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宰江山-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惠‘嗯’了一声,眼睛都没有睁开,任由陈二擦干脚,歇息了。今天他没有回高氏那里,直接就在书房歇息的,因为这个时候高氏已经睡熟了,明天他们一大家人要赶回小南沟祭祖呢。今夜所有人都早早的休息了。

    陈二是陈惠的贴身长随,是陈家老管家的二儿子。他叫人在外屋守着,自己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出来,几个亲卫营的士兵火提灯笼给他照亮,或打着伞为他遮雪。今天晚上的事儿很多,他是睡不成了。

    地上的雪已经慢慢积了起来。今年河南的雪特别大,北线和东线的清军不到十月就缩回窝去了。

    陈二他老爹已经回家退休荣养了,老汉给一个典吏当管家是能耐够了,但给将军府当管家他可真没那个本事。只不过陈惠也是念旧的,何况陈二还在陈惠跟前伺候着,陈二他娘也在高氏面前立着,他们那一门子的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啥的不少人都走路子进了府来,都在后院伺候着呢。

    赵二喜裹得像一个狗熊一样从远处小跑着过来,道:“二哥,已经叫人准备好了煤渣子了。明儿绝对误不了事。”他是陈二的表弟,俩人都在家里排行老二,也都有伺候人的精细劲。

    陈二带着他先去马房,让马房管事和马夫都精心着点:“孙叔,可要看好它们啊,今晚千万别再出事。喂饱喂好,记得多堆干草,给它们还要盖毯子,万万不能冻着了。”

    再瞅着从马房到外头这一路上白茫茫的雪花,又交待马房管事道:“孙叔,你们这是马房,不需要做太精细,但也不能看着老天爷下。扫着一点,别没了马蹄子。”

    马房管事就是老孙,孙有福。当初陈鸣遭青条岭来人绑票,那时候驾车的人就是他。现在他不亲自赶马车了,手下一帮赶马车的好手,每个人技术怕都比他要好,可也全都要点头哈腰听他的。“二子啊,你就放心吧。你孙叔这里出不了漏子。”看着陈二、赵二喜离开的背影,孙有福回头望着马栏里一批批好马,对身边的马夫和一群人粗使马仆说道:“这些都是大老爷。就是咱们冻着了也不能叫它们冻着了不是?”

    “刚才的话都听清了没有?都动起来,查看马栏的查看马栏,再来一遍。闲着的就拿着扫帚把外头的雪扫喽。”

    大都督十月初打赢了苏北之战,十一月扫荡江南,不费吹灰之力的夺取了苏州,杭州都也拿下了。打死了杭州将军额僧格,逼死了浙江巡抚熊学鹏,差点把逃到杭州去的两江总督尹继善、江宁将军容保,还有闽浙总督崔应阶都给拿住了。

    满清真真是什么面子里子都给大都督扒下来了。配合着台湾府城被义军攻陷,和福建义军攻夺大半建宁府和半个福州府,兵围福州城,把福建的清军压得只剩下靠海的半个福州半个福宁的大好消息,将军府旭日东升,蒸蒸日上啊。他们这些下人干活干的就更加起劲了。

    到了年底,南面又传来了广西天地会起义的消息,还有广东的朱有福的起义,那之前的王天送时运不济,被广东的清兵捉住判了凌迟,但杀了王天送还有后来者,这不朱有福起义又来了。

    孙有福在将军府这一年多里受了不少熏陶的,屁股绝对是稳丝不差的坐在陈家这一边,他对朱有福这个名字与之很相似的家伙没半分的好感,因为朱有福起义的时候自称自己是朱明后嗣。孙有福都想狠狠的呸他一口,****的朱明后嗣吧,真是吃了熊心豹胆了。怎么着?还想着反清复明啊,还想着压复汉军一头啊?真好大的狗胆子。

    但不管怎么说,满清的江山越来越不牢稳了,这是真的。用大都督传来的一句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瞧,有多水平,多真知灼见啊!!

    孙有福没本事为陈家沙场效力,也不敢枪林弹雨里去卖命,他还有一双儿女要拉扯呢。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孙有福很宝贵自己这条老命的。但他也不是没有遐想,就像内务府与紫禁城的龙子龙孙们一样,将来老陈家要坐天下了,那也该有一个内务府吧?孙有福就觉得自己现在这么熬下去,到时候在那内务府中怎么着当有一席之地,更给子孙后代挣到了一个铁饭碗……

    陈二可不知道孙有福的‘遐想’,从马房里走出,他带着赵二喜就奔前衙去。

    将军府不大,陈惠刚刚掌权,全幅精力都放在了政务军事上面,后院里只进了一个鲁山当地乡绅的闺女,鲁山县衙的后院还完全能装得下将军一家所有人的。

    从后院到前衙的路多是青石板铺就的。平时走还好,石板有隙不积水,但麻烦的就是雪天。容易冻上一层薄冰,踩上去稍不留神就给摔个狗吃屎的。

    陈二走在青石板上,脚下嗒嗒脆响,他指着这青石板对身边的亲卫营士兵道:“不能叫石板上结冰啊,你们今晚要时常过来敲敲,见着有冰的就赶紧铲了,不许用热水浇知不知道?冬天冷得快,石板缝里积水就成冰了,冻得更厉害!”

