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朱亥这才得知,这座临时的营地,居然有近乎六七万的羱、羯、羝三族骑兵,而如今,这些骑兵被冠上了一个相同的名词,三川骑兵!

    “难以置信……”

    策马站在离那临时营地尚有一段距离的高坡,朱亥震惊地望着漫山遍野的三川骑兵。

    要知道,魏国虽然这些年来致力于骑兵的建设,但举国上下目前的骑兵数量,仍然不会超过三万,毕竟训练一名合格的骑兵,期间所花费的人力物力,那绝非是训练一名步兵可比的。

    然而,赵弘润却凭借一场三川战役,为魏国招揽到了近乎六七万的骑兵,这虽然不足以扭转魏国在面对韩国时的弱势局面,但不可否认,他日若是碰到韩国的骑兵,魏国将拥有一战之力。

    毕竟,由羱、羯、羝三族人所组成的三川骑兵,绝对不会逊色于韩国的精锐骑兵。

    “魏、楚、羱、羯、羝……我的天,肃王殿下这盘棋下得好大。”

    在朱亥的身边,有一名心腹左右震惊地嘀咕道。

    朱亥闻言微微一笑。

    与司马安不同,朱亥这位成皋军的大将军,在对待外族时素来提倡『剿抚并举』,即拉拢安抚那些对魏国无害的外族人,进兵攻剿那些对魏国有威胁的外族势力。而从心底,他十分欢喜见到魏国与这些外族人和睦相处。

    因为朱亥很清楚,一个国家想要安泰稳定,就必须与四邻抱持良好的关系,可遗憾的是,魏国北边的韩国以及南方的楚国,他们皆是以问鼎天下、成就霸业为最终目标的中原,就算暂时处于和平停战时期,但这最根本的利害冲突终究是无法化解的。

    而三川之民则不同,他们并不能理解中原的战争,他们只是为了土地与生存而战,这就意味着他们与魏国之间并不存在最根本的利害冲突,属于是可以拉拢招揽的势力。

    若是此番赵弘润顺利平定了三川,化解了魏人与三川之民的民族冲突,这就使得他日魏国与韩国爆发战争时,魏国在西边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甚至于,或许还会有一个盟友帮助魏国抗击韩国。

    “肃王殿下此举,可谓是百年之计……不过,那司马屠户不见得会欢喜。”

    可能是心情奇佳的关系,朱亥与左右心腹开了句玩笑,毕竟司马安最是厌恶外族人,而眼下这座临时营地四周充斥着太多太多的外族人呢,朱亥都可以预想到司马安的面色。

    不过让朱亥意外的是,当他靠近这座临时营地的时候,他就被一支骑兵也截住了,而截住他的,恰恰就是司马安亲自所率领的砀山军骑兵。

    “前方军营重地,闲杂人等切勿靠近!”

    仿佛是不认得朱亥似的,司马安沉着脸呵斥着朱亥,仿佛要将后者当成闲杂人等赶走。

    这一出,气地朱亥刚才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一双虎目近乎要喷出火来,偏偏司马安视而不见,仍旧用手中的长枪轻轻拍打着朱亥的坐骑,嘴里发出“去去”似的驱赶声,也不晓得究竟在驱赶朱亥、还是在驱赶后者胯下的坐骑。

    “司马匹夫,你这是做什么?!”

    一脚踹走了司马安的长枪,朱亥瞪着眼睛质问道。

    却见司马安轻哼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肃王殿下委本大将军总督这座营地的治安,防止闲杂人等入内……”

    朱亥气地脸都黑了,心说你是大魏的大将军,我也是大魏的大将军,咱俩平起平坐,我算哪门子的闲杂人等?

    不过,朱亥也懒得与司马安废话,沉着脸说道:“我要见肃王。”

    “抱歉,肃王正在安排近日与三川诸部落的族长,无暇见你,你顾自回成皋关即是。”说罢,司马安朝着朱亥挥了挥手,一副『已经用不着你、你回去罢』的嫌弃之色。

    就在这时,砀山军的大将白方鸣策马赶了过来,一脸笑容地与朱亥打着招呼。

    不得不说,白方鸣其实并不负责这边的巡防,只是方才他远远瞧见这两位大将军在这吵嘴,生怕这两位大将军当众打起来,这才急忙过来劝架。

    毕竟这两位大将军生性很奇怪,明明平时都是冷静的性格,但一见到彼此,就仿佛是沸腾的油锅里倒入一票冷水,若是放任他们,相信最后的结局必定相当精彩。

    “是白方啊。”见司马安麾下的大将笑脸相迎,朱亥的面色稍微好看了些许,沉声说道:“我要见肃王,奈何某人横加阻拦,胡搅蛮缠……”

    “猪就应该被关在猪圈里……”旁边,司马安嘀咕道,声音恰好足够朱亥听到。

    见此,白方鸣连忙抢在朱亥发作之前,策马上前拉过后者的马缰,赶紧将其带往营地。

    “那厮又发的什么疯?”

