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狻笆洳黄稹钡拿放率窃僖舱坏袅恕�

    王孝通自己又何尝不知?

    可他现在骑虎难下,不将房俊击败,自己的名望必然落千丈,唯有硬着头皮将这可恶的小混蛋彻底折服,才能挽回损失!他宁可背负着“输不起”的恶名,亦不愿自己算学大家的名声受损……

    他死死的瞪着房俊,唯恐房俊不接招。

    说起来自己的算学大家名头可不是白来的,这房俊若是胆怯起来不肯接招,自己也是毫无办法。

    幸好,这小子是个棒槌……

    “悉听尊便!”房俊扬着眉毛,毫无惧色。

    “好!”王孝通心中大喜:“既是如此,某先出题……”

    值房之中嘘声四起。

    那位须皆白的老者鄙视道:“王孝通,你还要脸不要?这么大岁数的人类,浸淫算学大半辈子,怎地好意思占人家个小娃娃便宜?”

    王孝通被老者说的面红耳赤……他这张脸就直红着,尴尬道:“既是许国公如此说,便有此子先行出题便是。”说道这里,王孝通急忙又补充道:“但是切莫在出那些胡闹之题,凭白辱没了算学之名望!”

    须皆白的许国公笑呵呵说道:“怕不是为了算学之名望,而是王孝通你生怕答不出来吧?呵呵,”老头回望着房俊,笑道:“新乡侯意下如何?”

    房俊起身拱手道:“全凭国公吩咐便是。”

    他在唐朝亦不是日两日了,对于贞观时期的这些名臣,即便尚未见面的,亦能对号入座。

    这位老者既然被王孝通成为许国公,想来便是宇文士及了……

    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第三子,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之弟,隋炀帝杨广的驸马,金紫光禄大夫……这位可真真是门庭显赫、世荣宠,尤其此人跟李二陛下极为想得,交情匪浅,满朝文武尽皆敬仰。

    宇文士及笑呵呵点点头,又说道:“那么房二郎便请吧,只不过你得出点难度大的,也让吾等这些乡野村夫见识见识。”

    这老头虽然岁数不小,但性情开朗,言谈随和,颇有风趣。

    房俊便点点头,略沉思,说道:“今有直邑,不知大小,各开中门。只云南门外二百四十步有塔,人出西门行百十步见塔,复抹邑西南隅行里二百四十步恰至塔所。问邑长阔各几何?”

    宇文士及、孔颖达等人略思索,齐齐倒吸口凉气!

    这道题绝对不似刚刚那等胡闹之作,隐隐间可以捋得清楚其中的脉络,但是这数字实在太过巨大,且运算之法又不似自己所掌握的那些前线方法所能计算……

    太难了!

    王孝通也有些傻眼。

    他是真正的识货之人,只是听了题目,便知晓这道题必须得运用方程来解答。而对于方程,亦是他最拿手的项本事,在他之前,从无人提出三次方程式及其解法,即便是祖氏父子,亦只是笼统的提出三次方程的概念,这也是王孝通之所以瞧不上祖氏父子的缘故之。

    可是房俊这道题,三次方程可解答不了。

    王孝通掐着手指头算了算,脸色有些白,这特娘的大抵是多元四次方程的范畴……

    这道题,全天地下也没人算得出来吧?

    王孝通脸上的傲然之色尽皆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脸的严肃恭谨,咽了咽口水,问道:“这道题……侯爷可能解答?”

    老头也藏了个心眼,他不说自己能不能解答,而是问房俊能不能解答,若是房俊也解答不出,岂不是说自己就算解答不出,也不算输?只不过他自己尚未注意的是,他因为恭谨而喊出的这声“侯爷”,其实已然在心底认了输……

    房俊肯定的点头:“自然可以。”

    闻言,王孝通做出了个令众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这老头振衣袖,弯腰长揖,口中说道:“还请侯爷教我!”

    这画风转变如此之快,令房俊有些接受不了。

    这认输也太痛快了吧?

    宇文士及还等着看热闹呢,谁知这王孝通却干脆利落的认输了,顿时不满的嚷嚷道:“你这老头,怎地如此不顾颜面?”

    唯有孔颖达哑然失笑,这位老友却是狂妄,也足够嚣张,但就是有个优点,你比我强,我就服气你……

    王孝通面对宇文士及的职责,摇头郑重道:“国公此言差矣,非是老朽不顾颜面,这道题我解不出,而新乡侯能解,老朽自然甘拜下风,这与颜面有何关系?”

    他确实这么想。

    刚刚被房俊番羞辱,他心里恨不得口咬死这个小王蛋。可是这道题出来,王孝通立即认识到自己赖以成名骄傲自负的算学成就,在房俊面前根本就不堪提。

    单单只是这道题,没有非凡的算学功底,根本就问不出来!

