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6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笑着摇了摇头,赵弘润再一次安抚他们道:“本王不是说了嘛,今日纯粹就是让你们参观参观我大魏的皇宫,见一见我父皇与朝中百官,然后……不出意料的话,今明两日应该会有一场庆功喜宴,让你们这些功臣畅吃畅喝,完事后还有赏赐可领……只是这样而已。”

    听了这话,诸将如释重负。

    闲聊着,赵弘润一行人来到了皇宫门前。

    今日皇宫的守备,要比平日森严许多,甚至于赵弘润亲眼看到三卫军总统领李钲也站在宫门外。

    待见到赵弘润一行人后,李钲主动走了过来,抱抱拳打着招呼道:“肃王殿下,恭喜恭喜。前些日子三川郡一役,可谓是惊煞世人呐。”

    此时赵弘润已翻身下马,拱手还礼道:“李叔过奖了,小王何来功勋,皆是麾下兵将的功劳。”说着,他将屈塍、伍忌等七名将领介绍给李钲,也隐晦地向七名将领介绍李钲这位虽不是大将军却胜过大将军的大人物。

    屈塍、伍忌等人与李钲相互见礼,随后,李钲歉意地说了句『例行公事、望诸位莫要介意』,便叫禁卫对诸人搜身,毕竟屈塍、伍忌等将领都是外将,而且都是楚国人或者三川郡羯族人出身,因此,按照规定是要搜身的。

    而屈塍、伍忌等人也明白这一点,非常配合地交出了佩剑,随即又让禁卫们搜了身。

    在禁卫们搜身的期间,赵弘润询问李钲道:“李叔,今日获资格入宣政殿的人很多么?”说话时,他四下看了看,因为此刻在宫门外,站满了陌生人,一个个衣冠楚楚,举手投足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般人。

    而这些人,也正在被禁卫们搜身。

    似乎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的目光,李钲压低声音说道:“北一军……的幕后支持者。”

    赵弘润一听就懂了。

    所谓的『北一军』,即『北疆远征第一军』,即东宫太子赵弘礼担任主帅的那支军队。

    这支军队的兵将,皆是由魏国国内的贵族拼凑起来的,成员派系非常复杂,有支持东宫太子的,有支持雍王弘誉的,内部尤其不稳定,因此赵弘润当初就暗讽这支军队是乌合之众。

    而事实上也证明,这支军队的确不堪一用,在北疆战役中,远不及南梁王赵元佐的『北二军』与姜鄙的『北三军』。

    至少据赵弘润所听说的,这支军队纯粹就是跟在姜鄙身后捡便宜,简直就是丢尽了魏军的脸面。

    不过这话赵弘润还不好明说,毕竟他的弟弟桓王赵弘宣,就是这支军队的副帅。

    眼不见为净吧。

    等屈塍、伍忌等人结束了搜身后,赵弘润便与李钲告别,带着宗卫们以及屈塍等人迈步走入了皇宫,朝着宣政殿的方向走去。

    在前往宣政殿的途中,赵弘润遇到了他二哥雍王弘誉。

    雍王弘誉也注意到了他,笑着走了过来,打招呼道:“弘润,三川一役,着实是扬我大魏的国威啊!”

    赵弘润闻言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不得不说,最近他无论碰到什么人,对方都会提起『秦魏三川战役大捷』这件事。

    在他看来,那场胜仗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是因为魏军的作战武器以及战术比秦军领先了不止一筹,因此导致秦军被全面碾压罢了。

    他赵弘润又有什么功劳了?

    硬要说有什么功劳,也只是他大力支持冶造局的发展,并且,在三川战役秦军溃败的时候,狠下心肠,毫不留情地屠尽了二十万秦军,给了秦国一个惨痛的教训。

    “这两位是?”

    赵弘润岔开了话题,因为他看到雍王弘誉的身边,跟着两名中年人,似乎与雍王弘誉很亲近的样子。

    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觉得这两名中年人很是陌生,应该是从未见到过的。

    “是愚兄的两位舅舅,施融、施奋。”雍王弘誉介绍道。

    『原来是二王兄的舅族,施氏一族的人……』

    赵弘润恍然大悟,拱手向施融、施奋见礼,二人连道不敢,赶忙回礼。

    毕竟,施融、施奋虽说算是长辈,可不敢在赵弘润面前端架子,尤其是前一阵子『秦魏三川战役』之后,真以为赵弘润在一日之内下令杀尽二十万秦兵,吓唬住的仅仅只是秦国人?

