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9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宋地叛军对此会是什么态度,赵弘润也把握不准,但是他很清楚,朝廷礼部这次向宋云递出招安的善意,只是看在宋地叛军在这次战争期间站在魏国阵营这边迎击楚军的面子上,并不意味着魏国无力收拾这股反叛势力。

    倘若宋地叛军冥顽不灵,相信魏国出兵宋地,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秦、川、楚、韩、南宫』五方势力讨伐魏国的这场战争中,魏国力挫各路军队,如今,中原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股势力,能够阻挡魏国就此崛起的步伐。

    韩楚尚且如此,何况是区区宋地叛军?

    啪地一声合上了手中的帐薄,赵弘润正色吩咐道:“梁鲁渠暂时放一放,等礼部招安的结果,先加紧博浪沙那边的事,尽快拆除河港内不规范的建筑,然后交予工部接手,本王希望在今年,看到博浪沙初具雏形。”

    “是。”王甫毕恭毕敬地拱手领命,随即,他见赵弘润准备起身,毅然说道:“殿下,卑职与冶造局,皆为殿下马首是瞻!”

    “……”赵弘润愣了愣,不明所以地看着王甫。

    『今天遇到的这帮人,一个个莫非都吃错东西了?』

    他有些想不通。

第1270章:诡异的氛围(二)() 
『PS:啥也不说,昨日第一更。』

    ————以下正文————

    当日,因为冶造局的账目很清楚,因此,并未在冶造局停留很多时间的赵弘润,在黄昏前又去了一趟兵铸局,准备跟兵铸局局丞李缙商量一下,为肃王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毕竟在肃王军中,像商水军、鄢陵军这两支嫡系军队,由于这两年南征北战,将士们的武器甲胄磨损地极为厉害。

    与冶造局一样,此时的兵铸局,已早已将工坊搬到了城外,城内所谓挂名「兵铸局」的司署衙门,其实也是一个空壳,留守在府衙内的官员,主要负责与冶造局以及户部辖下仓部洽谈合作,曾经那些打造兵械的工坊,早已经拆除搬到城外去了。

    兵铸局的局丞李缙,乃是如今已经辞官告老的原兵部尚书李鬻的长子,原本,李缙乃是根正苗红的兵部之人,但因为当年的种种原因,兵铸局如今早已脱离兵部的管辖,成为冶造局辖下专门负责打造军队武器、装备的司署——尽管这件事朝廷并未正式对外公布,但在朝廷百官眼中,无论是兵铸局还是该局的局丞李缙,都已打上了「肃王」的标签。

    今日,对于赵弘润亲自前来拜访,李缙表现地格外热切,二话不说就拍着胸脯承诺了为肃王军的装备更新换代的任务。

    不得不说,虽然如今的兵铸局,已仿佛成为冶造局的「代工工坊」,但因为冶造局将海量的军备订单交给兵铸局,使得兵铸局的官员与工匠们常年处于忙碌当中,工作量大,收入自然也大为提高,因此兵铸局上上下下,根本没闲工夫去计较「已成为冶造局实际上的下属司署」这个实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弘润准备告辞返回自家府上的时候,兵铸局局丞李缙亦瞧准时机,说了一句堪称与冶造总署署长王甫一模一样的话:“李缙与我兵铸局,唯殿下马首是瞻。”

    今日接二连三地听到这句话,赵弘润终于有点不对劲了。

    倘若只是一两个人吃错东西说胡话,那不算什么,可今日他遇到的这帮人,都说了一番表达忠心的话,这可就有点不正常了。

    “高括,这两日,大梁城内有什么对本王不利的言论么?”

    在返回肃王府的路上,赵弘润皱着眉头询问宗卫高括。

    在赵弘润身边众宗卫当中,高括主要是负责收集各种消息、巩固人际关系,在他手底下,非但掌握着大梁城内一帮平日里游手好闲的本地游侠,就连青鸦众的大梁分部,也直接对高括负责,因此按理来说,大梁城内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应该是瞒不过高括的眼睛的。

    听到赵弘润的询问,高括似乎有些心虚,含糊地说道:“据卑职所知,最近城内并没有什么对殿下「不利」的言论……若硬要说,可能就是昨日在集英殿内,殿下您针对庆王与南梁王的事,好似从一些朝中官员的口中被传了出来……”

    “这么快就传出来了?”

    赵弘润微微一愣,不过心中并未太过于在意。

    毕竟昨日在集英殿发生的事,魏天子又没有勒令百官禁口,当然会传出来。

    在这种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八卦」是上至朝臣、下至平民普遍的爱好,似「肃王于集英殿怒怼庆王与南梁王」这种火热的八卦,朝中百官在回到各自府上时,肯定会与妻妾、儿女等家人提及,而他们的夫人、儿女,也肯定会跟闺蜜、友人提起,因而传遍朝野。

    总而言之,似这种朝廷的大事,只要魏天子不曾下令禁言,就注定会传得沸沸扬扬。

    只不过,是不是传得太快了?

