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说的房俊美滋滋的,但是说到“正直无私、道德高尚”这句,即便是房俊早已修炼到脸皮可以锉刀,也不禁脸红了……

    打个哈哈,不好意思说道:“陛下谬赞了,其实……微臣也不是陛下说的那么完美,哈哈,那个……小毛病还是有一些的……”

    李二陛下哈哈一笑:“还算有自知之明!”

    旁边的高阳公主则给了房俊一个大大的白眼,俏脸做出一个呕吐的表情,嫌弃房俊的不要脸。

    房俊心说这丫头怎么也跟着来了?

    见到后面的李君羡,赶紧也打了招呼。

    正在这时,不远处的河堤后面,跑过来一个粉裙绿罩衫的娇俏小丫鬟,远远的便脆声喊道:“二郎——上课的时候到啦!”

    李二陛下奇道:“你还去上课?嗯,知道上进,多读书总是好的,不错!虽然年龄大了点,不过只要下苦功,还是能有一番成就的。朕观你的那些诗词,虽然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但字句太多平白,比不得那些锦绣华彩的文章,还要努力!”

    “这个……”房俊尴尬的笑笑,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李二陛下的侧脸,慢吞吞说道:“其实……是去给孩子们上课……”

    高阳公主惊呼道:“你当先生啦?”

    房俊翻个白眼:“房某才高七斗半,当个启蒙先生很奇怪么?”

    李二陛下却愠怒道:“胡闹!仗着有几分文采便误人子弟,岂是君子所为?简直不像话!”

    房俊这个委屈啊,您才不像话呢,啥都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的就给咱扣一大帽子……

    当下梗着脖子说道:“但是微臣觉得教的还不错!”

    李二陛下气笑了:“还教的不错?来来来,把《论语》给某背一遍,背出来,某就承认你这个教书先生的身份!”

    房俊顿时卡壳。

    《论语》……除了几句什么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其余完全不知道……

    原本的房遗爱基本不看书,而房俊即便是大学毕业,可哪里学过这个?

    房俊不服:“您这不是难为人么……再说微臣也不教学生读这些玩意。”

    高阳公主鄙视道:“直接就说不会得了……”

    房俊瞪她一眼,臭丫头不要捣乱!

    李二陛下气道:“好好好!让你背一遍《论语》,你居然说某难为人……那你说说,你教学生什么?”

    房俊眼珠子转了转,提议道:“要不……待会儿微臣去给学生上课,您旁观一下?”

    李二陛下痛快的说道:“成!某就去看看你这个‘七斗半’的才子,到底是教书育人,还是误人子弟!教的不好,别怪某收拾你!”

    房俊对那小丫鬟说道:“俏儿,你且先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衫,送到学堂那边,我随后就到。”

    “哦!”

    俏儿不认得这个看上去气质很好、长得很帅的大叔,答应一声,转身欢快的跑远。

    一行人向着庄子里的学堂行去。

    ************

    房家农庄原本不大,但是自从接受了上千灾民之后,不得不急速扩建,现在的规模几乎是之前的四五倍。

    沿着开矿开出的一大块平整的土地,红砖的房子整整齐齐的排列出去。这些房子虽然间量不大,但胜在规划统一,干净利落,看上去很是震撼。

    男人们大抵都去了码头和河岸,留下来的都是家中妇女和老人,出来进去的收拾房子,各个脸上虽然满是疲劳,但更多的却是灿烂的笑容……

    李二陛下惊叹道:“这房子用的什么材料,怎么会建造得这么快?”

    从开春化冻开始,这才几天的功夫?

    房家解释道:“是用就地挖取的粘土混以煤渣,放入窑中煅烧,这种红砖不如青砖坚固,以之修砌城墙或许不成,但是盖房子却绰绰有余。开春以来,庄子里新建了七座砖窑,日夜不停的煅烧,产量不少,但直至目前,尚有大概两成的灾民无处安身。不过半月之后,所有人都能分到这么一间足以安身立命的房子。”

    烧这种砖不求质量,只求数量,所以产量很大。

    李二陛下点点头,算是无言的称赞。

    等到了学堂,李二陛下也好,高阳公主也罢,即便是一向冷脸耍酷的李君羡,全都目瞪口呆。

    高阳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面前这一排高大宽敞、窗户上安装的全是平整光滑的玻璃的房舍,呐呐道:“这是……学堂?”

