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春秋愣在当场。

    长史这个官职,新罗是没有的,唯有大唐才有。

    对于汉人文化异常精通的金春秋知道,长史这个官职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

    南北朝初始,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郡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

    及至唐朝,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州府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

    金春秋乃是新罗王族,善德女王最亲近的血脉,最信赖的大臣,房俊自然不可能举荐其担任那些都护府、都督府等衙门的长史,与他身份地位对等的,唯有亲王府长史。

    可是他堂堂新罗王族,岂会千里迢迢赶赴大唐亲王的封地,去担任一介长史佐官?

    他金春秋愿意,金氏王族也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答案唯有一个,大唐的确意欲让其皇室子弟继任成为新罗之主,而只要他金春秋愿意,就是新一任的新罗之主收服新罗人的一个开始,许以他的好处,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看似与金春秋眼下的待遇并无不同,实则区别甚大……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艰难抉择() 
朴氏与金氏,作为新罗国内最高等级的贵族,世代联姻,倚为盟友,共同执掌新罗王权。这两个超级贵族同气连枝,余者只能俯首下拜任凭驱策,一丁点的反抗能力都没有。

    但是两个贵族在甜蜜的度过百年时光之后,终于因为各种分歧导致分道扬镳。

    明面上依旧是亲密的盟友,暗地里却开始各自谋划,意欲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对方,攫取对方所拥有的利益。

    作为新罗的开国之主,朴氏眼瞅着王权从自家被金氏掠夺而去,焉能心甘情愿、善罢甘休?

    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凶残手段,一刻亦未曾停止……

    周遭虎狼环伺,家中尚有毒蛇反噬,纵然眼下凶险的局势能够安然度过,金氏一族又能执掌新罗王权多少年?

    十年?

    二十年?

    还是一百年?

    他不认为高句丽与百济能够抵挡大唐天兵水陆两路铺天盖地的进攻,一旦高句丽与百济覆灭,大唐岂能容忍诺大版图之上唯有新罗偏居一隅、苟延残喘?

    这简直就像娶个新娘子回家发现还附带着一个娃那样恶心……

    金春秋已经看透彻了整个局势,要么大唐东征失败,高句丽与百金缓过神来,必然将一腔怒火倾泻在新罗头上,要么高句丽、百济覆灭,新罗成为大唐的眼中钉、肉中刺。

    哪怕两国乃是盟友!

    新罗是能够对抗高句丽与百济的联军么,还是能抵挡大唐无敌之兵锋?

    都不能。

    所以无论哪一种情况,新罗的结局已经成为必然——国破家亡。

    届时作为新罗王族,金氏一族的下场亦是清晰可见,定会在外敌与朴氏的打压之下一蹶不振,甚至身死族灭亦有可能……

    如何挽救这等绝境?

    似乎迎立大唐皇室子弟成为新罗之主,乃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大唐的某一位皇子成为新罗之主,新罗就算是彻底成为大唐的藩属之国,真正的一家人,金春秋从不认为高句丽与百济能够在大唐全力一击之下保得周全,届时作为大唐藩属,新罗便会免于战火,而金氏一族亦可以凭借献国之功勋保得周全。

    大唐取新罗,乃是为了长治久安,作为新的盟友、在新罗根深蒂固的金氏一族,必然会得到倚重。

    况且还有房俊的保证……

    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断送新罗七百年国祚?

    金氏一族自从三百年前从朴氏手中将新罗王位夺来之后,传承不绝,将新罗从一个村庄部落发展至今日的诺大国家,谁能忍心、谁能甘心传承自此断绝?

    恐怕提出迎立大唐皇室之人,将会成为新罗的罪人……

    可若是不彻底依附于大唐,新罗的前途更是堪忧,金氏一族的结局已经近在眼前。

    其中取舍,令人委实难决……

    金春秋愁得叹气,询问金法敏道:“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问完之后,就有些懊恼。

    这有什么好问的?

    只见刚刚被一个崇文馆学子名额刺激得兴奋不己几近事态的神情,便知道这孩子的倾向了……

    果然,金法敏说道:“眼下大唐强盛之势,已然席卷天下,无论是新罗亦或是百济,乃至于高句丽,妄图阻挡大唐扩张之势,亦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谁挡在大唐面前,都会被撕成碎片。”

    顿了一顿,望着父亲,他沉声说道:“父亲,唐军之强盛,远超您的预想之外,不仅仅是兵卒的悍勇,更在于他们日新月异的军械装备。那等瓜瓜一样大的铁疙瘩,点燃印信之后投掷出去,足以开山裂石,岂是人体能够抵挡?还有那舰船之上的火炮……父亲大抵以为咱们金城城高墙厚吧?那等火炮只要一发,再厚的城墙亦要崩裂坍塌!舰船行于海上,一日千里,多少辎重兵械不能运输?所以,高句丽与百济必败!”

