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5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才弘润有多失礼,还望二伯莫要在意……”在坐下的同时,赵弘润赶紧先服软道歉。

    “……”赵元俨转头看了一眼赵弘润,板着脸皱皱眉说道:“前倨后恭……跟谁学的?”说罢,他轻吐一口气,带着几分叹息的意思,沉声说道:“弘润,你今日做得过火了……”

    凭着对这位二伯的了解,赵弘润知道,赵元俨口中的『过火』,指的绝不是他方才对这位二伯无礼冒犯的这件事,而是指他当时说出了『七日不还,则我亲自来取』这句话。

    “二伯是在担心?”赵弘润问道。

    赵元俨沉默了半响,随即沉声说道:“陇西魏氏在我大魏的所作所为,我亦看不惯,但是作为主礼官,我必须得表现出我赵氏对陇西魏氏的善意,你明白么?”

    “小侄当然明白。”赵弘润闻言笑道。

    他可不认为方才他那句『请二伯收声』的软威胁,就真的能吓唬住这位二伯,事实上,那不过是他们叔侄二人颇有默契地演了一场戏罢了——似这种事,都得有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黑脸。

    “你愤然拂袖离去,这不要紧,但那句『我亲自来取』,你不该说。”转头看着赵弘润,赵元俨正色说道:“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难以再挽回了。”

    说到这里,他思忖了片刻,又问道:“老老实实与我交个底,你是否是调兵了?”

    “是的。”赵弘润点了点头。撇开二人看待事物的立场有所不同这一点外,他对这位二伯还是很信任的。

    “果然……”赵元俨闻言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道:“与陇西魏氏开战,太轻率了!……这是同室操戈啊!”

    “小侄可不认为陇西魏氏与我赵氏会是一路人……今日的事二伯你也看到了,除了那位繇诸君赵胜以外,小侄实在想不出,他们当中还有谁记得,他们此刻是在我大魏的国土上!……不过是一群无能丢了祖宗基业的丧家犬,狼狈地逃到我大魏来,却端着什么本家的架势,端给谁看?还一脸理所当然地抢占我大魏国民的府邸、财富,我赵氏都不敢如此!”

    的确,在魏国,纵使作为王族的赵氏,都不敢那般光明正大的强占百姓的财物,纵使偶尔有些赵氏纨绔子弟看上什么好东西,比如谁家价值连城的宝贝啊,谁家美貌年轻的女儿啊,哪个不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可陇西魏氏倒是好,居然光明正大地抢占,还一脸理所当然。

    这种事若是姑息,势必会激起民愤!

    “……”听了赵弘润的话,赵元俨默然不语,可能是因为今日陇西魏氏的确让这位宗正大人很是失望,破坏了他原本对陇西魏氏的憧憬与期待。

    这时,宗卫长卫骄走了过来,拱手说道:“俨王爷、殿下,繇诸君赵胜来了。”

    因为赵元俨在场,卫骄并没有透露这个消息的来源,毕竟青鸦众这些隐匿力量,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少。

    “唔?”赵元俨与赵弘润闻言对视一眼,心中有些惊讶。

    倒不是惊讶繇诸君赵胜如何会找到他们,毕竟他们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在夜里很是显眼,只要繇诸君赵胜不是瞎子就能找到位置。

    他们只是惊讶于繇诸君赵胜居然来寻找他们。

    “这回注意分寸。”赵元俨沉声叮嘱道。

    赵弘润点了点头,示意卫骄道:“请他过来。”

    “是。”卫骄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他便领着今日已见过一面的繇诸君赵胜,来到了赵元俨与赵弘润二人所在的这堆篝火。

    而此时,赵元俨与赵弘润二人亦起身相迎。

    对于这位繇诸君赵胜,赵弘润对他的初印象还是蛮不错的,毕竟繇诸君赵胜终归还懂得是非对错,不似其他陇西人,比如那个庶长侯聃那样轻狂。

    “赵胜大人是一个人?”

    赵弘润见繇诸君赵胜孤身一人前来,心中有些惊讶与意外,毕竟据说繇诸君赵胜在陇西的地位可不低,相当于魏国的封王、楚国的邑君,很难想象这样的大人物,居然连一个随从、护卫都不带,都孤身前来拜会他们。

    由此可见,繇诸君赵胜亦是一位极有胆魄的人物。

    “旁人,皆让赵某打发回城了。”

    繇诸君赵胜笑着说了一句,随即,见有三人起身让座,遂在另一段圆木上坐了下来,带着几分亲近的口吻笑着说道:“赵某此来,是拜会同氏的族兄、族侄,叙一叙赵氏同宗的情谊,带着不相干的人作甚?”

