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1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完这封书信后,李睦默然不语。

    蓟城并未全力支持他,这让他感到有些失望,但事实上,此事李睦亦早有预料。

    他此番引兵前来蓟城,不就是为了博取那万中之一的一线希望,将所有的筹码都赌在「魏国会败于诸国联军」这件事上么?

    但遗憾的是,上苍似乎并没有因为雁门守李睦对韩国的忠诚而给予一些怜悯,在五月中旬的末尾,张启功在经过月余的跋涉后,抵达了韩国的都城蓟城,向韩王异禀达了一件喜讯:魏昭武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魏王赵润亲率三十万大军,击败诸国联军;且,卫、鲁两国军队临阵倒戈,协助魏军。

    对于韩王异这位傀儡君主来说,这固然是一个喜讯,毕竟只有魏国强大,他才能继续成为韩国的君主,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君主。

    但是对于丞相张开地、治粟内史韩奎等仍然忠于国家的臣子而言,这却是最大的噩耗。

    卫鲁两国军队倒戈?

    魏王赵润亲率大军击溃诸国联军?

    击溃?!

    张开地、韩奎等人简直难以置信,因为局面比他们预测的更加糟糕魏国在并未付出多大代价的情况下,就击溃了诸国联军!

    “张某听说,雁门守李睦率领大军进犯上谷郡?可有此事?”

    在离开王宫时,张启功故意找上了张开地、韩奎二人,假意询问此事。

    听闻此言,韩奎立刻说道:“正如张大人所言,确有此事,不过,此乃李睦独断独行,绝非蓟城的教唆。”

    “在下自然相信韩奎大人。”张启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张某只希望魏韩两国眼下的和睦,莫要因为某个不识时务的人而受到影响。”

    张开地与韩奎对视一眼,拱手说道:“请张大人给予我等一点时间,我二人必会解决此事。”

    张启功一听就知道,张开地所谓的「一点时间」,不过是此人不相信他片面之词,因此希望自行打探魏国与诸国联军交战的结果。

    张启功对此并不在意,毕竟他可是亲眼目的了他魏国君主赵润将诸国联军击溃的盛举事实上,他此番前来蓟城,主要是为了招揽乐弈、司马尚、秦开、许历、燕绉等将领,而非是因为李睦而来。

    这才是他魏国君主赵润给他的‘将功赎罪’的机会。

    “那就全权委托两位了。”

    朝着张开地与韩奎拱了拱手,张启功面带微笑地离开。

    见张启功如此镇定,张开地与韩奎心下暗自叹息:看来,魏国多半是真的战胜了诸国联军,否则,这张启功不会如此从容镇定。

    而就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魏国发难之前,解决‘雁门守李睦引兵作乱’这件事。

    所谓的解决,即逼死李睦。

    唯李睦一死,才能揭过此事,避免魏国因此震怒。

第304章:李睦之死【二合一】() 
    『PS:如果上一章也算是水的话,那这本书已经没什么好写了,该写的剧情都写完了,剩下的只是收尾,心急的书友直接等大结局吧。』

    ————以下正文————

    正因为魏国与诸国联军的战争,乃是重中之重,是故,早前蓟城亦暗中派人前往魏国,监察这两方势力的最后胜败。

    因此,继张启功抵达蓟城后没过几日,蓟城派往魏国的细作,亦陆陆续续将魏国近期的消息送回了韩国王都,那些密信中所述,与张启功所言一般无二:卫鲁临阵倒戈,魏国击溃联军。

    在反复确认了密信的真实性后,韩国丞相张开地怅然长叹。

    虽然此前张启功那胜券在握的模样,已让张开地、韩奎二人意识到了大势已难以更改的残酷,但他还是希望那只是张启功的诡计——比如说魏国其实并未战胜联军,张启功只是强装镇定什么的。

    但那些细作送来密信,却打破了张开地心底的希望。

    “或许这就是天数啊!”

    张开地在府上书房长叹了一番,亲笔写下一封书信,派长子张平将其送到沮阳一带,交给雁门守李睦。

    这封书信,通篇只有一行字:已经证实,卫、鲁两军临阵倒戈,助魏王击败诸国联军。

    数日后,身在沮阳一带的雁门守李睦,收到了张开地的这份书信,在看完书信后,久久不语。

    原因很简单,因为局势比他预测的还要糟糕。

    『卫鲁两国军队竟然临阵倒戈?!』

    捏着手中这份书信,雁门守李睦的双手都在颤抖。

    他完全不能理解,卫鲁两国的军队为何会倒向魏国——相比较之下,卫国的军队倒戈稍稍能让李睦释怀,毕竟魏卫两国和睦为邻近百年,可鲁国的军队为何会倒向魏国?鲁国不应该是坚定地站在齐国那边么?