    在被白方鸣带往营地的途中,朱亥余怒未消地问道。

    白方鸣当然明白朱亥这位大将军口中的『那厮』,指的就是他们砀山军的大将军司马安,遂在苦笑一声后解释道:“大将军莫怪,我家大将军他啊,他是太闲了……您可千万别与他争吵。”

    “闲?”朱亥愣了愣。

    见此,白方鸣解释道:“虽然肃王殿下委任我家大将军总督营地这边的秩序,但您也看到了,羯角新败,肃王威风正盛,其余三川部落无不规规矩矩,哪敢在这个时候挑事?因此,我家大将军每日就是骑着马四下溜达,无所事事……正好缺个人与他斗嘴解闷呢。”

    “我说那厮今日怎么这般混蛋!”朱亥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随即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问道:“我听说,肃王邀请了三川之地的诸部落族长前来参加会议?那些部落族长都到了么?”

    “绝大多数都已到了,就算暂时未到,也提前传来了口讯,称族内有些事需要安顿,但一定会赶来。……似眼下境况,敢言辞拒绝肃王殿下的部落,恐怕不多。大将军不知,就连羷、羚、羯三个羯族人的大部落,都派人特地传达了善意。”

    朱亥点了点头,随即皱眉问道:“肃王……他想做什么?”

    白方鸣闻言瞧了瞧左右,低声说道:“多半是想借覆灭羯角的余威,『促成』我大魏与三川的亲和。”

    朱亥听出了白方鸣刻意加重的『促成』之词,心下已明白过来。

    约一炷香工夫后,白方鸣将朱亥领到了赵弘润的毡帐,后者经宗卫种招通报后,被赵弘润请入帐内。

    此时在帐内,赵弘润似乎正在矮几后书写着什么,见此,朱亥拱手抱拳拜道:“朱亥,见过肃……”

    可是他还未说完,却见赵弘润摆了摆手,抬眼笑着说道:“眼下非战时,朱叔何必如此拘礼?来。”说罢,他指了指案几旁的坐席。

    朱亥颇有些受宠若惊,其实按照辈分,他与司马安都是魏天子的宗卫,哪怕赵弘润称呼他们为叔,他们也当得起,只不过,赵弘润刚刚战胜了羯角,朱亥考虑到年轻人的骄傲,因此才那般注重尊卑礼仪。

    而让他意外的是,赵弘润似乎并未将『战胜羯角』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丝毫看不出有什么骄傲的迹象,这让朱亥暗暗称奇。

    他来到了赵弘润面前的案几旁坐下,瞄了几眼赵弘润正在书写的东西,惊讶说道:“肃王,您这是……”

    “是『规矩』。”赵弘润将正在书写的纸递给了朱亥,笑着说道:“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雒水之盟的诸部落盘综复杂,本王觉得有必要制定一些诸如此类的规矩,免得他们互有摩擦。”

    朱亥疑惑地接过纸张,细瞅了几眼,念道:“第一,羱、羯两族当承认氐族的权益,承认三方平等的地位……”

    念到这里,朱亥困惑地望向赵弘润。

    作为镇守成皋军十年的大将军,朱亥不可能不知道羱、羯两族与羝族的矛盾。

    比如,羝族人一心摆脱祖先曾被羱、羯两族捕为奴隶的阴影,便自称氐族,但此事却得不到羱、羯两族的重视与认可,至今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羱族人、羯族人,将羝族人视为奴隶的后代,并拒绝羝族与他们通婚。

    这可是三川部落之间的矛盾,魏国何必介入?

    朱亥接着往下看,越看表情越发古怪,因为他感觉,眼前这位肃王看似是在制定规矩,字里行间都是『魏国作为盟主希望诸位部落和睦』、『魏国作为盟主希望诸位相互携手』之类的句子,似乎像是在刻意强调魏国的盟主地位,潜移默化地让那些三川部落逐渐接受并信服魏国的主导地位。

    想到这里,朱亥终于明白,为何赵弘润毫不骄傲于他打败了羯角部落。

    因为那份功勋,比起赵弘润在纸上所写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微不足道。

    那才是真正的百年之计!(未完待续。)

第456章:魏川会晤(二)() 
时至九月二十日,南梁王赵元佐所率领的五万西征军,此刻早已踏足了秦岭之地,或许,已与陇西的姬魏氏魏人取得了联系,并与秦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

    而在三川这边,赵弘润正在招待三川之地上羱、羯、羝三族百余部落的族长。

    想当初魏国在成皋关外二十里的地方邀请诸部落,借合狩的名义洽谈借道之事时,三川之地上那些较有规模的部落只来了半数,并且,羯族部落只有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出席了会议。

