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5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什么问题?”赵弘润冷笑一声,一字一顿地念叨道:“西平、召陵、临颍、西华、长平、鄢陵……父皇你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啊?像不像是两年前被楚军摧毁殆尽的那几个县呀?”

    “唔。”魏天子捋了捋胡须,装模作样地说道:“听弘润你这么一说,这几个县还真有些耳熟……”

    “父皇你少装蒜了,蔺大人、虞大人他们都在笑了。……父皇,您就拿这么几块破地糊弄儿臣?”赵弘润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魏天子。

    不得不说,魏天子此番给赵弘润增加的几个县,加在一起那是很大一片土地,这问题在于,『西平』、『召陵』、『临颍』、『西华』、『长平』、『鄢陵』这几个县,皆是两年前楚暘城君熊拓率军攻入魏国时,受战火波及最最严重的几个县。

    当时那些楚军,几乎摧毁了这几个县城的农田、建筑,以至于两年后的今日,除了鄢陵与长平因为居住着数十万原楚国平民的关系,情况还稍稍好些,而其余几个县城,那纯粹就是一一片烂摊子。

    似那种一穷二白的县城,白给赵弘润都不要。

    面对着儿子的质问,魏天子呵呵一笑,放下茶杯,摊着双手说道:“弘润,对于此番征讨楚国所立下的功勋,朕觉得,纵使是赏你百万两银子亦不为过。……不过目前我大魏的境况你也看在眼里,南边与楚国的战争暂时是结束了,可北疆那边,我大魏与韩国的战争,却还没有结束。你也算是久经沙场的统帅了,你应该看得出来,北疆的战事,打个一两年乃至三五年都说不准,在这期间,朝廷需要消耗多少钱粮?国库也紧张啊……”

    顿了顿,他脸上带着几丝调侃,继续说道:“至于那几个县,朕觉得,那怎么说也比百万两银子价值更大吧?”

    “……”赵弘润默不作声看着他父皇,冷不丁问道:“父皇,不知您拨给儿臣多少钱粮,助儿臣去发展那几个县?”

    魏天子惊诧地看了一眼儿子,露出一脸『还要钱?』的表情,故作不解地问道:“你不是从楚国卷带了许多战利么?”说着,他故作大方地说道:“这样吧,这次那笔财物,你就不必上缴国库了。……你满意了吧?”

    听闻此言,赵弘润恨地牙痒痒。

    的确,此番他麾下魏军在楚国固然是收获不小,然而建设县城那可是一个无底洞,就拿商水县来说,他投入多少精力?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又使商水县的原楚国贵族们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单凭从楚国抢掠来的那些财富,怎么够发展西平、召陵等六个县?

    要知道,召陵、鄢陵、长平还好,可其余三个县,如今那简直就是罕无人烟的荒废之地。

    “父皇的好意,儿臣心领了!”赵弘润冷淡地说道:“儿臣宁可按照以往的规矩将一部分所得上缴国库,也不愿意接那几个烂摊子。”

    “不愿呐,不愿就不愿吧。”魏天子闻言诡异地笑了一下。

    『唔?』

    赵弘润略微愣了一下,就听魏天子继续说道:“既然不愿,朕收回即是。只不过……”

    瞥了一眼儿子,魏天子忽然岔开话题问道:“话说回来,关于你从楚国带回来的那百万余楚国难民,你打算安置在何处啊?”

    这看似是一个不相干的话题,可赵弘润听在耳中,却让他心神微微一震。

    他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位父皇扩大他封地的另外一个目的。

    而此时,魏天子却似笑非笑地说道:“不愿就不愿嘛,你是朕的儿,朕是你的父,父子之间有什么话是不好说的?……弘润,你果真是不愿接受朕的好意么?”

    “……”赵弘润心中微怒。

    “啧啧,单单一个商水县,恐怕无法容纳再容纳百万余的楚国难民啊,还是说,弘润你打算将那些难民分开,安置在国内各地?……这可麻烦,万一魏人楚人引起矛盾,你还不好插手。……我儿将那些人从楚国带来我大魏,却不能妥善安排他们的归宿,啧啧啧……朕倒是可以替你安排,只不过嘛,朕终究不能亲力亲为,万一期间发生些什么龌蹉,唔,不好办呐……”说着,魏天子瞥眼望向儿子,似笑非笑地说道:“弘润,你说,你究竟愿不愿接受那几块你口中的破地呢?”

    挑衅!

    赤裸裸的挑衅!

