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1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如赵弘润所认为的那样,暘城君熊拓,直到「五方伐魏」之后,也就是寿陵君景舍率领的百万大军攻打魏国且几乎全军覆没,让他有机会入主楚东,这个大舅子,才逐渐变得成熟,真正具备了作为君王的气度。

    而在此之前,暘城君熊拓的种种行为,虽不能说是不堪入目,但离君王也差上十万八千里,他的表现甚至还不如赵弘润的表兄卫公子瑜。

    然而很可惜,羸弱的卫国,成为了卫公子瑜的负累,也正是这个原因,就算赵弘润明知他表兄卫公子瑜的才华,也难以对卫国持有什么警惕魏国随随便便派一个五万编制规模的精锐军队,就足以将其覆灭的国家,何必大惊小怪?

    但韩王然不同,此人拥有着超过卫公子瑜与暘城君熊拓的才华,其背后又是韩国这样的国家,姑息这样的劲敌,这让赵弘润充满了忧虑。

    说实话,赵弘润其实也有想过,是否趁韩王然重夺大权、韩国内部不稳的机会,一鼓作气攻灭韩国。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韩王然在夺回大权后,在国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像排挤康公韩虎、釐侯韩武、庄公韩庚这三位权臣一系的官员呀,或者报复此前欺他谤他的那些人呀,居然什么都没有。

    对此韩王然的说法是,外敌重重,容不得他有半点任性。

    一个忍辱负重、忍了足足十四年的年轻君王,在有朝一日重夺大权后,居然半点得意也无、半点放肆也无,这份心性,简直是让赵弘润难以想象。

    他自认为,倘若换做是他,他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他肯定会报复那些曾经欺他谤他的人。

    『无懈可击么?……呵,那若是我放回韩武呢?』

    轻轻搂着赵雀,赵弘润闭着眼睛估测,若他将韩武放回,是否会让此刻的韩国出现动荡,使他魏军得到可趁之机。

    但仔细想想,釐侯韩武这个硬骨头,在被伍忌擒拿的时候,并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却还任命荡阴侯韩阳为主帅,仿佛铁了心,不惜自己陪葬也要叫他赵弘润死在这巨鹿,赵弘润实在不觉得,釐侯韩武在被他放回后,会不顾他魏国的威胁,跟韩王然抢班夺权。

    按照这样想,放回釐侯韩武,好似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里,赵弘润皱了皱眉。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眸中几丝笑意。

    『对了,不是还有秦国么?』

    摸了摸下巴,赵弘润恶意满满地开始盘算起来。

    他忽然觉得,他完全可以让秦国接着消耗韩国,反正秦国的国内经济本来就很薄弱,薄弱到若不对外发动战争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军队,根本不怕韩国所谓的「同归于尽」的威胁。

    秦国才是真正意义上以战养战的国家。

    当然,赵弘润并不认为单凭秦国的实力,能打败韩国即便是如今的韩国。

    但反过来说,这恰恰不正是最符合魏国的利益么?

    舔舔嘴唇,赵弘润心中有了主意。

    他眼下只担心一点,那就是他的侧室、秦少君赢璎,在得知这件事后,会不会跟他闹。

    毕竟再怎么说,赵弘润也是利用了秦国。

    『……没事没事,大不了给秦国提供一些经济方面的帮助嘛。』

    赵弘润暗自安慰自己道。

    想着想着,他又想到了楚国。

    正如韩王然所建议的那样,在韩王然这位韩国君主都已经在私底下承认战败的情况下,赵弘润当然要设法限制一下楚国,毕竟若真被楚国吞并了齐鲁两国,得到了齐国的财力与鲁国的工艺技术,那楚国可真就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再无人能够钳制了。

    可问题是,跟对秦国的情况一样,魏国也无法号令楚国虽然魏秦楚三国确实是同盟关系,但这并不代表秦楚两国就会遵从魏国的指令,从根本上说,秦楚两国依旧还是以本国的利益为重心。

    这也是赵弘润‘算计’秦国接着消耗韩国的关键。

    但与秦韩这边的情况不同,韩国就算是在目前的局势下,仍然有实力抵御秦国的军队,可齐鲁两国,未见得能招架得住楚国,难不成魏国亲自出马?倘若赵弘润真的调转枪头对付楚国,那可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想了整整一宿,赵弘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策略:倘若齐鲁两国有能力招架楚国,那他就按兵不动,继续削弱韩国;但倘若齐鲁两国抵御不住楚国,那么,他就立刻在巨鹿调转枪头,攻打齐国截胡。

    反正他早就想教训一下那些依旧活在「齐王吕僖时代」的自大齐人了,灭了齐国后顺便将六哥赵昭带回国内,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好。