    齐鲁利害一致,这是世人公认的呀,魏王赵润究竟使了什么手段,竟令鲁国军队背叛了齐国?

    李睦实在想不明白。

    不过次事的他,已无暇去思忖那些,毕竟此刻他面前亦摆着一个重大的选择:继续,或者放弃。

    继续,即在「魏国已击败诸国联军、且有卫鲁两国军队倒戈魏国」的情况下,继续施行他那匡扶国家的计划。

    但可以预见,此举必定会引来魏国的报复,再次点燃魏韩两国的战争,介时,他李睦就不再是拯救国家的英雄,而是将这个国家继续推向更黑暗的深渊的罪人。

    可是放弃,这就意味着韩国迟早将成为魏国的腹中餐,被后者倾吞,再没有人能够扭转局势。

    犹豫不决的李睦,召来了长子李瑻、副将严奉、族弟李任以及麾下其余将领,将信中的噩耗告诉了诸将,想听听这些人的意见。

    当得知「魏国已击败诸国联军」后,李瑻、严奉、李任以及其余将领皆露出了震撼之色,面面相觑,久久不能言语。

    要知道,他们此番罔顾蓟城的命令,擅自起兵勤王,堵的就是「魏国败于诸国联军」这万中之一的机会,可没想到,上天并没有庇护他韩国,魏国竟然战胜了诸国联军,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只能地灰溜溜地解散军队,乞求那位魏王的宽恕么?

    岂能如此!

    “砰!”

    李睦的族弟李任用手一锤面前的案几,咬着牙说道:“事已至此,岂有半途而废之说?”说罢,他转头面向李睦,沉声说道:“族兄,事不宜迟,当立刻率军攻打蓟城!”

    听闻此言,帅帐内或有将领迟疑地问道:“可是魏国那边……”

    李任打断了那人的话,沉声说道:“我就不信魏国毫无损失就能战胜诸国联军!”他环视了帐内诸将,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族兄李睦身上,沉声说道:“魏国与我大韩在边境驻军僵持六年,随后又遭到诸国联军的进攻,甚至于,族兄成功地挑起了魏国与秦国的战争,末将认为,当前的局势虽说万般不利,但仔细想想,其实仍有回旋余地。”

    听了这话,李睦的眼神一阵闪烁。

    事实上,李任说得并没有错,魏国此番与韩国、与诸国联军、与秦国三线开战,国力消耗空前之大,纵使眼下魏国击败了诸国联军,但若是所料不差的话,魏国接下来应该会将战争重心放在西边的秦国身上,而不是他韩国——哪怕他李睦攻陷了蓟城,使韩国重新脱离了魏国的掌控。

    为何?

    原因说来令人感到悲伤,只是因为现如今他韩国对魏国的威胁,远远不及秦国对魏国的威胁来的大。

    而这样一来,他韩国就有了喘息之机。

    『……秦国绝非弱国,而魏国此番因为三线作战,国力消耗空前巨大,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击败秦国……若是秦国能支撑到今年年底的话,半年时间……半年时间我大韩未必不能重新打造上谷防线!』

    李睦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大有可图,遂立刻亲笔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蓟城,送到丞相张开地的手中。

    数日后,张开地收到了书信,拆信观瞧。

    在看完李睦的信中建议后,张开地犹豫不决,遂又请来治粟内史韩奎,与后者商议。

    在将韩奎请到内室后,张开地出示了李睦的书信,语气莫名地说道:“李睦将军仍未放弃,他建议我蓟城派使者前往秦国,取得秦国的支持……他在信中写道,若是秦国能拖住魏国至少半年,他可利用这段时间重新打造上谷防线,韩奎大人,你怎么看?”

    韩奎静静地看完了李睦的书信,随即黯然叹了口气,反问张开地道:“张相,您觉得秦国能够战胜魏国么?”

    听闻此言,张开地浑身一震。

    他这才意识到,无论是李睦也好、他方才也罢,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纵使秦国能暂时拖住魏国又怎样?秦国能击败现如今的魏国么?

    要知道,半年前的魏国,就已经是凭借一己之力,同时应战韩、齐、楚、卫、鲁、越六个中原国家,匪夷所思的是,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魏国硬生生扳回了优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现如今,卫、鲁两国的军队已倒戈魏国,齐国正在被魏将赵疆、屈塍攻打,楚国正在即将遭到魏国报复的情况下瑟瑟发抖,单凭秦国一己之力,能够战胜魏国这个庞然大物呢?

