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宰江山- 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最重要的是郑信的性命。”郑信子嗣众多,但是眼下时候在暹罗国内真正掌权的只有王子昭水,他是暹罗军后勤部的主管,大儿子格龙坤拉普摆正在成均公学求学。郑信属意于昭水接位,只是还没有向南京求封世子。

    如果暹罗的郑信被杀,留在暹罗的儿子也纷纷被杀,陈汉虽然能把格龙坤拉普摆,或者是另外两个在南京求学的郑信之子推上王位,但暹罗很可能会从中国的大粮仓变成一个大泥潭。

    这场事变中很难说暹罗佛门没有插手,那么陈汉将新人推上王位后,必然要对暹罗佛界展开一番清洗的。而作为一个佛国,和尚在暹罗的影响力很大很深,这期间无数的暹罗泰族人很容易被煽动起来反对中国。一个没有任何威望的新王,几乎就是陈汉的傀儡,可供攻击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这会让暹罗从对中国弥足有益的粮仓变成污水翻滚的泥潭。

    在主要目的已经将被转移的南京角度看,这是一个很不好很不好的消息。

    南洋已经彻底落入陈汉的手中,陈鸣的眼睛就转向了印度、俄罗斯和北美,中国就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扩张了,这个时候连暹罗对他的吸引力都变得渺小。他当然不想看到暹罗陷入混乱,然后还可能波及到缅甸、安南等等。

    已经制定的计划出现了乱子,这是让陈鸣最不痛快的。

    在移民大开发被提上日程的情况下,粮食就变得很重要很重要了。因为北美也好,南洋也好,南明州也罢,要再开大规模的移民,粮食保障就是第一位的。暹罗的‘价值’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国在国外的第一大粮仓。乱不得!

    然而陈鸣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跟陈聪在这儿嘀嘀咕咕的时候,陈汉与暹罗军队的第一场战斗已经打响了。

    战争的一方是控制了曼谷的暹罗军队,战争的另一方是叶廷洋紧急带队赶到曼谷的驱逐舰队。

    曼谷是暹罗最重要的港口啊,大批的华人华商聚集在那里,虽然面积狭小,可要论繁荣度比之一河之隔的吞武里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暹罗军进入曼谷的动作虽然快速,但还是有华商扯帆离开了曼谷港。他们的目的是金边的新口港,也就是原时空位面中柬埔寨的第二大城市西哈努克港。

    这是一处天然的深水海港,水深三到四丈,外有小岛作天然防波堤,自从开埠之后,这儿就迅速成为了金边的富华之地。

    同时,这儿也是南洋水师战船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好死不活的,叶廷洋这活儿就率着一支小舰队停留在新口港。

    得报后,叶廷洋立刻带领舰队奔赴曼谷港。

    作为一个不设防的港口,曼谷港对于舰队的威胁完全是零。暹罗军队草草设立的几门火炮,打的还没有驱逐舰上的八斤炮远。

    炮弹轻易地就摧毁了暹罗军队的炮防阵地,然后将距离拉到五百米之外,对着暹罗军队的营地全力轰击,炮弹不仅命中了营地,还落在了周边建筑上头,很快就燃起了大火。

    南洋水师打出来的是炙红的纵火弹,呛人的浓烟被海风卷着在曼谷港上空摇晃。

    上百名穿着吞武里禁卫军服装的士兵如没头苍蝇一样在曼谷港口大呼小叫的奔来走去,更多的华人老弱妇孺则紧紧搂着亲人蜷缩在屋里,脸色苍白。但是曼谷的华人男丁的脸上,则全都浮现出了兴奋,不可抑制的兴奋。

    郑信真的很亲近华人,特别是他祖籍广东潮州地区的移民,他们都被泰族人被称为“王族华人”。

    驱逐舰依旧不敢靠岸,但他们能放下小船,将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送上了曼谷港口。

    稀疏的枪声,但声声催命,港口空地上到处都是血肉模糊中弹死去的吞武里禁卫军士兵,少数还没有断气的则发出了嘶哑而虚弱的呼叫。

    通銮在曼谷港放了大概有两千人,但是这四个营的军官有小半被刚刚拿下不久,新任长官威望根本没有建立起来。而这些禁卫军士兵昔日被信仰情绪鼓动着,推翻了郑信的统治,等到通銮带领大军逼近吞武里的时候,狂热的信仰情绪低落后,清醒来的他们根本就兵无斗志,几乎是束手就擒一样被缴了械。

    当然通銮不会白白放着这支暹罗最精锐的部队而不用的,转而他们就又成为了吞武里的禁卫军,可是这名号是回来了,但实质哪能还变得回去?

