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次宰相萧瑀抓到了房玄龄、杜如晦的几个作风问题,便向李二陛下告状,李二陛下对萧瑀的答复非常能体现他这种性格,他说:“人各有长短,当择其长处而用,同时避其短处,萧瑀你一天到晚的盯着他人的短处,那你要我使用谁呢?”

    中肯的话,中肯的人,这种清醒的皇帝是不可能让宦官参政的,参政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专权了。

    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跟在王德身后再次进了神龙殿。

    正在商议事情的大殿内顿时一静。

    李二陛下看着房俊,说道:“你且立在一旁,稍后朕自有吩咐。”

    言罢,不理会呆愣的房俊,对马周说道:“继续!”

    “诺!”马周扫了房俊一眼,继续刚才的话语。

    房俊乖乖的站到一边,心里骂娘。满屋子的人都坐着,就让咱自己站着,这算是罚站?

    当然,仅仅是吐槽而已。上辈子就当过官的房俊,不可能一点政治智慧都没有。

    看看眼前这些人,全都是这个帝国的中流砥柱,那是相当于常委级别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会议,所议之事必是极其重要的国家大事,他一个尚未弱冠的毛头小子得以恭陪末座,就近聆听,这可不是一般的机缘!

    房俊懂,别人比他更懂!

    长孙无忌听着马周说话之时,便有些走神,眼光不住的往房俊那张黑脸上瞥,心里嫉妒得不行。自家大郎哪里不必这个混球强上百倍?却是至今也没有资格聆听这样等级的会议。

    这可不单单是听懂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词——简在帝心!

    只有当皇帝将你当做一个可以培养的未来栋梁,才会允许旁听这样重要的会议,便是陛下的亲侄子柴哲威,不也被远远的打发了,却特意将房俊喊回来?

    此子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重视?

    长孙无忌有点捉摸不透。一直以来,他对房俊的印象其实说不上好坏,只是觉得这小子很是有些小聪明,办事还算稳妥,最大的能耐就是敛财……

    毫无疑问,李二陛下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海量的钱粮,但是仅仅因为房俊能敛财,就让他得到这么一个机会?

    长孙无忌有些郁闷,自家大郎可比这小子强的多……

    相比于长孙无忌的郁闷,房玄龄则浑身舒畅,眯着眼睛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状,其实心里头早就乐开了花儿……

    谁能想到,家里这么一个让人头疼的棒槌,居然能够得到陛下的垂青?

    这是要大用啊!

    看来即便自己即刻告老,也算后继有人了。

    程咬金表现得最是亲善,咧开大嘴,给了房俊一个鼓励的笑容。

    至于侯君集,一脸阴沉,不见喜怒,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扑克脸……

    大殿里只剩下马周清朗的嗓音:“……武德七年二月至五月,平蜀中僚人叛乱,武德七年六月,平泷、扶二州僚人叛乱,武德九年三月,平眉州山僚叛乱,贞观五年,冯盎平僚人叛乱,贞观七年,牛进达平僚人叛乱,贞观七年至八年?,张士贵平僚人叛乱……大家看看,僚人叛乱了多少次?自大唐立国以来,各地的撩人此起彼伏,不停叛乱,破坏各地经济农作的同时,更给整个国家带来动荡。攘外必先安内,若不能将这些僚人彻底制服,将来东征之时,必是心腹之患!尤其是两淮一带的山僚,必须狠狠打击!”

    马周口中的撩人,可不单单是指一族或者一地的僚人,而是唐朝对于是居于山野、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的统称。这其中,叛乱次数最多的便是蜀地僚人和两淮山僚。

    长孙无忌收回对于房俊的嫉妒,长叹道:“说来容易,可这僚人世居僻壤,所住之处多是深山老林,不利于大军围剿。而大军开拔,便需耗费大量钱粮,若是旷日持久,国力自然靡费。可若是人数少了,有拿骁勇善战的僚人没什么办法,却是头疼!”

    自古以来,剿匪都不是个好差事。

    去的军队多了,人家往山里一猫,穷山恶岭的,你连影子都找不着!僵持下去,大量的粮饷消耗让国家财政苦不堪言。可是去的军队少了,人家便跟你对着干,一不小心被匪寇胜上两仗,对士气更是巨大的打击……

    众人都愁眉不展,唯有房俊暗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特么不是我军的游击战术么……

    难不成我军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就是跟唐朝的山僚学的?

