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二陛下抚掌叹道:“当真是没想到,那棒槌居然是个真正的风雅之士。单单这番感悟,便不是寻常人能悟得出、说得出,正如百事皆顺,粗茶淡饭亦食之美味,愁绪百结,山珍海味亦食不下咽个道理。”

    杨氏亲手为房玄龄倒了茶,嫣然道:“房相有子如此,当足慰平生了,真是令人艳羡。”

    房玄龄恭敬的借过茶水,便也不客气,顺势坐到李二陛下身边,却不住的摇头苦笑。

    令人艳羡?

    不见得啊……

    最起码那混球不务正业的本事,就足以令人头疼万分。

    *****

    骊山农庄,房二郎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铁匠铺的砧板上,放着柄剪刀……

    古代人,把剪刀称之为‘龙刀’,也叫做剪子、铰或铰刀。历史很久远。

    但是,汉朝之前的剪刀,和后世的剪刀形状不样。没有轴眼儿,也没有支轴,就是把根铁条的两端,锤炼成刀状,并磨出锋利的刃口。然后把铁条弯曲,是两端刀口相对。这样来,剪刀不用的时候,就自然张开;使用时,在刀刃上按,就可以剪断物品。

    到了汉朝,剪刀的形制才出现变化,渐渐的接近现代剪刀的模样,但大体上仍然有所出入,不太附和力学的原理,使用起来并不是太方便,而且铁质不佳,刃口不够锋利,对于那些深闺中弱质纤纤的小姐们来说,剪些厚重布料之时,很是困难。

    “二郎,您让我们做剪子?这小玩意,能值得几个钱?咱们铁厂现在出的铁料质量越来越好,做剪子卖怕是得亏死!”王小二皱着张苦大仇深的老脸,个劲儿的摇头。

    尽管对于自家二郎点石成金的本事深信不疑,但是这么个家家户户都放在眼里的小东西,实在是没前途啊……

    “王二伯,这您可就不懂了!”房俊觉得有必要给自家的这帮文盲普及下现代经济理念。“千万别小看这些小东西,正是因为不起眼,却家家都需要,你想想,哪家哪户能没有把剪子?最少也得有把,那些世家大族家里说不得得有十几把甚至十几把!你再想想,不说别处,单说这长安城里多少户人家?若是家家都买咱们把剪子,那得卖出去多少?”

    王小二挠了挠头,踹了身边的大徒弟脚:“二郎问话呢,你说这长安城里有多少人家?”

    大徒弟吭哧半天,脸憋的通红,稍稍后退了部,问身边的师弟:“你比我灵醒,你说长安有多少人家?”

    小徒弟也憋了半天,“怕不是得有成千上万户?”

    房俊这个无语啊……

    “某只是打个比方,谁问你们准确的数字了?某跟你们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针头线脑的小东西,这玩意便宜是不假,但是销量大,而且利润高,可不比那些刀枪剑戟什么的赚的少!”

    直蹲在房俊身后的席君买插了句:“这是不是就是侯爷您常说的薄利多销?”

    房俊伸出大拇指,给席君买点了赞……

    不愧是大唐未来的名将,这见识、这悟性就是比这帮子文盲强的多,所以才说教育才是根本啊……

    王小二这个铁匠头子懂了点,可还是有些疑惑:“但剪子这东西制作起来也没啥难度,漫天地下卖剪子的多了去了,人家为何全都买我们家的剪子?”

    房俊拍大腿:“终于问到正经地方了!为啥买咱家的剪子?原因只有个,咱家的剪子好哇!”

    “这个……好在哪里?”王小二有些忐忑的问道。

    似乎每次同二郎谈话,他都觉得有些跟不上节奏,这让他跟自卑……

    房俊拿起那把剪子,用剪子尖在地上画出个图样,看上去与这把剪子似是而非,形状有些出入,自然就是后世的剪刀样式。

    “你没看,这是我重新设计的剪子,较之这把旧式的剪子,剪东西更省力!而且你们也说了,咱家的铁料质量是关中最好的,那么咱们就用最好的铁料却打造最好的剪子,自然也能卖出最高的价钱!”

    房俊兴致勃勃,为自己又想出个财源广进的方法而有些小激动……

    不过,王小二今天似乎专门给房俊泼凉水。

    这老汉愁眉苦脸的说道:“可是这价钱上去了,销量岂不就下来了?毕竟大多数人还都只是平民小户,这剪子若是卖的贵了,再好使买的人也不会多……”

    “哼哼,谁告诉你咱的剪子要以量取胜了?跟你说吧,咱们作坊出产的剪子,那就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咱们的主要客户,就是那些豪门大院深闺之中的小姐妇人,做工要精致再精致,铁料要优质再优质,刃口要锋利再锋利,价格要提高再提高,总是三个字:高端,大气,上档次!”

