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孝恭只要想想那等凄惨的境遇,都忍不住头皮发麻!

    这个看上去粗憨厚道的小子,怎地能在转眼之间相处此等绝户之计?

    深深吸了口气,李孝恭沉声道:“本王虽然贵为大唐郡王,与那吐蕃是敌非友,但是本王依然不得不说一句,此计虽妙,却有伤天和,非君子所为!”

    房俊翻个白眼……

    得了,又是这一套,你说说你们假仁假义的,有意思么?

    有能耐,你去跟突厥、跟吐蕃、跟女真、跟忽必烈讲讲,什么叫仁者爱人,什么叫有伤天和!

    当那些草原民族得到肆虐中原的机会,会管你伤不伤天和?

    他们不信这个,他们坚信的是亡国灭种,将汉民屠杀殆尽,才能永远的占领这片肥沃的土地!

    只不过,房俊的计划,并不是真的要将吐蕃人统统饿死。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那些历史上令人发指的屠杀事件,的确能够轻易的引起同为族类的共鸣。只是除此之外,那种仇恨却早已随着历史的进程消散很多。

    会有人因为身边的人是蒙古族、是满族,就会揪着人家理论一番当年的屠杀你们做的不对,然后现在我们汉人要反杀回去?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不是一句口号。

    长时间的民族大融合,加上交通和信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彼此了解,如同古代的那种族群之间泾渭分明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父亲是汉族,母亲是满族,同学是蒙族,妻子是苗族……

    这样的情形司空见惯。

    民族见的对立,早已不复存在。

    在房俊的眼里,现在生存在白山黑水间女真的祖先也好,游牧在高原上的吐蕃也罢,在后世,都是同一个国籍。

    “我们不需要将吐蕃人饿死,您忘记了东大唐商号么?我们可以通过东大唐商号,向饥荒中的吐蕃输送粮食!只要吐蕃乖乖的,我们就卖给他们吃的,如果他们蠢蠢欲动不甘臣服,那就掐断他们的口粮!”

    房俊还有一层意图,并没有跟李孝恭明说。

    说了,李孝恭也不懂……

    青稞酒的兴起,必将使得大量唐钱流入吐蕃,令吐蕃的经济与大唐结为一体。到那个时候,只需要一个简简单单的货币贬值,就能将那些吐蕃贵族所赚取的巨额财富掠夺一空,令吐蕃一夜之间回到从前!

    与此同时,随着两国的交流,大唐文化也必然趁虚而入,若是能在从中可以引导,文化侵略的事实很容易造成。

    就像当初,欧洲人在南美和全世界殖民地所作的那样,读我们的书,说我们的话,写我们的字……

    百年之后,谁还分得清哪个是汉人,哪个是吐蕃人?

    这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铸就万世不拔之基业!

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聊的李二陛下(上)() 
用过早膳,君臣二人坐在书案一旁的两张椅子上,中间是一个花梨木的雕花茶桌,花纹繁复,古朴厚重。

    李二陛下既然将房俊叫来,尚未说何事,更未命房俊走人,房俊也便坐下来,静听李二陛下又出什么幺蛾子……

    高阳公主挥挥小手儿,令宫女内侍撤去碗筷,王德看了看,也躬身告退。高阳公主将袖管挽起一截,露出一段欺霜赛雪的莲藕一般的小臂,素手纤纤,沏了一壶香茗,放置于茶桌之上。再取来两只白玉也似的白瓷茶杯,为两人分别斟了浅半杯青翠的茶汤,热气氤氲之间,芳香馥郁。

    然后,高阳公主便乖巧的坐到一边,小手儿擎着下巴,乌溜溜的大眼睛眨啊眨的,不好意思直接盯着房俊看,却又时不时的总是往房俊脸上瞟……

    李二陛下示意房俊自便,自己取了一杯茶水,浅浅的啜着。

    房俊也不客气,又玩沉默这一套?便自顾自的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小口,在口腔里满满的品味着那股悠远的茶香,却总觉得跟记忆中的上等龙井茶还是差了很多火候。

    这也是必然的,他只是根据上辈子电视里学来的龙井茶的炒制步骤,照葫芦画瓢,硬搬到一千多年的唐朝来,可谓只有其型而无其神。真正的龙井茶能够流传千年而芳香久远声名不辍,想必其制作的时候必然有许多不可能为外人所知的秘方手法,这就非是房俊可以知道了。

    不过什么事物不都是渐渐发展,逐步完善起来的呢?

    或许若干年后,某一位炒茶师傅灵机一动,改进一下炒茶工艺,能比前世的龙井茶更加优秀呢?