    马周又说道:“此次霸州山僚叛乱,虽然势大,毕竟是疥癣之疾,只是清剿起来耗费时日而已。可最近吐蕃与土谷浑却蠢蠢欲动,隐然有再次出兵寇边之意,却不得不防。”说着,瞅了房俊一眼。

    正是因为房俊的乱搅一通,令李二陛下不得不打消了和亲的政策,才致使如今吐蕃和土谷浑的不满。

    李二陛下也狠狠的瞪了房俊一眼。

    房俊眼观鼻鼻观心,低眉垂眼一言不发,心里却暗暗吐槽:怪我咯?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 
“吐蕃也好,土谷浑也罢,不过是一时觉得丢了面子,想要恐吓一番,提升自身的士气。既然朕取消了和亲政策,那便不可能朝令夕改,莫说他们只是在边境有所异动,便是当真纵兵攻进这长安城,某亦不会再用和亲之策去苟延残喘!”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就是霸气!他只要下定了决心,便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

    十年之后他执意服食天主方士那罗迩娑婆寐炼制的丹药,亦是如此……

    众人一起高声称颂:“陛下英明!”

    李二陛下勉强笑了笑,似乎对此等赞颂并无欣喜之意,再次瞪了房俊一眼,旋即颇为忧虑的问道:“忽峍伤势如何?”

    房俊心说:忽峍是谁?

    正巧这时“百骑”统领李君羡入内,李二陛下又问道:“忽峍情形如何?”

    李君羡躬身答道:“虢国公被弩箭伤及肩胛,幸好箭上无毒,并无大碍。”

    虢国公?房俊脑子里搜索一番,便知道李二陛下所说的应该是张士贵了。不过世间皆传此人“有勇力,挽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虚发”,乃是武力值尚在程咬金、侯君集等大将军之上的人物,居然也会被人行刺?

    如此说来,刚刚柴哲威奉命封锁城门,便是追缉刺客了……

    李二陛下这才松了口气,皱眉道:“刺客可有下落?”

    “末将已然撒开人马,却未曾有消息反馈……”李君羡有些惶恐。

    张士贵今日去萧瑀府上赴宴,返回之时,被人在东市附近狙击。据目击者称,刺客共有三人,皆着黑衣,张士贵骑马路过东石,刺客自坊墙内翻出,手持弓弩连续射击,并企图杀入张士贵近前,将之格杀。

    好在张士贵弓马娴熟,随身亲兵亦是虎狼之辈,这才堪堪杀退刺客,自己却也中了一箭。

    现在距离事发时已然过去将近三个时辰,掌控长安城内情报消息的“百骑”却没头苍蝇一般,毫无头绪,怎叫李君羡不诚惶诚恐?

    上次阿史那结社率叩阙作乱,事先“百骑”便一无所知,这一次一位当朝国公被刺客当街行刺,实乃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件,“百骑”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程咬金插言道:“那弓弩的来历,可曾追查?”

    大唐对于民间的兵器管制并不严厉,但是弓弩这等杀伤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却绝对不允许民间私有,军器监的每一把弓弩制造、流向、回收,都要造册登记,管制极严。

    况且制造弓弦的牛筋、弓背的牛角等物,历来都不许民间私营。

    通过弓弩去追查,或许可收到意外之效。

    李君羡尴尬道:“末将亦曾追查弓弩的来历,但并无发现。”

    他怎会想不到此点?但想归想,真要从每年上千柄弩箭中找出刺客所持那一柄的来历,何止难如登天?

    李二陛下额头的青筋蹦了蹦,隐隐有爆发的预兆。

    诺大一个“百骑”,成立亦有年余,所获得的地位甚至高出十六卫以及左右屯营,可是却找不出三个混在城中的刺客!

    李君羡此人勇猛善战,看来却非是这类情报经营的人才,还是战场之上更能令其体现价值。不过,谁又能文武全才,各个领域皆通呢?

    这么想着,眼神便下意识的溜到房俊那边……

    这货肃然而立,腰背挺得笔直,低眉顺眼,俨然一副乖宝宝模样……

    不知为何,李二陛下瞅着房俊这幅装腔作势的模样就来气,在他看来,这货还不如吊儿郎当的本色出演,更让他看着自在一些。

    不过这小子似乎还真是有些全才,工部,军器监,甚至于神机营,这几个地方做得都不错,成绩也很是显著。况且这小子心眼不少,行事不拘泥于旧规,或许可以收到意外之喜?

    这么想着,李二陛下便说道:“房俊,率领你麾下神机营将士,自现在起协助李君羡,务必将刺客给朕揪出来!朕也不给你们限制时日,但是有一点,一日不将刺客捉拿归案,一日便不得回家!”