    房家挺了一下腰,傲然道:“某跟这里所有人保证过,在房家湾,最高大、最宽敞、最明亮的那座房子,永远都是学堂!”

    李二陛下负手站在学堂前,审视着周边的一切,心潮起伏。

    高大的房舍建在山坡的高处,不虞有被水淹的危险,墙壁大概就是用红砖加上那种新式水泥砌成,看上去坚固耐用。屋顶没有覆以瓦片,而是几乎平整的顶部,稍稍在中间屋脊处找出滚水,使得雨水能流下来,不至于留在屋顶造成渗水。

    最晃人眼球的是那一块块平整光滑的玻璃,太奢侈了!

    直至目前,工坊仍然不能掌握平板玻璃的技术,所造的玻璃大多是残次品,偶尔的成品,都被外面的商家炒成天价。

    这一溜儿窗子上的玻璃,造价怕是就不下于上千贯!

    高阳公主有些艳羡,冬日里,她想将自己住处的宫殿换上玻璃,结果算来算去,换不起……

    而现在,房俊居然将最好的玻璃全都给这间学堂装上了,简直暴殄天物啊!

    便撅起嘴,有些不爽的说道:“这也太浪费了吧?”

    房俊领着他们向学堂旁边的一间办公所用的屋子走过去,一边说道:“再苦不能苦学生,再穷不能穷教育!”

    李二陛下赞道:“说得好!只要你这番心意能保持下去,某敢说,二十年之后,大唐的朝堂之上,必有此处的学子!”

    房俊闻言,稍稍一顿,站住身转过来,面对李二陛下,笑得露出一口白牙:“陛下此言差矣,微臣心中的设想,是在十年之内,让我房家湾学堂的学子,成为大唐所有官吏的标准!”

    “做梦吧你!”

    高阳公主觉得这个房俊今儿是疯了,这都说得什么鬼话?

    房俊哈哈一笑:“公主殿下,请拭目以待!”

    说着,转入一间屋子换衣服去了。

    李二陛下沉默的看着眼前这座窗明几亮的学堂,不知为何,心里却对房俊刚刚那句话产生了一种畏惧感。

    没错,就是畏惧。

    堂堂大唐皇帝陛下,会因为一句话而产生畏惧,是不是很好笑?

    一点也不!

    因为从房俊的身上,李二陛下看到了一种改变,一种绝对不同于以往经验的改变……

    码头、水车、学堂……尽皆与以往所见不同。

    人对于未知的畏惧,是天性使然。

    李二陛下不知道房俊带来的这些改变,究竟对大唐是好还是不好,所以他才会畏惧。

    他甚至在想:要不要把这个棒槌一刀砍了了事?

    可转瞬他就摒弃了这个可笑的想法。

    因为在这里所有人的脸上,他都看得到那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明天会更好的憧憬。

    或许可以看一看,这改变究竟如何?

    正有些走神,房俊换了一套长衫出来,将腋下夹着的一本书向李二陛下扬了一扬,黑脸上满是诡异的笑容:“待会儿,微臣有一件礼物献于陛下。是一件超级大礼包,陛下您或许现在就应该想想,是不是将微臣这个侯爵,换成一个公爵……”

    李二陛下没好气的道:“赶紧去讲你的课吧!满嘴胡说八道……”

    房俊哈哈一笑:“微臣敢保证,这件礼物,陛下就算是用一座城池来换,也能感觉超值!”

    言罢,推开学堂的门。

    开门的一刹那,李二陛下看到学堂里的学子齐刷刷站起,整齐划一的扯着嗓子大喊:“老师好——”

    ……

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 
李二陛下制止了任中流搬个凳子到学堂里头的建议,就负手站在外面,透过明亮的玻璃注视着学堂的一切。

    不得不说的是,一个十七岁的大孩子给一群下至七八岁上至十二三的小孩子上课,这画面很违和,而且房俊这厮长得还毫无文艺气质……

    学堂里的摆设跟时下的大多数学堂皆不相同。

    取消了几个人共用的长条书案,而是一种单人的高脚书桌,学子们亦不是席地跪坐,每人一个带着靠背的胡凳,坐在上面很是轻松,避免了长时间跪坐产生的血脉不畅。

    房俊亦不是寻常塾师那般席地开讲,而是独自站在前边,面前一张略宽的高脚讲桌,身后有一块涂了黑漆的木板,挂在墙上。

    房俊笑容温和,问道:“昨日所学,可曾忘记?”