    这样一来,纵使楚国打下了鲁国,得到了鲁国的工艺技术,但因为赵弘润攻打齐国,夺取了一部分齐国的财力,楚国未见得能有充足的财力去研究从鲁国夺取的工艺技术。

    更要紧的是,若是齐鲁两国被他魏、楚两国分而覆灭,纵使韩国仍在苟延残喘,他日也无法撼动魏国的地位,而秦国与楚国,前者在与韩国的战争中消耗过多,而后者因为并未完全得到齐国的财力,也未见得能对魏国造成什么威胁。

    『唔唔,这才是万全之策!』

    赵弘润暗暗想道。

第110章:覆亡边缘的齐国【二合一】() 
    “前面看样子就是济水了……”

    在三月中旬的某日,青鸦众的头目之一「鸦五」,带着三十几名乔装打扮成普通平民的青鸦众弟兄们,扮作逃亡的难民,在巨鹿郡跨越韩齐边界,来到了济水的下游。

    来到济水河畔,鸦五环顾四下,对身后的青鸦众弟兄们说道:“若是我等掌握的情报没有错的话,跨过这「济水」,就到了齐国王都临淄的京畿了……我等这次的探查行动,那位殿下非常重视,都给我提高警惕。”

    “是!”

    诸青鸦众们纷纷低声应道。

    见此,鸦五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颔首示意麾下的青鸦众们说道:“想办法过河,看看这附近是否有桥梁,否则,晚上咱们就得游到对岸了……”

    虽然说三月中旬的气候已逐渐转暖,但晚上依旧寒冷,更何况是还要身渡河水,就算青鸦众们一个个经过严格而苛刻的训练,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乐意受罪。

    看着诸青鸦众们四下分散,鸦五转头看着略有些汹涌的济水,脑海中不禁回忆起了十日前的一桩事。

    那一日,他忽然得到了东宫太子赵润的召见……

    “殿下,是您召见我?”

    在受到召见后,鸦五来到了那位殿下的书房,见那位殿下正坐在书桌后,当即抱拳行礼道。

    去年年尾的时候,其实赵弘润身边也有一干青鸦众,大概二十几人,专门负责传递消息,但因为大雪封路,再加上上谷守马奢麾下的上谷骑兵,将巨鹿城团团围住,纵使是青鸦众,也难以在如此艰难的天气与战况下,将这边的消息传递到魏国本土。

    而此时在魏国的王都大梁,由于暴鸢、靳黈二人散播「太子赵润兵败馆陶、败走巨鹿」的假消息,曾一度引起魏国本土的恐慌,甚至于大梁朝廷,也引起了骚动,最后还是魏天子赵偲亲自出马,才稳定了局势。

    而在这期间,作为青鸦众大梁分部的首领,鸦五责无旁贷地一次次派出人手,前往韩国搜寻赵弘润的消息,为此几次向青鸦众在商水县的总部求援。

    直到年后,巨鹿这边的上谷骑兵,因为大雪封路的关系减弱了对巨鹿城的监视,此时赵弘润身边的青鸦众,才会有机会将消息传递到了魏国本土,而鸦五呢,此时也早已从卫国那边得到了赵弘润所率领的这支魏军的行踪,且抵达了巨鹿城。

    “唔。”

    赵弘润点点头,招招手示意鸦五走到面前,沉声说道:“鸦五,本宫有件要事嘱咐于你,事关我大魏的国策方针……”

    听闻此言,鸦五本来就抱持严肃的面孔变得更加严肃,抱拳拱手正色说道:“请殿下示下。”

    只见赵弘润站起身来,边踱步边沉声说道:“我要你立刻带此间的青鸦众,前往齐国,监视齐国的动静,尤其是齐国与楚国的交战的状况,你要格外注意……”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鸦五,在略一思忖后补充道:“你是青鸦的老人了,值得信赖,本王与你交个底也无妨。……此间的战事,韩国败迹已露,我大魏的敌人,还剩下齐鲁两国……齐鲁两国目前正被楚国攻打,但为我大魏的利益考虑,本王不能坐视楚国就这么吞并齐鲁,你到齐国去,时刻与本王保持联系,若齐鲁两国能抵挡住楚国的攻势,则本王按兵不动;但倘若齐鲁两国无力抗拒楚国,本王命你即刻派人日夜兼程将消息送到此间,到时候,本王会亲自提兵攻打齐国!……这个任务,本王能否托付于你?”

    听了这一席话,鸦五面色动容,受宠若惊。

    因为按理来说,赵弘润根本没有必要向他解释那么多,只要下达命令即可,但是这位东宫殿下,却见其中的道理缘由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鸦五,既让鸦五明白这项任务事关重大,同时也让鸦五感受到了尊重——眼前这位太子殿下,是真正将他视为心腹,而非是刺探情报、传递消息的傀儡。

    而更要紧的是,他鸦五还是楚国出身的魏人,这就愈发让他受宠若惊。

    当即,鸦五拍着胸脯说道:“殿下放心,卑职就算是粉身碎骨,也绝不敢破坏殿下的大计!”

