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少爷。”

    杨大臣欢喜的接住双插,挂在自己腰上,他左看右看,不断裂开大嘴直笑,然后取出小稍弓,张弓撘箭,嗖的一声,箭矢飞射出去,牢牢钉在一处门帷上,箭羽不断的颤动。

    “嗖嗖嗖嗖……”

    弓弦响动的声音不断,就见杨大臣射得起劲,直射,抛射,不亦乐乎。

    弟弟妹妹在一旁拍手叫好,让杨大臣越玩越起劲。

    杨河笑了笑,同时暗暗点头,这弓就算弱于心理预期,但三十步内对付无甲目标应该拥有不错的杀伤力。

    而且就算远距离抛射,比如在百步,重力因素,加上尖头接触面,一样可以对无甲目标形成杀伤,因为那差不多有二十焦耳的力量。

    想象一个一两重的尖锐物体从三十楼砸到身上的感觉……

    死不死不好说,受伤是肯定的。

    箭头放久了会生锈,有些阴狠的弓手打仗前把箭插在地上,甚至用粪便泡过,就更让人毛骨悚然了。

    此时又没有抗生素,万一有个破伤风……

    当然,若有盔甲的保护,这种小稍弓的作用就急速减少,这也是历代默认民间可拥有五兵,但不可藏甲的缘故。

    “少爷,这弓还不错。”

    杨大臣兴高采烈的叫道,杨河心中一样高兴,这弓就算不如自己这张,但若只对付匪徒的话,已经绰绰有余了。

    现在主仆二人都有了弓箭,自保能力将大大加强。

第9章 火器() 
杨大臣到处去拔箭,弟弟妹妹拍着手跟在身边,杨河摇了摇头,他抓过先前的缴获包裹:“看看都有什么。”

    他抖开包裹,东西哗啦啦的倒下来,首先是那三个兵的腰刀。

    杨河抽出刀看了看,刀身以精铁打造,比造铳的铁好一些,估计一斤要二钱银子左右。这种铁用来造铳不错,但用来打制刀具就显得普通,而且关键部位又没有包钢,这样一场战斗下来刀口上就会有缺口。

    而且刀鞘也只是普通的硬木,只在外面涂上漆,杨河准备拿一把给杨大臣,余下两把作为备用。

    然后他看向那把手铳。

    杨河早就注意到这把手铳了,毕竟他差一点就命丧此铳之下。

    他拿起手铳细细观看,手铳制作精美,各处都经过细心的打磨,很多地方还包着黄铜,使得整铳的档次颇高,杨河可以肯定这铳不是那兵的,也不知他从哪里抢来。

    而且,杨河总觉得有一种怪异感。

    他抚摸着这铳,细细观看。

    最后他知道怪异之处哪来了,这铳最初应该是燧发枪,然后被改成了火绳枪。

    ……

    一般火绳枪的击发方式与燧发枪略有不同,火绳枪靠的是明火的力量,对弹簧片要求不高,所以在待击发时,一般火绳枪的簧片是处于放松状态。

    当火绳枪扣下扳机时,击锤龙头上的火绳点燃火门上的引药,此时弹簧片是被压缩的,所以当松开扳机时,击锤龙头可以自动回到原来的待击发位置。

    并不需要象燧发枪那样,打完后,还要把击锤扳到待击发位置,准备下次击发。

    此铳的击发方式就类燧发枪,扣动板机后,再发射装填就要扳回击锤,与普通火绳枪大相径庭。

    击发锤结构也很有那种公鸡狗锁头的味道,嘴巴边有个粗大螺栓,本应该夹火石,此时夹的却是火绳。

    杨河还看到引药盘那边似乎有火镰击铁的痕迹,然后被活生生拔掉了。

    “卡卡卡。”

    杨河将击锤扳到最大的待击发位置,然后扣动板机。

    他连试好几次,感受着那种力道,听着那种声音,最后摇摇头。

    这种质量的弹簧钢片,十次都不知道能不能点着火三次,怪不得……

    他心中不是滋味,就象王莽改制一样,不合时宜的举措技术总是让人产生扼腕叹息的结果。

    其实燧发枪与火绳枪在结构没有太大的区别,枪管基本上都一个样,只是换了一套击发装置罢了,但因使用燧石点火,所以需要很强有力的击锤簧片来保证撞击力度。

    而要解决这个击发用的弹簧片不是个简单的事,弹簧片的弹性还有韧性关系到钢铁的材质,只有用好钢材做燧发枪的击发簧片,才能保证燧石冒出的火星足以引燃引药。

    换句简单易懂的话说,要达到很高的燧石发火程度,那弹簧钢片的弹性还有韧性,至少都需要达到中碳钢的标准,而此时连钻枪管的钻头都普遍使用低碳钢的时候……

    所以此时燧发枪哑火率奇高,发火率普遍只有三、四成。

    有鉴于此,十七世纪中期法王路易十四曾经下令严禁使用燧发枪,违令者立刻送断头台,他还命令研制燧发火绳二合一枪。英国人正式采用燧发枪已经是临近十八世纪。

    燧发枪的真正成熟,是工业进步的成绩,有了更优质的钢材做弹簧片,这时的火药配方,枪管打造技术更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是科学的综合进步,不单只是把火绳改为燧石的原因,好东西大家不会不知道用,成熟精良的火绳枪发火率至少在八成以上,你发火率不到三成,谁会用。

