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7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弘润认得此人,此人是『垂拱殿御庭卫右指挥使童信』,同时也是大太监童宪的堂侄。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童信,那就是——此人乃天家鹰犬。

    “童统领,童统领拜访本王,这还真是头一遭。”

    赵弘润笑着与童信打了声招呼。

    “肃王殿下。”童信满脸笑容地走上前来,拱手抱拳,随即在看了一眼屋内,见屋内只有宗卫长卫骄后,遂突然严肃了表情,压低声音说道:“殿下,陛下有请,召殿下即刻前往甘露殿。”

    “……”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对此他早有预料——酆贯的死闹地沸沸扬扬,他不相信他父皇没听说此事。

    相反,赵弘润对于他父皇今日才派人来召见他感到纳闷,他原以为会更早的。

    带上宗卫卫骄与吕牧二人,赵弘润跟着童信出了府邸,登上了府邸外童信来时的那辆马车。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马车行驶至皇宫。

    此时,就能凸显出拱卫司在皇宫内的地位——当赵弘润与宗卫卫骄吕牧以及童信等几名御卫下了马车后,那些守卫宫门的禁卫丝毫没有搜查童信等人的意思,直接给予放行。

    沿着皇宫内的道路,赵弘润一行三人在童信等人的指引下来到了甘露殿。

    赵弘润此时才发现,甘露殿外的禁卫、郎卫,一个也瞧不见,到处都是拱卫司的御卫。

    而此时值守在甘露殿的也是熟人,正是『垂拱殿御庭卫左指挥使燕顺』。

    『怎么回事?』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他感觉甘露殿的气氛有些凝重。

    就在赵弘润暗自纳闷之际,燕顺迈步走上前来,拱手抱拳,低声说道:“肃王殿下,陛下正在殿内等候殿下。”

    赵弘润点了点头,揣着诸般猜测迈步走入甘露殿,在燕顺的指引下,赵弘润来到了偏殿,看到了正在偏殿内的魏天子。

    只见魏天子正坐在椅子上,擦拭着一柄寒光凛冽的宝剑。

    可能是听到了脚步声,魏天子抬起头来,瞧了一眼赵弘润,淡淡说道:“弘润,你大意了。”

    “……”赵弘润愣了愣,在微微皱了皱眉后,说道:“是,儿臣疏忽了。”

    “疏忽?”魏天子轻笑一声,端详着手中的利剑,淡淡说道:“朕等了你数日,等你主动来向朕禀告,但你始终未曾前来,可见,你此刻仍然想不到,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搞鬼。”

    听闻此言,赵弘润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他听他父皇的语气,似乎魏天子已猜到了『酆贯之死』幕后的主谋。

    “儿臣愚钝,请父皇示下。”赵弘润少有地用严肃的语气说道,因为他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因此也没心情与魏天子打诨玩笑。

    魏天子深深看了一眼面前那个最器重的儿子,擦拭着手中已一尘不染的利剑,沉声说道:“苑陵侯家令之死,你猜不到背后的主谋,那是因为在你眼里,那些人这么做是为了陷害你。……但事实上并不然,在朕眼里,那些人使酆贯离奇死于牢中,且临死前留下漏洞百出的认罪血书,是为了搅浑局势,让国内的那些贵族联合起来仇视你,怀疑朝廷,挑拨离间欲我大魏内乱……那么现在你告诉朕,这件事背后的主谋,究竟是哪一方人。”

    听了魏天子的话,赵弘润浑身一震,他终于醒悟,这些日子来那股强烈的违和感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猜错了——酆贯之死,不是冲着他来的,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搅和魏国内部不稳。

    而会这样做、且在魏国国内有实力这样做的人,或者确切点说是『势力』,就只有一股。

    “萧氏余孽!”

    赵弘润眯了眯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第1082章:事件背后(二)() 
“你大意了,弘润。”

    将手中的利剑放回剑鞘,递给了躬身伺候在一旁的大太监童宪,魏天子站起身来,缓缓走向赵弘润,口中沉声说道:“多半你已猜到,在这件事上,苑陵侯酆叔等人是被人当枪使了,然而你并未想到,被当枪使的人还有一人,那就是……你。”

    说到最后一个字时,魏天子已走到了赵弘润面前,伸手轻轻一点儿子的胸膛。

    “……”

    赵弘润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毕竟在想通了整件事后,他无法反驳他父皇的话——要不是他一心想在这次重惩国内那些大贵族势力,采取『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的策略,因此将苑陵侯酆叔等人堆到准备打压的对立面,萧氏余孽又岂有机会从中挑拨?