    在结伴前往宣政殿的途中,赵弘润似笑非笑地对雍王弘誉说道:“这些日子,小弟听说大梁传开了一些舆论,直说东宫在北疆如何英明,接连收复失地……”

    “哈哈。”雍王弘誉笑了两声,毫不在意地说道:“东宫运气不错,跟在姜鄙将军身后捡了不少便宜。”

    瞧了眼雍王弘誉的表情,赵弘润诧异地试探道:“王兄似乎并不担心的样子。”

    听闻此言,雍王弘誉眨了眨眼睛,神秘兮兮地说道:“弘润,今日有场好戏,你且拭目以待。”说着,他拍了拍赵弘润的臂膀,领着两名舅舅先行离开了。

    『好戏?』

    看着雍王弘誉离开的背影,赵弘润心下有些纳闷:难道这位王兄,还有什么反制的手段?

    他正猜测着,忽然,宗卫长卫骄好似看到了什么,微微皱了皱眉,低声提醒道:“殿下,桓王殿下在前面。”

    『弘宣?』

    赵弘润下意识抬起头来,恰巧看到东宫太子赵弘礼领着一大帮人从远处走来,而他的弟弟桓王赵弘宣,不知为何居然在东宫太子的队伍中,甚至于,与东宫太子赵弘礼有说有笑。

    『弘宣他……』

    赵弘润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卫骄说道:“去把他叫过来!”

    “是。”

    卫骄点点头,朝着远处东宫太子弘礼的队伍走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883章:东雍争锋(二)() 
片刻之后,宗卫长卫骄便将桓王赵弘宣以及其宗卫们领到了赵弘润面前。

    “哥,你来了?”

    赵弘宣热情地与赵弘润打着招呼。

    这也难怪,毕竟兄弟俩自打去年七八份时北疆战役爆发起,就没有见过面,截止目前都快都一年了。

    作为弟弟,桓王赵弘宣亦十分想念自己的哥哥。

    但是对面着殷切的赵弘宣,赵弘润的面色则不大好看,皱着眉头质问道:“弘宣,你跟着赵弘礼做什么?我不是叫你跟他离地远点么?”他口中的赵弘礼,即东宫太子。

    听闻此言,赵弘宣张了张嘴,迟疑地说道:“哥,你这样直呼东宫……”

    “……”赵弘润一言不发,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弟弟,用眼神打断了弟弟的说教。

    可能是畏惧兄长的威严,赵弘宣一脸怏怏地说道:“也没有走得很近啊,只是,东宫是主帅,我是副帅,军中事务,都得由我俩商议……”

    “商议军务?”赵弘润咧了咧嘴,撇嘴说道:“跟你商议军务?”

    “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弘宣有些不悦地说道:“在北疆时,我也是很努力的……虽然没有做得像哥你那样出色。”

    他有心想反驳,可一想到眼前这位兄长正是一手促成『秦魏三川战役大捷』的统帅,赵弘宣就不禁有些气馁。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看看眼前这位兄长麾下的军队,商水军、鄢陵军、川北骑兵,打完楚国打秦国,一场胜仗接着一场胜仗,无一不叫世人震惊;再看看北一军,先是被韩军打地灰头土脸,随后又被东进河东郡的秦军侵夺了许多地盘,靠着在将军姜鄙身后白捡功劳才挽回一些颜面。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注意到弟弟脸上的怏怏之色,赵弘润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有些问题,遂转口说道:“弘宣,哥没有别的意思。……你初次出征,对方又是强敌韩国,能维持不败,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哥只是想告诉你,赵弘礼那所谓的与你商议军务,只不过是为了拉拢你而已……”

    没想到听到这话,赵弘宣的脸上更加不悦,语气复杂地反问道:“为何一定是拉拢我?因为我有个手握军权、每战每胜的兄长?……就一定是这样?”

    “……”赵弘润张了张嘴,被弟弟有些说懵了。

    而此时,赵弘宣亦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调整情绪,诚恳地说道:“哥,你对太子有偏见。可能起初的时候,太子的确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推荐我担任北一军的副帅,但是在北疆的那段日子,我俩都很努力……你没有亲眼看到,因此你不会相信。当初反攻『曲沃』的时候,太子与我,殚精竭虑思索攻克敌城的策略,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曲沃,是姜鄙将军打下来的。”赵弘润淡淡说道。

    听闻此言,赵弘宣憋着满脸通红,有些激动地攥着拳头,半响后闷闷地说道:“是……曲沃是姜鄙将军打下来的,没有姜鄙将军,我北一军绝无可能攻克那座坚城。……许多人都这样认为,他们只看到姜鄙将军的北三军,却未曾看到我北一军的牺牲。……不差再多哥你一个。”

    说罢,他愤愤地一拂衣袖,转身就想离开。

    见此,赵弘润低声喝道:“站住!”

    赵弘宣依言停下脚步,用带着几分怨愤的目光回头看着赵弘润。

    “你要去哪?”赵弘润皱眉说道。

    只见赵弘宣看了赵弘润片刻,低声说道:“败军之将,自然是与败军之将为伍了。”

    说着,他转身离开了。

    为难地望了一眼赵弘润,赵弘宣的宗卫长张骜一脸尴尬,在朝着赵弘润抱了抱拳后,带着宗卫们急匆匆地追了上去。

    望着弟弟赵弘宣愤然离去的背影,赵弘润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询问宗卫高括道:“高括,弘宣,近几日与东宫走得很近么?”

