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百一十四章:挑战() 
『ps:实在搜集不到相关资料,如果这段我简略描写,应该不会有人怪我吧?』

    ————以下正文————兵铸局,全名大魏兵械铸造局,它坐落在大梁城靠近城西北的荒凉地段,司署占地规模要超过冶造局,司署内的工匠人数也是冶造局的足足一倍,是『三造局』中最具规模与实力的司署。

    所谓的『三造局』,即内造局、兵铸局与冶造局,分别受内侍监、兵部以及工部所管辖。

    不过随着赵弘润入主了冶造局,使冶造局脱离了工部的管束,冶造局便成为了一个独立于二十四司以外的司署,它的位置,由工部辖下虞部司署的『虞造署』所取代,后者接管了以往冶造局与工部的合作。

    这个变动,使得兵铸局在三造局之首的位置上坐得更稳牢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六月八日的时候,魏天子下诏特允冶造局辖下新设了一个名为『军造署』的下署,这让朝中某些官员很是震惊。

    朝中官员,没有人会是傻子,他们当然明白冶造局辖的『军造局』下署意味着什么。

    记得前些日子,冶造局又是翻修官署、又是在城外建造了好几座地炉,甚至还四线开工,为此招收了大量的新工匠,这让朝中许多官员暗暗摇头,嘀咕冶造局所迈出的步子未免也太大了,仿佛要一口气吃成胖子。

    可还没等他们感慨完,冶造局又祭出了『军造署』这一杀器,公然与兵铸局抢夺国家的军备订单,这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而更让他们愕然的是,面对着公然来抢自己饭碗的冶造局,兵铸局局丞李缙竟然保持沉默。既没有带着人马到冶造局去抗议,也不曾上书朝廷,恳请魏天子收回成命。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冶造局在成立『军造署』的次日。便派人运送了一大堆铁胚到兵铸局的工坊,那皆是适合用来再次塑形铸造铁剑、铠甲的熟铁,在兵铸局内的空地上堆积地犹如一座山丘那么高。

    这一手,惊呆了兵铸局的人,同时也让哑口无言。

    『这是挑衅!』

    站在司署内那座堆积地有如山丘般的铁胚跟前,兵铸局局丞李缙面色非常难看。

    他当然明白这座仿佛山丘般的铁胚代表着什么。

    这是一个讯息!

    冶造局的人想借此告诉他:你兵铸局要铁胚铸造兵器装备,我冶造局给你们,你们要多少。我们给多少。但若是在满足了你们所有要求的情况下,你们还是无法守住碗里的肉,那就别怪我们冶造局了。

    这是一次公平的竞争,事实上较真起来,冶造局还是较为吃亏了一方,正因为如此,兵铸局局丞李缙根本没有脸面去向魏天子提出恳请,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兵铸局不敢接受冶造局的挑战,将会使他们在朝中的威望地位大跌。

    可话说回来。兵铸局会畏惧这种挑战么?

    李缙表示他们毫不畏惧!

    『只不过……』

    李缙抬头望了一眼那堆仿佛山丘般的铁胚,双眉微微皱了皱。

    『这等数量的铁胚……不会真是冶造局这几日煅烧出来的吧?』

    说实话,冶造局在城外请工部的人建造了几座地炉的消息。李缙不是不清楚。

    但是他并不看好。

    为何?因为兵铸局曾经也尝试过用地炉煅烧铁矿,但遗憾的是,合格的铁胚(熟铁)并不多,更多的仍是半生的生铁块,非但质地很脆,而且失去了再次塑形的能力。

    想来,若是赵弘润了解这回事的话,或许会很诚恳地告诉他,这是因为你们所建造的地炉。那座用来煅烧矿石的火炉保温隔热性能不足,以至于热量大量散失。导致火炉内的铁矿石无法得到充分的燃烧,仍旧残留着大量的碳元素。因此,才会产生一批“不合格”的“残次品”。

    李缙又哪里晓得,冶造局用来煅烧铁矿的火炉,那可是用耐热、隔热、保温性能优秀的火砖砌成的,为此,冶造局的人从全国各地挖来了不同成分的黏土,经过了一些列的调试。

    但很遗憾,李缙对此一无所知。

    『这应该只是冶造局的藏货……』

    他暗自安慰着自己。

    想罢,绷着一张脸吩咐着附近围观的下属官员:“来人,将这些铁胚搬到库房去!”

    在李缙身边,站着他的外甥,同时也兵铸局的郎官郑锦,此人闻言后惊讶地问道:“舅舅,您的意思是接受了冶造局的这些铁胚?”

    毕竟按照他对舅舅李缙的了解,似冶造局先成立『军造署』、随后又派人送来大量铁胚的这种挑衅,依他舅舅的性格,应该不会接受才对。

    李缙闻言瞥了一眼这名素来疼爱的外甥,冷冷说道:“我接受的,是冶造局对我兵铸局的挑战!……他们不是要跟我们比铸造那批军备的数量么?好!我们就跟他比!”

