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1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开始,彼此不知底细,也不服于彼此的威名,因此频繁出现冲突,可四五年后,田耽渐渐地就不爱率兵攻打符离塞了,因为占不到什么便宜,而项末呢,也逐渐懒得率军攻打田耽了,原因也是因为占不到便宜,以至于后来每年齐王吕僖征讨楚国的战争,纯粹就变成了齐鲁联军在楚国面前展现实力的独角戏,作为配角,楚国的贵族们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每年都派个几万、十几万粮募兵迎击齐鲁联军——其实说白了纯粹就是叫这些人去送死。

    反正齐鲁联军只要杀够了,确切地说只要齐王吕僖满意了,两国的讨伐军队就会撤退,反正对于楚国、尤其是对于楚国内部绝大多数的贵族而言,纵使国家打了败仗,他们的利益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想来唯一的牺牲品,就只有那些从一开始就被注定被牺牲的粮募兵而已。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使得最初还坚定念头不允许齐鲁联军侵入国内的楚将项末,到后来对于这种仿佛例行公事般的战争抱持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整个楚东的贵族几乎都不想跟齐国硬碰硬地交战,纵使他项末作为楚国上将,也无法扭转那些大贵族的意志,虽然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贵族。

    就在这种情况下,项末与田耽也渐渐熟络,当然,就算再熟络彼此也注定无法成为朋友,毕竟田耽杀死了楚国不少贵族,在楚国的恶名非常大,除了齐王吕僖外,楚人最恨的就是田耽。

    但无论熟络不熟络,不可否认项末与田耽都是对彼此十分了解的老对手,因此在前一阵子的两军交锋后,彼此谁也没有占到便宜,这让奉命前来攻占鲁国的项末心中很是焦虑。

    虽然有点自灭威风之嫌,但项末还是觉得,必须想办法让田耽被调离,此人若继续留在鲁国一带,统领齐国琅琊、北海、即墨三军,纵使是他项末,纵使他麾下有十万兵卒,恐怕也寸步难进。

    一想到魏公子润为自己开了一个好头,使自己能够轻轻松松占据距离鲁国王都曲阜只有区区几十里的宁阳城,可自己却在田耽的严防下寸步难进,项末就感觉心中有些焦灼。

    而如今,当他猜测田耽有可能即将被调离后,项末不由地心中又火热起来,毕竟相比较跟田耽这个几乎很难取胜的对手在这里死磕,鲁国才是那只软柿子,一旦田耽与其麾下琅琊、北海、即墨三支齐军被调离,纵观整个鲁国,还有谁能挡住他麾下十万楚兵?

    想到这里,项末立刻派出了细作,紧紧盯着田耽几座军营的一举一动,眼巴巴地等着齐军从鲁国撤离。

    这一等,就是等了足足十日,然而田耽麾下的齐军却是毫无动静,这让项末感觉颇为蹊跷:难道齐国竟不准备将田耽与其麾下的三支齐军撤离?

    十月中旬时,大盗贼桓虎那一行人,在陆续经过了「留」、「逼阳」、「薛」、「倪」、「邹」等几个县城后,终于日夜兼程抵达了鲁国的王都曲阜。

    在前来曲阜的途中,桓虎也曾暗自观察鲁国境内,在他眼中,此时面临倾国之危的鲁国,国内颇显动荡,有些人心惶惶的意味,但不能否认,亦有些爱国的鲁人,争相踊跃投奔军队,响应鲁王的号召,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楚军的进犯。

    在桓虎经过那几座县城时,他也曾注意到各县的县尉正在城外操练这些投奔军队的鲁国男儿,并且,桓虎特意停驻战马,远远地仔细观望了一阵子。

    这些鲁国新兵,年轻稚嫩,当然无法与魏国的士卒相提并论,但看着这些人不顾寒冷在城外操练,至少这份朝气、这份信念,是值得赞赏的。

    再者,鲁国的军队弱,这也不见得全然都是士卒层的因素,事实上,鲁军羸弱,是因为鲁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

    这也是桓虎自信能在鲁国取得一席之地的原因。

    在混入曲阜后,桓虎带人到城内的驿馆歇脚,同时亲笔写了一份拜帖,委托金勾亲自送到鲁王宫——虽然他完全可以派人直接投递拜帖,但话说回来,若不显得特立独行些,怎么能引起鲁王的重视呢?

