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冷兵器时代,最优良的锻炼器械还是石锁。

    辰时中,早上八点了,就听一声锣响,戏楼二层探出一杆三眼铳,然后一声鸣响,巨响有如雷吼。

    众人一凛,纷纷按队站好,很快,杨河打着披风,戴着幞头,在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米大谷,杨千总,陈仇敖,胡就义等人簇拥下,走下戏楼,来到戏台之上。

    除了杨河,他们皆系着斗篷,穿着胖袄,外露一片鲜艳的红色,极为精神。

    杨河走到台前,他举目看去,一百多个青壮站在广场上,他们在寒风中肃立,一色的冬毡与斗篷,颇有肃然之意。

    他点了点头,说道:“点卯吧。”

    杨大臣喝道:“是。”

    手上拿着一份名册,就走到台前。

    这事由他负责,毕竟庄中“武人”中,只有他一个不是文盲,不由他点名,由谁?

    杨大臣一一点名,每个被点到者都大声应答,便是身旁胡就义等人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人未在此中,便如韩大侠、张出恭兄弟。

    韩大侠经常外出哨探,甚至有时陈仇敖,胡就业,曾有遇等人都常被他叫去。

    庄中只有这些老兵,又常年在荒野中活动,唯有他们适合作为夜不收在外活动。

    张出恭兄弟也要忙着准备器械,所以不点卯,只匆匆赶来戏楼签到后又走了。

    所以他们与韩大侠父子虽都挂名操备所副主管,但很少参与训练队员,而且闲时,韩大侠还要练习骑马。

    杨大臣点卯完毕,队兵全员到达,杨河点了点头,现在他队伍的操练,就是上午站队,下午识字。

    经过几天的训练,虽手下军官很满意队兵的表现,特别张出恭等人感叹,认为这样下去,新安庄的队兵,将比很多营兵还要精锐,但杨河不是很满意。

    这些队兵干站着还好,若是一运动,或是向左转,向右转,那就惨不忍睹。

    以后要练习阵列,那就更不可想象。

    他心中叹息,要将一堆农户难民训练成精锐的军人,任重道远啊。

    他向队兵们训话:“这几天队伍训练,你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过我也听到抱怨,说这样队列训练不知有什么用,象木杆似的傻戳着……”

    杨大臣,罗显爵等人脸上现出愤怒,谁这样说?

    被他们知道,他们定然将这些人拉出来狠狠打军棍。

    只有胡就业,曾有遇脸色怪异,胡就业偷瞥了弟弟一眼,看他满脸认真的听着杨相公在训话,心中就是一叹:“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啊,果然这个弟弟大义灭亲,偷偷私告去了,好在杨相公没有点名。”

    杨河说道:“杨某要说这个想法大错特错,队列与纪律,方是军阵第一。戚少保也说过,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万军之中只如一人,如此方可天下无敌。当日青铜山之战,我长矛阵杀得匪徒胆寒,也在队列二字!”

    所有老兵感同身受,杨相公的话说到他们心里,当日之战,确实如此。

    管枫与呼延晟在下面站着,也是不由自主点头,他们曾在军中,自然明白些内中的道理。

    只是杨相公一个读书人也明白这些,真是奇了。

    杨河在台上强调队列的重要,最后他道:“你们不要小看队列,这是强军的一切基础,以后你们训练成了,回想今日就会知道。他日你们捍卫家园,尽忠职守,射杀蛮夷,歼灭匪贼,照亮信仰,杀死败类,遵从忠义,唤醒世人,守护文明,让这片土地再次伟大,所有的一切,都在今日!”

    下方所有的人都觉得头皮发麻,很多人胸口热腾腾的,似乎有血液要冲出来。

    很多人激动得呼呼喘气,原来只是站队,就有这么大的意义。

    现在大伙吃好喝好穿好,又为了家人庄园,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管枫、呼延晟二人也惊住了,似乎有一种陌生的情绪要从胸口冲出来,让他们麻木的心灵紧绷绷的,身体微微发颤,最后似乎化成一种叫热血沸腾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94章 铜栓() 
杨河随便煽动两句,就将训练交给教官们,罗显爵呼喝咆哮队兵们站稳站好。

    韩官儿纠正着各人,他话比较少,一般只说一句:“站好了。”

    胡就义很有耐心的巡视着,他经常道:“都站好了,小心被打军棍啊。”