    秦国,一个连雁门郡都打不下的国家。

    “当真毫无希望了么?”张开地涩声问道。

    韩奎默然地摇了摇头:“李睦说得轻松,用半年时间重新打造上谷防线……拿什么打造?用他麾下那号称二十万大军的军队么?你我都猜得到,那只是一帮散兵游勇而已,连最基本的武器装备都不齐全,我猜真正可用的兵卒,恐怕只有两三万人吧……”

    “兵器甲胄可以打造……”张开地涩声说道。

    “拿什么打造?”韩奎看了一眼张开地,语气莫名地说道:“国库早就告罄,近两年来全靠国内贵族世家的献金维持,而现如今,那帮人一个个早已投靠了魏国,谁会愿意继续贡献财物?”

    顿了顿,韩奎继续说道:“更何况,邯郸、巨鹿、上谷等地的国人早已厌倦战争,虽然李睦能在雁门、太原、代郡等地征募到近二十万人,但他注定得不到邯郸、巨鹿、上谷、渔阳等几个郡的支持……”

    事实上,韩奎还有一点没有说明,那就是魏人——似张启功、北宫玉这些魏人,会眼睁睁看着李睦攻陷蓟城而无动于衷?

    他敢打赌,只要他们胆敢默许此事,势必会遭到张启功等人的阴谋算计。

    他韩奎,还有眼前的张开地,皆是拖家带口的人,在明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可不愿意陪着那李睦步入死路,甚至为此连累家人。

    “可是李睦将军仍不愿放弃,这可又如何是好?”张开地皱着眉头问道。

    韩奎沉默了片刻,正色说道:“先以私人书信劝告李睦吧,倘若李睦执意……唉,那就让咱们那位君主出面吧。”说到这里,他嘴角微微扬起,带着几分讥讽说道:“反正,他热衷于当魏人扶持的傀儡君主,不是么?想来也不会在意后人骂他什么。”

    张开地闻言亦沉默了片刻,最终叹息着点了点头。

    又过数日,李睦收到了韩相张开地的回信,一封让他非常失望的回信。

    张开地在信中指出了李睦那些建议的漏洞,坚持认为秦国并非是魏国的对手,倘若他李睦欲继续挑起魏韩两国的战争,则必将成为万万韩人所痛恨的对象。

    在这封信的最后,张开地劝说李睦放弃心中的执念,解散军队,前往蓟城,如此,他蓟城尚能恳求魏国的君主,宽恕李睦的行为。

    当时,李睦的长子李瑻亦看到了这封信,大怒道:“父帅,张开地、韩奎二人,明摆着于明哲保身,父帅何必与他们啰嗦?孩儿认为,当立刻进兵攻打蓟城!”

    闻讯而来的副将严奉、族弟李任,亦纷纷劝说李睦立刻进兵蓟城。

    在众人的劝说下,李睦终于决定向蓟城进兵。

    次日,李睦率领那近二十万军队经过沮阳,前往居庸关。

    此时的居庸关,亦由魏将韶虎麾下的魏武军把持着。

    在得知李睦进兵的消息后,魏将韶虎大为震惊。

    要知道,他前几日刚刚收到来自张启功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他魏国已经战胜了诸国联军,为此,他还在沮阳城内与麾下的将领们庆贺了一番。

    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雁门守李睦居然还敢进兵蓟城——这李睦,当真不怕他魏国的报复么?

    『这可怎么办呢……』

    在犹豫了半响后,魏将韶虎想起了北宫玉那道「按兵不动」的命令,在一番迟疑后,立刻派人前往居庸关,勒令驻守在居庸关的魏卒弃关,任由李睦的军队过境——因为就像北宫玉所说的,反正横竖都挡不住李睦的二十万大军,没必要让魏武军在这里白白牺牲,叫蓟城自行解决李睦即可。

    魏将韶虎的放水,让李睦的军队兵不血刃就通过了居庸关,逼近了「昌平邑」。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丞相张开地与治粟内史韩奎黯然长叹:这位勇武兼备的李睦将军,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

    事到如今,有关于李睦的消息已经无法掩盖,就连韩国的傀儡君主韩异,亦得知了此事。

    不得不说,韩国现任的君主韩异,他虽然是魏人扶持的傀儡君主,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没有权力,因为似张启功、北宫玉等魏人需要借助他的名义,徐徐使韩国逐渐并入魏国,而这,就是他的仰仗。

    在私底下,韩异早就得到了张启功的许诺,得知日后魏国会封他一个郡王的位子,让他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眼下能过足君主的瘾,日后还能成为魏王册封的郡王,韩异有什么理由反抗魏国?

    更何况据他所知,那位雁门守李睦,可是口口声声称他为「伪君」的。

    这根本无需考虑嘛!

    于是乎,韩异罕见地摆出了君主的架势,派人下了王令,勒令李睦解散军队,孤身赴蓟城问罪。

    然而让韩异震怒的是,李睦军根本不将他的王令放在眼里,以至于他一连发了数道王令,李睦军都没有丝毫要解散的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