    想到这里,赵弘润罕见地认错道:“父皇教训的是,是儿臣失察了。”

    见曾经顽劣的儿子如今竟这般诚恳地认错,魏天子稍稍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几许欣慰的笑容。

    在他眼里,这个当年少不更事、性格恶劣的儿子,如今已真正成长为一位双肩能够承担重任的男儿汉。

    “知道么,弘润,朝廷明年原本准备设法回收国内贵族手中那些兼并得来的土地,以『官田』的方式租给无地的平民耕种,但如今发生了这事,『官田』之策暂时也就只能束之高阁了。”魏天子轻声说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愣了愣,随即脸上愧疚之色更浓。

    而见此,魏天子笑着说道:“朕告诉你这事,并非要使你羞愧,而是要让你明白,你的言行,已足以影响到我大魏的国策,甚至是国家的稳定。因此在每决定一件事时,要考虑地更加全面,更加周全,不可留下破绽。”

    “是,父皇。”赵弘润点了点头。

    可能是注意到儿子脸上的凝重之色,魏天子笑着说道:“不必如此神态,安抚苑陵侯等人,并不麻烦。……这样,在『汾阴』东南,『蒲坂』东北,有一县叫做『解』,将其并入『河东四令』,设第五令,交给苑陵侯那些人,彼得了实惠,知晓了朝廷的态度,自然会收手,如此可避免这些人被『余孽』利用;而河东四令,依旧在你手中,于你的威望也无损……你意下如何?”

    赵弘润看了一眼魏天子,心中有些意外,但更多的则是理所当然。

    看似眼前这位父皇三言两语就妥善地解决了这件事,但仔细想想,他父皇当了二十年的君王,似这种政治推手,其早已烂熟于心。

    或许,他早不提出来,是想看看他的儿子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当然了,更有可能,是这位魏天子想看看能否在这件事上占到什么便宜,比如说,在使朝廷占到实惠、在使皇权得到愈加稳固的情况下,顺便再借机“教育”一下他口中的『我家虎儿』,这就是最完美的权谋。

    只不过,眼下种种迹象表明『萧氏余孽』按耐不住又跳出来了,魏天子就无暇磨砺儿子了——萧氏余孽,是魏天子如鲠在喉般的一根鱼刺。

    “儿臣遵命。”赵弘润面色怏怏地说道。

    毕竟,既然他父皇已决定将『解县』交给苑陵侯那批人,这也就意味着,他赵弘润短时间内是办法打压国内那帮大贵族了。

    再者,他也没办法阻止那些大贵族的势力日后进驻河西。

    没办法,这就是政治妥协——魏天子为了平息目前的谣言,让苑陵侯等人闭嘴,就得给予那些人一些好处。

    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眼中的不甘之色,魏天子谆谆诱导道:“弘润,你还年轻,而朕,身体也还吃得消,有些事,不必操之过急。”说着,他见儿子面色依然有些难看,遂说道:“这样吧,明年,礼部将再次举行考举,你就作为主监考官,替朝廷选拔人才。……这个担子可是重的很啊。”

    “……”赵弘润看了一眼魏天子。

    他其实心里清楚,他父皇只是想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已。

    但最终,赵弘润还是点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毕竟,此番有萧氏余孽在背后煽风点火,赵弘润那意图『削弱国内大贵族势力』的政治抱负,明显是无法施展了,只能日后再找机会。

    而与此同时,在怡王府地下密道的一间石砌房间内,怡王赵元俼正满脸阴沉地盯着房间的入口处。

    不知过了多久,寂静的密道内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脚步声,随即片刻之后,一个消瘦的人影走了进来,倚在石墙旁似笑非笑地看着赵元俼,口中笑道:“怡王殿下这么急着召唤在下,所谓何事呀?”

    怡王赵元俼双目眯了眯,冷冷说道:“萧鸾,你终于肯来见本王了?哼!今日无论如何,你要给本王一个解释。”

    听闻此言,那被赵元俼叫做『萧鸾』的消瘦男子戏虐地笑了笑,故作不知地说道:“怡王殿下今日冒险联络在下,就是为了兴师问罪么?……不知在下哪里得罪了怡王殿下呢?”

    赵元俼面色阴沉地说道:“苑陵侯酆叔的家业遭到袭击,其家令酆贯死于大理寺监牢之内,别告诉本王,这两桩事与你毫无关系。”

    “哦……怡王殿下说的是那两件事啊。”萧鸾摸了摸下巴,仿佛这才想起来,点点头说道:“没错,是我做的。……怡王殿下莫非与苑陵侯有旧?哎呀,我怎么忘了呢,怡王殿下可是相交满天下的……”

    “萧鸾!”赵元俼满脸愠怒,重重一拍座椅旁的桌案,怒声说道:“你少给本王装蒜!”

