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宰江山- 第7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这还没有成为事实,但这种大事总是有苗头显露迹象的。这让奥地利的弗朗茨二世无法忍受,神圣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利益受到了极大地威胁。

    维也纳与伦敦的关系极为密切,作为传统的欧陆强国,弗朗茨二世的态度也是第三次反法联盟的基础。英国就那么点人,不可能把红虾兵拉到大陆上来,跟法国人刚正面的。伦敦必须在陆地上为自己找到一个能抗事的打手。奥地利就是最适合的一个!而要是把俄罗斯也拉上,那简直是完美。

    可这干奥斯曼人什么事儿呢?

    塞利姆三世看着巴巴的赶到伊斯坦布尔的英国、奥地利使者,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他才没兴趣趟欧洲那滩浑水呢。他感兴趣的是当二道贩子,是赚钱。

    现在,有点眼光的人都看出来了:反法联盟即便能拉拢整个欧洲,要想碾压拿破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事儿。站稳了脚跟的拿破仑已经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击败的了。

    在《亚眠和约》签署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拿破仑虽然跟英国很快就再度闹翻,但是在欧洲大陆上,法国却享受了自革命之后难得的一段和平时光。也就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拿破仑的主导下,法国的钢铁业和水泥业有了显著的增长,前者产量至少比1800年翻了一番,已经赶上了波旁王朝时期。

    这让法国的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新式枪炮的同时,也有了足够的铁筋水泥在法国境内修筑起一处又一处的永久性防御工事。

    拿破仑很有自信,但他也不会自信倒蒙了头。再能打仗的将军也不可能百战百胜,而且在中国学习了三年的他,也知道什么叫‘先不败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的这一思想实在是很能震撼人心。

    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去追求胜利。这样的战争还有失败的可能吗?或者说这样的国家还有失败的可能吗?

    这句话十分适用于法国,适用于拿破仑。

    他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胜利,还有‘不败之地’。

    而增强法国的国防,为法国披上一层坚实的盔甲,这绝对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二百年前的欧洲,每个国家都发疯了一样在自己的国界线上修筑一座座的棱堡。

    但这无疑也会让法国变得更加缺乏物质,不管是水泥还是钢铁。尤其是法军那庞大的建制下,自身相对缓慢的武器更换速度,他们无疑是奥斯曼帝国最优秀的贸易对象。

    他们与奥斯曼同处一个地中海,奥斯曼的商船直接在意大利沿海就可以靠岸,只要贸易之路开启,那简直是一条流淌着黄金的江河。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反法联盟,英国人虽然已经逐渐退出的东地中海,但他们还牢牢掌控着直布罗陀海峡,还有着不俗的海面战力。这生意做起来也不会比法国逊色。

    在英国和奥地利的使者来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苏丹皇宫内,塞利姆三世微笑着听取着大维齐尔雷杰普帕夏关于奥斯曼自身的各工厂在秋季状况的汇报。

    “……总的来说收益增加最多的还是我们的纺织厂。战争对于社会的破坏太大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他们的棉布产量都因为战争而降低了很多。尤其是法国。”奥斯曼帝国在引入中国之前,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个对法国敞开了大门的大市场。

    法国因为战争而纺织业遭受重创,丢失了奥斯曼的市场,中国人和英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缺,尤其是中国。因为它与奥斯曼帝国的亲密盟友关系,以及之前就在奥斯曼上层社会的经营,占据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所以,现在就是奥斯曼反攻法国市场的时候了。奥斯曼完全可以从中国进口足够多的棉布,然后销售到法国去。反正飘洋过海而来的中国棉布,价格虽然上涨了不少,却也不比欧洲的同类布匹价格贵了。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特别是战争所需的大量军用棉纱和酒精,价格已经比战前涨了两倍。”

    酒精就是粮食,没有粮食拿来的医用酒精?这种从中国传来的‘发明’,已经有实际效果证明了自己的效用,对于抑制伤口发炎有着绝大的效果。

    “如果我们跟英国和法国的交易,都能顺利完成。预计今年全年的利润收入将会会过了十万英镑。”这还只是纺织品和军用棉纱和酒精,更大头的是军火。“军火上的获益更大。我们从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手里都收到了大量的订单。”这些订单如果靠着奥斯曼帝国自己的兵工厂制造,五年也造不完,可他们背后有个中国,而中国人也非常够朋友的让奥斯曼从中插上一脚。“新式火枪订单总计五万两千杆,各型号六角炮八百五十门,炮弹15万发,火药两万桶。铜块七百吨,铅块两千吨,锡块两千吨。我们的收益总计约在三十万英镑。”

    显而易见,中国人会赚的更多。可是这四十万英镑的利润,那是人家中国白白让出来的啊。这才是奥斯曼的真正朋友。

    塞利姆三世看着天方半岛的地图,他觉得自己可以给中国人更大的画饼。

    是的,画饼。

    奥斯曼与中国交往了几十年,一些词汇也从东方传到了奥斯曼。画饼这个词儿,就是其中一个。

    天方半岛上有瓦哈比派,自己可以划出半个天方半岛,只要中国人能狠狠地把那群可恶的家伙给镇压了。那该死的沙特家族!