    “一旦高句丽与百济战败,唐军长驱直入,很容易恢复当初汉四郡的统治,届时新罗偏安一隅,便成为唐人眼中的癣疥之疾,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迟早会对新罗动手!”

    “届时,金氏一族如何自处?”

    父子两个观点几近相同,金法敏说完,两人一时间俱都陷入沉默。

    厅堂内落针可闻。

    半晌,金春秋方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叹道:“可是即便如此,为父却又如何向陛下提及此事?陛下随时一介女流,然而聪慧果敢,对为父更是信赖有加,现在让为父前去劝导陛下禅位于唐人,自断国祚……为父张不开口啊。”

    作为与“圣骨”血缘最接近的同宗,善德女王对于金春秋一向崇信,倍加重用。

    既然说到“圣骨”,就不得不提新罗贵族为了巩固其特权地位,而推出的奇葩的“骨品制”。

    新罗国的统治集团是由三姓王族和六部贵族组成,朴、金、昔三姓是新罗统治集团中最大的贵族,不但可世袭王位,还独占整个官僚体系,拥有无上权力。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大小贵族依次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

    唯有“圣骨”贵族能继承王位。

    贵族按血统确定等级身份及相应官阶,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袭不变。

    按理说,金春秋乃是金氏王族的近支子弟,却为何当初新罗王位传给了善德女王,而非是他呢?

    这是因为金春秋是金龙树和天明公主的儿子,金龙树是真智王的儿子,而真智王是被废的王,新罗法律规定,圣骨被废后就降为真骨,骨品是世袭不变的,因此金春秋原本应该是圣骨,却成为了真骨,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同理,他的儿子金法敏也不行……

    亦正是因此,金春秋一心一意的辅佐善德女王,从未生出对王位的觊觎之心。

    金法敏沉吟少顷,低声道:“以孩儿之见,此事不必向陛下言及,陛下聪慧,焉能看不清这形势?只需父亲将真正的幕后主使交给房俊,必然引起朝中动荡,陛下迫于压力,哪怕再是不愿,亦不得不允许唐人介入,亦会知道应当如何取舍。”

    金春秋默然不语。

    真正的幕后主使,他早已知道是谁。

    那是新罗的立国之主、圣骨三大家族之一的朴氏!

    纵然新罗王位由金氏一族把持了三百年之久,但是朴氏却一直孜孜不倦的经营着,每一天都梦想着能够从金氏手中夺回失去几百年的王位!

    另外,由于金氏一族高高在上,导致这些年朴氏、昔氏愈走愈近,这两大圣骨家族固然沉寂多年,但是实力依旧遍及朝堂。一旦金春秋将幕后主使交出去,必然引起这两大家族的强势反弹,稍有不慎,整个新罗都将陷入动荡之中,甚至战火燃起!

    相比于整个国家陷入动乱,金春秋更感到为难的,是此举等同于将善德女王架在火上烧烤……

    对于一个勤政爱民兢兢业业的女王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眼见着整个国家陷入动荡绝望,尚且要禅让王位去争取大唐的支持来平息内乱更加伤心的事情了。

    想起这些年女王陛下对自己的信赖器重,金春秋思忖良久,方才缓缓道:“让为父再想一想……”

    这边金春秋父子为了金氏王族以及自己的利益在纠结考量,那边房俊已经将书信以火漆密封,交给两名斥候。

    “尔等执此密信,拿着本官将符,乘坐战船返回华亭镇,而后沿着驿站一路北上长安,途中不得停留,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呈递太极宫,若有任何闪失,军法处置!”

    两个斥候心中一凛,连忙立正身体,大声应诺:“卑下明白,绝不敢耽误军国大事!”

    “很好!”

    房俊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温言鼓励道:“此去长安,千山万水,其中之艰辛,本官亦是深知。只是军务紧急,尔等身为军人,自当排出万难,勇往直前!密信送抵长安之后,便毋须急着回转新罗,返回华亭镇之后便留在水师驻地,明年开春东征之际,再随军出海,届时,本官许你二人一个校尉之职!”

