    天地至理?

    呵呵!

    论起天地至理,你个唐朝人就算是能上天,还能比得过我一个穿越者?

    聿明氏世世代代穷究仙神之道,进窥鬼魂之途,就必须掌握大量天地间的至理以做天道之根基。无论数术、格物、义理,无不冠绝天下,更以预测吉凶的卦象于世间拥有至理之人交换,随随便便拿出一点来,都足以震惊世人。

    聿明氏想了想,觉得必须拿出一样能镇得住这位侯爷的东西不可。这侯爷年纪不大,所图者却甚大,五十万贯在他眼里只是小钱,见一个码头造两艘船都不够……

    半晌,聿明氏说道:“素闻侯爷意欲建造水师扬帆出海,大海凶险莫测一望无际,最艰难处非是滔天波浪龙卷飓风,而是大海茫茫极易迷途,一旦丢失航道,唯有舟覆人亡永远无法返港之结局。老朽就以一部星书交换如何?此书乃聿明氏先哲收集,记录了天上星辰一百二十,航行海上,可以星辰作为标记,只要头顶星辰不落,便永无迷航之虞,如何?”

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天科学家(求月票支持!)() 


第七百三十八章 华胥之国() 
当年热血,族中最优秀的十个兄弟结伴北上冰原去探寻极北之地的奥秘,结果就在那一片仿佛亘古长存不分昼夜的五彩极光里,十个兄弟只剩下他一个……

    那是比他还要优秀的族人啊!若是这些兄弟都能活下来,现如今的聿明氏何至于裹足不前,还抱着老祖宗的成就不得寸进?

    聿明氏的眼眸里闪过恐惧,默然道:“侯爷还是换一个条件吧。”

    房俊挠了挠眉毛,觉得聿明氏的神情很奇怪,还是不要继续撩拨他为好,起身从床铺底下的一个箱子里拿出厚厚的一摞图纸,随手放在聿明氏面前。

    “陛下恩重,赐我华亭县侯,封地便在华亭镇。不知老丈是否去过那里,很贫瘠的一个地方,既无耕地亦无人口。不过贫瘠亦有贫瘠的好处,那里就像是一张白纸,任由胸怀锦绣者肆意涂抹。这些是本侯的一些计划,即将在未来的数年内一一建成,不过本侯现在不止缺银钱,更急需懂得数术和建造之术的人才,不知老丈可有雄心与本侯一起,建起一座亘古未有之雄城?”

    聿明氏翻看着图纸,眼睛都有些发直……

    这是一座城?

    分明是一个国!

    码头、军港、仓储、医馆、官署、房舍、学堂……

    一张张图纸,一个个建筑,简约明朗的线条,繁杂详尽的说明……

    这若是全都建起来,得需要多少银钱,需要多少人工?

    聿明氏感叹道:“侯爷之壮志,老朽甚为折服。虽然是穷尽一生之力,期间更是艰难险阻无数,但只要图纸上的一切都能够实现,无异于白手立国,足可彪炳青史矣!”

    这些图纸所描绘的可以说是古今未有之宏伟蓝图!

    苏州他也去过,自然知道海虞镇之西虽然有人烟,但处处盐碱滩芦苇荡,沿海一侧唯有取海水煮盐者三五成群居于此地,说是一片荒芜亦不为过。若是图纸描绘的这些都能建成,将凭空多出一个不啻于苏州的庞大城市!

    而且根据这些图纸来看,此地既无耕地,而码头连绵、仓储如星,数条水道尽皆疏浚、拓宽,想来是重点发展商贾植货,收取商税以养城市。

    可全城皆商……实在是骇人听闻!

    “请恕老朽多言,侯爷此城,可是要全城皆商?聿明氏上承盘古开天,沟通天人殊途,经历过太多的生死成败,见识过太多的沧海桑田,所谓的士农工商不过是统治者以之稳固统治的手段而已,士也好农也好商也罢,谁也不比谁高贵,谋生手段不同而已。但商人逐利轻义这是不争之事实,侯爷的这座城里若尽是商贾,则无人追崇仁义,无人信奉道德,人人皆言利,当成为天下第一等肮脏之所在!”

    对于聿明氏的担忧,房俊自然有过思考,事实上这也是房俊想要建立这座城的缘由之一。

    “以道德量天下,以仁义修自身,国无帅长,民无嗜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此三皇五帝之垂拱而治,大同之天下……然则,此等社会可能存在否?请老丈教我。”

    这是人类社会最终极的状态,没有统治和被统治之分,人民没有超出必需的**,也淡然面对生死。对人对物,以一待之,毫不偏废。既不爱惜什么,也不畏惧什么。一切都顺其自然,这是一个天下为公无有尊卑等级的大同世界,已经无限接近于**。

    在《道德经》里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在《列子》中里是《黄帝篇》里的“华胥国”;在《庄子》里是“至德之世”;在陶渊明笔下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在《无能子》里是“无夺害之心,无瘗藏之事”的太古之世……

    然而,到底只是梦想而已,是不可能存在的。

    最起码,在此后的两千年内是不可能存在的,房俊可以作证……

    聿明氏张了张嘴,却默然无声。

    家族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无数典籍经论,以及各代先哲对于自身、对于社会、对于天下的思考。他当然知道这样的一个大同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动物有天性,人类有慾望,这是上苍的恩赐,亦是羁绊的枷锁、罪恶的源泉。