    想在想想当初李淳风那牛鼻子说见识到位天资绝伦的算学奇才,他还嗤之以鼻,现在却知道自己的确是井底之蛙、小看天下英雄了。

    当然,只需房俊解出此题,他自认不如。但是该黑祖冲之,他照样还是黑,谁让祖冲之问不出这般领自己素手无策的难题呢……

    房俊有些无奈,看不出来,这老家伙居然能软能硬,这么快就认输了,自己打起脸来那有有何快感?

    只好无奈说道:“今日是晚辈履新,与前辈纠缠这许多时候已是不该,何敢再胡闹下去?不如这样,该日闲暇之时,晚辈去前辈府上,相互探讨算学之道,亦能彼此增益,如何?”

    这番话说得极为得体,王孝通哪怕再是心痒难挠,亦不得不点头道:“那边依侯爷之言,言为定!”

    “言为定!”

    王孝通今儿算是丢脸丢大了,不过此人却不以为意,以往视若生命的面皮现在却弃若敝履,被房俊虐了回,丝毫不减恼火不说,反而欢天喜地的跟在场诸人连连拱手,这才脚步轻快的离去。

    宇文士及苦笑道:“这老家伙也算奇葩了,如此古怪的性情,古今少有。”

    孔颖达笑道:“虽然执拗无礼、不通世情,却也算是执着之人,起码对于算学道,实是赤诚之心,令人尊敬。”

    言罢,回向房俊笑道:“欢迎新乡侯加入礼部!”

    房俊赶紧道:“荣幸之至,晚辈才疏学浅,还望诸位前辈不吝指教,多多包容才是。”

    宇文士及笑道:“年青人少说客套话,素闻你房二郎有经世之才,咱们大伙也不指望将来能借你的光,只是眼下若是能将你家里那上品贡茶没人都送上点,那吾等便知足了!”

    众人闻言欣喜,房家的贡茶那可是有价无市的极品,都齐齐的望着房俊满含期待。

    房俊豪气干云:“那有何难?诸位放心,今日下值,某便吩咐家仆,为诸位送到家里去,必是上品贡茶,错罚十,童叟无欺!”

    大伙轰然叫好,气氛热烈,算是接受了这个空降下来便担任礼部高官的毛头小子。即便其中有少许不服之人,见到大家都其乐融融,也只得将那份不忿之心深深隐藏,不敢露出丝半点,成为众矢之的……

    孔颖达温言,当即拍桌子,大声道:“何须下值?本尚书现在就给你批假,你可以回家去了……”

    见到尚书大人这等心急,诸人哄堂大笑。

    宇文士及抚掌道:“房二郎非但算学精深,思维亦极是敏捷。那道假如你有条船的题目,实在别开生面,甚有趣味,不知可否还有此等题目,说出来也让大家见识番?”

    房俊苦笑:“日后如诸位同僚为官,亲近的时候多得是,不过现在在下若是不赶紧回家备好茶叶,怕是尚书大人要寻在下的霉头了……”

    孔颖达呵呵笑,笑骂道:“即是如此,还不去回?”

    房俊单膝跪地做个姿态,“诺!”

    众人笑声中,优哉游哉的走出礼部值房,打马回府。

    第天的新单位生活,尚算不错……

第四百一十八章 风雨将至() 
长安城里,很是有几名纨绔。

    这些好吃懒做的家伙平素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招摇过市,那是家常便饭,甚至欺男霸女扰乱行市亦是寻常。对于这帮胡作非为视律法为无物的纨绔,普通低阶的官员以及平头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便是有那不怕事的御史言官屡次弹劾,却也是屡教不改,令大家烦恼不已,却又束手无策……

    若是论起长安城最嚣张的纨绔,公认以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家的二郎为。这位棒槌虽然并不太多欺行霸市之恶行,奈何名声太甚,打亲王、踹大臣,长安城中满朝文武,莫不闻其名而心惊胆跳,避之唯恐不及。

    虽然这家伙平素绝不欺凌弱小,但是文物群臣却是怨念深重,不欺凌平头百姓不假,可是专门揍王侯大臣,谁受得了?

    放眼大唐,能降服此子者,唯有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而已。

    自打统领神机营之后,这位宰辅公子、未来帝婿已经甚少在坊市之间露面,仿佛修身养性朝顿悟,与纨绔生涯割舍开来,令那些官员贵戚无不拍手称快,笑言自此少祸害矣。

    毕竟其他诸如杜荷、柴令武、李思文等人虽然从未放弃纨绔大业,但是这些家伙比起房俊来到底差了筹,脸色低了很多,最起码不敢如房俊那般脾气作不管是王侯贵戚亦或朝中重臣,立即拳脚相向,打完了还屁事没有,连个告状的地儿都没有……

    待到房俊统领神机营随大军西征,甚至有不少人偷偷在家烧香拜佛,祈求佛祖神仙开开眼,于兵荒马乱的战阵之上将他祸害收了去,满朝文武喜大普奔……

    然则世间的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这棒槌非但在西域活得有滋有味,甚至屡屡传来捷报,几次三番的狙击突厥狼骑大获全胜,战功赫赫,整个大唐无人不知新生代中又出了位百战百胜的无敌猛将。

    这还有没有天理?