    学生们大声回答:“不曾!”

    房俊点头嘉许,说道:“很好!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拿起书本,将昨日所学过的朗读一遍。”

    堂上的学生们纷纷翻开面前的书籍,这让李二陛下又是吃了一惊。

    居然人手一本书籍?

    这厮可真是舍得下本钱……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

    纸张没有改良,要么是贵的要死的宣纸,要么是质量极差的竹纸,两者都很难满足书籍的大量普及。因为,“抄书”就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无他,既然买不起,只好借来抄……

    另一个,是雕版印刷昂贵的成本和繁琐的工序。

    为何世家大族能垄断教育,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出自他们,而寒门子弟甚少可以出头?

    就在于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寒门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代代出人才,而寒门子弟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此消彼长,世家大族越来越多的掌控住社会资源,天下官员皆出于此,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廷议的结果!

    因为,几乎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自己人”……

    自李二陛下登基即位以来,世家大族的顽疾愈发明显,这直接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愈发尖锐。李二陛下做梦都想打破这些世家大族建筑起来的顽固藩篱,扶持寒门士子崛起,那样才会让朝廷、让天下趋于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独大。

    平衡,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世家大族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们极力打压寒门士子,垄断教育资源,根本不习的机会。不读书,不能明理,如何跟他们争?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的成本太高,高到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让全天下的人都有书读……

    所以,房俊刚刚说“在房家湾,最高大、最宽敞、最明亮的那座房子,永远都是学堂!”这句话的时候,李二陛下很激动,也很认同,房俊能凭借一己之力让房家湾的孩子有书读,有大魄力!

    可是当房俊说出另一句“再苦不能苦学生,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时候,又有些嗤之以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区区一个房家湾,你自然可以这么说,可是放到整个关中、整个大唐,要花费多少银钱?

    站着说话不腰疼!

    然而现在当孩子们人手一本书籍,李二陛下不得不赞叹,这厮是真的舍得下本钱!

    李二陛下神思飞跃,却被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唤回现实。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李二陛下有些茫然:“这是什么书?”

    他不仅能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亦能上马执槊冲锋陷阵,更能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想起来哪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三字一句,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辞通俗、顺口、易记,更蕴含着至理……

    自己怎么可能没有印象?

    莫非……

    李二陛下看向身后的任中流。

    任中流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与有荣焉的说道:“正如陛下所想,这本《三字经》,便是房侍郎所著。”

    “可有成书?”

    李二陛下目光灼灼。

    “自然,陛下稍待。”任中流告罪离去,去了旁边办公的屋子,不一会儿取过来一摞装订成册的书籍,给了李二陛下一本,被高阳公主要去一本,其余都塞给李君羡:“拿回去送给族中子弟,读一读,很是不错的启蒙书籍。”

    李君羡哭笑不得,虽然也很好奇这本书都写些什么,但自己正当值呢,岂能背着一摞书到处走?

    “可否请任员外送去某府里?”

    “哦!”任中流一拍额头,歉然道:“忘记李将军正在当值,没问题,待会儿就遣人给将军送去。”

    李君羡感激道:“多谢。”

    李二陛下站在学堂之外,手捧书籍,越读越是心惊,越读越是敬佩!翻到最后,至“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时戛然而止,颇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这本《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孩童背诵《三字经》启蒙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语句短小精悍,琅琅上口。

    这是一个不曾就学的楞怂作出来的?

    这特么简直就是大儒的水准啊!即便那些声名远扬的饱学大儒,大抵也没几个能作得出这样一本书!

    太震撼了!

    李二陛下几乎可以保证,此书一出,必将风靡天下,成就孩童启蒙的最佳读物!

    到那时,房俊的名字亦将家喻户晓,妥妥的一个“大儒”称号跑不掉!

    这小子难道真是一个天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