    看得出来,面对众人时,他还有些胆怯,不过似乎有一种叫责任感的东西督促着他。

    杨河回到戏楼,他的办公室在三楼,推开窗户,就可以居高临下的看到场中一切。

    这边一桌几椅一书柜,然后桌旁放着一个黄铜火盆,不远处还有一个炉子,上面温着一个陶制的茶壶,便是胡就义送给他的那个茶壶。

    实在说,杨河是个比较怀旧的人,这个茶壶用惯了,就一直用。

    他坐的椅子,也仍是那张缴获的黄花梨官帽椅。

    比起广场上,戏楼内当然温暖很多,不过经常有风从缝隙中透进来,似乎要把人的手脚冻得冰凉。

    戏楼已经年久失修了,大的缝隙到处都是,直有四面透风之感,唯一好处,火盆中的炭再旺,也不怕烟气烟毒。

    而且比起在荒野中流离逃难,眼下的生活已经好了太多太多。

    火盆中的炭仍然旺,不时轻响一声,看上去就暖和,炉架上的茶壶还在冒着热气。

    杨河倒了一杯茶,慢慢喝了,寒冷的冬天,喝上一杯热茶确实是非常惬意的事。

    他皱眉深思,村庄新立,千头万绪,眼下虽买来很多物资,不过仍然很多东西缺乏。

    比如说医药用品,还有冬衣,青壮可以穿全套的军服,但庄中老弱与妇人,只得自己制衣服。

    这事杨河已经交给孙招弟她们,缝制男用冬毡帽,女用卧兔帽,还有各人的羊毛衣裳,庄中每人都必须有一套。

    手套,也是必须要有的,还有各类的器械,比如说队兵们使用的定装纸筒弹药,他们的椰瓢袋,他们的皮带,还有各盾牌上的索带,都必须制过。

    特别庄中工匠太少,读书人太少,这是让杨河头疼的。

    还有……

    杨河走到墙壁上,这边的木板上有他划的地图,这是一副周边地势图。

    他新安庄摆在中间,北面是白山社,布着一些小村寨,然后靠东北面是占城集,这是一个大圩寨。

    然后再北是黄山社,有一个顺河集,过去就是邳州徐州界。

    又在辛安社的西面,有刘庄社,东面是董家庄社。

    再东面有青羊社、木社,木社店、桃源社等社,分布着一些大小村落。

    杨河看着焦山那边沉思,依韩大侠的哨探,那边的匪徒还没有动静,自己暂时还有时间。

    ……

    杨河打算看看各方进度,他下了三楼,二楼是杨大臣,齐友信,严德政三人办公地方,几人合用一间。

    此时齐友信与严德政正埋头忙着,杨河也不打扰他们,直接下了楼。

    他到了戏楼下,天色灰蒙蒙一片,一些细小雪花不断的飘落,广场上众人正热火朝天的训练,杨河也不惊动他们,直接往庄的西北角走去。

    街上寂静少人,因为所有人都在忙,除了一些安排的巡逻青壮。

    他到了西北角,这一片已经开辟为工坊,缝作坊,兵器坊,火器坊,所有人手都分配完毕,甚至大的孩童也充为学徒,半工半读,半天读书,半天做工,庄中几乎没有闲人。

    杨河来到缝作坊,这边孙招弟正带着众人忙活,满屋子的女工与布裳皮料。

    她们的活计,便是缝制冬衣手套,还有各色皮带索带,油布挎包等,女子比较细心,这些便由她们制作。

    杨河进去时,大小妇女都是羞怯低下头,仓促不安,对这个杨相公,她们皆是又敬又畏。

    这事很奇怪,事实来说,杨河才是庄中最大的钻石王老五,然庄中不时有妇女对韩大侠等人抛媚眼,但没有一个人敢对他流露一丝一毫的爱慕挑逗。

    这显然是身份差距太大,众女人对他的敬畏,已经全部超过爱慕。

    不过孙招弟则是立时迎出来,连声道:“相公来巡视了?快快进来,外面可冷了。”