    高括等人才刚刚从商水军中回来,哪晓得北疆那边发生的事,遂抱拳说道:“这个卑职不知,卑职会让青鸦众去打听的。”

    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弟弟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喃喃说道:“去了一趟北疆,别的没学到,倒是学会跟我犟嘴了……”

    见此,宗卫周朴在旁低声劝道:“殿下,您要知道,作为您的弟弟,桓王殿下的压力也很大。……同是一母所养,兄长逢战必胜,这做弟弟的,当然也敢做出一番成绩来。……您不该轻视北一军的,至少在桓王殿下面前,因为桓王殿下是北一军的副帅啊……”

    “……”赵弘润默然不语。

    半响,他深深吐了口气,带着在旁装聋作哑的屈塍、伍忌等人前往宣政殿。

    待等辰时正刻,宣政殿殿门大开,宫殿外广场上的人群,鸦雀无声地依次走入殿内。

    在此期间,赵弘润看到不少平日里在早朝上甚少见到的熟面孔。

    比如南梁王赵元佐、将军姜鄙、魏武军大将军韶虎,似乎不少北疆战役的功臣都受邀赶赴这场朝会。

    除此以外,还有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宗府宗正赵元俨、宗府宗令赵元俼,等等等等。

    走入宣政殿后,赵弘润径直来到东侧,按照兄弟们排次,站在庆王赵弘信的下手,而屈塍、伍忌等人,则站在赵弘润身后。

    期间,赵弘润抬头看了一眼东宫太子赵弘礼的方向,随即眉头顿时一皱。

    因为他看到,他的弟弟赵弘宣就站在东宫太子赵弘礼身边,二人低声说着什么。

    也不知是不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的目光,东宫太子赵弘礼抬头看了一眼赵弘润,却被赵弘润用冰冷的眼神瞪了回去:看屁啊!

    也许是积威犹在,也许是东宫不想得罪威名如日中天的赵弘润,也许是他今日心情好,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东宫太子当即移开了视线,似乎并没有生气或者发作的意思。

    这让赵弘润心情愈发不悦。

    “陛下驾到!”

    随着殿外一声尖着嗓子的唱宣,魏天子迈步走入宣政殿,在大太监童宪的伴随下,径直走到龙椅。

    顿时间,殿内乌压压地跪倒一片。

    “众卿平身。”

    相比较赵弘润此刻恶劣的心情,魏天子的心情倒是不错,笑容满脸的。

    也难怪,毕竟近端时间,先是『秦魏三川战役』由魏国取得了惊世骇俗的大捷,随后在北疆,韩国又暂时收兵,意味着魏国终于可以从战争的泥潭中抽身了,这让魏天子着实非常高兴。

    也正是因为这样,今日的魏天子看起来格外慈祥,和和气气不带丝毫戾气。

    他在开场便笑着说道:“来来来,让朕瞧瞧将秦人杀得丢盔弃甲的猛将!……弘润,不舍得将你麾下的猛将介绍给朕么?”

    听闻此言,殿内响起一片善意的轻笑,除了与赵弘润有恩怨的王氏一族外,其余人大多都表露着善意的神色,尤其是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将军姜鄙等原陇西魏人。

    见此,赵弘润压下心头的烦躁,带着屈塍、伍忌等七名将领出列,笑着说道:“父皇说笑了。”

    说罢,他便当众介绍屈塍、伍忌等人,不遗余力地表彰他们在『秦魏三川战役』中的功勋,让殿内众人啧啧称赞。

    正如赵弘润所言,魏天子今日给予屈塍、伍忌等人入殿听政的殊荣,其实就是为了让这几人刷刷脸,涨一涨知名度,一方面让屈塍、伍忌等人对魏国更加忠诚,一方面也让投奔魏国的他国人士看到希望,跟千金买马骨是一个道理。

    但不可否认,经过今日,屈塍、伍忌等人也算是步上魏国权贵的上流层次了,不晓得会有多少人以各种方式与他们攀附交情——拉拢多半没这个胆子,毕竟在如今的魏国,有几人敢挖某位肃王殿下的墙角?但攀一攀交情,若是有尚未婚配的女儿或者侄女便下嫁一个过去,似这种事,纵使是某位肃王殿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随着屈塍、伍忌等将领满脸红光地回到队伍当中,朝事的话题,便从秦魏三川战役转移到了北疆战役上,南梁王赵元佐、将军姜鄙、大将军韶虎,这些北伐的有功之士,亦陆续出列,受到魏天子的嘉奖与朝中众人的拥护。

    而然后,以王氏一族为首的东宫党,就开始鼓吹东宫太子赵弘礼在北疆战事中的功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