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1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不可否认,投石问路的确是一招妙计,但具体施行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说起来是很简单,比如说,张启功跟北宫玉找个具有韩氏王族血脉的大贵族,用花言巧语诱骗后者趁韩王然过世,窃取王位,倘若蓟城那边的应对很快、很迅速,甚至于隐隐有点未卜先知的意思,那么,韩王然的这个死讯,其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

    反之,倘若仅仅如此就引起了韩国的内乱,那么,韩王然有很大可能是真的过世了。

    但问题是,似这等具有韩氏王王族血脉的大贵族并不好找——首先此人在韩国得有一定的名声,其次得拥有一定的势力,否则,无法促使韩国出现内部混乱。

    关于这个人选,张启功与北宫玉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庄公韩庚。

    毕竟据他们所知,在韩武、韩虎、韩庚这三位权臣把持韩国朝政的年代,庄公韩庚其实对王位亦有非分之想,但与康公韩虎不同的是,庄公韩庚虽然不像韩虎那样对韩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此人性格还算和善,韩国民间时而流传韩庚乐善好施的故事。

    在韩庚帮助国的人当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北燕守乐弈。

    但到了韩国之后,经过深入调查,张启功与北宫玉这才发现,庄公韩庚不知什么时候跟韩王然走到了一起,当初韩国国库缺钱,寻求国内贵族、世族捐赠钱物时,就是庄公韩庚代替韩王然说项的。

    为了避免暴露真实意图,张启功与北宫玉只能放弃庄公韩庚这个原本最适合的人选,另外再寻找合适的对象。

    “本来,韩武是个不错的人选……”

    抿了一口酒水,北宫玉吧唧着嘴,有些遗憾地说道。

    张启功轻笑一声,客观地说道:“也是没想到吧。……一来朝廷原本就不怎么重视韩武,二来,自从我大魏迁都雒阳之后,大梁的青鸦众,以及禁卫军,大多也调到了雒阳,这才被韩武钻了空子……”

    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韩武也并非是最佳的人选,此人才智不低,以往又曾执掌大权,精于此道,就算你我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见得能蒙骗他……”

    北宫玉闻言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个理:釐侯韩武,作为韩国故君韩简的儿子,怎么可能被他们摆布,甘心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呢?

    因此在魏国看来,釐侯韩武这个人质,其实还真是一个鸡肋,派不上什么关键性的大用。

    当然,其实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在于魏王赵润很欣赏釐侯韩武的骨气,否则,以张启功的狠辣,势必会尝试看看用釐侯韩武的妻儿来迫使后者乖乖就范——反正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失去了一个鸡肋的人质而已。

    所以说,釐侯韩武一家数口能安然无恙活到今时今日,且最终居然还能从大梁逃回韩国,这真得感谢魏王赵润对他的欣赏。

    几日后,魏国商贾文少伯拜访了张启功与北宫玉,为他们罗列了一份名单,名单上所记载的,皆是对韩王然抱有不满的韩国贵族。

    其实在此之前,张启功与北宫玉瞩意的人选,乃是康公韩虎的长子韩琳。

    但文少伯却很遗憾地告诉张启功,当初韩王然在夺回王权后,虽然没有杀死康公韩虎的几个儿子,但也没有放任他们继续流落在外,一并将其带到了蓟城,虽说每日好吃好喝供着,但实际上却是变相地软禁了起来。

    因此,文少伯不建议张启功选择韩琳作为人选,一来是韩琳这个人并不成才,以往仗着父亲的威名没做干欺男霸女的勾当,名声很差,二来,蓟城乃是韩国的新都,守备森严,纵使是青鸦众与黑鸦众,也不见得能从这座城池将韩琳给捞出来。

    当然,用文少伯的话说,主要还是不值当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废材而兴师动众。

    相比之下,文少伯这边有更好的人选。

    “元邑侯韩普?”

    见文少伯用手指点了点名单上第一行的人名,张启功轻轻念叨出声,随即疑惑地看向前者。

    很显然,他从未听说过此人。

    “此人可不简单。”文少伯轻笑着说道:“此人乃是韩虎的弟弟「韩亘」的长子……”

    说着,他便开始向张启功与北宫玉讲述韩亘、韩普父子。

    倒推几十年,即是在韩王简继位前,那时的韩国,刚刚吞并北燕、赵地,外有林胡、东胡、北狄、娄烦、匈奴、赤狄等异民族的骚扰,内有北燕、赵地的旧人企图复辟国家,可谓是内忧外患。

    直到韩王简继位,用怀柔之策安抚了北燕、赵地的旧人,这才使得韩国奠定了后来成为中原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但在这段时间,韩国的发展却异常艰难,因为那时的林胡、东胡、北狄、娄烦、匈奴、赤狄等异族,几乎纯粹将韩国视为猎场,但凡其部落出现粮食窘迫的问题,就纠集部落的战士到韩国境内抢掠,让韩国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于,还一度在今日的代郡、中山、太原等地居住,抓捕大量的韩国百姓作为奴隶,为其放牧。