    赵弘润闻言眉头紧皱,肝火都快涌上来了,这就在他刚要开口之际,却听魏天子淡淡说道:“莫要意气用事,好好考虑清楚再说。……你要知道,让朕收回这道成命,可以。不过事后若是后悔,朕可不会再理睬你。”

    “……”

    赵弘润浑身一震,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非但是他的父亲,亦是魏国的君王。

    咬咬牙,赵弘润低声说道:“儿臣……愿意接受。”

    “什么?”魏天子故作没听清似的,故意问道。

    『……』

    赵弘润咬了咬牙,大声喝道:“儿臣!愿意接受!……多谢父皇恩典!”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赵弘润可不会给他父皇更多戏弄他的机会。

    而见此,魏天子眼中亦露出几许赞赏,随即,他对殿内三位中书大臣笑道:“怎么样?朕就说,这道圣旨我儿愿意接受吧?”

    『您这是在玩火啊,陛下……』

    刨除并不怎么清楚赵弘润底细的中书右丞冯玉,中书令蔺玉阳与中书左丞虞子启偷偷瞧了一眼满脸阴沉的某位肃王殿下,干干地赔笑了两声。

    而此时,赵弘润朝着魏天子拱了拱手,面无表情地说道:“若是父皇再没别的事了,儿臣就暂且告退了。”

    “嗯,去吧。”仿佛是打了一场大胜仗般,魏天子脸上满是笑容。

    而就在赵弘润准备迈步离开内殿时,魏天子忽然又喊出了他,似笑非笑地说道:“弘润,好好发展那几个县啊,可别辜负了朕的期望。……朕还指望日后那几个县上缴大笔税收给国库呢。”

    赵弘润回头瞧了一眼魏天子,出乎众人意料地露齿一笑:“好。”

    然而这个笑容,却让魏天子微微有些警惕,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而殿内的蔺玉阳与虞子启二人,更是对视苦笑一声。

    『这大梁……看来又要热闹咯。』(未完待续。)

第767章:楚国内乱之始() 
“可恶!可恶!”

    赵弘润骂骂咧咧地走在出宫的路上。

    别看他方才在离开垂拱殿时仿佛很平静的样子,事实上他当时气怒攻心,之所以没有表露出来,只不过是他不想再因此被他那无良的父皇额外嘲弄罢了。

    无论是曾经的『八殿下』,亦或是如今的『肃王』,皆不会在处于下风时露出丧家犬的丑态,徒惹人——尤其是那位无良的父皇——所嘲笑。

    “老头子,真够老奸巨猾的啊……我说他怎么突然这么好心,将我商水县提为商水郡,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可恶!”

    赵弘润一边低声骂着,一边暗自懊恼,懊恼于他又一次被他那位无良的父皇给坑了,坑得他有苦难言。

    而在这位肃王殿下身后,刨除了一脸憨笑、或许至今都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褚亨外,其余卫骄、吕牧、周朴、穆青四名宗卫,皆露出了苦笑的表情。

    在魏国王都大梁的皇宫内,居然毫无敬意地诋毁当今天子为『老头子』,除了他们家殿下外,恐怕纵观整个魏国,也没有几个人有这个胆子。

    『也不晓得这周围有没有内侍监的人……』

    众宗卫们缩了缩脖子,颇有种做了贼般的心虚,眼神时不时地扫视四周。

    尽管至今为止他们还未曾发现内侍监的人,但心中那份惶恐却始终不能消退,毕竟他们很清楚:内侍监,或许表面上只是伺候天子的阉官宫署,可实际上,那却是监察能力绝不会逊色商水青鸦的监察机构,直属于当今魏天子的谍报监察机构。

    似自家殿下那种大逆不道的话若是传到魏天子耳中……众宗卫们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一副情景。

    “咳咳。”

    最终,卫骄还是忍不住打断了自家殿下喋喋不休的抱怨,表情讪讪地劝道:“殿下,往好了想,咱们的封地好歹是比原来更大了不是嘛?……这样更有利于殿下您施展宏远抱负呀。”

    “抱负?”赵弘润回头瞅了一眼卫骄,面无表情地反问道:“我什么宏远抱负?”

    “……”卫骄顿时哑口无言。

    毕竟作为赵弘润身边的宗卫,他们最清楚自家殿下的所谓宏远抱负:追随怡王赵元俼的脚步,成为一个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自由自在的纨绔。

    是的,恐怕不会有多少会相信,如今威名在外的某位肃王殿下,他的真正抱负只是当一个无忧无虑的纨绔王爷,其余什么『使魏国强大』,只不过是为了保证那个最终抱负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已。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赵弘润还是想得很透彻的:他想当一个纨绔王爷,首先魏国得强大,倘若魏国因为弱小而亡国了,那他还有什么资本去当一个纨绔王爷?

    “哼!”见卫骄为之语塞,赵弘润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满脸不爽地冷哼了一声,随即咬牙切齿般说道:“这件事没完!”