    还是说,是这个话题本身过于火热,因此传得快?

    当局者迷,仍处于宿醉状态的赵弘润一时间也没有想明白,坐在马上嘀咕:“庆王弘信与南梁王在大梁的声誉,应该没有差到这种地步吧?”

    他感觉很纳闷:倘若真的是因为昨日在集英殿内发生的事传了出来,按理来说,今日遇到的那些人,应该不会说出「支持」这样的话。

    支持什么?

    支持赵弘润昨日在集英殿猛怼庆王弘信与南梁王?

    要知道,庆王弘信与南梁王在大梁城内的声誉还是蛮不错的。

    “再派人去打探打探,本王总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赵弘润皱眉思忖了片刻,吩咐高括道。

    “是!”高括抱拳领命,一抬头,就见宗卫长卫骄微皱着眉头有些困惑地看着自己,心下微微一惊:肯定是方才的心虚,让卫骄看出了些什么。

    正如高括心中所猜测的那样,宗卫们彼此之间太了解了,卫骄一看高括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有所隐瞒。

    不过,卫骄丝毫不会怀疑高括对赵弘润忠诚,因此,他暂时不打算追问,待等私下,再问问高括这小子究竟在搞什么花样。

    待回到肃王府后,赵弘润领着雀儿走向府内深处,而卫骄,趁此机会将高括叫到了角落,皱着眉头问道:“高括,到底怎么回事?”

    高括知道,他们十个宗卫,这些年亲如兄弟,彼此太了解了,根本瞒不过,因此,他也没有隐瞒,附耳在卫骄耳边说了几句,直说得卫骄面色动容,惊呼道:“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敢隐瞒?”

    “嘘、嘘。”高括诚惶诚恐打断卫骄,紧张兮兮地看着四周,见四周并无府上的下人经过,这才压低声音对卫骄说道:“你怎么激动干嘛?……这是坏事么?这不是坏事吧?”

    “对殿下来说就是「坏事」!”卫骄皱着眉头说道。

    高括翻了翻白眼,反问道:“殿下口口声声说相当闲王,可这七年来,殿下哪闲了?我就觉得三叔公说得没错,依殿下那事事都要亲自掌控的强势性格,「这事」啊,那是迟早的事!”

    “可……”卫骄有些语塞,他无法反驳,毕竟高括说得没错,他们家殿下虽然不贪恋权势,但是在某些大事上,的确有点独揽乾坤的意思,希望事情按照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最是厌恶有人插手干涉,似这等霸道、强势的性格,实在跟『混吃等死的闲王』挨不上什么边。

    忽然,卫骄反应过来,皱着看着高括说道:“差点就被你小子给蒙混过关了……说了那么多,我看你小子是有私心吧?”

    “我有私心又怎么样?”高括也不隐瞒,坦率地说道:“你敢说你卫骄就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像「李钲」、「司马安」、「百里跋」那几位大将军一样?……卫骄,听我的,你日后就如「李钲」将军那般。”

    听闻此言,卫骄显得有些意动,眼中闪过几丝挣扎之色。

    也难怪,毕竟李钲那是什么人物?那可是统领兵卫、禁卫、郎卫的三卫军总统领,有实无名的军方第一人,除了魏天子以外,只有李钲有权调动魏国任何一支军队,名副其实的无冕大将军。

    为何魏天子如此信赖李钲,给予后者那等权柄?原因很简单,因为李钲是魏天子在皇子时期的宗卫长。

    在足足挣扎了半响后,卫骄长长吐了口气,坚定地说道:“不!我虽然也渴望有朝一日比肩李钲大人,但我不会违背殿下的意志!”

    说罢,他转身就朝府内深处走去。

    “这个死脑筋!”高括气地险些顿足捶胸,连忙追了上去。

    猜都不用猜,卫骄这家伙,肯定是准备向他们家殿下举报这件事。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已领着雀儿来到了北院主屋的大厅,等着与府内的女眷们一同用饭。

    结果刚坐下,肃王府的家令绿儿便将一叠拜帖送到了赵弘润手中,解释道:“殿下,这是今日有人送来的拜帖。”

    “这么多?”赵弘润微微愣了愣,瞅了瞅那些拜帖的落款,只见这些拜帖有冶造总署的署长王甫、兵铸局的局丞李缙,有工部尚书孟隗,有宗府新任宗令、繇诸君赵胜,等等等等,皆是平日里与他关系亲近、且在大梁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太对啊……』

    赵弘润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这些拜帖,脑海中回忆今日的一幕幕:莫名其妙来给成陵王赵燊等人探口风的三叔公赵来峪,在上街时沿途遇到的城内百姓,那队好似打了鸡血般的兵卫,还有说什么『唯殿下马首是瞻』的冶造总署署长王甫与兵铸局局丞李缙,还有工部尚书孟隗与繇诸君赵胜等等。

    端起雀儿递上的一杯茶,赵弘润一边抿着茶水,一边思忖着这件事。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弘润一抬头,就瞧见卫骄与高括二人走了进来,前者神色凝重,后者满脸无奈。

    “殿下,卑职有事禀报!”瞪了一眼满脸无奈的高括,卫骄抱拳说道。

    看这两位宗卫似乎有什么矛盾,赵弘润心中也有些好奇,笑道:“高括,就这么片刻工夫,你就惹到卫骄了?”