    值此危难关头,韩王简重用当时还年轻的王族分家贵族韩虎,命他训练军队,驱逐境内的异族。

    而韩虎亦不负韩王简的重托,带着弟弟韩亘,南征北战,先是击溃实力相对弱小的赤狄,随后攻打北狄,用了数年时间,逐渐收复代郡、中山、太原一带失陷的土地。

    正在跟这些异族开战的同时,韩国效仿这些草原异族的战士,创建了骑兵,并最终由韩虎率领这些骑兵,击败了林胡、匈奴、东胡、娄烦等草原民族。

    此时的韩国,军队实力几乎已经达到当时中原的巅峰。

    在击败那些草原民族后,军队实力暴增的韩国,便将目光放在魏、齐两国身上,准备着手夺取中原霸主的地位。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魏韩战争爆发,因为魏王赵慷的短智无谋,魏国初代魏武军在上党郡仓促应战,最终被韩虎击败,魏国因此实力大损,沦为二流国家。

    随后,韩国便对齐国用兵,一度攻陷巨鹿郡,达到北海郡。

    只可惜,齐王吕僖在临危之际接掌国家,联合鲁国,击败了韩国,挫败了韩国企图称霸中原的野心。

    事实上,这次失败对韩国的影响并不严重,可坏就坏在,韩王简由于过度操劳、英年早逝,他的亡故,令韩国出现了空前的动荡,也使得林胡、匈奴、东胡、娄烦这些前几年被韩国击败的草原民族,趁虚而入。

    鉴于独子韩武年纪尚幼,不足以担负重任,韩王简在临终之际,将弟弟韩起扶上了王位,即韩王起。

    至于兵事,韩王简则托付给了韩虎。

    韩王起能力不如兄长,再加上刚刚继位,王位不稳,因此,当时韩国国内一团糟,几乎全靠韩虎凭借一己之力,几次挫败了林胡、东胡等草原民族的入侵,保卫了整个国家——为表彰韩虎的功绩,韩王起也是在这段时间册封其为康公。

    这第二次韩国与草原民族的战争,比第一次更艰难,这件事,在齐国亦有相关记载,不过讲述的是另外一方面的事:即在异族这个中原人的共敌面前,齐王吕僖非但没有趁机攻打韩国,反而以低价向韩国出售粮草与军备,支持韩国将林胡、东胡、北狄、娄烦等异族驱逐出去。

    正因为这件事,齐王吕僖被称之为贤君,纵使是韩人,亦对齐王吕僖颇为尊敬。

    而就在这第二次韩国与草原民族的战争中,韩虎的弟弟韩亘不幸战死。

    韩虎、韩亘兄弟,虽说也是妫姓韩氏王族子弟,但家道中落,家境比较一般小贵族尚且不如,直到韩虎被韩王简重用,兄弟俩才有所改善。

    只可惜,几场战争之后,兄长韩虎成为了韩国的英雄,被尊为康公,而弟弟韩亘,却在战争中牺牲,留下孤儿寡妻。

    为此,韩虎心中亦是不忍。

    因此,康公韩虎在发迹后,就寻思着给侄子、弟媳弄个封邑,好让弟媳跟侄子日后能衣食无忧。

    最后,他看中了「元邑」,一来「元邑」离他韩虎当时驻军的地方「下曲阳」并不远,二来元邑相对繁荣,也算是一座人口不少的县城。

    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的「元邑」已经有主,是属于一支妫姓元氏的大贵族所有。

    但这对于韩虎来说并不是问题,反正最终,他从元氏一族手中夺下了元邑,并奏请韩王起,将这座县城分给了他的侄子,也就是如今的「元邑侯韩普」。

    不得不说,韩虎虽然毁誉参半,但对弟弟一家的确没话说。

    而他的侄子元邑侯韩普呢,亦对这位叔父格外敬重,长大成人后,便投身叔父麾下,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韩虎麾下下曲阳的领兵将领。

    后来,当康公韩虎在邯郸被韩王然设计杀害之后,元邑侯韩普闻之大怒,有心率军为叔父报仇,奈何当时魏韩之战已经结束,韩王然放弃邯郸,在上谷守马奢、北燕守乐弈、渔阳守秦开等几位北原豪将的保护下,迁都蓟城——得知此事,元邑侯韩普遂不敢轻举妄动,但这份仇恨,元邑侯韩普却不曾忘怀。

    “这些,皆是文某已故的挚友「冯祝」打听到的……”微微叹了口气,文少伯眼眸中闪过几丝怀念,摇摇头说道:“冯祝在韩国经商时,打听到了这件辛秘,遂设法结识了元邑侯韩普,据说二人的关系还不浅。……前一阵子韩国捕杀我大魏的商贾时,元邑侯韩普提前得知此事,也曾派人向冯祝通风报信,只可惜,还是慢了一步……”

