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有得意,便会有失意。

    那些遍遍呼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却得不到回应的民众,颗心便渐渐的陷入绝望,可他们仍然不愿放弃,宁愿相信自家的儿郎只是落在大后面,他们焦急的翘向盼,心里虽然感觉到了最坏的事情可能已经生,他们的儿郎怕是回不来了,却暗暗祈祷天可怜见。

    等到最后部队全部在面前走过,这些失去亲人的民众才不得不接受眼前的现实,他们的儿郎再也回不来了……

    时间,哭泣之声弥漫着整个西城门,呼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哭诉着些哀怮的话,悲痛欲绝。

    渐渐的,那些安然回到长安的兵卒和亲属,敛去了自家的欣喜和高兴,沉默起来,表达这对于这些失去儿郎的亲属的同情。

    自隋末开始,代又代的关中儿郎便离乡背井,转战四方,他们谱写出关中健儿曲曲英勇无畏的诗篇,却也将尸骨埋遍大江南北,漠北塞外。

    自古以来,战争便是如此令人无奈,有人生,有人死,有人衣锦还乡,有人埋骨他乡……

    房俊静静的坐在马上,看着面前这出人间悲喜,默然不语。

    战争是这世间最愚蠢的行径,却也是最不可避免的手段。别说是这民风愚昧社会落后的中世纪,即便是到了经济腾飞民智开启的二十世纪,战争亦不可避免。

    只要有利益的述争,便会有战争的存在。与其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不如说利益才是战争的本源。

    和平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更不会有谁施舍。

    想要结束这幕幕失去亲人的人间悲剧,就只能继续前赴后继的代代战斗下去,直到用赫赫的兵威,打出个太平盛世!

    *****

    王沟村,这是骊山南麓的个小村落,亦属于新丰治下,整个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生活在山间处低洼的谷地里。与外界联系的唯有条羊肠也似的山路,此时大雪封山,王沟村便成为与世隔绝的处绝地。

    若是放在后世,这样的地方是那些“驴友”最喜欢的,登山涉水来到此处,备足了生活用品,然后静谧的享受番与世隔绝的逍遥写意,没络,没信号,仿佛来到另个淳朴原始的世界,很有番趣味。

    然而在这个年代,与世隔绝便意味着巨大的困难。

    可能因为存粮不足而饿肚子,可能因为生了疾病却不能医治,可能因为雪灾导致整个村子都被厚厚的积雪掩埋,却无人可知……

    大清早,村里各家各户的烟囱66续续升起了炊烟,低矮的房子有些已然被积雪压得塌下来,左邻右舍都赶过来帮忙,若不能在日落之前修葺完好,这晚上就不得不去邻居家借宿。可是家家都是低矮破败的房子,哪里有空闲可以安置别人?

    村里的耕地本就稀少,且大部分都是产量极低的山坡硬地,年到头也产不出什么粮食,却依然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税赋杂课,负担无比繁重。

    这种情况下,当兵吃粮,就算是最好的条出路。

    村里从十六岁到五十岁的汉子,全都被征调至各卫当兵,不但能减轻家中的负担,减免税赋,若是旦杀敌有功,积累到足够的功勋成为军官,那可就老天开眼了。

    只是可惜,个小兵想要在战阵之上积累到足够的军功,实在难比登天。

    王大根家里有三个儿子,除去老大在左卫大营当兵之外,另两个年纪幼小,都在家帮衬着农活,再等两年成年之后,也要走上老大的路子。

    日头尚未升起,王沟村所在的谷地寒气森森,积雪皑皑,队兵卒沿着那条羊肠也似的小路,进到村里。

    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平素绝无客人来往,是以这队兵卒刚出现,便被村民觉,顿时犹如平静的河面投下颗石子,静谧的村落里瞬间活跃起来。

    行人来到村子东面的户农户门前,高声叫道:“王大根!王大根!赶紧的出来!”

    破旧的门板“吱呀”声从里边推开,王大根嘴里嘀嘀咕咕,不晓得是什么人大清早的找上门来,两个儿子都去帮邻居修葺倒塌的房舍去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

    等待将房门推开,看清面前队盔明甲亮的兵卒,王大根先是呆,接着混浊的两眼顿时升起亮光,眼巴巴的在这队兵卒中搜寻下,却未现自家大郎,顿时有些失望的看向前面个布衣皮袄的中年人:“里正,这不是我家大郎的部队啊?”

    里正沉默了下,没有回答王大根的问话,只是轻轻叹口气,转身对队列前面的房俊说道:“侯爷,这便是王大根,王仁杰的父亲。”

    房俊深吸口气,当即单膝跪地,沉声说道:“某乃是敕封新乡侯、神机营提督房俊。此次率军西征,扬威域外,令郎王仁杰乃是神机营中队率,于蒲昌海之畔,狙击突厥狼骑之战中,不幸罹难。然王仁杰冲锋陷阵,果敢无双,是役斩级,累功擢升为神机营校尉,陛下钦赐钱百贯,帛五匹,荫萌人为校尉之职,特此恩荣。”

    言罢,自身后亲兵手中接过装着骨灰的坛子,双手敬上,高举过头。

    王大根喉咙里鼓囊下,完全呆滞。

    起先听到这是位侯爷,吓得他差点双腿软跪在地上。这可是侯爷啊,王大根见过的最大的官,就是衙门里征税的民科书吏,这得差了多少级?

