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可是透过历史迷雾得来的肺腑之言,无论支持李承乾,还是支持李泰,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等到李治那个小正太上位,挨个儿跟你们秋后算账,谁都没个好……

    但是各大家族的利益牵扯实在太过繁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又是也不是你想怎样便怎样的,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朝堂之上与江湖之远,某种程度上那也是一样一样滴……

    他也只是尽到兄弟情分提点一句,至于听还是不听,各有考量,那也随的他们。

    萧楷举杯跟大家碰了一杯,一饮而尽,然后说了一句:“要开战了!”

    李思文惊问道:“吐蕃?”

    萧楷摇头,说道:“是高昌国。”

    众人恍然,屈突诠更是兴奋道:“蕞尔小国,也敢冒犯天朝虎威,当遣一上将讨之,吾辈亦有机会随军出征,攻城掠地,建立一番功业!”

    这一伙人,脾气不好的就数房俊,但是要说到胆子肥,那还是得屈突诠,房俊拍马难及……

    不过西征高昌国,到的确使个刷战功的好机会,一战而定啊……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小国。

    它的先民大部分是来自中原内地的汉民,因了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而远迁塞外。偏居一隅,远离天朝,有时也能赢得一定的发展机遇,得以建国理政。

    它的周围是强国环伺,谁都不能得罪,日子过得也很艰难。

    一度,它曾依附于中华天朝,不仅受到国家安全上的庇护,还获得了许多经济上的好处。后来,彼国出了一个妄自尊大的领导,不知恩图报不说,还听信其他强国的怂恿,表面上与天朝“友好”,暗地里却干些伤害天朝的损事……这个国家是谁?

    当然,它不是湾湾,也不是南越,更不是棒子……

    它是初唐时期的漠外小国——高昌。

    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焉耆等国。

    也不知道这个鞠文泰是怎么想的,由于高昌位于大唐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此举等同于截断了丝绸之路,李二陛下能忍?

    简直是在花样作死……

    当然,麴文泰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以为长安离高昌有七千里之遥,沙漠阔约两千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实在是太遥远了。

    他实在是太小看李二陛下的气魄,也小看了大唐虎贲的骁勇剽悍!

    去年冬月,李二陛下下书切责,征其大臣阿史那矩,欲与议事,鞠文泰拒绝,遣其长史麹雍来谢罪。颉利败亡之后,原来被突厥裹挟的汉人都逃奔至高昌,李二陛下下诏令文泰归之,鞠文泰蔽匿不遣。

    至此,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房俊心中一动,看来李二陛下将自己调往军器监,也有这场战争的考量。

    所谓三军未动,可不止是粮草先行,各种军备辎重,都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调度筹集。而武器甲胄的维修建造,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是,这场战争虽然是劳师远征,但没有怀疑结果。

    纵横天下难遇一败的大唐府兵,对上高昌这么一个蕞尔小国,结果难道还要去猜测么?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所以,这场战争必然会成为一众勋贵二代刷功勋的好副本……

    很幸运的,房俊也差于其中,还是李二陛下亲自安排的。

    让房俊高兴的是,李二陛下既然如此做,显然是对房俊另眼相看,日后东征高句丽的时候,也必然会加以重用。

    在房俊心里,东征高句丽,那才是他踏上历史舞台的最佳时机!

    也必然一飞冲天,震撼整个大唐!

    “砰!”

    萧楷敲了一下桌子,惹得众人一惊,只听他喝道:“一个个的都特么不是好东西!吐蕃去年不是遣使来求亲么?被陛下拒绝了,那个什么赞普恼羞成怒,在松州战了一场,潞国公侯大总管领着牛进达、执失思力把他们打败了,结果呢?今年居然又来求亲!不只是吐蕃,连土谷浑那个瓜怂的大汗,叫什么诺曷钵的居然也来求亲……和着咱们皇家的公主就这么吃香?”

    李思文也愤然道:“好在陛下不会答应,要不然咱大唐都快成卖女儿的了!”

