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1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见魏王赵润站在王辇上,一手扶着王辇上的栏杆,一手高举那柄明晃晃的利剑。

    虽然他的利剑铮亮、毫无血迹,但是在楚将项末心中,这位魏国的君主,无疑是此战最大的变数。

    无论是方才那高明的逼战决定,亦或是此刻‘身先士卒’激励魏军的士气。

    『百万大军……竟然败在一人手中。』

    项末苦笑着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了一部分粮募兵,为麾下正军士卒的撤离争取时间。

    似这般足足追杀了二十里地,魏军一路杀到诸国联军那连绵十余里的联营。

    倘若说项末、项娈等断后的楚国将领,此刻正被近三十万魏军死死咬着不放,那么先行一步撤退的联军,其实也不好过,因为吕牧、穆青、乌兀、禄巴隆、孟良等魏将所率领的两万川雒骑兵与禁卫骑兵,沿途一直在尾衔追杀联军的士卒。

    川雒骑兵乃是擅长骑射的轻骑,最适合在平原地带追杀后撤的敌军,他们仿佛死盯着猎物的狼群,不急不缓地跟在联军身后,时不时地搭弓射箭,带走一名名联军士卒的性命。而联军这边,却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

    事实上,联军这边是有能力反击的,就比如鲁国的军队。

    这些年受魏国的影响,鲁国军队亦再次启用了战车,用来装载像机关弩匣、床弩等战争兵器,若是鲁国的军队出面抵挡川雒骑兵,虽说不至于叫川雒骑兵全军覆没,但后者也决计没办法像此刻这般毫无顾忌地射杀联军的士卒。

    但很可惜,楚水君派人对季武、桓虎下达的命令,被桓虎给无视了。

    甚至于,这个恶寇还不安好心地挑唆季武,曲解楚水君的命令:“季将军,楚水君此刻叫我等断后,这无异于是叫我等送死啊。”

    一听这话,季武哪里还会理睬楚水君。

    正所谓联军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他鲁国的军队,凭什么要为楚军去死呢?

    但是,季武又不好公然违背楚水君的命令。

    此时,桓虎趁机献了一计:“杀了那几名传令兵,就当我等并未收到命令。……似这般混乱的战场,死几个传令兵,再正常不过了。”

    季武暗暗点头,于是乎,楚水君派来的那几名传令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桓虎给干掉了。

    以至于鲁国的军队并未出面抵挡川雒骑兵,致使楚军死伤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撤退到那连绵十余里的联军联营时,鲁国将领陈狩私底下与桓虎商议,是否要趁机倒戈,给楚军致命一击。

    不得不说,对此桓虎也有点犹豫。

    不可否认,他预料到了联军的‘小败’,也预料到项末、项娈等人会率领精锐留下断后,但他唯独错估了魏军的战斗力——他万万没有想到魏王赵润竟然会以身犯险,乘坐王辇一同追杀联军,更没有想到项末、项娈等人率领的精锐楚军,竟然会被本该精疲力尽的魏军给压制。

    这让他忍不住估测,此刻倒戈究竟能有几分赢面。

    但遗憾的是,还没等他做出决定,楚水君率领的主力军,以及卫国军队,已详细撤入了联营——他已错失了击杀联军统帅的最佳机会。

    “再等时机吧。”

    桓虎私下对陈狩说道。

    虽然判断失误,但桓虎并不认为这是他的问题,他只是没想到魏王赵润的存在,竟能让魏国的民兵、游侠具备那般不可思议的实力——这士气、这战斗力,简直已经不亚于正军了。

    大概半个时辰后,楚将项末、项娈等人率领的正军,艰难地撤退到了联营。

    而在他们身后,那是近三十万士气爆棚到近乎疯狂的魏军。

    说起来有些可笑,拥有百万大军的一方,此刻龟缩于营寨内,心惊胆颤地看着营外的魏军;而明明人数只有三十万的魏军,却趾高气扬地伫立于那连绵十余里的联姻外,叫骂营内的联军出来一决生死。

    “这场仗打的,简直窝囊!”