    『果然是个玲珑人物……』

    赵元俨捋了捋胡须,挥挥手示意他的三名宗卫们退下,使这堆篝火旁,就只剩下他与赵弘润、繇诸君赵胜三人。

    『又到了得唱黑脸的时候了……』

    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二伯,见二伯半眯着眼睛不说话,赵弘润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用带着几分怨愤的口吻,故意半开玩笑地说道:“赵胜大人,叙一叙赵氏同宗的情谊可以,不过,可不许再挑拨我伯侄二人啊……”

    “此话怎讲?”繇诸君赵胜不解地问道,随即,他在瞅了一眼故意轻哼一声的赵元俨后,似有醒悟,在摇头哂笑了两声后,随即低声说道:“事实上,贤侄说得没有错……这里是赵氏的魏国,不是陇西,但魏氏当中,有不少人却看不清这一点,甚至于……他们其实是明白的,只是故意装糊涂。”

    『此人……』

    赵元俨用惊异的目光看向繇诸君赵胜,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贸然开口询问,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赵弘润。

    赵弘润会意,压低声音问道:“赵胜大人,能否与我等交个底,陇西魏氏对日后有何打算?……是打算积蓄力量有朝一日夺回陇西呢,还是说,就干脆在我大魏长住了?”

    这个问题十分关键,也难怪繇诸君赵胜用意外的眼神看了一眼赵弘润。

    半响后,他轻叹一口气,摇摇头说道:“虽然不想承认,但……陇西的故土,恐怕是很难夺回来了。”

    『……』

    不动声色地与赵元俨交换了一个眼神,赵弘润压低声音问道:“秦……很强?”

    繇诸君赵胜沉默了片刻,继而点了点头。

    “……秦国的军势,强悍到令魏氏许多人闻风丧胆的地步。”(未完待续。)

第832章:秦势汹汹() 
对于秦国,赵弘润至今还无法做出大致的估算。

    他只知道,秦国的存在曾让三川郡的『乌边部落』感到不安,其族长『切拉尔赫』加入川雒联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诸部落的支持、得到魏国的支持,阻止秦国对外扩张的脚步,至少将其阻隔在三川之地以外。

    不过说实话,赵弘润起初并不是很在意秦国,哪怕秦国是遥远的西土上,唯三的强大势力之一——诸羌、陇西魏国、秦国。

    毕竟中原的文化发展,是经历过数百年乃至近千人的激烈碰撞才逐渐形成的,诸家学术在这里茁壮发展,争相绽放光彩。

    这里所说的文化,指的可不单单只是经理、礼俗、诗颂,还包括工艺。

    城墙营建、冶铁锻造、战争兵器,中原国家的工艺,比偏远地方的国家或民族,那可不只是高出一星半点。

    当初赵弘润征讨三川时,为何能以弱胜强,战胜强大的羯角部落,是因为赵弘润指挥得当么?

    不,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魏军祭出了新式投石车与新式连弩这两项战争兵器。

    因此,赵弘润并不是很在意秦国,因为他以为,秦国或许也只是处在氏国这个阶段上,只不过比陇西魏氏的氏国要强大罢了。

    可随后听着繇诸君赵胜对秦国的概述,赵弘润就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了——秦国,绝非单纯的氏国,而是已相对完善的君主制国家。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秦国与陇西魏国没啥区别,他们的战争方式有些类似于三川之民等民族,即攻克对方的领土后,将所有的财物一卷而空,并且让战败者成为附庸,即『贱民』,无法得到任何法律保障的存在。

    记得赵弘润曾经还感慨过楚国的苛政,尤其是那『什五』的田税,然而根据繇诸君赵胜的描述,相比较陇西魏国与最初的秦国,事实上楚国已经算是非常开明的了。

    只说一件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陇西魏国与最初的秦国,贱民不允许拥有私人土地!

    贱民不允许拥有私人土地,更遑论土地的买卖,这意味着,陇西魏国与最初的秦国,他们国内的贱民,等同于贵族的附庸,辛辛苦苦耕种一年的农作物,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仅仅只能糊口的粮食。

    这在赵弘润看来,简直就是奴隶一般的地位。

    而事实上,在陇西魏国与早期的秦国,贱民其实与奴隶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贱民绝大多数都是两国攻灭的氏国或氏族的人,是不配拥有姓氏的失败者。

    更要命的是,贱民只允许与贱民结婚,而且两者的子嗣,其地位仍然是贱民,这就比较惨绝人寰了。

    而真正享有些许社会地位的民众,陇西魏国与秦国称之为『庶民』,比方说『公士』。

    据繇诸君赵胜的讲述,所谓的『公士』,即第一级职爵,也是最低的一级,仅仅只是用来区别奴隶般地位的贱民,以及稍微得到了一些社会地位的庶民。

    公士享有的权利并不多,不过已经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与房屋,大抵是田屋一顷,同时还能拥有一名仆人。『注:这里所说的仆人,指的就是贱民。』