    高括讪讪一笑,不敢回话。

    此时,就见卫骄郑重其事地说道:“殿下,我……”

    刚说到这,就见乌娜风风火火地闯到大厅内,惊讶地问道:“润,今日我与小妹(羊舌杏)一同上街,听人说你要跟什么齐王争一把椅子?是什么样的椅子你要去争抢啊?是什么宝贝么?让我瞧瞧好不好?”

    “你说的什么呀?”

    赵弘润没好气地瞥了一眼乌娜,低头喝了一口茶水。

    瞬息之后,就见赵弘润睁大了眼睛,噗的一声,直接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

    “卧槽!”

第1271章:谣言顿起() 
『PS:昨日第二更。』

    ————以下正文————

    『殿下爆粗口了……』

    『啊,殿下爆粗口了……』

    在肃王府北院主屋的大厅,宗卫卫骄、高括,还有雀儿、绿儿、乌娜、羊舌杏以及厅内的下人们,皆讶然地看着神色大变的赵弘润,不敢出声。

    他们很少看到自家殿下有如此失态的时候。

    可能是被赵弘润的反应给吓到了,乌娜连连摆手说道:“我不看了,我不看了……阿润你别生气。”

    看着她有些委屈的模样,赵弘润又好气又好笑,无奈说道:“你啊……哎。”

    说罢,他转头看向羊舌杏,说道:“杏儿,还是你来说吧。”

    尽管论年纪羊舌杏被乌娜还要小几岁,但作为掌管着肃王府收入开支的实际女主人,羊舌杏可比乌娜稳重地多,她在看到赵弘润无奈的表情与乌娜有些委屈的神色后,微笑着替赵弘润解围道:“乌娜姐姐,奴家不是早跟你说了嘛,魏言中的「大位」、「宝座」,可不是指代一把椅子,若真有一张镶满宝物的椅子,夫君会藏着不舍得给乌娜姐姐看么?夫君最宝贝乌娜姐姐了。”

    这一番话,顿时说得乌娜眉开眼笑。

    见此,羊舌杏这才对赵弘润解释道:“夫君,是这样的,今日乌娜姐姐嫌在府里住着闷,奴家就带着乌娜姐姐上街,正好府里需要置备一些食材,不曾想在集市时,听到有人在议论有关夫君的事,于是我等就驻足在旁听了片刻……”说到这里,她偷偷瞧了一眼赵弘润的神情,小心翼翼地说道:“听他们说,夫君您有意争位,是故昨日在宫内集英殿大力打压庆王弘信与南梁王,生生将与您交好的燕王殿下推上了河内守的位置……”

    『……』

    赵弘润闻言哭笑不得地揉了揉眉骨,此时他终于恍然大悟:我就说今日怎么那么多人向我表忠心,原来……如此。

    长吐一口气,他转头看向宗卫长卫骄,问道:“卫骄,你方才想要禀告什么?”

    “呃……”卫骄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乌娜与羊舌杏两位女主人,迟疑地说道:“没有了,殿下。”

    显然,卫骄想要举报宗卫高括对这件事隐瞒不报,但是这件事已经被乌娜、羊舌杏两位夫人说破,他就没有必要再举报什么了,毕竟他的目的可不是惩戒高括,而是出于忠诚,必须让赵弘润得知这件事。

    “没有了?”赵弘润若有所思地看着卫骄,随即便将目光投向了宗卫高括。

    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

    连市集都传遍了的事,高括居然一无所知,这可能么?

    很明显,这是高括出于某些原因隐瞒了。

    想到这里,赵弘润没好气地说道:“高括,罚你三个月俸禄,服气么?”

    高括面色讪讪。

    平心而论,相比较被自家殿下拆穿的尴尬,三个月的俸禄实在不算什么,暂且不提宗卫们都是吃住在肃王府上,光说高括这位城内市井游侠与世家豪族口中尊称的「高爷」,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不过,他还是小声的为自己辩解了一句:“殿下,卑职其实并没有隐瞒,城内的确没有对殿下「不利」的谣言……”

    “滚蛋!”赵弘润没好气地骂道。

    于是高括灰溜溜地退下了。

    瞧着这位兄弟讪讪离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