    而眼下,赵弘润在河南城羯角部落的部落营附近再次邀请三川之地的诸部落,这片土地上那些已具规模的部落几乎尽皆到场,就连那些几百人的小部落,都急迫地围了过来,使得这次会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过百部落的会议。

    见此,赵弘润也懒得再等那些还未赴会的部落族长们,反正如今三川之地上具分量的部落,其族长们皆已出席,剩下的,就让『雒水之盟』自己去处理也罢。

    当日,赵弘润在一顶巨大的毡帐内举办了酒会,用新从成皋关运来的魏国酒水,以及雒水之盟所提供的美味食物,款待那百余位大中小规模的部落族长们。

    不过这些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亲自出席这场会议,但不可否认,他们的亲自到场,让赵弘润感到十分满意。

    尤其是那些羯族人部落的族长们的到场。

    由此可见,羯族人也并非各个都像比塔图那样自负。

    美中不足的是,乌须王庭那边,直到此刻也未派人过来,这让赵弘润暗暗有些不爽。

    不过不爽归不爽,但就目前而言,赵弘润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指责乌须王庭。

    毕竟乌须王庭就好比是诸三川部落的王族,哪怕是一心想摆脱羱、羯两族阴影的羝族人,也几乎都会听从乌须王庭所传达的意志。

    没办法,乌须王庭统治三川诸部落的规矩,早已在羱、羯、羝三族中延续了数百年,尽管赵弘润如今在三川已有不俗的威望,但与乌须王庭相比,仍是天壤之别。

    不过仔细想想,赵弘润觉得乌须王庭不派人来也有好的一面,至少他不必费精力去考虑,会议上那唯一的主位,究竟是由他来坐,还是让给乌须王庭的使者。

    酒席宴上,赵弘润面色自若地坐在主位,席中,两拨人分别坐于左右:雒水之盟的诸部落族长们坐成一排,而未加入雒水之盟的诸部落族长们坐成一排,泾渭分明。

    望着这样的安排,羯部落的大族长巴图鲁,与羚部落的大族长阿克敦,他俩在喝酒时,时不时地就会相互望一眼,可能是在相互传达什么讯息。

    半响后,羯部落的大族长巴图鲁开口说道:“(羱族语)尊敬的肃王,我以为,参加这次会议的,皆是各族的族长……”说罢,他转头望向代表羷部落的,该部落头领鄂尔德默,笑着问道:“鄂尔德默,费扬塔珲那老家伙呢?”

    鄂尔德默微微一笑,解释道:“老族长的身体,不如大族长强健,老族长认为我可以代表羷部落出席这次会议,并且,我也求得了肃王的谅解。”

    “哼唔。”羯部落的大族长巴图鲁不置与否地哼了哼,随即淡淡嘀咕道:“早知如此的话,我也派个人出席会议算了,何必辛辛苦苦自己赶过来?”说罢,他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主位上的赵弘润。

    『呵,冲着我来的么?』

    赵弘润暗自轻哼一声,毕竟羷、羚、羯皆是羯族人的大部落,彼此关系较为和睦,本不至于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出现什么不满,很显然,羯部落的大族长巴图鲁,他心中的不满,并非是源自羷部落的大族长并未到场,而是因为赵弘润用变相的威胁,强迫他们出席此次的会议。

    想到这里,赵弘润微笑着说道:“羯部落的大族长,是本王招待不周么?本王似乎见你有诸多不满的样子。”

    羯部落的大族长巴图鲁似乎没料到赵弘润会如此直白地说破他『心中不满』,在深深望了几眼赵弘润后,嘿嘿笑道:“我只是觉得纳闷,我还以为此次会议,『必须』是各部落的族长才能出席呢!”

    他在话中刻意加重了『必须』两个字,意在讽刺赵弘润在那份请帖中的软威胁。

    听闻此言,赵弘润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地说道:“当然『必须』是各部落的族长了,毕竟本王此番要陈述的,那可是事关三川的大事。……不过,既然羷部落的大族长身体欠佳,本王又岂可不近人情地拒绝鄂尔德默的正当要求?……既然是本王亲口应允,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什么叫做『既然是本王亲口应允,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羯部落族长巴图鲁显然是听懂了赵弘润言下深意,不由地面色微变。

    随即,他笑着说道:“肃王不愧是击败了比塔图的年轻人,这气度果真是了不得……我羯部落那些年轻人比起肃王可差得远了。唔,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也不敢对我如此说话,我要是怒了啊,就会罚他们去清理羊群的粪便。”

    赵弘润闻言,笑眯眯地说道:“看来羯部落的规矩宽松啊……若是在我大魏,啧啧,不敢想象。我大魏的律法啊,那也是相当的严厉啊,比如,对身为王族的本王无礼,单这一条,就足以判其死刑。……可不是清理羊粪那么简单。”

    “……”羯部落族长巴图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