    可是听到房俊后面的话,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郎……战死了?

    两行浊泪,瞬间就从王大根眼窝里涌了出来。

    即便早有心里准备,当兵吃粮,那就得上阵杀敌,说不得什么时候倒了霉,就得亡命他乡。可是事到临头,那种痛彻心脾的悲怮,仍然让这个亦是刚刚从府兵退回来的淳朴老汉痛不欲生。

    白人送黑人,再是历经生死,又怎能淡然处之?

    只是这坛子……

    王大根颤颤巍巍的将手伸向坛子,目光有些狐疑的看向房俊,难道这坛子里……

    房俊沉声道:“本侯无能,将弟兄们带出去,却未能将弟兄们都活着带回来,愧对弟兄们,更愧对你们这些家属。然则本侯又怎忍心将弟兄们弃尸荒野,魂魄不得归乡?所有神机营的弟兄,在阵亡之后都登记造册,进行火化,哪怕千难万难,吾等活着之人,亦要将弟兄们的骨灰带回家乡,交给亲人。这,便是仁杰兄弟的骨灰!”

第四百零五章 不合作() 
“噗通!”

    王大根当即跪地,还未伸手接过儿子的骨灰,便“砰砰砰”的在冻得坚硬的地上磕起头来,大哭道:“侯爷恩义,老汉带大壮,叩谢侯爷!”

    闻讯赶来的相邻,闻听王仁杰阵亡之时,都是不胜唏嘘。

    可是现在,俱是神情肃然,看着房俊等神机营兵卒的时候,那种尊敬感激毫无保留!

    都是关中儿郎,从隋末至今,几乎年年打仗,哪家没有阵亡疆场的儿郎?古往今来,上了战场那就不当人命,救得回来就救,救不回来了,那就任凭弃尸荒野,当个孤魂野鬼。

    马革裹尸?

    那不是最凄惨的,反而是最幸运的,绝大多数阵亡的士兵,能有个大炕掩埋都是奢求,哪里有那么多的马皮给你裹?

    古往今来,国人都讲究个叶落归根,魂归故土。可是战场之上,哪里顾得了那么许多?死便死了,即便再是悲伤,再是挂念,也只剩个名字可以供后人凭吊,尸骨早已不知在何处腐朽,血肉都被野兽猛禽啄食……

    有的时候,死并不可怕,当家里备好横刀备好战马将儿郎送入府兵的那天,就依然做好了阵亡的准备。最令家人痛苦的,其实还是阵亡之后弃尸荒野的悲惨。

    可谁都知道,在战争之后将阵亡将士的遗体带回去,是多么困难的件事。那么这位侯爷现在所做的事,又怎能不令大家敬佩只余,深怀感恩?

    屋里跑出来个半大小子,愣愣的看着老爹和队兵卒互相跪着,然后回过神来,却见到老爹从那位黑脸将军手中接过个坛子,转身交到他的手上,抹了把眼泪,沉声叮嘱道:“照顾好你大哥!”

    半大小子激灵下,赶紧将坛子紧紧搂在怀里,响起以往大哥对自己的爱护照顾,眼泪扑簌簌的落下来,再抬眼的时候,望着房俊的目光满是感激。

    王大根抹了把眼泪,哑声道:“倒叫侯爷见笑了,关中男儿,哪里来这么多娘们儿的作态?老汉啥也不多说,能将不孝儿的骨灰带回,让老汉能将其葬入祖坟,想他的时候能去坟前看看,侯爷的恩义,李家没齿难忘!侯爷,里正,寒舍简陋,如不嫌弃,且进屋饮杯热水暖暖身子……”

    “老伯不必如此,王仁杰是我房俊的兄弟,那我房俊就要将他带回来,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义务!就算不能将他活着带回来,亦要将他的骨灰带回家乡安葬,不然我房俊愧对兄弟!”

    房俊语气铿锵,然后拍了拍王大根的肩膀,将其拉起来:“本侯就不进屋了,此次西征,上百兄弟阵亡,本侯要将弟兄们个个送回家,耽搁不得,就此告辞!”

    身后自有亲兵将兵部赏赐的铜钱、布匹交给王家人,然后又将份兵部颁的堪合交给王大根,这是荫萌的证书,凭此堪合,王家人可以荫萌人为神机营的校尉,只需将此堪合交至兵部,然后将荫萌之人的详细信息记录造册即可。

    王大根感恩戴德,虽然这切都是儿子拿命换来的,都是应得的,但是由位侯爷亲自交到自己手上,那又是番完全不同的感触。

    就算死了,儿子也死得值!