    『得!』

    众宗卫们心中明了,作为一步步见证了“父子战争”的过来人,他们心中清楚得很,他们家殿下今日吃了这等血亏,岂会咽得下这口气,保不定明日就会展开报复。

    有时纵使是他们也想不通,自家殿下与其父皇这对父子时不时地因为争一口气而相互算计,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就拿今日的事来说,在宗卫们眼里,自家殿下得到的好处也颇多,毕竟是白白增加了六个县的封地,虽说那六县有大半在两年前遭到过楚军的攻袭,农田、村庄、屋舍等基础建筑被摧毁殆尽,但话说回来,那终归是土地。

    还记得去年,国内的那些贵族们为了获得一片土地作为封地,不惜将数代人、乃至十几代人所积累的财富使出来,在河东、上党地区,用重金向朝廷买一块土地,便在这块土地上部署私军,协助朝廷抵御韩国军队的进攻。

    这个例子已充分证明封地的重要性。

    因此在众宗卫们看来,他们家殿下此番得到了整整六个县的土地,这本应该是偷着笑的天大好事,何以因为当今陛下的某些恶趣味而动怒呢?

    万一将好端端的事弄成坏事,这岂不是自寻烦恼?

    想到这里,穆青忍不住劝道:“殿下,我劝您啊还是算了吧。”

    听闻此言,赵弘润停下脚步,不悦地问道:“穆青,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我斗不过老头子?”

    听到这句『老头子』,穆青忍不住想笑。

    或许别人会因为赵弘润板下脸来而惶恐,但作为前者朝夕相处数年的宗卫之一,穆青脸上却没有什么惧意,反而笑嘻嘻地反问道:“殿下,您自己说,自打您离宫之后,您胜过几回?”

    “……”赵弘润张了张嘴,被穆青这句话说得哑口无言。

    不得不说,自打赵弘润出阁辟府后,他与他父皇的“战争”,的确是他胜少败多。

    或许有人会问,当初赵弘润还在皇宫里的时候,不是好几次让魏天子吃瘪么?怎么年纪越大反而越回去了?

    道理很简单,曾经在皇宫里时,无论是将御花园搅地天翻地覆,还是说挑唆得后宫不安,这些都只是孩子气般的胡闹之举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唯一光明正大胜过他父皇的,就是两年前赵弘润击退暘城君熊拓那一场仗。

    但是从那次之后,魏天子就不再将赵弘润这个儿子单纯视为孩童,而是视为与他“平起平坐”的对手,如此一来,赵弘润就很难再得到什么机会。

    除非他不顾颜面,继续曾经那种胡闹似的做法。

    “吃里扒外……”被穆青揭开疮疤,赵弘润有些羞恼地骂道:“明日就把你调到游马军,叫你去拾马粪!”

    听闻此言,穆青面色大变,哀嚎叫道:“不要啊,殿下,卑职错了,卑职知错了……卑职一定坚定地站在您这边,共同抗击……唔,抗击陛下。”

    在众宗卫的哄笑声中,赵弘润斜睨了一眼穆青,冷冷说道:“哟,穆青,你这转变有点快啊,前一会不是还不看好本王么?”

    “哪能啊?”穆青谄笑地来到赵弘润身边,一脸讨好地说道:“我等宗卫,岂不是与殿下您同舟共济的嘛。”

    “哼!可本王如今是胜少败多……”

    “来日方长嘛。……殿下您想啊,陛下,在位多年,自然是老谋深算,您纵使是一时输给陛下,又有什么好气馁了呢?用殿下您的话来说,纵使前面输掉九十九仗都不打紧,只要最后一场赢了即可,胜利,属于笑到最后的人,您说呢?”穆青讨好地说道。

    “哼,挺会说啊。”赵弘润瞥了两眼穆青,拂袖而去:“下次再敢吃里扒外,自己去游马军报道!”

    在众宗卫们的哄笑声中,穆青故作心有余悸,装模作样地抹了抹额头根本不存在的冷汗。

    说到底,这也只是赵弘润与宗卫们平日里的玩笑罢了,毕竟宗卫们作为左膀右臂,赵弘润再怎么也不可能将这些肱骨心腹贬到游马骑军去拾马粪。

    不过还别说,因为穆青的插科打诨,赵弘润的心情的确是好了许多。

    再者,穆青的那番说辞,也让赵弘润心底少了几许郁闷。

    为何郁闷?

    因为正如穆青所言,当魏天子真正开始将赵弘润这个儿子视为平等的对手时,父子战争的胜负一下子就朝着父方那边倾斜了。

    毕竟魏天子在位十几年,权谋算计无一不精,就像这次一样,魏天子提前给儿子铺好了路,让儿子能够空置的土地安置那百万余楚国平民,同时,也能叫这个儿子在明知一切的情况下,亦不得不接受他老子仿佛施舍般的给予,答应种种亏本的条件。

    这才叫权谋!

    当然,也是赵弘润最气不过的地方。

    不过听穆青那一番话,赵弘润亦觉得有些道理。

    至今为止,他已直接、间接地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