    “不服就打,也是烦人,磨磨唧唧的,谁会把公主嫁给他们这些蛮子?”程处弼瓮声瓮气的说道。

    他大嫂就是公主,而且那位清河公主温淑知礼,秀外慧中,程家上下对其既是爱护又是敬重,所以程处弼这个一根筋的家伙,对于每一个公主都天然的发好人卡……

    房俊却是轻叹一声,你们确实不知,李二陛下答应的那叫一个痛快,嫁妆给的那叫一个丰厚。也正是由此开始,拉开了大唐王朝的“公主和亲”政策……

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姓家奴() 
春日的太极宫里,杨柳依依,百花争艳。

    层层宫阙似乎都少了一份往昔的压抑深邃,多了一些明媚疏朗。

    只是房俊的心情着实不怎么好。

    现在身兼两职,怕是以后清闲的时候少得可怜。趁着尚未痊愈的当口,组织家中工匠重开炼铁炉,却被李二陛下召见,不得不将自己所知的炼钢流程写下来,让工匠们预作准备,自己则急急忙忙跑进宫来,心里腹诽不已。

    又是传旨,又是召见,你闲不等于别人也闲啊,也不知道这位陛下是闹哪样……

    这次陛下召见的地方,不是太极殿,亦不是神龙殿,而是在神龙殿后,千步廊边,靠近东宫的山水池阁。

    那千步廊,便是房俊穿越之后第一次进宫,偶遇高阳公主,说出那一番“你要宠着我”的时候所经之处。

    此时春和景明,廊下的温泉汩汩流淌,已无半丝蒸汽,看不出这才是一道温泉。

    廊畔有小池,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沿着千步廊走上数步,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内侍领着房俊进到一间门禁大开,雕梁画栋的正屋,便退着身子告退。

    李二陛下正端坐在一张胡凳上,面前是一个诺大的书案,正凝神细瞧着什么。见到房俊进来躬身施礼,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且在一边儿站着,某与欧阳率更有话说。”

    房俊乖巧的应了一声:“诺!”便走在一边,看着那个站在李二陛下身边的老者。

    这老者,怎说呢……丑!

    丑的出奇!

    五短身材,瘦似竹竿,面庞黝黑,尖嘴猴腮。

    两肩微微耸起,都快把细长的脑袋夹住了,后背微驼,双臂长及膝盖,整个人活脱脱像是个猿猴……

    这也太丑了长得!

    欧阳率更?

    没听过,不过……他倒是想起了一位名人。

    欧阳询!

    史书记载,欧阳询“貌寝侻,敏悟绝人”,意思就是说,“我很丑,但是我很聪明”……

    据说当初长孙无忌见欧阳询姿形丑陋,嘲笑道:“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狝猴。”欧阳询反讽道:“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混混,所以面团团。”李二陛下笑问:“询此嘲,岂不畏皇后闻邪?”

    看这位的长相,估计就是那位被称作“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了。

    对于这两首互怼的打油诗,房俊举双手赞成,太特么贴切了……

    估计是见到房俊面色古怪,那欧阳询笑着问道:“小友是否觉得,某长得很丑?”

    若是换了旁人,估计会赶紧否认,再说上几句好话,总不能当人面笑话人家的缺点吧?

    但是房俊才不!

    这货点点头,一脸正气的说道:“是!”

    斩钉截铁,正气浩然!

    欧阳询也未料到居然有这种人,被噎了一下,一时居然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实在是太意外了……

    李二陛下无语的摇摇头,对欧阳询说道:“你莫理会他,这人就是一棒槌,气死人不赔命的那种!”

    房俊心说李二陛下果然是知己啊……

    那欧阳询眼珠转了转,倒也不生气,笑呵呵说道:“素闻房家二郎文武双全,不学而知之,惊才绝艳,非但填词作诗皆是经典,便是这书法一途亦有大家风范,吾那劣徒周傅,便不止一次在某跟前夸耀与你。怎么样,要不要露一手,给陛下与老夫瞧瞧?”

    房俊有些不悦,您当我是打把式卖艺的么?

    还露一手……

    便露出一口白牙,展现一个人畜无害的纯洁笑容:“岂敢岂敢,有您这样经历丰富、历尽劫难却修成正果的老前辈在,晚辈怎敢班门弄斧?”

    他说话的时候,笑得很纯真,倒真是像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的谦恭姿态,只是在说到“经历丰富、历尽劫难却修成正果”这句的时候,却故意加重的语气,那意思可就耐人寻味了……

    为啥?