    而在公士以上,那就是第二级的职爵『上造』,可以享有两顷地的田屋,两名仆人,还有三头牛。

    但是,从第一级的『公士』熬到第二级的『上造』,这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倘若不凭借军功的话,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漫长岁月,即十五年到二十年。

    而若是凭借军功,那就简单多了,只要在战场上杀死一名敌军,凭借对方的头颅,就能得到『公士』的职爵,而若是积累杀死了十名敌军,就能获得『上造』职爵。

    看似容易,其实却不知有多少人在拼搏『上造』这一级职爵的期间,死在了战场上。

    起初的时候,陇西魏氏与秦国还互有胜负,但是在十几年前,秦国突然有所改变。

    他们推出了新的国法,不再限制处在国家底层的贱民,允许贱民凭借军功,获得『庶民』的地位,甚至是更胜一筹,获得爵位。

    简单地说,只要某名贱民足够强悍,能在战场上杀死许许多多的敌人,理论上他可以一直提高职爵,成为『庶长(一军之将)』、『驷车庶长(战车部队将军)』、『大庶长(统帅)』,甚至于到最后,封侯称君。

    这个改变,使得秦国的军势一下子变得迅猛起来,以至于陇西魏氏节节败退,加速了国家的衰败。

    『凭军功获得地位……』

    赵弘润琢磨着繇诸君赵胜的讲述,隐隐感觉秦国的这套改革模式,似乎有些借鉴中原的意思,只不过中原国家更加完善,除了军功外,靠读书写字也能改变该人的社会地位;而秦国那边,只是采用了其中的一种。

    “是何人,让秦国发生了这样的改变?”赵弘润好奇地问道。

    繇诸君赵胜沉默了片刻,随即语气复杂地说出一个人名:“卫鞅。”

    『卫国人?』

    赵弘润一脸惊讶的表情。

    仿佛是猜到了赵弘润的心思,繇诸君赵胜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此人并非是秦人,不知为何流落到秦国,并且得到了重用。……我陇西沦落到如今地步,此人功不可没。”

    『……人家秦国变法改革,而你们陇西还在原地踏步,死守着旧的传统,这怪谁?』

    赵弘润看了一眼繇诸君赵胜,最终没有将心里话说出来。

    毕竟他也已经意识到,繇诸君赵胜虽然在陇西魏氏地位不低,但并不能左右陇西魏国的国策。

    『……不幸言中。看来乌边部落的族长切拉尔赫说得没错,已经变法改革后的秦国,正走在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就好比当年的我赵氏魏人。这个时候与秦为敌,恐怕……』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大致可以猜测地到,那个叫做卫鞅的人使得整个秦国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海量的贱民需要军功摆脱奴隶地位,而秦国则需要更多的贱民来取代前者所留下的空缺,除此以外,更多的秦人也希望借助军功取得更高的职爵,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秦国正渴望着战争!

    源源不断的战争!

    疯狂地对外扩张!

    若单单如此,还不至于让赵弘润胆战心惊,更关键的是,卫鞅的变法,使得整个秦国的有志男儿都在渴望战争,这就比较吓人了。

    就好比当年的赵氏魏人,众志成城,要在中原站稳脚跟,一通乱拳打趴郑国与梁国,当一个国家的人民皆抱着相同的想法,追逐一致目标时,那是极其可怕的。『PS:不知怎么,忽然想到了德国。』

    可能秦国目前并非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或许却是最可怕的。

    此时此刻,赵弘润终于明白,为何繇诸君赵胜方才会说陇西恐怕是夺不回来了,因为他也感受到了秦国的强大——这份强大,并非单纯指代国力或军队的力量,而是指整个秦国的有志男儿都在推动战争、渴望战争。

    而陇西魏氏,曾经与秦国平起平坐的氏国,早已经跟不上秦国的脚步,被后者远远地甩开。

    “原来如此……”长吁一口气,赵弘润看着繇诸君赵胜正色说道:“如此,贵方是打算在我大魏长住了。”

    繇诸君赵胜有些尴尬,在犹豫了一番后,缓缓地点了点头。

    不可否认,陇西魏氏当中仍有不少人口口声声喊着『迟早有一日要夺回故土』,但是繇诸君赵胜知道,那些人只是为了掩饰心中的惊恐而已,真正有志希望日后从秦国手中夺回陇西故土的,整个陇西魏氏的诸位大人当中,恐怕不会超过十人。

    至少繇诸君赵胜可以肯定,现任的君父已经被秦国吓破了胆,否则,不至于会在仍有那么多军队的情况下,惶恐地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