    项娈气急败坏地骂道。

    听闻此言,项末亦是默然不语。

    他也感觉,这场仗败地有点莫名其妙——最开始的‘小败’其实完全可以接受,但谁也没有想到,明明精疲力尽的魏军,在魏王赵润‘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居然越战越勇,死死纠缠,以至于诸国联军最终从撤退变成了败退,明明有百万大军,却被魏军追地惶惶而逃。

    也幸亏魏军的士卒体力不支,否则,今日恐怕就不单单是败退,而是溃败了。

    当日,三十万魏军一路杀到诸国联军的十余里联营,但由于士卒体力不继,最终还是未能趁机攻陷联军的营寨。

    这让魏王赵润稍稍有点遗憾。

    不过虽说有点遗憾,但是赵润也足够满意,毕竟在他看来,诸国联军今日莫名其妙地败了一场,短时间内应该无力复战,这使得他麾下三十万魏军有足够的时间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

    当然,赵润也考虑到联营内的联军是否会因为恼羞成怒,再次出营与他魏军交战。

    因此,赵润也没敢在联军的营寨前久留,以「天色临近黄昏、来日再战」为借口,率领着近三十万魏军浩浩荡荡、趾高气扬地返回大梁,留下那十余里联营内的联军兵将,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魏军撤离。

    怎么会打成这样?

    看着近三十万魏军兴高采烈地撤离,而己方联军士卒却是鸦雀无声,士气暴跌,楚水君的面色极其难看。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这场仗最终竟会落到这样的局面。

第257章:心念【二合一】() 
    ————以下正文————

    “今日之战,必定载入史册!”

    在近三十万魏军返回大梁城的途中,内朝大臣介子鸱策马在王辇旁,神色激动地说道。

    其实不光是他,事实上这三十万魏军上下,无不精神振奋,满脸欢笑。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打败了整整有百万之众的诸国联军——虽然赢得确实有点莫名其妙,但这终归是胜利。

    听到介子鸱的话,魏王赵润微微露出几分笑意。

    今日能战胜百万诸国联军,这在赵润看来,着实是一桩非常侥幸的事,若非诸国联军自己退缩了,那百万之众怎么可能会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被三十万魏军击败呢?事实上若真要死磕起来,双方的兵力拼上哪怕一天一夜都未必能分出胜负。

    不得不说,楚国将领项末说得没错,今日之战,诸国联军与其说是败给了三十万魏军,倒不如说是败给了魏王赵润,无论是临战前赵润激励士卒的演讲,亦或是追击战时赵润乘坐王辇身先士卒的举动,都极大地鼓舞了三十万魏军,让后者发挥出了超过平日的战斗力,以至于唬地诸国联军节节败退。

    但赵润也明白,对于拥有百万之众的诸国联军而言,今日的战败,充其量只是小败而已,相比较士卒的伤亡,诸国联军士卒的士气才是此战之后影响最大的——他估计,诸国联军最起码也得过个几日,才能让麾下的士卒恢复士气,而这就给了魏军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的充分时间。

    一想到士气这个词,魏王赵润就不由地微微皱了皱眉头。

    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诸国联军的士气,似乎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总之,联军士卒的斗志与士气,都不是很高。

    『难道……』

    回想到他初抵达大梁城时,在大梁城外所看到的遍地的联军士卒尸骸,赵润的心就仿佛被一层阴霾给笼罩了似的,纵使抢占先机打败了诸国联军一阵,却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倘若那百万诸国联军果真是在大梁城受挫,而导致其士卒士气低迷、斗志不高,那么显然,这几日爆发在大梁城的战争,肯定是超乎寻常的激烈。

    而这也意味着,大梁城内必定是损失惨重。

    一想到这个可能,赵润的心便沉到了谷底。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黯淡,近三十万魏军,在欢声笑语中返回大梁城。

    远远地,便听大梁城上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原来是城内的军民涌上了城墙,专门等候着大军的凯旋。

    “来了!”

    “陛下亲自率领的军队打了胜仗回来了!”

    “快,快点将城门口的泥石挖走,敞开城门迎接陛下。”

    城上城下,大梁军民欢呼雀跃,激动地不能自己。

    谁让他们魏国的君主赵润,在率领三十万援军抵达大梁的当日,就给了百万诸国联军当头一棒,狠狠地挫败了对方呢?

    三十万长途跋涉而来的魏军,竟击败了百余万以逸待劳的敌军,这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百年难得一见的奇迹。

    终于,魏王赵润的王辇,来到了大梁城的南城门下。

    此时,大梁城的南城门已经敞开,大梁府府正褚书礼,领着城内将领靳炬、周骥、李霖、上梁侯世子赵赎等人,伴着城内各家族的家主与无数城内百姓,在城门外恭候王驾。

    “臣褚书礼,携大梁全城军民,拜见陛下。”

    满心激动的褚书礼,拱手向王驾拜道。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魏王赵润步下王辇,将跪倒在面前的褚书礼扶了起来,莫名感慨地说道:“辛苦大梁了。”

    褚书礼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在听到眼前这位君主口中道出「辛苦」两字时,他忽然觉得,他大梁城这些日子所受的苦难、所付出的牺牲,那都是值得的。

    而此时,赵润已扶起了大梁禁卫军的总统领靳炬,正色说道:“靳炬,辛苦你了。”

    纵使此刻天色已暗,但即便是借着周围大梁军民手中的火把,赵润依旧能清晰看到靳炬身上那布满兵器划痕的甲胄,以及其脸上、手臂上的伤势。

    “陛下……”

    靳炬紧握着魏王赵润的手,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站起身来,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说道:“陛下,末将不辱使命。”

    “唔!”