    别以为他们是小兵就什么都不懂。

    郑信王已经被通銮从寺庙里接回来了,可是大权依旧掌握在通銮的手中,郑信王依旧是被囚禁。

    别以为他们就都是傻瓜。现在鬼都知道通銮起了异心,不然他把兵权奉还郑信王,暹罗的动乱转瞬就能消除。可通銮不仅没这么做,还转而发兵让自己的弟弟和侄子进攻汶吗和陈联。

    这俩人都是郑信王的亲信大将,汶吗与通銮更是政敌,当初郑信王刚刚起兵反抗缅甸人的时候,汶吗就是郑信手下的大将,向郑信王状告通銮有异心,只是郑信王没有相信罢了。

    但是通銮始终不敢杀了郑信王,这又是为什么?

    所有人也都清楚。

    郑信王背后有中国做依靠,郑信王的嫡孙和几个儿子都在中国求学,通銮即使抓住了郑信王,也罢昭水王子握在了手中,他照样放心不下。

    士气早就低落的禁卫军被南洋水师的大炮一轰,就无心抵抗了。他们都没心思抵抗通銮,又怎么有心思来抵抗自己的老师呢?所以,水师陆战队很轻松的就夺取了整个曼谷港。

    两千禁卫军被俘虏了一千二三百人,最稀奇的是,这些俘虏不仅仅是水师陆战营俘虏的,还有不少是曼谷的华人丁壮俘虏的,最好笑的是,当地的一个警察——曼谷港口的警察,虽然枪子被收走了,但凭着一把砍刀,竟然俘虏了二三十个手中握着枪的禁卫军。

    可想而知这些人的斗志都低落到什么程度了。

    一个中士军官一枪撂倒一个举着火枪、企图反击的吞武里禁卫军士兵后,居然从纸弹盒子里逃出了一枚槟榔,扔进嘴里舒服的嚼了起来,“刚才的时候,咱们根本就不需要炮击,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全抓住!”

    整个曼谷的战斗只进行了不到半个钟头,一千多吞武里禁卫军士兵就变成了俘虏。

    “统带,刚才有士兵发现,不少吞武里禁卫军跳过河跑了。咱们是否需要派出部队追击?”

    陆地上战斗的顺利让船上的人都兴奋了起来。

    就在陈鸣与陈聪为暹罗突然发生的政变目瞪口呆的时候,叶廷洋带领着手下的驱逐舰支队已经收复了曼谷港了。

第八百零六章 大皇子妃() 
暹罗政变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南京,就像陈鸣、陈聪对此的震惊一样,无数重臣百姓对此也充满了惊讶。

    太他么不可思议了。

    最初的震惊过去了之后,接下来升起的念头就是——让他们该怎么说暹罗呢?

    说郑信太过会作死了,还是通銮太过傻逼了?

    郑信是想做暹罗佛教的教主,这是真的在作死;而通銮即便一时得势,但郑信背后有陈汉做靠山,除非通銮还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击败陈汉陈汉派出去的讨伐军,但这怎么看都不可能。

    可不管怎么说,暹罗政变的消息大大的抢占了大殿下婚事的风头,虽然不可能彻底的压过大殿下婚事在南京所引发的波澜,但好歹给南京增多了一个可供谈笑的新话题。

    陈鼎地位特殊,既嫡且长,大皇子妃之人选很可能就是日后的太子妃,继而是皇后,这对于整个中国都至关重要,不管是勋贵一系,还是满朝的文武官员,都眼巴巴的看着大皇子妃的宝座垂涎三尺。

    没办法,陈鼎的优势真的很大。

    因为皇后的位置稳若金山,这先天上就给陈鼎争龙夺位带来了先机,虽然历史上的废太子们并不是都在丧母的情况下玩完的,比如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但皇后的存在,尤其是一个同皇帝感情很好的皇后还活着,对于嫡子太子的助益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满清的胤礽还不算一个例子,但李承乾就是个活生生的榜样了。隋朝的独孤皇后对于废太子杨勇,那就是一个最明显的反面事例。

    大皇子在宫内有皇后娘娘撑腰,唯独欠缺的是外朝重臣的支持,而现在皇帝又默许大皇子跟太上、黄家、高家两后族联络,那就算是补上了最大的短板。

    甭管这深远影响会有多大,可至少看着他的声势是更隆了。而且陈鼎自身又敏而好学,端在元良,很得皇帝的宠爱。

    他的‘正宫娘娘’之位,怎么会不引得满朝关注?

    当然,满朝文武虽然纷纷注目,但谁也不会表现的太过热情,要知道当今陛下才三十来岁,正当壮年,就跟一座通天神山般镇压在所有人的头上。谁会没脑子的对‘太子’叽叽喳喳?

    别说现在鹿死谁手,还未得知,就算现在的朝局上真真的有着一尊‘太子’大神,又有几个不长眼的敢去投资呢?