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 
苏丹皇宫的大厅中,赛利姆三世很快见到了两位熟悉的特使。

    穿着得体的礼服,带着白色的假发,还有那浑身散发的香水味道,‘文雅’中不自觉带着一丝高傲,这就是英国和奥地利的贵族。

    只是令赛利姆三世觉得好笑的是,这两人在不久前还甩脸子给他看呢,现在就要对着他卖好了。

    国与国之间就是这样。

    人们常说夫妻没有隔夜仇,这句话放在国与国之间更合适用。两个曾经敌对的国家可能为了某件事在一夜之间就能成为盟友,比如一战时候的英法;两个曾经亲密的盟国也可能因为了某件事而一夜之间成为仇敌,就像德国和沙俄,和英国。

    奥斯曼与奥地利是仇敌,跟英国人的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欧洲人玩外交已经玩了几百年,职业外交人员的基本素养还是有的,双方见面时还是非常友好的。不管是两位大使还是赛利姆三世都非常客气的行礼问好。

    在客套性的问候完毕后,赛利姆三世直接提出的了自己疑问:

    “不知道两位特使这次来伊斯坦布尔是为了什么事情啊?听说你们刚回到伦敦和维也纳,就再次启程返回伊斯坦布尔,这般急迫,应该是带着好消息的吧?”赛利姆三世的话中暗含着一丝揶揄。

    英国人的特使乔治·约翰逊说道:

    “尊敬的苏丹陛下,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这个喜悦的时节,我们两人确实带来你所期望的好消息。但除了这些,我们还带来了一些小小的要求。如果这些小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大不列颠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还将会给予陛下更大更多的好消息。”

    只有诱惑,没有威胁。约翰逊没有说什么如果他们的‘小小’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怎么怎么样。

    伦敦的明智可见一番。

    奥斯曼帝国已经不是原先的奥斯曼帝国了,他们的‘强大’也可见一番。

    这是天方世界的唯一一等列强。对于一个能两三年中独自抗下奥地利和俄罗斯联合进攻的国家,太过露骨的威胁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外交手段,

    赛利姆三世也笑了起来,知道伦敦和维也纳的顾忌,这种感觉让他觉得真的好爽啊。有什么是能比压着自己的敌人不敢对自己放一句硬话更叫人酸爽的呢?

    眼前的英国人、奥地利人是敢怒而不敢言吧?他们的‘要挟’不是述之武力,而是以经济利益作为筹码,这样的要挟塞利姆三世并没有生气:

    “那就请大使先生具体说说吧!”

    “尊敬的苏丹陛下。我们的好消息都在这里。”英国大使立刻拿出一大张的单子。“总额三十万英镑的粮食、军火和药品订单,以及七十万英镑的购买意向。只要我们的要求能得到满足,它们马上就会化为黄金送到陛下的皇宫中!”

    而这一百万英镑还只是伦敦一家给出的答案,别忘了奥地利人也要出把血的,还有俄罗斯人。三家合在一起,可是一笔了不得财富,二百万只多不少。纵然奥斯曼人只能从中获得很小的一部分利润,那也是二三十万英镑啊。

    当然,更多地利润在于中国,奥斯曼人二道贩子的生涯,那说白了就是在为中国火中取栗。跟法国人的物资贸易,英国人更狠的是奥斯曼这个代理商,而不是它背后的生产商。

    但整个伊斯坦布尔还没人看透这一点,或者在巨大的利润面前,他们根本就忽视了这一点。

    赛利姆三世接过单子扫了一眼。

    购买的物资清单不外乎是棉纱、粮食、药品、军火等等,除了数量比较大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到是购买意向里面,竟然让他发现了大量的铜铁铅锡等金属的名字。这让赛利姆三世很是意外,难道欧洲的大战已经影响到这个地步了吗?