    这个年代,长途跋涉的风险太大,客死异乡之事动辄发生,纵然是军中通信,这般远隔千山万水的一路疾行,各种意外很容易要了一个人的命。

    适当的奖赏是必须的。

    两个斥候顿时大喜,兴奋的施行军礼道:“侯爷放心,卑下纵然是死,亦要爬到长安,死在长安!”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逼上梁山() 
    唐军列阵于王城之外、长街之上,新罗百姓除去开始之时的疑惑惶然之外,便渐渐安静下来,并未引起太多恐慌。

    新罗人对于唐人素来亲近。

    立国以来,无论是大汉四郡时期,亦或是后来新罗异军突起连连攻克高句丽与百济的城池,打得这两个国家丢盔弃甲,乃至于现在被困于一隅备受欺凌,新罗都始终保持与汉人的友好关系。

    每过几年,都有新罗派去中原王朝的使节,而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大唐商贾来到新罗,双方的交流非常频繁。

    汉人仁义知礼,只要你不去惹他,他就会照规矩跟你做生意,甚少欺行霸市、为非作歹之辈。而新罗人也相对温和,没有高句丽人和倭人那么大的戾气,大家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相处甚是愉快。

    而现在,新罗百姓尽皆知晓唐军此来,乃是为了与新罗结盟,共同对抗高句丽与百济,至于唐军忽然在长街之上列阵以待,对王城虎视眈眈,大家也都听闻了昨夜之事,并不觉有何不妥——人家堂堂的大唐侯爵,皇帝之婿、宰辅之子,本身更是兵部尚书、水师统帅,差一点就在街上被人刺杀掉,换成谁不会勃然大怒?

    然则即便如此,唐军也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不满,对朝廷施压,却没有半分扰民之行为

    这才是仁义之师啊!

    所以度过了起初的惶然,新罗百姓纷纷走上街头,胆子大的,便远远的望着唐军鼎盛的军容指指点点,私下议论纷纷,而唐军也视若不见,只要不踏入警戒线之内,任凭新罗百姓围观,秋毫无犯。

    黄昏降至,街上的百姓渐渐稀少,整座城池都慢慢陷入沉寂之中。

    房俊等了一天,也未等来金春秋父子的反馈,却并不着急。

    没有反馈,就意味着对方尚在权衡利弊、考量得失,否则早已推出一个替死鬼来糊弄自己,并已经做好应对自己暴怒的准备。

    只要没有拒绝,那就代表还有希望

    诺大的王宫之内,已然燃起烛火,一片通明。

    善德女王刚刚沐浴过后,脱下严谨的宫装,换上了一套寻常的唐式直缀,乌鸦鸦的头发尚有些许水气,用一跟嫩黄色的丝绦绾住,束于脑后,整个人清洁利落,不似以为女王,仿佛浊世翩翩佳公子。

    这一份扮相若是出现与新罗贵族的宴会之上,怕是能够引得那些豪门贵妇两眼放光,蝶儿见了蜂蜜一般扑上来

    跪坐在书斋之内,手执朱笔处理了几分公务,善德女王便有些心不在焉,阁下朱笔,命侍女沏来一壶清茶,然后斥退左右,一个人自斟慢饮,琢磨着眼下的局势。

    未几,一个侍女悄声走到门口,躬身施礼,轻声道:“大将军入宫,求见陛下。”

    善德女王微微蹙眉,抬头看了一眼外有已然渐渐漆黑的夜色,心里思忖这么晚了,金庾信进宫有何要事?

    口中却道:“快快宣召,带他前来此处。”

    “喏。”

    侍女躬身退下。

    纵然深夜相会于深宫,难免有一些流言蜚语传扬出去,但她却不能不见金庾信。两人自幼相识,曾一度情深意笃,算得上是青梅竹马,虽则后来渐渐疏远,情分也不似以往那般浓烈,但彼此构建与这份情谊之上的信任,却是无比真挚坚挺。

    善德女王确信,纵然整个新罗都被判她,当她身后唯剩下一人之时,这人必是金庾信

    少顷,书斋之外脚步声响,金庾信在侍女引领之下,大步入内。

    “臣觐见陛下!”

    金庾信跪坐在善德女王身前,俯首施礼。

    善德女王连忙伸出雪白的素手虚虚一扶,柔声道:“你我之间,私下见面,又何必诸多虚礼?快快起来!”

    金庾信道:“多谢陛下。”

    他抬起头,便见到面前这张未曾被岁月侵蚀的如花玉容,正绽放着温柔如水的笑意,红唇轻启,一双剪水也似的眸子凝视着他,柔声问道:“这么晚入宫见我,所为何事?”

    善德女王说着话儿,伸出纤手,亲自给金庾信斟了一杯茶,放在他的面前。

    金庾信只觉得心脏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有些发悸,连忙错开目光,不敢去看这张令他曾一度神思不属朝思暮想的俏脸,干咳一声,拿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