    不仅如此。

    最近段时间,房俊的名声再次响彻关中,几乎家喻户晓,其声势之隆,甚至盖过被大理寺彻查的陈国公侯君集!

    这次,不是因为房二又打了那位亲王大臣,亦不是未及弱冠便被陛下擢升为礼部尚书衔,更不是因为其弹劾侯君集在西域纵兵为祸蔑视军纪,而是因为部书籍,个明……

    《三字经》这部据说是为了幼儿启蒙而编撰的书籍,早已在官员学士之间流传,评语甚佳。可是现在,却夜之间传遍关中的各个城池,街知巷闻,无人不晓。

    最令人震撼的是,这部书籍在太子殿下的主持下,经由弘文馆的印刷书坊使用种新式的印刷术大量印刷,单本书的价格只有区区十文钱!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这本书便宜到即便是普通的农户,亦可以轻松的买本回去,为自家无钱进学的孩童启蒙!

    由此延伸开去,《三字经》可以卖的这么便宜,那么《诗经》呢?《史记》呢?《尚书》呢?

    是不是可以说,自今而始,天下人只要想读书,便都能读得起书?

    而这种大大降低书籍成本、且成倍提高印刷度的新式印刷术,亦是房俊所明……

    时间,所有寒门学子皆振臂高呼,笑逐颜开,对房俊此举感恩戴德,推崇备至!

    宝剑有双锋,有人喜,便会有人愁……

    *****

    李承乾坐在弘文馆的书斋内,悠然的呷着茶水,心情愉快。

    孔颖达坐在下,捋着胡须,微微叹息道:“自今而始,这房俊怕是被那些世家豪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皆欲除之而后快啊!”

    说这话的时候,老孔却似乎忘记,他孔氏门,无论如何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依着祖宗孔子的庇荫,历代帝王都对孔家礼遇有加,恩泽不断,确是天底下最大的那个世家豪族……

    历朝历代,皆以儒学而治天下,便造就了孔氏门无上荣宠的地位。

    李承乾婆娑着茶杯,目光透过窗户上的玻璃,望向院内热火朝天的印刷作坊,感叹道:“谁说不是呢?房二之前跟孤说过句话,叫什么‘科技是最大的生产力’,孤不懂,他亦未多做解释,现在看来,却是用事实给孤上了课。单单个新式的印刷术,便能将书籍的成本由几百文降低至十几文,据说那厮正在研究种新式的造纸术,旦成功,书籍的成本甚至降至几文钱!有谁敢想像,书籍的价格有朝日会如同坊市间的野菜蔬果般便宜到此等程度?”

    孔颖达亦是感叹不已,谁能料到,那个在礼部衙门整日里无所事事优哉游哉的小子,居然翻手之间便将天下所有的世家门阀推上了悬崖峭壁?

    与其说教育的资源被世家门阀所垄断,读书这件事是穷人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还不如说之所以将穷人挡在读书大门外的原因,是因为成本。

    读书的成本!

    部书籍几百文,师塾的束脩要几百文,个孩童由启蒙开始,至学有所成,起码要十年时间,这得花费多少钱?更别提既然读书,便不得不舍弃农作,等用于家里减少个壮劳力……

    这出进,足以使得个温饱之家最终破产!

    穷人不是不想读书,是读不起!

    孔颖达轻叹道:“陛下这是铁了心的要扶持寒门与世家门阀抗争,怕是早在涞阳郑氏伏诛之时,便已然策划好步骤,步步将世家门阀逼上绝境,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无他法。”

    他便是世家出身,焉能不知旦寒门崛起对于世家门阀的冲击将是如何巨大,说是翻天覆地亦不为过!自陈平九品中正制选官开始,世家门阀便牢牢占据了天下资源,历朝历代,官员莫不是出身于世家门阀。这其中不仅仅是有血缘、联姻等等政治联系,导致荣俱荣,世家门阀对于后代的教育,亦是重中之重。

    寒门子弟连生存都艰难,哪里有时间习?

    不读四书五经,不知经济政治,即便给你个官当,你能当得稳、当得下去么?

    可是现在,世家门阀的荣光将要去不返矣!

    这亦是当初世家门阀联合起来,由涞阳郑氏出头抵制李二陛下的原因。

    只是他们败了,再无翻身之余地……

    年逾古稀的孔颖达天资绝伦、早已看透世情,卓的智慧令他深知,世家门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