    听闻此言,赵弘润哈哈一笑,拍拍鸦五的臂膀笑着说道:“说得那么严重做什么?本王只是叫你们去打探消息,又非是让你们上刀山下火海,齐国目前自顾不暇,哪有精力搜查国内的细作,放心去吧。……回来之后,本王为你庆功。”

    “是!”鸦五抱拳而退。

    ……

    『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殿下啊……』

    站在济水河畔,鸦五摸了摸曾被那位东宫太子殿下拍过的臂膀,心中莫名的激动。

    关于被太子殿下拍拍臂膀的亲近举动,太子军系(原肃王军系)中流传着一个说法,据说是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宗卫穆青大人传出来的:太子殿下之所以习惯用拍拍他人臂膀的动作表示亲近,那是因为这位太子殿下的身高,若想拍他们的肩膀只能踮起脚来,相当不雅。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虽说当这个玩笑被悄悄传开后,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宗卫穆青大人,就灰头土脸地被打发到了商水军的后勤,当了几天火头兵。

    唔唔,那位太子殿下的身高问题确实是一桩憾事,包括鸦五在内,不少人暗暗感慨,可能是这位殿下实在是太杰出了,杰出到老天都看不过眼,故而在这位太子殿下最计较的这件事上给予了些许限制,以至于这位横扫中原、享誉各国的魏太子殿下,成年后身高仍比魏人平均身高差到那么一线,成为了那位太子殿下毕生的憾事。

    然而身高方面的遗憾,完全不足以影响这位太子殿下的胸怀与气魄,就比如鸦五,明明那位殿下比他要矮上一个头,但在他眼中,那位殿下却是无比的高大,让他由衷地感到敬畏。

    『在打败了韩国后,殿下已经在想办法限制楚国了么?虽然我曾经是一名楚人,但……』

    抚着手臂处被那位殿下拍过的位置,鸦五的目光毫无动摇。

    “五哥,大概两里外,有看到一座桥梁,不过似乎有一队士卒在把守,大概是齐国的军卒。”

    不远处,传来了青鸦众弟兄们的声音。

    鸦五点点头,在召集了一干青鸦众弟兄们后,叮嘱道:“待会咱们就扮作难民,设法过桥,倘若被那些齐国士卒揭穿,就干掉他们!”

    虽然说青鸦众的战斗能力确实不如黑鸦众,但这只是与黑鸦众那帮杀人鬼比较,若是一般的士卒,哪怕是商水军的精锐老卒,青鸦众们就算无法杀死对方,也基本上可以做到全身而退,更何况是面对齐国的士卒。

    要知道,齐国士卒的强大,只是建立在齐国军队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可怕的战争兵器基础上,这两者的优势使得齐国在楚国军队面前仿佛有种所向披靡般的强势,但面对同样拥有这方面优势的魏国士卒,齐国士卒的强悍就值得商榷了。

    背着包袱、箩筐、农具等杂物,鸦五与麾下的青鸦众们,扮作老实巴交的乡下平民,低着头走向远处的那座桥梁。

    正如回来禀报的那名青鸦众所言,桥梁的另外一侧,也就是济水的对岸,确实驻扎着一队齐国的士卒,人数不多,值守在外面的大概有七八人,至于桥梁旁的营房里,就不知有多少人了。

    不过从那间营房的大小判断,鸦五估计守在这里的士卒,最多也只有二三十人左右。

    待等鸦五几人过桥的时候,他发现那七八名齐国士卒,居然有半数坐在地上,且相互谈论着什么,甚至于鸦五等人已经走到了桥上,这些人也并未瞧见——也可能,这些人并不是没有瞧见,只是没有提高警惕。

    『喂喂喂,守卫桥梁这等要地,居然如此松懈?』

    鸦五暗暗咋舌。

    因为若是换做在他魏军,这可是相当严重的渎职。

    此时鸦五甚至觉得,倘若他们骤然发难,保准能在顷刻间杀光这些人,结束战斗。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没有必要那么做。

    “诶诶,停下停下。”

    就在鸦五等人即将走到对岸的时候,那队齐兵中,才有一名大概是队率的男人走了上来,皱着眉头问道:“你们几个,哪来的?”

    虽然这名齐国士卒的地方口音很重,但鸦五还是大致能够听懂一些,遂用他新学不久的巨鹿一带口吻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军卒大哥,俺们是北边来的……”

    “这似乎是韩地那边的口音。”那名队率皱了皱眉,又问道:“你们是韩人?”

    鸦五眨了眨眼睛,故作不解。

    见此,那名队率意识到可能彼此有语言方面的障碍,便一边比划着一边问道:“你们来做什么?”

    鸦五故意装作似懂非懂地模样,回答道:“俺们那边在打仗,好多乡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