    所以,聿明氏才会世世代代追求无上天道,摆脱生死的禁锢、善恶的评判,无欲无求,超凡入圣……

    默然良久,聿明氏叹息道:“人皆言尧舜禅让,舜禹禅让,遂垂拱而治、天下清明,不过是穿凿附会而已。前者由墨子所创,把本是黄帝九世孙、有虞氏诸侯的舜,说成是会烧窑、捕鱼的农夫,以此来申述他尚贤的宗旨。而后者,则是儒家杜撰,盂子接过墨家的尧舜禅让,添加出舜禹禅让的故事,录于典籍之中,也把原是百里诸侯的禹说成是匹夫出身,何其可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尧德衰,为舜所囚,复偃塞尧之子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其后放尧于平阳。而舜更是给禹赶到苍梧而死的。所谓的人治天下、以德禅让,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房俊真真被聿明氏给震惊到了。

    不过想到聿明氏悠久的历史以及“神的侍者”这个极其崇高的地位,其家族之中流传着上古以来不为世人所知的秘辛亦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后世便有所谓的禅让制度只是古时候的部落选举方式这种说法,房俊倒是也能接受。

    历史总是被掩藏在迷雾之中,窥一斑而得全豹,不过自欺欺人而已……

    聿明氏叹息之后,精神稍坐振奋,盯着房俊问道:“侯爷心中看来是不信世人皆能受到道德礼仪的约束,认为人治难保公允,是以想要彻底的施行法家之术,以法治取代人治?”

    房俊想了想,说道:“单纯的以人治国,或者单纯的以法治国,其实都失之偏颇。以人治国、垂拱而治,这是最终极的状态,也是最完美的制度,只不过这种制度所需要的基础实在太过高端。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又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想要以人治国,需要走的的路还太远。在现在这种百姓无饭可食、无衣可穿的条件下,本侯认为法治更容易促进社会进步,消除社会矛盾。”

    跟这种上知一千年的“半仙”聊天真是太舒服了,无论你说什么,哪怕是后世的一些观点人家也能听得懂,不愧是“神的侍者”,最接近神的人物!

    “恕老朽

第七百三十九章 合作愉快() 
唐朝什么最重要?

    人才!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签字只能摁手印,你敢信?!只要能弄明白加减法就妥妥的一辈子金饭碗,你敢信?!

    所以说广大穿越者到了这个年代其实完全不用发愁,只要文凭在幼儿园之上,就能找到一份账房的职业吃喝不愁;若是很高端的有小学文化,那么恭喜你,你将成为各大家族竞相笼络的人才;如果很逆天的念过大学,还是理工生,那么……你得注意人身安全了。

    唐朝人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一个能烧玻璃、懂三角函数、会做蒸汽机、知道怎么炼钢……谁能不眼红呢?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待价而沽、高薪职位唾手可得。

    一个优秀的人才可以令一个家族风生水起,聚拢大量财富,甚至量变引发质变,拥有可以逐鹿天下、问鼎中原的能力!试问,那些得不到你的家族会如何想?

    没错,就跟所有的小三在心里偷偷的呐喊一样——得不到你,就毁掉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是铁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若是没有房俊那样牛逼的老爹,才华越大,就越要懂得低调,懂得藏拙。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聿明氏很纠结……

    别看聿明氏这个部族历史牛逼到逆天,能力想来也很是强悍,但说到底只是隐藏在民间。不问世事躲起来钻研天道,大家会默契当你不存在;但若是冒出头来,必然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拉拢不成,就会想方设法的毁掉你……

    对于无心世事、只求升天的聿明氏来说,这样的麻烦实在是没必要。

    可是房俊偶尔流露出来的一些远远超越时代的知识,又是聿明氏迫切想要得到的。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看透这个世界的极限,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律,被聿明氏认为这是最接近天道的方法,怎么可能不动心?

    房俊并不担心聿明氏会拒绝。

    所谓的拒接,只是价码未达到理想状态而已……

    房俊再次起身,又从床底下那个箱子里拿出一本书,放在聿明氏面前。

    聿明氏看了看封皮——《几何》……

    “此书乃是详述多种土地的测量方法,并且加以归纳总结,得出一些心得,非但可以测地,理论上一切可测之物皆可测量。本侯刚刚编撰完成不久,或许尚存许多不妥之处,还望老丈予以斧正。”

    斧正个屁啊……这全都是房俊在学校里学到的,就算有一些地方在后世亦存在争议,可那也绝对不是唐朝人能够“斧正”的。毫无疑问,这本《几何》对于唐朝人来说就是天书,一个字一个符号都不可更改。

    拿出这本书,就是要将聿明氏诱入“毂中”……

    愈是聿明氏这种学究天人的“学霸”型人物,就愈是喜欢钻牛角尖,否则也不至于人世间的知识都学全了开始琢磨升天成仙……

    聿明氏翻开书一看,一脸懵逼。

    “侯爷,这弯弯曲曲之字符乃是何方文字?如何解读?”

    这年头阿拉伯数字对于大唐人来说是小众中的小众,不认识不足为奇,认识倒反而奇怪。

    房俊一拍脑门儿,又翻身从床底下的箱子里拿出一本书。

    聿明氏老眼闪亮,目光灼灼的盯着那个箱子,恨不得将其抢在手里,好生看看到底还有多少震惊人世间的东西……

    将一本《数学》递给聿明氏:“那种字符是本侯偶尔从一个大食商人那里学来的,寓意跟一二三四这样的数字相同,用来代表数字而已。这本书亦是本侯编撰,其中详尽的记述了这种数字的应用,老丈亦可看看。”

    聿明氏是真的惊到了!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何谓不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