    房俊得意洋洋,这就是后世的高端营销了。这个年代相比也有这种理念,但是大抵没人会将这样高深的招数用在把不起眼的剪子上……

    王小二身边的大徒弟板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才吭哧吭哧说道:“二郎,那个你说的不是三个字啊,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是六个字……”

    席君买下就笑喷了。

    房俊无语的瞅着王小二,脸敬佩:“王二伯,本侯爷不得不对您表示敬仰,收了这么个徒弟您还能活这么大岁数,没有被早早的气死,您是好样的!”

    “呵呵呵”王小二不以为杵,抬手摸了摸大徒弟的脑袋,三十几岁的人了,像小孩子般被师傅摸着,露出憨笑。

    “咱这徒弟心眼是少了些,但也正因如此,实诚啊!这年月,找个实心实意的人,比找匹千里马都难!这娃子虽然笨了些,可心志专,这整个铁匠铺子里,除了老汉我,手艺就数他最好!”

    房俊愣了下,没想到自己居然每个千多年前的老文盲给上了样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这话说的在理!

    或者正是这样有些笨笨的人,才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做人才能纯粹,待人才能厚道!

    房俊拍了拍大徒弟的肩膀,赞许道:“好样的,你师傅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天活头了,等哪天他咽气儿了,你就是铁匠铺的主事!”

    大徒弟挠了挠头,憨憨的笑了。

    王小二却气得直翻白眼,狠狠踹了大徒弟脚:“你个怂娃,盼着老子早死是不是?没良心的混蛋玩意……”

    大徒弟吓了跳,赶紧诚挚的说道:“这哪能呢,师傅,徒弟盼着您能活千年……”

    “噗”

    “噗”

    房俊和席君买当场就笑喷了,千年王万年龟,这可是老祖宗就传下来的话语。

    王小二自己也气笑了,又踹了脚……

第四百五十三章 绣楼() 
♂!

    无论任何年代,都讲究一个女子持身守正、矜持清誉,一旦抛头露面、与男子谈笑,哪怕什么都没做,亦会让大家误以为不守妇道,难免风评不佳。当然,后世那些动辄为了一个包包、几件装备亦可以约上一炮的淑女们,肯定会嗤之以鼻,讽之为封建糟粕……

    殊不知,当她们恬不知耻的吹嘘着解放人权的时候,却已然将人格与尊严抛进了太平洋,活得卑微如尘埃,在旁人的眼里,大抵她也只是一件高仿真的以供发泄的工具而已。

    洁身自好,从来都不会过时。

    只有那些冰清玉洁谨慎守正的女人,才会令人趋之若鹜,视若珍宝……

    大唐民风淳朴,风气豪放,却也不是没有限度的。

    否则房陵公主贵为金枝玉叶,亦不会被宗正寺勒令出家,避入道观之中。

    平民奴仆们为了生活,抛头露面亦是无可奈何,仓廪足而知礼仪,连饭都吃不饱,再去跟人家说尊严啊谨慎啊那显然有些过分,任何时候,生活才是第一位。

    但是那些真正的名门闺秀淑女名媛们,除了每年特定时间地点的一些社交活动之外,大多时候都是宅在家里,不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也是低调守礼、鲜有露面。

    平素来往的,亦都是身份平等地位相仿的手帕之交、闺中密友,有些才情文气的谈一谈时下最流行的诗词歌赋,写一写自己的心得感悟,但更多的仍旧是女子最基本的技能——女红。

    因为接近年关,不少世家门阀官宦豪门之间往来走动频繁密切,互相赠送年节之礼,闺中的女眷也得到难得的出府活动机会,彼此往来相聚,诉一诉离情别意,谈一谈喜忧哀乐,比一比刺绣女红,感情愈发亲密。

    这也导致短短几天时间,几样新鲜的物事便在这些名门闺秀之间迅速流传开来……

    英国公府的绣楼里燃着炭盆,温暖如春。

    窗户纸早已掀去,换上明亮的玻璃,窗前的书案上文房四宝整齐簇新,一截红梅斜斜的插在一个莹白玉润的邢窑瓷瓶里,女孩儿的闺房里充盈着一股淡淡的温香。

    李玉珑端庄的坐在榻上,纤纤十指拈着针线,聚精会神的绣着一个荷包。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倾斜进绣楼里,洒在少女秀美的脸上,透出一股晶莹的光晕,肌肤上细细的绒毛泛着淡黄……

    大嫂王氏轻轻的走进来,见状,便调笑道:“哎呦,咱家珑儿妹子可真是够贤惠的,这还尚未成亲呢,便给未来的夫婿绣起荷包来了?”