    当今皇帝青春正盛,虽然没人会认为少年起兵的皇帝陛下就能活成一个人瑞,可未来三十年中,那整个天下还要笼罩在今上的威风下。

    太子之位不要说还尘埃未定,就算大皇子真的坐上了皇位,那大皇子本身也危险的很。

    今上可是开国之君,英明神武,有个这样的老子压在头顶,那不仅是悲哀了,更是危险。

    康麻子那个当了三十四年太子的胤礽就是个大好例子。

    虽然皇帝不是一个暴戾的人,他不杀功臣,也不玩杯酒释兵权,对臣下仁和宽优,可这不是因为皇帝就是个完美无缺的圣主,而只是因为他在权利构架当中添加了太多的制肘。每个官职左右都跟着多个副手,且法令规定下了每个副手必须承担起的责任,也就是每个副手都有一定的‘保底儿’实权。光是内斗,彼此间的监视制肘就足够人费精力的了,就别说是挤兑他人,大权独揽了。

    再有一个是文武分家,整个国朝除了少量的几个边疆巡抚手中还握着点兵权,能调遣地方守备部队外,内陆省份已经全是文物分家了。像满清那般,巡抚手里个个握着标营的现象已经彻底绝灭。再加上财政拨支,财权大头归属中央,那些地方税余额能养活地方上的官员就谢天谢地了,连逢年过节慰问驻军的开支都没有,都需要舔着脸朝商贾企业募捐,他们还怎么指望去拉拢军队?

    而且,今上手中握着好几个情报部门,那都是锦衣卫、东西厂啊。耳聪目明!

    在国朝现今的情况下,即使是内阁首辅大臣,也完全变不成堵塞圣听的跋扈权臣。当今皇上大可以对臣下放心,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国朝鼎立十年,看看又几个开国功臣犯事儿的?不仅是他们自己都老老实实的安守本分,就是家族后人也乖觉的很。

    翻翻中国的史书,历朝历代,就没有这么老实本分的勋贵子弟。

    这盖是因为皇帝拿出了一个‘封国裂土’做胡萝卜,吊着所有人的胃口,还有就是当今世道变了。

    皇帝手中的国安部和军情局,加上遍布各地的新闻媒体,和那一大批不怕事的监察院官员,还有各级官员的责任追究制,就跟一张密不通风的天网一样,从所有人的头上垂下来,罩着了全国的每一家勋贵,每一寸土地。

    所以,陈皇帝看似分出去了不少权利,还主动的为‘皿煮’铺路,现在中国的皇权却还是那么的至高无上,皇家的荣耀和权势自然也至高无上。

    魏秀志作为一个陈汉军中打滚多年的老将,当然希望自家人能登上那个闪着光芒的宝座。甚至于他对这件事的急迫比之他现在的工作都更甚。

    虽然他人远在西北,却让南京内的家人每逢有消息,都以飞鸽传书,在最快的时间里送到他手上。

    这种心情根本不是往来的那些金钱花销可以匹敌的。

    朝廷在地方建立了邮局,邮局下属的有鸽巢,里头养着一支支调理好的信鸽。现在不仅是官方急报,便是民间百姓,只要出得起钱的,都可以走飞鸽传书往来传递消息。

    但后者所耗不菲便是了。

    从南京到西北,往来二十余站,一次所耗就要二三百块。但是这项业务自从开启以后,伴着近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了邮政系统年收益里不可或缺的一块。

    单轮次数,这飞鸽传书远不能跟水陆邮递相比,但它真的很贵很贵,而成本真的很低很低。

    心里面挂念着这样的事儿的魏秀志,对哈萨克的事儿都不上心了。

    细毛羊的饲养已经在青海、蒙古和内地陆续的铺展开来了,但哈萨克依旧是中国羊毛、牲畜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伴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经济上对哈萨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经济推动政治,汉化也就越来越有成效。

    但这些在南京之事跟前那都不是事儿。

    最初听到‘大皇子选妃’的消息时,知道太上也牵扯了其中,魏秀志也想到了自己家的女儿。但很遗憾,他没有适龄的嫡女,而庶女是根本不可能成为大殿下的正妃的。

    而且他是军中大将,与他联姻,关乎兵权,涉及到很敏感的方面。

    就魏秀志本人来说,现在皇帝春秋正盛,根本不是押宝的好时候。可是大皇子选妃搞得轰轰烈烈,这几乎就等于挑开了争龙夺位的大幕。以后柳家为代表的外戚,在这之后是不会‘放任’大皇子的。

    但魏秀志本人又是打着太上的标签,如今怕已经被一些人划入大皇子一系中了。

    ……

    陈鸣是不会考虑魏秀志的心情的,他只需要知道魏家人隔三差五的就用鸽子往西北飞就是了。而且信件中用的皆是密码。

    这只是一个小事儿。作为皇帝,永远不可能只面对一件事,也永远不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只做一件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才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常态。

    陈鸣还要关注海军造舰的进度,火箭弹泄密了,再建造过多的飞剪艏船就不合适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玩战列舰吧。当然,战舰外壳的硬度会是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