    “至于要求。就是希望陛下主宰的奥斯曼帝国能够与俄罗斯帝国减少敌意,保持和平,让两边的人民都能过上一段不再充斥着战争和鲜血的生活。”

    英国人姿态放得真叫一个低,竟然连奥斯曼与法国隐隐存在的‘贸易’都选择了视而不见。这实在是让赛利姆三世舒爽的不行。当然,英国人虽然把姿态摆得很低,但到了最后那约翰逊还是透漏出了一丝针对奥法贸易往来的小建议:今后奥斯曼与法国间的物资交易,奥斯曼完全可以等价卖给英国、奥地利。

    如果奥斯曼愿意放弃与法国的贸易,他们甚至愿意溢价来收购。

    这几乎是在说,我们理解奥斯曼所在的立场他们跟法国的友谊源远流长么,所以并不奢求在如今态势下,奥斯曼就完全断绝自己和法国的关系。可是要求一下奥斯曼帝国尽可能少自己与法国人做生意总可以了吧?如果奥斯曼人手里真的有货,英国、奥地利完全可以出钱卖么。

    奥斯曼人是求财,英国人、奥地利人都有钱,赚谁的钱不是赚呢?

    “呵呵!”赛利姆三世一扬笑了起来。

    英国人的这个态度好,很好。但是想的太‘简单’了!

    现在奥斯曼与法国的贸易额,占据了奥斯曼转口贸易的五成还多,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法国人从中国那儿得到的钱财售卖路易斯安那所得,其中一部分就化作了拿破仑所急需的军用物资。这是奥斯曼必须交到法国人手中的。所以让奥斯曼彻底断绝与法兰西的贸易,那还真不可能。

    但英国人的这种许诺从某一方面看,却是有着不小的空子可钻,是一笔很大的利益的。

    要知道,法国不同于英国,战争让法国的纺织业遭受了重创,殖民地由于本土利益隔绝,殖民利益锐减。奥斯曼人的二道贩子生涯,其中的棉布、棉纱和生丝这三大类的销售额里有将近六成是输往法国的。

    奥斯曼人的‘援手’解决了法国很大的难题,如果英国人、奥地利人愿意‘溢价’来收购,那可了不得了。当然,奥斯曼人依旧会跟法国做生意的,一些事情不是金钱就可以买来的。这个时候奥斯曼与法国维持贸易,那就是在给法国不断地输血,这是在救法国的性命,是能深深地夯实法兰西与奥斯曼的友谊的。

    就算英国人、奥地利人肯出同样的价钱来赎去商品,赛利姆三世也不可能答应的。、

    再说了,这些贸易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持续时间将会很长,赛利姆三世觉得欧洲的战争只要一直这般的进行下去,今后几十年内奥斯曼与法国就都会有保持这一规模的贸易,这是多么丰厚的汇报啊。

    而且这也会让法兰西与奥斯曼的友谊得到彻底的稳固,这直接关系到奥斯曼帝国的战略计划,关系到他未来的长远打算东方有中国,西方再有法兰西,有此两大盟友,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将会得到彻底的拱护。

    而如果法国没有了奥斯曼的物资供给,英奥等反法联盟国家对法国的‘优势’将会陡然上涨一个档次。甚至因为历史的变动,拿破仑会提前走完自己辉煌的一生也说不定,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被直接改写也非难事。那陈汉的利益就损失的太大了,奥斯曼的利益也损失大了。

    赛利姆三世就算愿意答应英国人的提议,他背后的陈鸣也不会让他点头的。万一法国大革命提前被反法联盟给镇压了,陈汉的损失就直接是战略级别的。而对于赛利姆三世和他统治的奥斯曼帝国而言,那也是一个灾难。法国的大革命被镇压了,他们还怎么当二道贩子?还怎么继续卖给法国武器?

    后面几年的销售收入,英国人可不会给奥斯曼人垫付。

    当然,赛利姆三世也希望欧洲始终陷入战争当中。虽然一个强大的欧陆国家并不符合奥斯曼的利益,如果英法两国注定有一个要强大起来,伊斯坦布尔宁愿那个人是英国,也不希望是法国。

    一个强大地海上英国,对奥斯曼和赛利姆三世本人都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这会让欧陆的力量先天上受到吸引,从而让奥斯曼的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可是,英法之间的较劲已经持续了三四百年,对比让法国这个欧陆霸主彻底坠落,保持着两强相争,那是更有利于奥斯曼。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赛利姆三世的脑子里回响起了一连串的‘中国话’。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完全用简单的寥寥几字,形象逼真的‘刻画’除了眼下奥斯曼帝国所面临的一切。

    而且俄国人和奥地利人本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死敌,他们在英国人的鼓舞下,与法兰西帝国真开一场场殊死搏杀,这简直是最最有利于奥斯曼人的事态发展了。

    这也是用事实证明了法国先贤的智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