    “这件事包在老朽身上。”

    金勾信誓旦旦地接过拜帖。

    是夜,在鲁王宫内,鲁王公输磐招来了儿子公子兴,向他询问这几日来曲阜城的征兵情况。

    自从几个月前鲁王公输磐被魏公子润邀请到宁阳喝酒的前后,鲁公子兴,就开始以堪堪而立之龄的年纪肩负国家大事。

    直到魏公子润在率军赶赴韩国前,信守承诺让鲁王公输磐返回曲阜后,公子兴原本要将权力交还给他父王,但鲁王却摆手拒绝了,因为在后者看来,公子兴在他不在曲阜的这段时间,处理国事处理地颇为出色,至少在才能上,是完全有资格肩负起这个国家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公子兴的性格偏软,鲁王怕他死后,这个儿子压制不住国内的几个大贵族,比如说「三桓」。

    “……自父王颁布檄文后,在我曲阜城内,已有三万名男儿投身军旅,愿为国家赴死,眼下,孟续等几位将军正在操练这些士卒,希望能尽快使这些士卒形成战力。”公子兴说道。

    鲁王公输磐本是一边点头一边听着,可待听到「孟续」这个名讳时,他还是不自觉地皱了下眉头。

    原因就在于,孟续出身孟氏,而孟氏正是三桓——即鲁国卿家中势力最庞大的三个大家族——之一,此次鲁王公输磐迫于无奈,一方面号召国内的鲁人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得到三桓的支持。

    理所当然,三桓当然选择支持鲁王公输磐,毕竟一旦鲁国被楚军攻灭,三桓也将失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因此,鲁王公输磐倒也不担心这帮人出工不出力。

    但让鲁王公输磐感到不快的是,三桓在响应他那份檄文的同时,亦在暗暗增强实力,比方说想尽办法希望将新军的军权握在手中,并借此推荐其族内的族人仕官,而最最让鲁王公输磐忌讳的,还是在于三桓趁这件事招揽民心。

    这再次助涨了鲁王公输磐对三桓的不信任。

    但遗憾的是,纵使他对三桓千防万防,但同时对后者也毫无办法,因为在鲁国,除了他王室以外,根本没有谁能抗衡三桓的势力,这让鲁王就算几次想压制一下三桓,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总不能他王室出马,刻意针对三桓这个卿族势力吧?

    “这件事日后再说。当前你我只需考虑,待来年齐国将田耽与琅琊军、北海军、即墨军三支军队从我鲁国撤离后,如何抵挡楚军的攻势……”说到这里,鲁王公输磐一脸忧心忡忡地表情。

    见此,公子兴纳闷问道:“父王,您此番下诏,单单我曲阜,这数日之内亦招募了三万军队,更何况其他县城。相信待等来年,不无可能使军队达到二三十万,您又何必……”

    听闻此言,鲁王公输磐长长吐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苦笑。

    不能否认公子兴说得倒也没错,按照近几日的趋势,待等来年开春时,他鲁国还真有可能凑起一支超过二十万的军队。

    可问题是,两国交战,决定胜负的关键只是在士卒身上么?

    不,真正的关键在于将帅!

    统帅的才能高低,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好比魏公子润,单凭三万魏卒就能击溃暘城君熊拓十六万大军;单凭五万魏卒,就能同时压制寿陵君景舍十万巨阳军以及上将项末的五十万符离塞楚军。

    倘若鲁国也有一位好似魏公子润那般的帅才,鲁王公输磐又何须这般忧虑?

    然而,鲁国最欠缺的就是将领,如今在鲁国执掌军队的将领,诸如季武、孟续等等,其实在鲁王公输磐看来,皆并非是能帮助他鲁国击退楚军的将帅之才。

    提到这件事,鲁王公输磐的心情就难免有些复杂,他既希望借这次楚军进犯的战争,削弱三桓这个心腹大患,但同时,又不希望三桓战败,导致他鲁国陷入亡国的危险。

    “我大鲁,难道就无人能为孤分忧,击退楚军么?”

    鲁王公输磐叹息着说道。

    话音刚落,就听梁上传来一个声音:“有!”

    听闻此言,鲁王公输磐与公子兴色变,后者当即起身,抽出腰间佩剑挡在他父王面前,朝着梁上喝道:“何方宵小,为何藏头露尾?”

    话音刚落,就见梁上跳下一个身影,落地时几乎毫无动响,叫鲁王公输磐与公子兴看得心中惊讶不已。

    “你是何人?”只见公子兴用利剑指向那个身影,沉声喝道:“你潜入王宫,又有何企图?”

    被公子兴遥遥用利剑指着的身影,无疑正是桓虎派来投递拜帖的金勾,他在听了公子兴的话后,淡淡说道:“若老朽果真对两位有何企图,又何必出声示意?”