    一群大头兵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谁让陈二是陈惠面前伺候的呢。也怪不得有人咒他是大内、总管,这陈家后宅的杂务他说话比陈惠的小妾说话还管用呢。

    嘱咐完门内的士兵,陈二就往大门处去,赵二喜羡慕的道:“还是二哥厉害,啥都懂。”

    陈二也很得意,“咱们兄弟日后就在伺候人这一行上干了。别以为这是小道,里面的道道不比在外当官少。我脑子里的这些,那都是你姨夫传下来的。只是现在的陈家比往日更高贵出十倍、百倍,要更加精细,你小子想要把主子伺候好了,就好好地学上几年吧。伺候好了人,日后才有一份前程,也给子孙后代谋个富贵……”

    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不想伺候皇帝的奴才不是好奴才。陈二没本事去北京城巴结乾隆,他能想的就是啥时候老陈家出一个皇帝,他就真正牛逼了!

    赵二喜嘴甜道:“我哪能跟二哥比啊。您那一家从老太爷那辈起就开始伺候着了,姨夫现在一退,这府里的下人谁还能越得过您去啊?跟在您后头,有您护着我比什么都强。”

    从角门出去,大门外的路上已经盖了白白一层雪。眼见着雪越下越大,门房的人早就哭丧着脸了。一见陈二都赶紧上前迎接。一边站岗执勤的大兵们嘴角还都挂着笑,他们今夜里执勤了,后半夜就休息了。既不用大雪天跟着大将军一行回山里去祭祖,那警卫工作能把人熬死,也不用像门房上的这些人一样,要保证大门前这一片敞亮地儿,一丝积雪都没有。

    陈二看着门前空地上的雪皱眉道:“看这雪一时半会的是停不了,积厚了更难扫。你们就辛苦辛苦,现在就扫了,隔一会儿见有了再扫,多扫几回。”

    门房的人只好苦哈哈的应了。等送走陈二等人,他们个个拿着大扫帚从大门台阶扫到街尾,雪堆在路旁。可刚干净了一会儿,不到一刻又积上了,那就再扫。

    门房管事不是孙有福这种老资格,陈二见了也要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叔,之前陈家的门房是刘武刘文他们爹,现在老刘在将军府后院管飞鸽信件,眼前的门房管事年纪也小四十了,见了陈二照样巴结。管事以身作则,带头劳动,拄着大扫帚站在府门口,吹着冻得像小萝卜粗的手指,望望天空中不停飘洒下的雪花,恨恨的道:“这该死的老天。”

    第二天三点半,李小妹睁开了眼,身边传来贴身侍女的叫声:“少夫人,该起身了。”

    洗漱打扮,十几二十分钟就过去了,小陈鼎这是也被嬷嬷领着进了来,他穿的厚厚的,外面还披一领斗篷,斗篷边儿都露着白色的毛毛,趁的他那红扑扑的小脸更可爱了。

    “赶紧叫吃得来。”用了吃食,就该到婆婆那里汇合了,还有老夫人,然后再去前衙汇合公爹,一家人就能坐着特制的钢板马车出府了。将军府总共就几个主子,但马车有十辆之多,除非亲近伺候的,边上的守卫亲军都不知道具体哪一辆坐的是谁。这一路上还要先后汇合陈岗一家,还有二叔、四叔、五叔他们,七公、九公早回土门集了,到了土门集后队伍更加扩大,但再往山里走就没有黄家的人了,只剩下陈姓一家了,一路赶到小南沟祖宅。不知道能有多长时间休息,子时起来正式的祭祖宗,然后再一路车马的赶回将军府,大年初一还要摆大宴呢……

    说起来李小妹一年到头天天没事干,最忙碌的时候就是过年这几天了。

    ……

    大雪铺盖天地,城里的街道仿佛成了银子铸就的了,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沿街的屋檐前,周边护卫亲军的呼吸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 
正月初一,辰时【上午九点】,南京明孝陵下鼓号齐鸣,陈鸣汇同手下诸文武,从下马坊步行走过陵墓神道进到享殿,用一篇充满杀气的祭文和一百二十五颗象征满清入关一百二十五年的满蒙真鞑的脑袋,祭奠朱元璋这位沉睡在紫金山南麓的大明开国皇帝。