    此时的李缙,丝毫不觉得自己会输。

    冶造局是研发机构又如何?他兵铸局的铸造工艺来自于冶造局那又如何?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他兵铸局几十年如一日地打造武器装备,在他们最强的一项上,难道还比不过那东一榔头西一锤的冶造局?

    “将这件事告诉署内的工匠们,就说,冶造局惦记着我兵铸局碗里的肉,企图来抢肉吃,若是不想自己碗里的肉被旁人夺走,那就从今日起,署内工匠们全员赶工,务必要在打造军器的数量,将冶造局远远甩在后头!”说完,李缙想了想,又不忘叮嘱一句:“但要务必保证质量,莫要砸了我兵铸局的招牌!”

    “舅舅放心!”郑锦抱了抱拳,领命而去。

    别看郑锦当初在冶造局的人面前气焰嚣张,但他其实并非啥事不会的纨绔,虽然在铸造兵器等业务上不甚了解。但他在兵铸局内的人缘倒是不错,兼之此人还有一张能颠倒黑白的嘴,三言两句就说得兵铸局内的那众多工匠们嗷嗷叫。一个个挽着袖子,一副要与冶造局拼命的架势。

    当然。此时的拼命,自然不可能是去与冶造局干架,而是指接受冶造局的挑战,他们要让冶造局的那些人明白,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

    于是乎,整个兵铸局仿佛沸腾了似的,一个个士气高涨,埋头于打铁事业。

    这个消息。没过半日就传到了冶造局。

    “肃王殿下,冶造局的李缙接受了那批铁胚,并下令署内的工匠赶工铸造武器,看来他也是猜到了咱们的用意,想跟咱们比试比试。”

    “真是意外……”赵弘润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

    说实话,用挑衅的方式去激将,说实话赵弘润之前有些担心,虽然说这份担心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李缙……性格挺倔啊。”

    “是啊。”王甫闻言笑着符合道,作为冶造局的局丞。他曾经可没少跟兵铸局的局丞李缙打过交道,自然明白那位兵部尚书李鬻的公子究竟是个什么脾气:那可是比他老子李鬻性格更倔强的人。

    而对于李缙此人,赵弘润倒是没有什么过深的接触。只从旁人口述中得知此人骄傲、正直、顽固、守旧、喜恶分明……唔,就跟大部分的魏人一样,第一印象决定他之后对待你的态度,几乎很难再扭转看法。

    说实话,这类人挺麻烦的,至少在赵弘润看来是这样。

    “既然兵铸局已接受了我冶造局的挑战,那么,我冶造局……不,我『军造署』。也该有所动作了!”

    “下官已经安排好了。”王甫低声说道。

    就在昨日,王甫将那些先前派出去的工匠们。将那些在铸铁工艺方面颇有经验的工匠们又召了回来,划入了『军造署』。博浪沙河港的建造需要许多熔铸技术过硬的工匠们,但相比之下,终归还是『军造署』这边更加紧要,反正博浪沙河港的建设属于『十年工程』,施工时间极长,临时抽调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回来,并不碍事。

    “唔。”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量产军器的具体事宜,考虑地如何了?”

    兵铸局是一个强敌,这一点赵弘润心中清楚地很。

    毕竟兵铸局专精于一门,数十年来只负责为国内精锐军队铸造武器装备,在铸造这方面,甚至要比冶造局的工匠更有经验。

    冶造局研究渗碳、研究淬火、研究镀刃,一步步改进增强铁质武器,使得变得更加锋利且坚固,这使得冶造局的工匠们在赵弘润心目中更具分量。

    可尽管如此,他们在锻造武器方面不如兵铸局那么专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仍旧沿用旧有的锻造工艺,是根本无法赢过兵铸局的,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改良锻造工艺。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量产蜡烛一样,将熟铁熔成铁水,一步到位塑成剑刃的形状。

    当然了,似这种熔铸的剑刃并不稳定,仍需通过大力锻铸挤压铁剑,使其变得更加坚固,但比起旧有的锻造方式,这已大幅度缩短了铸造一柄剑所需的时间。

    至于锋利度,这倒是好办,只要用磨刀石磨拭一番即刻。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熔铸铁剑以及武器装备的模具。

    不可否认,用来制作火砖的黏土,那会是眼下制造铁剑模具的最佳材料,可关键在于,若像铸造生产蜡烛的模样那样,用黏土来造模具,这个花费实在太大了。

    当然了,这个花费指的是运输这种耐热性黏土的花费,并非是这种黏土自身的价值。

    “先尝试看看吧。”

    赵弘润对王甫言道。

    继兵铸局之后,冶造局,不,应该是军造署,亦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赶工。(。)