    这话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因为方才若不是金勾在梁上出声,鲁王公输磐与公子兴,事实上根本不知道宫殿的梁上居然混入了一个贼人。

    此时,殿外的卫兵也已听到了殿内的动静,纷纷涌入进来,骇然看到殿内竟然站着金勾这个身穿黑衣的陌生人,大惊失色地将其团团包围。

    然而就在这时,鲁王公输磐却摆了摆手,示意道:“都退下吧。”

    侍卫们面面相觑,在犹豫了半响后,最终一个个退出殿外。

    而公子兴,亦在鲁王公输磐的示意下,将手中的利剑放回了剑鞘。

    “听阁下方才所言,有人能为孤分忧,替孤抵挡楚国的军队?”一边仔细打量着一副刺客打扮的金勾,鲁王公输磐一边问道。

    “正是!”金勾点点头说道:“我家主人听说鲁王发布檄文,得知贵国需要帮助,故而派在下前来,投递拜帖。”

    “似阁下这般投递拜帖的方式,倒也罕见。”鲁王公输磐轻笑一声。

    他方才反复想了想,觉得眼前这个黑衣刺客,还不像是前来加害于他父子的——否则对方完全没有必要在梁上出声示意。

    想到这里,鲁王公输磐索性亲自上前,在金勾惊讶的目光中,伸手接过了后者手中的拜帖,看了一眼落款:“沛县桓虎……桓虎?这个名字好似在哪里听过。”

    在喃喃了几句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惊讶说道:“你家主人,莫不是那个被魏国举国通缉的大盗贼,桓虎?”

    “正是!”金勾颇有些自豪地说道。

    要知道,魏国目前举国通缉的重犯中,桓虎因为当年曾率领骑寇袭击过魏天子赵偲的营地,而荣幸地排在第二位,成为魏国不赦的重犯——至于第一位,无疑就是南燕侯世子萧鸾。

    被当今锐强大的魏国通缉,居然还能活到现在,鲁王公输磐觉得,这个桓虎或许确实有几分能耐。

    “桓虎……他凭什么说能够为孤分忧?”

    摇晃了一下手中的拜帖,鲁王公输磐淡淡问道。

    听闻此言,金勾轻笑着说道:“看来,鲁王陛下不曾关注我家主人?”说到这里,他便介绍道:“我家主人,目前占据沛县一带,手中有数万睢阳军,衣甲齐全,皆为精锐……”

    其实桓虎麾下的睢阳军,只有一半,也就是三万左右称得上是衣甲齐全,其余军队,在装备方面就落后地多了,比北亳军好不到哪里去,这也没办法,毕竟桓虎作为宋郡的大寇,又是魏国通缉的对象,纵使是走私的商贾,也并没有人敢冒着被魏国厌恶的危险私下与桓虎交易,这就使得桓虎虽然窃取了南宫垚遗留下来的财富,但却无法换成兵器装备或者粮食。

    不过这会儿,金勾当然是尽可能地往好的方面吹嘘,使鲁王公输磐对桓虎产生重视。

    『七八万军队?人人衣甲齐全、训练有素?』

    不得不说,在听了金勾的吹嘘后,鲁王公输磐又惊又喜。

    惊地是,倘若金勾所言不虚,大盗贼桓虎所拥有的军力,几乎快赶上他一个鲁国的可用军队了,无法想象这个白手起家的大盗贼,究竟是如何走到今日这种高度;而喜的是,鲁王公输磐也曾听说过,在魏公子润未曾战胜的对手中,也有桓虎一个——单单这件事,就足以让鲁王公输磐对桓虎分外重视。

    “你家主人现在何处?”鲁王公输磐惊喜地问道。

    金勾欠了欠身体,恭谨地回答道:“已在城内驿馆,等待鲁王陛下召见。”

    听闻此言,鲁王公输磐心中暗喜。

    在沉思了片刻后,转头对公子兴说道:“兴,你代孤,将桓虎将军前来宫殿。”

    瞥了一眼金勾,公子兴欲言又止,最终点了点头。

    “儿臣遵命。”

第90章:桓虎与鲁国【二合一】() 
ps:今天到深圳了,坐车好累,现在去见识一下深圳海鲜一条街。

    ————以下正文————

    临近亥时的时候,桓虎这才在公子兴的亲自相送下,慢悠悠地从鲁王宫踱步出来。

    对此,守卫宫门的卫士感到十分纳闷,因为在几个时辰前,亦是公子兴亲自将桓虎接入王宫,记得那时,公子兴面色不渝,言行举止间,仿佛充斥着对桓虎的不信任,可此时此刻,公子兴却围着桓虎,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桓虎将军何必执意要回驿馆住呢?若是将军嫌在王宫住不惯,不妨移步在下的别府,在下还有些事想请教桓虎将军。”

    在走出王宫时,公子兴拉着桓虎的衣袖,恋恋不舍地说道。

    听闻此言,桓虎爽朗地一笑,说道:“公子的盛情,桓虎固然不敢辞,不过明日桓某就要离开曲阜返回沛县,将我麾下兵马调来大鲁”说到这里,他见公子兴露出失望遗憾之色,遂又宽慰道:“待等桓某他日引兵返回曲阜,到时候再前去叨扰公子,可好?”

    “这”考虑到事情急缓,公子兴只能点了点头,在宫门处拱手向桓虎告别:“桓虎将军,那在下与父王,就在曲阜静候将军的佳音。”

    “好好。”桓虎连连点头。

    片刻之后,公子兴返回王宫,而桓虎,则在王宫附近一干宫卫面面相觑的观望下,哼着不知名的曲调,大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