    房俊完全愣住,这可真是站着也躺枪……

    咱虽然有点小聪明,偶尔也能搞搞发明创造,可您居然让咱去当特务头子?您这可真是看得起我,专业完全不对口啊……

    心里一急,便张嘴说道:“陛下,微臣……”他是想拒绝的,可是迎上李二陛下充满威胁的眼神,立即想到自己刚刚可是闯了一个大祸,人家李二陛下没稀得打理自己,可不等于就不再追究了。自己要是驳了李二陛下的面子……

    想到这里,房俊立马改口:“微臣遵旨!定会协助李将军,将穷凶极恶之刺客绳之以法!”

    李二陛下欣然点头:“速速去办事吧,莫要负了朕之期望!”

    “诺!”

    房俊瞅了李君羡一眼,二人一起躬身后退。

    二人一走,房玄龄便急道:“陛下,犬子年幼,如何能担得起如此大事?胆敢行刺当朝国公,不是草莽中的枭雄之辈,便是与朝中某一方相互勾连。犬子不识大体,贸贸然处事,说不得便要坠入对方的圈套,反而误了陛下大事!”

    “呵呵!”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的反驳道:“房相何必自谦?令公子聪慧过人,少年干城,陛下这也是委以重任,加以磨砺,异日才能更好的担负起更加重要的事业!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年轻人正要不断的历练,才能有所进步!不过房相不必忧虑,你家二郎一向足智多谋,必然会不负陛下之重视,何况就算出了差错,陛下难道还真能责怪于他?安心吧!”

    房玄龄冷冷瞅了长孙无忌一眼,闭嘴不言。

    这老狐狸,怕是嫉妒上吾家二郎了……

    房玄龄又是欣慰又是担忧,这件刺杀案很明显不是那么简单,回头还需叮嘱一番才好,某要楞头楞脑的闯出什么祸事。

    李二陛下倒是老神在在,似乎对房俊充满信心……

    ***********

    再次回到宫门处,这次却不能回家了。

    房俊愁眉苦脸的看着李君羡,埋怨道:“区区三个刺客,您这位‘百骑’大统领居然束手无策,丢人不丢人?您自己丢人也就罢了,还连带着兄弟我跟着遭殃,实在害人不浅……”

    对于房俊的牢骚话,李君羡不以为意,苦笑道:“你让我愿意啊?这密谍情报,本就非某所擅长,当初接手‘百骑’,也不过是赶鸭子上架,一时无奈之举罢了!陛下也深知此点,所以对某也并未苛刻,但是这一次,某确实令陛下失望了!”

    “唉……”房俊叹息一声,心里头想着好久没有跟武美眉啪啪啪了,最近洗澡的时候都有些擦枪走火的危险。现在摊上这么一件烦心的差使,怕是又得好几天不能回家了!

    “现在怎么办?”房俊无精打采问道。

    “你说呢?”李君羡反问。

    “为什么是我说?”房俊不解。

    “陛下钦点你啊兄弟!”李君羡冲着太极宫拱了拱手,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

    “不是要我协助你么……”

    “协助个蛋啊!我有那能耐用得着你协助?既然抓不到刺客,那么你来自然就是你拿主意,所谓的协助,不过是陛下给我留个面子而已,事实上,现在就是你最大,我听你的!”

    李君羡振振有词。

    不过房俊一听,好似也有道理……

    可他哪里破过案?

    揪着头发想了半天,一拍大腿道:“首先,咱的先去找受害者做个笔录!”

    李君羡一翻白眼:“某已经去过了……”

    房俊有些恼羞成怒,红着脸说道:“你大还是我大?”

    李君羡无语:“你大!”

    房俊:“……”

    有点污……

第三百二十九章 谍报之王(上)() 
李二陛下的交待谁敢不办?

    房俊尽管无奈,也不得不展示自己兢兢业业的态度,甭管能不能破案,先将自己包装成“神探狄仁杰”再说……

    提起唐朝初期的张士贵,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里那个嫉贤妒能的奸臣,因此张士贵在民间一直扮演着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不仅不是奸臣,还是与秦琼、尉迟敬德等人齐名的忠臣良将,其女婿何宗宪冒领薛仁贵功劳也没有任何证据,纯属子虚乌有。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被完全颠覆的人物,那就是宋朝的庞籍——江湖人称“庞太师”!

    庞籍和杨家将斗,从杨令公斗到杨文广,斗了整整四代!与八贤王五廉王斗;与张三丞青天斗,从《少年包青天》斗到《老年包青天》,真正的生生不息,斗争不止……

    其实,这位庞籍乃是一个很刚烈正直的人,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都很厉害,而且举荐过狄青。

    估计张士贵同宋朝的庞籍一样,是被话本小说抹黑最严重的两位……

    务本坊虢国公府,房俊见到了这位猛将。

    张士贵今年已然年过五旬,但丝毫没有半丝衰老之态。房俊去到的时候,张士贵正端坐在客厅里,袒露着两条粗壮的膀子,身上的腱子肉结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