    赵润郑重地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了靳炬的臂膀。

    旋即,赵润又相继扶起其余人,待左右人都被前者扶起之后,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在旁说道:“陛下,今日陛下战胜联军,不可不贺,臣已命人在城内备好酒水……”

    赵润点点头,问道:“城内可尚有酒水菜肴,能使朕与大梁军民同贺?”

    话音刚落,就见李昌等几名城内世家的家主争抢着接过了此事。

    见此,赵润挥手说道:“诸位,我等入城庆贺!”

    一时间,欢呼之声此起彼伏。

    在此期间,赵润唤来雒阳禁卫统领卫骄,令后者负责在城外安札营寨之事,并下令犒赏三军,以庆贺今日的胜利。

    他安排好诸将各司其职之后,赵润亦不回王辇,带着褚书礼、靳炬、周骥等一群人,一同入城。

    此时在城内,亦有无数百姓街道欢呼,人声鼎沸。

    面对着这些大梁城内百姓的欢迎,赵润不时挥手回应。

    忽然,赵润心中微微一愣,因为他发现在城内夹道欢迎的百姓当中,数老弱妇孺居多,竟看不见多少青壮男儿,他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其实在进城之前,他就有所猜测,觉得大梁城在百万诸国联军的猛攻下,仍能守住城池,想必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如今,他亲眼所见的这一幕,证实了他的猜测。

    但因为此刻时机并不适合,因此他忍住没问。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身背后噗通一声,好似有人跌倒在地。

    赵润下意识回过头,这才发现,竟是大梁禁卫军的总统领靳炬——后者不知怎么,一下子跌倒在地,不再动弹。

    “靳炬?”

    “靳将军?”

    靳炬身旁的诸人,连忙将靳炬扳正过来,让他能平躺在地面上。

    “靳炬?”

    赵润几步走了过去,蹲在靳炬身旁,他此时方才注意到,靳炬面色发白,且额头冷汗直冒,乍一看虚弱之极。

    “靳炬?靳炬?”

    心惊的赵润用手轻轻拍着靳炬的脸庞,试图让后者清醒过来。

    片刻后,靳炬幽幽转醒,见他魏国的君主陛下竟扶着自己,大为惶恐。

    “陛下,我……我怎么……”

    他挣扎着想站起身来,奈何全身无力,难以动弹。

    甚至于,还有另外一种感觉,就仿佛身体内的力量,正在迅速流失。

    在旁,上梁侯世子赵赎见此心中一震,眼眶微微泛红,走到赵润身边低声说道:“陛下,请莫要怪靳将军失礼,靳将军前日就身受重伤,就连城内医师都诊断出靳将军命已不久……靳将军能支撑到陛下来到,已属……不易。”

    “……”赵润吃惊地看向靳炬,果然见靳炬气若游丝。

    很显然,靳炬这两日全靠一口气硬撑着,可如今见到赵润率领三十万大军来援,且在城外一败诸国联军,他心神一松,那口气一泄,顿时再也坚持不住。

    “靳炬……”

    赵润握着靳炬的手,脸上流露出几分不忍。

    要知道,想当初赵润还在宫内当皇子时,靳炬便是守卫王宫的禁卫尉官,双方多有打过交道,算算日子,距今已有二十余年。

    “陛下……”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命将不久,靳炬苦涩一笑,满脸羞愧地说道:“末将原以为还能支撑一阵子,至少不会在陛下与诸国人面前出丑……”说罢,他抬头看着赵润,歉意地说道:“陛下,今日的庆功筵,末将或许得缺席了……”

    听闻此言,赵润忍着心中的悲伤,笑骂道:“混账!朕的筵席你也敢缺席?”

    说罢,他见靳炬的气色越来越差,脸上勉强露出的笑容再也挂不住,在略一沉默后,低声说道:“朕……准你缺席。”

    “多谢陛下……”

    靳炬闻言笑了两声,旋即深深地看着赵润,艰难地抬起双手抱了抱拳,虽气若游丝但仍用坚定的语气说道:“陛下,末将在此预祝您……此战旗开得胜,击溃联军,扬我大魏……之威……”

    “唔!”

    赵润双手抓住靳炬的双手,重重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有什么……留给妻儿老小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