    听闻此言,萧鸾看了一眼赵元俼,旋即环抱着双臂,似笑非笑地说道:“怡王殿下还真是将赵润那个侄子当亲儿子般……”

    “你为何要这么做?”赵元俼冷冷说道:“本王警告过你……”

    “我知道、我知道,别碍事嘛,对吧?”萧鸾笑着说道,而随即,他脸上的笑容逐渐收了起来,看着赵元俼淡淡说道:“可是怡王殿下啊,萧某等了年逾了……你那个英勇的侄子赵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覆灭了秦国二十万军队,又击败了韩国,迫使韩国签署城下盟约,果真是英雄了得,而作为他的叔父,怡王殿下啊,您在这一年里,又做了什么呢?您什么都没做,我甚至有些怀疑,怡王殿下您是否是在敷衍我等……”

    “……”赵元俼闻言皱了皱眉,半响后解释道:“本王这边,有许多事要准备……至少,宗府已在本王掌控之中,包括宗卫羽林郎……”

    “呵。”萧鸾笑着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怡王殿下啊,我不想听这点,我只想知道,怡王殿下您究竟几时动手?”

    “你等不及了?”赵元俼讥讽道:“当初你等了十几年,不见你催促,可如今才过一年,你就等不及了?”

    萧鸾歪着脑袋看着赵元俼,表情古怪地说道:“前十几年,可没有一个叫『赵润』的小崽子,打楚国楚国求和、打韩国韩国求和……三川、楚国、韩国、秦国,大魏周边强邻,居然皆被这小子率军扫平,如今这小家伙,摆出架势要对付国内那些贵族,你还叫我等?等到几时?等到这个国家内忧外患都被解决?啊?”

    听了这话,赵元俼脸上浮现几丝嘲讽般的轻笑:“因此你急了?”

    萧鸾看了一眼赵元俼,平静地说道:“怡王殿下,那赵润是个小辈,我亦敬重他的才能,也不希望这个国家失去这等百年难得一见的豪杰,但是,他的存在正在逐步威胁到我方,『酆贯的死』,只是一个警告,倘若怡王殿下还没有什么行动,那么,我会用我的方式,来解决当年的那场恩怨——相信,怡王殿下不会喜欢我的方式。”

    “你在威胁我?”怡王赵元俼眯了眯眼睛,语气冰冷地质问道。

    萧鸾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我只是觉得,当年的恩怨,该是时候偿还了。……若怡王殿下不动手,就由我来做。”

    “……”赵元俼深深看着萧鸾。

    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个人,早已不再是他当年所熟悉的那个人了——这是一个疯子,倘若以他的方式来解决当年的恩怨,或许整个魏国都将面临巨大的灾难,甚至有亡国之危。

    想到这里,赵元俼语气软了些,似恳求般说道:“再给我……一些时间。”

    萧鸾环抱着双臂想了想,随即抬手右手,竖起一根手指,说道:“一年!……明年年末之前,若是怡王殿下并未履行当年的承诺,使我『萧氏』沉冤得雪,让天下人得知赵偲的真面目,我就以我的方式,使姬赵氏偿还当年的血债。……就一年,不能再多了!”

    赵元俼思忖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就在明年,本王会设法使萧氏沉冤得雪。”

    见此,萧鸾脸上露出几许笑容,拱手说道:“既然如此,萧某就等着怡王殿下的好消息。”

    说罢,他转身就要离去。

    “慢着。”见萧鸾准备离开,赵元俼皱眉说道:“你叫那些……”

    仿佛是猜到了赵元俼的心思,萧鸾摆了摆手,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明白怡王殿下的意思,回头我就会叫那些(放出谣言的)人就此打住。”

    听着逐渐远去的脚步声,赵元俼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交叉。

    『明年,最后的期限……么?』

    他闭着眼睛若有所思,仿佛脑海中在酝酿着什么。

第1083章:风波过后() 
次日,垂拱殿下达通告,对『河东四(五)令』一事做了了解。

    在这则通告中,垂拱殿在肃王赵弘润所提出建议的基础上,首次确立了『汾阴』与『蒲坂』两县在日后『河西攻略』中的重要地位。

    其中,按照肃王赵弘润那『军政分离』的概念,原『尚县县令寇正』改为『汾阴令』,『临洮君魏忌』领『汾阴将军』之职;安陵赵氏子弟、赵文蔺拜『蒲坂令』,又调砀山军副将『闻封』为『蒲坂将军』。

    除此之外,成陵王赵燊出任『皮氏令』,安平侯赵郯出任『皮氏尉』;平阴人『董帏』出任『北屈令』,梁郡人赵宠出任『北屈尉』;户牖侯世子孙嘉出任『解县令』,苑陵侯酆叔次子酆霸担任『解县尉』。

    名为『河东四令』,可实际上却是五县的这块大蛋糕,就这样被魏天子分了下去。

    得了好处后,庆王弘信与苑陵侯酆叔等贵族便如魏天子所猜测的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