    江南的冬天也下了一场雪,给南京裹上了一层银装。晨光初现时,白雪蒙上了一层夺目的金光。

    上万复汉军士兵警戎左右,军力部署从年前半个月就已经开始了,周遭山林都被复汉军士兵一次次的拉网巡查,要务必保证祭拜大典安全无失。而事实上正月初一的明孝陵祭拜大典,从头到尾也确实毫无意外发生。

    在复汉军就将打回湖广的前期,陈鸣酝酿了这次规模浩大的祭奠,这是他蓄谋已久的行动,整个江南都有耳闻,陈鸣用这次大祭第一次向全天下彰明了自己的‘野心’,同时也让满清‘明白’他下一步的打算。

    “…………,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室俶扰,国力罢疲,满清乘间,窃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迭起迭仆,至于一百二十有五年…………”

    这是当年孙大炮祭奠明孝陵祭文中的一段,陈鸣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历史水准,要他通篇记下全文是不可能的,他能记着的就是其中最出彩的一部分。这篇祭文是秘书处的人写的,陈鸣把自己还记得的这一段直接写了出来,然后吩咐秘书处的人在撰写祭文的时候,务必要给加上。还有“春雷动地,千年之醉梦惊回;旭日当空,万里之妖氛尽扫!”1911年山西独立《讨满檄文》中的一句,陈鸣也记得。那么多的《讨满檄文》,他能记得的也就这么几句,全要用上。

    这篇祭文一经发出,立刻就被复汉军传檄江南各个地方,一时间江南这片人文荟萃之地,万千读书人乃至更多出十倍、百倍的百姓,私下里谈论的都是这篇杀气腾腾的檄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是当年朱元璋北伐讨元檄文中的一句话,现在被陈鸣重新唱响中国。要重振汉家雄风,复汉官威仪,恭承天命,罔敢自安!

    江南百姓多的是识文断字的,这话表述的是什么意思,人人心里都清楚。

    很多人联想到陈鸣在苏北大战获胜之后,立刻兵扫江南,苏州、杭州,天堂财富之地尽被复汉军攻取,位高权重的浙江巡抚和杭州将军成为了复汉军赫赫声名下的又两个祭品。复汉军现今于南路已再无威胁,浙江清军也好,龟缩在松江府的清军也罢,都只有复汉军去欺负他们的份儿,而没有他们来招惹复汉军的份儿。那么现在陈鸣发出这篇祭文他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北伐!只有北伐。

    这篇檄文被很多人拿来与当年朱元璋大军北伐时候的讨元檄文相提并论。

    不仅是诸多的读书人想到了‘北伐’两个字,满清的官员们看到这篇杀气腾腾的祭文后也纷纷想到了北伐。正月初八的时候,陈鸣接到暗营的快报,黄河对岸的海州,大大小小六个当地豪强大户秘密联系了他们,向复汉军表示了输诚。

    哈哈,金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

    这句话用来形容海州那六个豪强大户并不恰当,但总有那么三分意思。陈鸣拿到消息后首先得意于复汉军声势的强大,地方豪强大户这可是复汉军的死对头啊,复汉军的政府下乡政策让他们跟士绅乡绅地主阶层有着化解不开的矛盾,他们对于复汉军从来都不是想不想抵抗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抵抗的问题。每一家每一户地主豪强,士绅乡绅,面对复汉军的时候都是心里面想反抗的,只是很多人不敢罢了。这还是第一次有地方大户主动输诚的呢,只是一个北伐的‘风声’传扬起来,海州之地一下子就来了六家。显然,复汉军的‘声望’比之前时候已经大出了许多许多了。

    而且这也证明了陈鸣之前的预测,士绅地主阶级就是软骨头,当发现自己头上就悬挂着杀人的刀子的时候,他们果断的就会跪下。眼前这一幕,不就是如此?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不也是如此?

    可惜这六家豪强大户底子都不怎么干净,陈鸣丢下暗营后续送到的这六户人家的调查报告,拿起毛笔在六个名字上划了两个圈,圈了两个姓氏。“保住这两家就行了,剩下的四家也该遭报应了。”天道有昭彰,人不报我自报。陈鸣说话的声音很温平,但话语中的意思是寒冬一样的冰冷。

    这是要让暗营故意露出行踪,好把海州这六家人与复汉军的联系暴漏给海州的粘杆处和满清官府知道的意思,这种事情看似让复汉军丢掉了一颗很不错的棋子,却能更加深清军方面认为的复汉军要‘北伐’的印象,另外地方豪族大户投靠复汉军这还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宣扬开来后也能为满清的困局‘雪上加霜’。

    与陈鸣能得到的利益相比,区区四家地方豪族的力量算的了什么?复汉军如果全力北上,打到北京陈鸣不敢说,杀入山东杀进河北是完全不在话下。海州,那是陈鸣嘴边的肥肉。

    时间到了正月十五,浙江地区的复汉军首先开始北返。自从去年冬天大军横扫苏杭,招兵处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