    反正自己穿越时空弄出这龙井茶,一来解决了多年饮茶的习惯,却饮不惯唐朝那种“油汤”的口味,二来亦借此大赚了一比,目的算是达到了……

    高阳公主不停的瞟着房俊,越看,芳心越是悸动……

    按理说,房俊的长相与时下的审美颇有一些差距,说不上难看,但是与那些玉面朱唇俊美倜傥的小郎君一比,立时便显示出差距了。怎么说呢,糙了一点……

    可是现在,这个黑面神就这么端坐在父皇面前,神情悠然,举止随意,以沉默来跟父皇较着劲的,却没有在父皇那种如山的威势和帝王的威仪之下,有一丝一毫的胆怯和拘谨。

    再联想到当初房俊将自己藏起来,却反身独自杀入叛军之中,接下来更是单人独骑狂追几十里,在泾水桥头将自己从叛军手中救下,那股睥睨天下视死如归的英豪之气,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比?

    房陵公主姑姑说的果然不错,男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在于是否胸有锦绣腹有乾坤,只有那样的优秀男人,才会显露出出类拔萃的气质风度,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高阳公主殿下本就因为救命之恩对房俊颇有好感,再房陵公主的一番开导之后,更是有一些情根深种的意思,一腔柔情,早已不知不觉间悄悄的缠绕到房俊身上……

    李二陛下也有些绷不住了。

    不是因为他养气功夫不行,而是身旁闺女那花痴的眼神,令李二陛下有些受不了,大感颜面扫地!

    他恼火的瞪着高阳公主,很想说你是公主啊,就算跟这个黑小子成亲,那也是下嫁!现在还没成亲呢,你就这幅痴迷的神情,等到过了门儿,还不得被这小子吃的死死的?

    旁人或许被房俊憨厚的外表迷惑,李二陛下却深刻的认识到这小子扮猪吃虎的本相,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注意,自己这个看似精明的闺女在人家面前,根本不够看……

    “漱儿,你且先回寝宫去吧,为父有些重要的事情,要与房俊详谈。”

    这丫头太丢人了,赶紧的轰走,眼不见心不烦……

    “哦……”高阳公主不情不愿的站起身,嘟着嘴儿,偷偷冲李二陛下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然后对房俊嫣然一笑:“二郎好生陪着父皇说话,待会儿,本宫让御膳房做一些糕点给你送来。跟你说啊,御膳房里新来了一个江南的糕点师傅,做的桂花糕乃是一绝……”

    李二陛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黑着脸挥挥手:“莫在这里啰啰嗦嗦,做你的桂花糕去吧!”

    “哦!”高阳公主这才身姿摇曳的走了。

    书房里又是一阵沉默……

    这次倒不是双方有心玩对抗,而是李二陛下一时之间,有些不知从何处开口。

    半晌,李二陛下沉吟着问道:“听闻,去年太子曾去骊山农庄拜访于你,而你曾给太子做了一首诗余,以之劝诫太子?”

    房俊赶紧说道:“陛下言重了,非是劝诫,只是当时情景交融,心有所触,对殿下稍坐勉励而已。”

    劝诫与勉励,看似没什么关系,实则内里的含义却是大不相同。

    劝诫,那是一种很强硬的态度,而且目的很明确。你房俊凭什么对太子劝诫?你又劝诫了什么?若是异日太子犯了错,是否是你劝诫太子这么做的?

    勉励就不一样,这是一个虚化的动词,没有什么目的性,这是一种情绪上的倾向。

    久历官场的房俊对于这种看似随意的言辞之间那种暗藏的危机最是敏感,当即将自己摘了出来。

    李二陛下双眼微眯,有些诧异的看了一脸云淡风轻的房俊一眼。

    这小子真的跟鬼啊,自己这句话本来并无旁的什么意思,可是这小子这么一解释,自己才隐隐察觉自己的话很可能会对房俊照成一种困境。

    这就是一个官油子,那里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李二陛下又是欣慰,又是不爽,重重的哼了一声,问道:“汝对太子行事,如何看法?”

    那可是太子,我能有什么看法?

    就算有,我也不能告诉你,当我傻呀?

    “微臣没什么看法。”事关太子,那边涉及到储位之争,这就是一个泥潭,避之都唯恐不及,难道我还会傻乎乎的往里跳?

    早就料到房俊的滑不留手,李二陛下并不失望,而是轻蔑的啧啧嘴:“怎么说你好呢?才华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是小小年纪便暮气沉沉,不去学那些少年英雄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偏偏要学那些在官场浸淫多年只知明哲保身的老官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房俊啊,依朕看,这些都是你爹在家里教你的吧?唉!可惜了玄龄在朝政上能力卓绝,天才无出其右,但是在教子这一道,实在是过于腐朽保守。跟你爹学,那么你的成就,怕是仅此而已了。”

    看着李二陛下貌似失望的神情,房俊嗤之以鼻。

    激将法?