    钢材不过关又使用的结果,就是眼下好好的燧发枪被改成了火绳枪。

    拿着这把手铳,杨河寻思什么时候找份好钢做弹簧片,这种钢材大明不是没有,只是很贵,一斤保守价格三到五两银子。

    ……

    将手铳放好,杨河又拿起那杆三眼铳,此铳的木柄断了,不过不要紧,重新装一个便好。

    他上下左右的翻看,可以看出这铳用过一段时间,上面有着岁月的痕迹,铳身上还有铭文:“崇祯十三年十一月癸巳日造,重六斤八两,每穴药三钱,铅丸二,匠铁有金。”

    杨河在后世专门研究过火器,以他的目光来看,这把铳不算精良,但也不算粗劣,使用的材料未达到精铁的标准,但也使用了锻打过的熟铁,各膛也有钻孔,属于普通的质量。

    此时这三眼铳内还装填有子药,三个火门上也装了引线,并倒有散药将之捻紧,就象鞭炮一样,使得火门引药引线不会散落下来。

    这样好处是随时可以准备战斗,若引线长些,火摺是新燃不久,遇到突发之事时甚至不需要火绳,就象先前杀死的那个兵痞一样。

    当然也有坏处,若时间放得久了,内中火药外间引线都可能郁结,或者受潮,出现打不响,点不燃的情况。

    杨河将三眼铳内各管的火药,各火门上的引线全部倒出来处理了,并用通条仔细整理一番,他细看各膛情况,估计这铳的寿命还有几十发之久,心下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那种七钱的货,否则就跟那种二两三钱鸟铳一样,都是粗制滥造的货色,动不动就炸膛,寿命一样不到五十发。

    好的三眼铳其实造价不少于合格鸟铳多少,精良的三眼铳更与精良鸟铳造法一样,都需要使用精铁,都需要给各膛钻孔,连铅弹火药的用量也一样。

    “三眼铳管约长一尺,铳口如鸟铳大,可容铅弹三钱。铁要炼熟,两筒相包务使合缝密实,眼内大小得宜。亦以钢钻稍车之,使眼内光直,出弹方准。三管攒而为一,用箍三道或只用口箍一道。眼要挨底钻使不后坐。铳后共打一库箍装木柄,柄后用一铁钻或以铁箍。”

    这是当时很多地方三眼铳的造法,在杨河看来,还是有些短斤少两了。

    管长一尺三寸或一尺的精良三眼铳其实威力不小,在与鸟铳相同的火药用量及铅弹情况下,三十五步到四十步距离,能对不披甲目标形成严重杀伤。

    三十步,可破棉甲、锁子甲。

    二十步,可破镶铁棉甲。

    十五步,可破普通的板甲。

    十步之内,可破巴牙喇的几层重甲。

    三眼铳还有优势,每铳可放铅子二三个,当成霰弹枪使用。

    造得好的话,三眼铳就相当于短管鸟铳,还是三杆短鸟铳捆在一起使用。打完之后又可当棍棒使用,集冷热兵器于一身,怪不得三眼铳在九边大为风行。

    不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三眼铳毕竟瞄准不便,杨河更欣赏翼虎铳,同时有火绳枪与三眼铳之利。

    又拿起那些瓶瓶罐罐,杨河摇头,这些火药的纯度都有问题,内中杂质也多,这将严重影响到火器的威力。

    赵士祯就曾做过实验,同时使用合格的鸟铳,使用柳灰火药的话,百步可以穿透两层一寸厚的木板,就是厚度六十六毫米的木块,使用次一等的麻秸灰火药,就只能穿透一层。

    茅元仪亦讲车盾单板虽厚二三寸,却不能当鸟铳铅子,这就是合格火器与火药的威力,缺一不可。

    但目前来说,用这三眼铳与火药,对付不披甲的匪贼却是足够了。

    ……

    老白牛:回三国历史迷书友,点网站历史分类,右上角。纵横兄,目前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发书三天,冲到历史分类新书榜第三名,比当年小兵开始时好太多,时间很长,慢慢来,不急。