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铸铁剑() 
量产铁剑,自然要借助模具。

    就在兵铸局的工匠们拼了命似地在赶工铸造武器时,冶造局的工匠们,却在打造熔铸铁剑所需的模具。

    因为早已有了当初打造蜡烛模具的经验,冶造局的工匠们在打造模具时仿佛显得得心应手,利用比以往的普通陶土隔热保温性能更出色的黏土,先捏出了铁剑模具的轮廓。

    随后,将利用坩埚融化的铁水倒入黏土模具内,待其冷却后,便得到了与蜡烛模具样子差不多的铁剑模具。

    这座模具上,同样横竖皆是十个方孔,长一尺、宽半尺,深约一柄剑的长度左右。

    不得不说,这座方方正正就跟一座铁质平台般的铁模,可要远比当初用啦制造蜡烛的模具大地多,同样也沉重地多。

    冶造局的工匠们,在这座铁模的那一百个方孔中刷上油,随后用黏土填充,尽量塞满的。

    然后,他们用坚硬的木头打磨了一柄木剑,这柄木剑比正常军队使用的兵器大一圈,工匠们将其插入被黏土填满的方孔中,直没剑刃。

    随后,当工匠们将被挤出来的黏土清理干净,再将木剑拔出,铁模方孔中黏土内部,便留下了这柄木剑的轮廓,这便是真正用来熔铸铁剑的模具。

    待等那些黏土稍稍凝固了些后,工匠们将铁水倒入这些黏土中央的空洞,将其填满,滚烫的铁水逐渐温度传递给周围那一圈黏土,使黏土逐渐固化。

    如此一来,待等铁水彻底冷却凝结之后,冶造局的工匠们便可将剑胚连带着包裹它的黏土一同取出,待敲碎了作为外壳的黏土后。便能得到一柄需要经过再加工锻造的剑胚。

    唯一的问题是,以这种方式熔铸出来的剑胚,是没有剑柄的。

    别以为能简单地用焊接技术将剑柄焊接上去。事实上这并不可取,毕竟这是供给军队的武器。质量尤其重要,万一有朝一日,有一名士卒拿着这种焊接剑柄的铁剑踏上战场,与敌人奋力拼杀,结果在关键时候剑柄与剑刃脱离了,这非但关系上一条人命,更关系到这个战场上,魏国因为武器质量问题而损失了一名英勇的士卒。

    别以为这是小事。或许一名士卒并不能影响整场战事的胜败,若是十名呢?一百名呢?

    倘若万一真出现了那样的状况,那冶造局可就难辞其咎了,要知道,驻军六营的大将军们,恐怕会将冶造局的屋顶给掀翻了。

    而就在众工匠们为此愁眉不展时,上一次在完善蜡烛模具时提出过宝贵建议的年轻工匠丁钧,这回再一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他提议,冶造局再打造一种特殊零件的模具,即一根约手指头粗细的铁棒。在那些被黏土所包裹的铁水尚未凝结成形时,将这种铁棒用绳索吊起来,悬挂着垂入铁水当中。如此一来,待等剑胚凝结成形时,这根铁棒就会熔结在剑胚的内部。

    为了防止铁棒脱离剑刃,丁钧又建议打造铁棒模具的时候,每隔一段距离便加宽一小段,仿佛人的手指关节似的,用类似锁扣的方式,确保铁棒不能从铁胚内部脱离。

    这些个建议,非但让冶造局的众工匠们大为惊叹。亦让赵弘润对这名叫做丁钧的工匠上了几分心。

    赵弘润感觉,这名叫做丁钧工匠。或许工艺经验不如那些上年纪的工匠,但是他的创意。就连他赵弘润都感觉吃惊。

    当日,赵弘润二话不说就将丁钧提拔为匠头。

    匠头,或者说工头,它并非是冶造局内正式的职称,相当于是像“工匠队长”的存在,一般来说只有上年纪的、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匠师才有这个资格,绝非是像丁钧这种三十岁不到的年轻工匠可以担任的,毕竟冶造局是一个极其讲究资历的司署。

    好在丁钧三番两次地提出了重要建议,做出了极大贡献,兼之赵弘润在冶造局的地位特殊,因此,冶造局内的那些工匠们,这才默认了年纪轻轻的丁钧被提拔为匠头,指挥他们。

    不得不说,丁钧的构思的确巧妙,借助他想出来的办法,冶造局的工匠们很快便收获了一百把剑胚。

    之所以称呼这些直接用铁水熔铸的铁剑为剑胚,那是因为此时的这种铁剑,由于并经锻造、淬火,它的质地并不如成品的铁剑。

    当然了,事实上最佳的办法是用沉重的机器压轧,但是这个时代并不具备这种工艺条件,因此,唯有老老实实地叫工匠们一锤一锤地敲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