    张启功与北宫玉对视一眼,纷纷开口劝说文少伯节哀顺变。

    至于对文少伯给予的情报,他们还是颇为信任的,毕竟他们也知道,其实有很多魏国商贾,实际上都是他魏国的眼线,给天策府提供情报——只是这方面的事,一直是左都尉高括在处理,因此张启功与北宫玉也只是大概了解。

    在长长吐了口气后,文少伯低声说道:“据之前冯祝与文某的书信联络,元邑侯韩普此人,对韩王然怀恨已久,只因势单力薄,故而不敢轻举妄动,倘若我大魏许他种种利益承诺,此人必定弃韩国而投奔我大魏……”

    说到这里,他好似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又改口道:“当然,文某只是提供消息,至于如何决定,还是由张都尉来定夺。”

    “文半城言重了。”张启功当然明白文少伯的改口是因为什么,当即通过一句玩笑,来揭过此事。

    待等文少伯离开之后,张启功与北宫玉私下商议。

    在反复思考之后,他们亦觉得,元邑侯韩普多半会是一枚很好用的“石子”,毕竟此人手中有兵,又有封邑,只要舍得投下钱粮,很快就能拉拢起一支不少的兵力,足以让韩国出现内乱。

    唯一的遗憾是,此人谈不上是什么王位的顺位继承者,最多也是‘乱臣贼子’的角色。

    当然,这不要紧,毕竟在文少伯给予的这份名单中,也有几人是韩王然三代之内的近亲,足以作为‘傀儡’。

    想到这里,张启功与北宫玉便立刻动身,在两百余或在明、或在暗的黑鸦众的保护下,启程前往元邑,去见那位元邑侯韩普。

    不得不说魏王赵润判断地相当准,张启功自然不会放过这绝佳的机会,定会趁机在韩国兴风作浪。

    倘若韩王然果真是诈死,那么,张启功会令其自食恶果!

第202章:元邑侯韩普【二合一】() 
    从肥城前往元邑,势必要经过柏人县,纵使张启功与北宫玉再小心谨慎,但半途中还是被一队巡逻的韩军哨骑给截住了,问东问西盘查地非常仔细。

    而在盘查的过程中,一名叫做「幽鬼」的黑鸦众被惹毛了,当场亮出锋利的匕首,将面前那个一脸不知所措的韩军士卒给捅死了。

    于是乎,在张启功惆怅的叹息下,沿途跟随他的四十名青鸦众大打出手,在短短眨眼工夫就将那队足足有十名骑兵、十名步兵的韩军巡逻队伍给干掉了。

    一个不剩。

    “为什么?”

    事后,在北宫玉无奈的苦笑摇头下,张启功平摊双手,询问着率先动手的青鸦众幽鬼。

    却听后者愤慨地说道:“那混账东西在老子身上摸来摸去,还敢用斜眼看老子,老子怎么不能捅死他?”

    他的话,得到了在场诸黑鸦众的认同。

    『这话说得好有道理……个屁!』

    张启功恨恨地磨了磨牙。

    好在他统领黑鸦众已有数年,大概也了解了这帮粗鲁蛮横的家伙,倒不至于像前些年那样被他们气到肝疼。

    他忍着气说道:“本来,只要你们这帮家伙再稍微忍一忍,咱们就能糊弄过去……而现在,你说这怎么收拾?”

    说到最后,他指了指满地的尸体与鲜血。

    见此,幽鬼与在场的黑鸦众们或挠挠头,或抬头看着天,仿佛权当把张启功当做旁耳风——其实嘛,这帮人只是不知该如何补救而已。

    瞧见这一幕,北宫玉苦笑着打圆场说道:“好了好了,杀都杀了,眼下再说这个也晚了……好在幽鬼他们下手还是有分寸的,你看,连这些骑兵的战马都解决了,柏人县那边倒也不至于立刻就察觉到不对。”

    『你管这叫‘有分寸’?』

    张启功表情古怪地看了一眼北宫玉,心中暗骂。

    他最气的是,他们这些假扮商贾的人,明明就只有五辆装满货物的马车,可这帮混蛋刚才在宰人的时候,竟然就没想到夺马代步,这个掏出袖箭嗖嗖嗖,那个拔出匕首连人带马一起砍,生生将那十名韩军骑兵连人带马给砍死了。

    这真的是缺心眼!

    但事已至此,张启功也没有办法,只能叫黑鸦众们收拾一下现场——这平白无故地,又耽误了不少时间。

    在清理完现场后,张启功立刻命令所有人前往安邑,毕竟他们若再不走,待等柏人县那边察觉到少了一队回去复命的哨兵,肯定会派人前来查看究竟,到时候可就走不脱了。

    正如张启功所预料的那样,待等他们离去后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从柏人方向果然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