    找找bug、古韵未央、pcatp、跳海撞礁石等书友发的书评很有内涵,但现在没精了,下周加。

    又多谢游龙在天等书友的投票打赏等,名字太多,一并谢了。

    最后发现网站编辑给续南明做的封面,不错,很大气,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蔓延。

第10章 执念() 
最后杨河拿起缴获的几个火摺子与材料,这些火摺子制作很粗糙,只用糙纸拧为绳样塞在竹筒里便罢,简单得令人发指。

    好的火摺子制作其实很复杂,需要的原料多,但复燃容易,保存时间也长,有时火种可达两天之久,这几个火摺子估计半天都不到,有若普通火柴与芝宝打火机的区别。

    这几个兵显然也考虑到这点,准备了一大堆糙纸时时更换。

    此时他们火摺子都有阴燃,火种点燃后吹灭,外面用竹筒盖住。军中使用火摺子较多,特别是火铳兵,火摺子属于必备之物,他们不可能战时再用火石临时点燃火绳。

    看过几个火摺子,杨河一一盖好塞在腰间,其实他很少用火摺子,毕竟是火种,不好放到包裹或是口袋里,否则会有安全隐患,时时更换也麻烦,他都用火石。

    不过这边有一大堆材料,还有现成的火摺子,杨河就收起来,在烧火用火上,火摺子确实比火石便利一些。

    又看了一些缴获,内中没有杨河感兴趣的东西,也就罢了。

    下午时分,杨河关紧门户,给弟弟妹妹洗了个澡,他自己与杨大臣也冲了凉,但衣裳却不换了,每日连床都没有,就算合衣躺在茅草上,也容易脏皱。

    在宅院内,杨河可以感觉到外面的动静,他几次从关紧的大门中看出去,都可以看到一些难民在附近探头探脑,犹豫不决想过来,却又不敢走到门前。

    他还看到那个懒收巾带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女人与几个虚弱不堪的小孩,躲躲闪闪的走到宅院前,他来回徘徊,几次三番想要敲门,最终还是停下了脚步,然后那女人不满地骂他:“窝囊废。”

    那懒收巾满脸的愧疚与无奈。

    在他们准备晚饭的时候,似乎又听到了外面小孩饿的呜呜哭泣声音,杨河走到大门处看了看,沉默良久,又回到了正堂。

    当晚他们吃了晚饭,就在堂中燃了一堆篝火,又在四周准备了简易但又必要的拒马障碍物,然后将那块布幔垫在身下,又用一块布幔盖在身上,四人偎依一起,就那样靠着睡觉。

    和昨晚一样,杨河又睡不着,他呆呆听着外面寒风呼啸,看风吹得堂内篝火摇动。他睁着眼睛,脑海中不知在想什么,然后良久累了,什么时候朦胧睡去,却在半夜时分,被一阵哭声惊醒。

    此时堂内黑暗,篝火只余炭火,偶有未尽柴火发出微弱光芒与“啪啪”轻响。

    他仔细听去,却是边上杨大臣在哭。

    他的哭声悲伤欲绝,断人肠肺。

    杨河柔声道:“大臣,怎么了?”

    杨大臣呜咽道:“呜呜……我想老爷太太了……呜……都怪我没用,保护不了他们……”

    他呜呜直哭,只是责怪自己,对他来说,在杨庄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他从小父母双亡,是杨河父母将他养大,虽作为杨河的书童,却视他若子,杨河也不拿他当仆人看待,然而这一切都没了。

    他在人前表现乐观,其实内心不安全感甚重,这些天每日又在经历惊心动魄之事,突然就崩溃了。

    他的哭声吵醒了两个孩童,二人也跟着哭起来,只是要爹爹娘亲。

    杨河心如刀割,他的弟弟妹妹一个五岁,一个六岁,本是开心玩耍,无忧无虑的年纪,却短时间内经历这么多事,特别遭遇这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人间痛事。

    而且自己醒后,二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就象今天的事,若自己中弹了,他们怎么办,杨河不敢想象那种后果。

    他内心那种剜心的痛又涌上心头:“……吾愧为人子……”

    往事一回忆都是压不住悲愤,他自责,为什么不劝住父亲,他痛恨,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坚持本心。

    或许因后世杨河关系,又知道了恩师纪懋勋未来的结局,那种折磨就更为深楚。

    “贼既破归德,寻陷鹿邑,知县纪懋勋死之。”

    他不敢回忆,当告知自己要走的时候,恩师那种失望的目光,他却没有怪罪,只叹息后温言说道:“人各有志,好好存续此身,勿忘书信回来报知平安。”

    每每想起,只让自己无地自容。

    “……吾愧对恩师……”

    这个身体残留的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悔恨,每当此时,杨河的心就象刀剜一样的疼痛。

    只是……

    执念虽说如此,杨河却知道不能怪他做错选择,这是历史的现实,因为就算留在鹿邑,早晚也是死路一条。

    身在局中看不到未来方向,但站在几百年的历史高度,杨河却知道HN局势已不可挽回。

    很快李自成会攻陷Y县南阳、襄城等诸多城池,杀副将刘国能,总兵猛如虎,巡抚汪乔年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