    李玉珑闻言抬起头,娇俏的皱皱鼻子,俏脸升起两抹晕红,娇憨的嗔着说道:“嫂子瞎说什么呀,谁说是给他绣的了……”

    王氏是李绩的长媳,比丈夫李震小了四岁,如今也只有十八岁,出身太原王氏,是真正的名门闺秀。虽然已为人妇为人母,却仍保持着爽利活泼的性子,与小姑子李玉珑平素相处得很是亲近。

    这是故作讶然道:“天啊,难道妹子还有意中人?这可真是了不得,回头嫂子跟你大哥说说,干脆把杜家的亲事退了,将妹子的意中人招来入赘?”

    再是爽利活泼,那也是人妇,说话便随便许多,待字闺中的李玉珑如何是对手?窘得俏脸嫣红,跺脚不依,然后才发现一个少女跟在王氏身后,走上楼来。

    脱掉鞋子,踩着厚厚的波斯毛毯,目光有些惊奇的看着屋子里的摆设布置。

    李玉珑看着这个秀秀气气的小女孩,奇道:“嫂子,这是你娘家的妹妹么?”

    未等王氏答话,略显局促的少女浮现一个甜甜的笑容,露出两颗小虎牙:“您是李家姐姐吧?您叫我玲儿就行了……”

    王氏这才说道:“这是嫂子最小的妹妹,今年刚刚及笄,不过已然定下了亲事,是韦家的长房嫡子。不过说起来,你俩的名字可真有意思,玲珑双壁,呵呵……”

    “是呀,那可真是有缘分呢,玲儿妹妹快过来坐。”李玉珑上前拉住王玲儿的手,亲热的拉到榻上坐下。

    王玲儿看了看地上花纹繁复色泽艳丽的毛毯,赞道:“这毛毯真好,又厚又软,花纹也漂亮!”

    王氏坐到妹妹身边,拿起彩漆炕桌上的茶壶倒了杯水,递给妹妹,笑道:“算你有眼里见儿,这可是波斯王宫里的大匠制作的御用之物,波斯那边的皇帝卧室里就用这个,据说一万贯也买不到!满大唐这种毛毯总共也没有十张,咱家公爹那里没有,我的房里没有,叔叔也没有,就只有小妹这里有一张……”

    “这是别人送的吗?真是太珍贵了呀!”王玲儿很聪慧,立即想到这是别人送给李玉珑的,可是谁能送来这么正规的礼物呢?真是挺羡慕的,李家姐姐也没比我大多少,就有人送这么好的礼物。

    李玉珑羞涩的笑笑,放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这块珍贵的毛毯,据说是波斯那边过来的胡人特意送给房二哥的,一共只有四张。一张给了陛下,一张自己用,一张给了房秀珠,一张给了自己,就连房二哥未来的妻子高阳公主都没有,结果惹得高阳公主大发脾气,跑去将陛下的那张据为己有……

    在房家二哥眼里,自己和真正的妹妹一样吧?

    李玉珑有些温暖,又有些烦恼。

    眼睛瞄了一眼绣了一半的荷包,微微叹口气,明年冬天,就要成亲了呢……

    王玲儿少女心性,平素被家里管得很严,甚少有机会去别人家做客,这时候看李玉珑房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很好奇,很羡慕,觉得似乎每一件都比自家的好。

    想那太原王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世代尊荣,富贵已极,又怎会苛待自家的嫡女?不过是少女心性罢了,总是看别人的东西更好,自己也想要……

    撇过榻上的针线盒子,双眸猛地一亮。

    伸手将盒子里一柄精致小巧的剪子拿起来,奇道:“这是什么剪子呀,形状好像很奇怪呢……”

    这剪子较之平素使用的那种小了一些,形状也有些变化,但通体银白,有些繁复层叠的花纹,好似松木的纹路一般,煞是好看。

    王氏笑道:“这可是房家铁厂新近出产的剪子,用的是锻造宝刀刀剑的一等精铁,而且形式是经过房二郎改良的,用起来更趁手,也更好看。”

    李玉珑笑吟吟的将身边一块布料繁复折叠,直至叠了四五下才停止,然后用手抻着,“你剪一下试试。”

    王玲儿便张开剪子,轻轻剪下去。

    锋利的刃口轻易的剪开厚厚的布料,好似传说中的“游刃有余”一般,布料便一分为二。

    “哇,这么好用?而且不用太大力气,以往若是想要剪开这么厚的布料,会把手累得很疼!”

    王玲儿惊叹道。

    李玉珑唇角微微一翘,房家哥哥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呢?人家是个天才呀,不禁文能出口成章天下传诵,武能跃马擎槊开疆拓土,便是这奇技淫巧的小道,亦能精致漂亮传遍四方。

    少女的心思,微微有些荡漾……

    王玲儿把玩这这柄剪刀,越看越喜欢,便问道:“家里的管事为何没有采买来这等好东西呢?珑儿姐姐,难道这也是别人送给你的礼物,市面根本就没得卖?”

    王氏失笑道:“怎么可能?一把剪子而已,我听说房家铁厂在城里开了一间杂货铺子,专卖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物件,等回头姐姐陪你过去逛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