    这种拙劣的手法,您也太小瞧人了……

    “陛下说的是,微臣本就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要奉公守法,对陛下无限忠诚,那么即便是在遥远的将来,微臣也可以凭着父亲对这个国家、对陛下做出的微末贡献,安安稳稳的活到老去。这期间若是能凭着运气再多赚一些钱,令生活条件更好一点,那微臣就真的邀天之幸了,此生别无所求。”

    房俊一脸真诚,似乎都这样的未来无比憧憬……

    油盐不进!

    这是李二陛下在恼火的同时,对房俊的评语。

    既然如此,那就换个方式……

    “太子虽然幼时与你并不亲厚,但是自从那次去骊山农庄拜访你之后,却屡次在朕面前提及,说你是他的良师益友,很是看重这份与你之间的交情。现在太子被烦恼缠身,你就没有想过,要为其说上一句话,替他辩驳一番?”

    闻言,房俊沉默了。

第四百八十三章 无聊的李二陛下(下)() 
实则在房俊心里,一直觉得李承乾若是没有被废,那么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未必英明神武,但绝对会爱民如子,对朝中的大臣亦能宽容对待。

    本来李治也不错,那小子虽然鬼机灵,但性子憨厚,非是刻薄之人。

    只是,若是太子被废,李治即位,历史岂不是又走上那一条固有的轨迹?

    盛唐之殇,其实就是在李治的时期,埋下了祸患。

    因为武媚娘的上位,导致朝中忠贞之士尽皆反对,也因此令武媚娘不得不展开铁血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皇位,将反对者一一清除。自那以后,正直之士尽皆罢黜斩杀,朝堂之上,皆是一群蝇营狗苟的应声虫……

    这样的人掌握着这个帝国,又怎会不搞得乌烟瘴气?

    哪怕后来的唐玄宗登基即位拨乱反正,但这股靡乱之气早已遍布朝堂,普及天下,又岂是一届帝王便能彻底清除?

    更别说,那所谓的唐明皇,也不是个什么好鸟,除了吃喝玩乐,政治投机之外,他还会些啥?不过是继承了贞观的余荫和武后的家底,顺势而为弄出一个开元盛世,却也仅仅只是十余年的光阴,便再次被他一手将这个强盛一时的庞大帝国祸害得分崩离析,奄奄一息……

    乱世皇帝需杀伐果断,治世的皇帝,却要优抚有加爱民如子。

    历史那个野心勃勃杀人不眨眼的武则天,现在在自己的后院掌控着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商业帝国,大抵是这位武美眉基因里便隐藏着强烈的掌控欲,对于这种执掌庞大财富的生活,似乎也越来越沉浸其中,其乐融融。

    历史,随着他房俊到来的那一天就已然发生了改变,无论他这只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蝴蝶是否拥有强壮的翅膀,只要扇忽那么一下,便足以引起一场风暴,彻底改变历史这条河流……

    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大唐的皇权顺利的继承下去,少一些明争暗斗兄弟阋墙、父子相残带来的动荡,让这贞观盛世更加璀璨一些、绚烂一些,给天下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种种念头,在房俊脑海中一闪而逝。

    半晌,房俊才说道:“太子胁迫魏王府家奴陷害魏王一事,在微臣看来,其实颇有蹊跷。正因为所有的证据都在隐隐的指向太子殿下,所以才反常,太子仁厚,却不是傻子,就算真的要做这件事,岂能如此错漏百出?”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房俊也知道,太子这一次算是被人坑惨了,声望大跌不说,还难以洗清自己的嫌疑,定然被李二陛下怀疑。

    咱也算是够意思了,想来满朝文武一个都没有为您说话的,还是咱厚道……

    熟料,李二陛下脸一拉,斥道:“胡言乱语!朕只是问你对于太子这个人如何看法,你却言及这等皇家隐秘之事,是何居心?朕念你也是出自好意,想要为太子开脱,是以并不责罚与你。但是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子,不乖乖的多看多学,反而效仿那些佞臣妄言国事,简直胡闹!”

    这一番话,把房俊骂得目瞪口呆……

    然后,他总算是明白了,这位皇帝陛下今儿一大早把自己叫来,实则屁事儿没有,纯粹就是想要消遣于我。

    我什么也不说,你说我暮气沉沉没有上进心;好吧,我说了,你又说我妄言国事胡言乱语……

    这特么还有没有天理了?

    合着你是皇帝你最大,你说啥就是啥?

    行,咱闭嘴行了吧?

    你爱咋咋滴!

    出乎李二陛下预料的,本来预想中的反击并没有到来,这个混小子只是稍一错愕,便将眼皮耷拉下来,面无表情,镇定自若。

    只是嘴唇紧紧的抿起来,那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