    这就得说说欧阳询的生平。

    欧阳询此人的一生,不论其文学成就,单单颠沛流离的人生,便已是传奇。

    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二十岁随父从军,骁勇善战,后来子承父业,任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廣州刺史等职。陈宣帝因猜疑其怀有二心拜其为左卫将军。

    欧阳纥于是据廣州起兵反叛,第二年春兵败被擒,举家上下仅欧阳询一人因逃匿而豁免,其余悉数被杀。此时欧阳询年仅十三岁,此后两月,皇太后驾崩,大赦天下,欧阳询因此而免死,逃过一劫,并被父亲生前好友江总收养。

    隋炀帝时,欧阳询任太常博士;宇文化及于扬州自称天子,欧阳询作为朝臣亦被他掳持;窦建德攻破聊城,欧阳询被夏国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职;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大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来因为他在隋朝时与高祖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当时年已六十五岁。

    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一次又一次的逢凶化吉,最后在大唐盛世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莫名的,房俊就想起了另一位名贯古今的大人物——吕布!

    张三爷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只是不知三爷若是穿越一回见了这欧阳询,怕不是得掰着手指头好生数一数?不过幸好,据说张三爷其实是个文化人,算术想来也不差,不至于算错……

    如此毫无气节的贰臣,便是有再高的文学成就,也不会让房俊这等人去敬佩。

    他倒会去尊敬一个国家危难在之际仗义死节的屠狗辈……

    果不其然,欧阳询再是好涵养,也不禁变了脸色,那一张两颊凹陷颧骨耸起的脸上,肌肉猛地一抽,有些狰狞。

    李二陛下已经断然喝道:“大胆!岂能如此目无长辈,不知尊卑?”

    房俊赶紧俯首认错:“诺!微臣知错,只是……陛下,目无长辈之罪,微臣甘领,不敢狡辩;但这不知尊卑之罪,请恕微臣不能领,按勋位,微臣乃是侯爵,欧阳前辈不过是男爵,论官职,微臣乃是从三品工部侍郎兼军器监少监,而欧阳前辈不过是正五品弘文馆学士,理当以微臣为尊。但是微臣自进殿来,欧阳前辈未曾施礼,未曾问候,所以,微臣以为,这不知尊卑之罪,陛下应该送予欧阳前辈。当然,微臣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要欧阳前辈给微臣行下官之礼……”

    李二陛下一捂额头,就知道这小子不是个容易受气的,只是不知为何看欧阳询这般不顺眼?

    欧阳询则是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人家房俊说的没错,句句在理,无论爵位官职,自己都低了不止一等。

    可自己地位超然啊,那是陛下时常要请教的饱学大儒,你能按照寻常爵位官职相比较么?

    可人家既然比较了,他也反驳不得。

    既然身在官场,那就不能不要官场上下尊卑的规矩,否则大家拎出来比比岁数比比资历就行了,成何体统?

    只不过,心里堵得慌啊……

    呆立半晌,欧阳询老脸一红,拱手施礼:“下官欧阳询,见过房侍郎……”

    “哎呀呀,都说了某不是要您施礼……”待到欧阳询腰弯下来,房俊才“噌”地一下跳过去,一把拉起欧阳询的手,笑得那叫一个灿烂:“您这是折煞我呀!您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怎能以爵位官职来评论呢,您是前辈啊,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欧阳询这个郁闷呐,早不说这话,非等我行完礼了才说?

    不就是揶揄你一句吗,至于这么狠狠的打我的脸?这孩子怎么这么坏呢……

第二百四十三章 黄鹄歌() 
李二陛下无奈的看着房俊做戏,这点事儿又不值当骂他一顿,就只得当做没看见,随口说道:“都说你这字写的不错,朕观之也就那么回事儿。不过最近可有新作?写一首下来,让朕与欧阳率更品鉴一番。”

    对于房俊的诗词,李二陛下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那种开头平铺直叙、平淡若水,然后奇峰陡起,结局意境深远的风格。

    欧阳询平复了一下心情,活了这么大岁数,啥没见过?虽然吃了点亏,也不当的什么大事,寻机找补回来就是了,不能再陛下面前怄气,凭白失了风度。

    便附和道:“是呀,老夫居于家中,对二郎的词作也有耳闻,尤其是那首《卖炭翁》,看似平淡,实则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实是不可多得的佳品,足以传耀后世!”

    房俊嘴角一抽,这老东西,报复得还真够快的……

    果不其然,听到《卖炭翁》,李二陛下脸色就是一黑,狠狠的瞪了房俊一眼,这首诗,可把自家的青雀害苦了!

    房俊一缩脖子,装怂……

    李二陛下却没打算放过他,冷着脸说道:“怎么,当着朕的面就江郎才尽,当着那醉仙楼歌姬的面就才思泉涌?”

    房俊冒汗,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