    他为这个帝国战死,帝国并未在他死后将其忘记,对于个关中男儿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褒奖!

    赳赳男儿,死得其所,足矣!

    房俊带着队兵卒想李大根行个军礼,转身便走,他还要将所有阵亡兄弟的骨灰都交到亲人手中,越快越好。

    身后突然传来声呼喊。

    “侯爷,等我长大了,我也去给你当兵!”

    房俊闻言,站住脚步转过身,看着紧紧捧着大哥骨灰却脸坚毅的半大小子,笑问道:“怎么,不怕死?”

    半大小子梗着脖子:“男儿汉大丈夫,自当上阵杀敌,报销家国!我要给我大哥报仇,将来杀尽突厥人,还要杀的西域那些蛮子屁滚尿流!”

    王大根咤道:“混小子,岂敢在侯爷面前污言秽语?”

    房俊却哈哈大笑:“好小子,不愧是你大哥的兄弟,都不是孬种!你叫啥?”

    “我叫王孝杰!”

    “好!咱们就言为定,等你长大,来找本侯,本侯带着你开疆拓土,立下不朽之功业!”

    房俊大笑着转身,带着兵卒向来时的羊肠山路行去。

    他是真的挺喜欢这个叫王孝杰的小家伙,有冲劲儿,楞头楞脑的有股子虎气,是个好苗子!

    他却不知,正是这个小子,将来却在西域掀起场血雨腥风,打得吐蕃哭爹喊娘……

    *****

    神机营驻地。

    营房内气氛凝重,长孙冲铁青着张脸,怨忿不已的瞪着眼前的刘仁轨与段瓒。

    “圣旨已下,从这刻起,本官便是神机营的提督,最高长官!可是,房俊却毫无自觉,居然挨家挨户的送还那些兵卒的骨灰,他想干什么?收买人心?!简直视圣旨如无物,其心可诛!怪不得此人要将那些阵亡士卒的遗体火化,将骨灰带回,原来是藏着这等心思,简直可恶透顶!本官还奇怪,些泥腿子死便死了,又何必费尽心力的将骨灰带回来?真是阴险狡诈!”

    长孙冲忿忿然说着,恨不得将房俊千刀万剐!

    自己尚欣喜与陛下将神机营交到自己手里,正想好生羞辱房俊番,你费尽心机建成的强军,最后不还是落在我的手上?可谁知道房俊却玩了这么出“邀买人心”的手段,简直能把长孙冲恶心死!

    如此来,满营将士以及那些阵亡士卒的家属,谁不念着房俊的恩义,谁不赞他有担当?

    只是这么简单的招,便使得房俊的声威在神机营中如日中天,自己即便接过了提督之职,又如何去收拢被房俊撩动的人心?

    简直可恶!

    段瓒和刘仁轨肃然卓立,面无表情,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陛下是怎么想的,居然将神机营交到这么个公子哥儿手里?

    不可否认,长孙冲在神机营中干得还是不错的,但也仅此而已。以往长孙冲都是担任长史之职,处理的也都是些后勤事务,真正的兵卒训练都是房俊手抓起,长孙冲从来都未显示出有什么出类拔萃之处。

    更重要的是,神机营可不仅仅是作战部队,尚有个火器的研作坊!那才是神机营的根本所在!

    那些威力巨大的震天雷,长孙冲玩得转?

    起码段瓒和刘仁轨不怎么看好。

    长孙冲怒气冲冲的泄通,亦觉察到自己有些失态,压了压火气,沉声说道:“事已至此,本官自会向陛下谏言,弹劾房俊如此行事的叵测居心。自今以后,房俊再不是神机营的提督,还望二位能摆正立场,与本官共进退,本官自然不会亏待于二位。”

    没办法,神机营这群骄兵悍将可不好收服,若是没有这两人的支持,自己这个提督也就是有名无实。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稳住神机营,千万不能再调离房俊之后产生什么动荡,那样必然会令自己在陛下眼中失分,这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情况。

    段瓒不置可否,默不作声。他不太看得起长孙冲,总觉得这位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幸和显赫的家世,真要是论起才能,比起房俊差得远了。最起码,自己就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长孙冲混……

    他也不怕长孙冲,你家世显赫,难道咱就差了?

    刘仁轨那就更别提了,虽然身世卑微,可当初当个县尉的时候,就敢杀了折冲府的校尉,现如今难道还会怕了长孙冲?

    于是,在长孙冲再表示笼络的情形下,这两位神机营中的实权人物,却俱以沉默相对。

    长孙冲这才悲哀的现,自己理想中借着神机营封侯拜将的企图,怕是要泡沫般碎裂……

第四百零六章 还乡衣锦?() 
长安,房府。。

    日暮时分,远远的一行骑兵自大街的一侧驰来,蹄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