    她又要搬火盆,又要倒茶,杨河示意她不必多礼,顺手取起一个油布包看,这是火器兵背在右侧的挎包,放置定装纸壳弹药用,约可装三十发定装子药。

    此时上面已经穿了背带,背在身上后,可用铁铜扣调节长短,一般普通士兵用铁,甲长队长级的军官用铜。

    杨河点了点头,还是满意的,毕竟这挎包是他自己设计,搞出样品后,让孙招弟等人照着制作,依样画葫芦。

    看上面的铁铜扣打制得颇为精致,这是张出恭兄弟的功劳。

    又取起另一个油布包看,款式略有不同,不过同样有背带,可以背在身上,这是椰瓢袋,放置水壶之用。

    又有腰皮带,孔洞样式,便类杨河腰间的鞓带,军官为铜扣,士兵为铁扣。

    有索带,可以穿在盾牌上,然后背在身上,同样可调长短。

    还有手套,以厚实的麻棉布制成,这也是杨河设计。

    其实若不是皮手套,手套最好用织,织法杨河当然知道,只是太慢,暂时用布吧。

    他大体看了一圈,对孙招弟的工作还是满意的。

    窥到杨相公脸色,孙招弟在旁露出笑容,她是个玲珑的人,知道杨河关心什么,就向杨河保证,到十一月份,庄中老小的冬衣手套都可以缝制完毕。

    杨河道:“也不必太赶,记住,质量是第一位的。”

    孙招弟道:“相公教训得是,小妇人记住了。”

    她想起什么,说道:“对了,相公要的皮套子已经制好了。”

    她取来一个套子,却是杨河设计放置手铳的枪套。

    杨河看了,上好的牛皮,缝制得也颇为精细,枪套后面有套环,皮带可以从中穿过,有点类似西部牛仔的枪套。

    杨河解下自己的鞓带,将枪套穿入了,移到自己的身体右侧,然后将自己的手铳插入。

    他试了几下,插枪拔枪都非常便利,最后他拔出,手铳在手中灵活转了几个圈,又插回枪套。

    他掩好披风,离开了缝作坊,到兵器坊看看,这边盛三堂等人制作盾车悬户等。

    庄中队兵已经有大量盾牌,长牌与圆盾,但杀手队可以背着自己的盾牌,火器兵却不能,所以若野外作战,就需要掩护的盾车。

    暂时杨河设计两种盾车,都只有二三十斤,可推可拉可扛,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带着走。

    这种盾车以硬木所制,厚达一寸,也就是三十多毫米,可以很好的防护弓箭,就是一般的弩箭也无法击穿,刀砍斧劈也奈何不了,可以给后面的火铳手极大的安全感。

    但有一个弊端,可防弓箭,防不了火器。

    可防火器的盾车,至少重几百斤,太笨重了,需要的原料也多,杨河没有办法。

    他虽购买一些物资,然要省着用。

    最后他来到张出恭兄弟的火器坊,这边有一些老弱正忙着,按着一处处竖立的编号区域,正分装着定装纸筒弹药。

    每铳情况不同,只能分装了。

    杨河也有向邓大使购买一些散的铅弹,大小不等,张出恭兄弟测试每铳情况后,定下各鸟铳的装药量还有铅子大小,就每杆铳定一个编号,暂时按编号挑选铅子。

    又依火药用量,各包装五百发的定装纸筒弹药。

    杨河到时,这边腾腾的热气,张出逊似乎拿着一个物件端详着,旁边张出恭与张出敬也是一副沉思的神情。

    看到杨河,张出恭三人慌忙施礼,杨河摆摆手,道:“打制出来了吗?”

    张出逊郑重道:“按相公的设计,小人等已经打制出来了。”

    杨河深吸一口气,道:“试试吧。”

    张出恭取来他的鸟铳,已经经过一定的改装,成了燧发枪,特别膛底处空空的,两头光,却是丝转已经取出来了。

    铳管制好后,不是说后门就是封闭的,也是两头光的铁管,只是使用丝转套上封闭,作为膛底。

    “丝转,左转则入,右转则出。铳腹既长,如铅子在内或克火门等项,取开后门丝转,以便修整。”

    ——戚继光,《纪效新书》。

    这事实就类后世的螺丝与螺帽,扭转开后,也利于后膛的清洗与修理。

    然后张出敬取来一发定装纸筒弹药,张出恭接过,直接将定装纸筒弹药从膛底后面塞入,不再是前膛装弹。

    然后张出恭接过弟弟递来的物件,那是一个铜栓,形状就类后世的枪栓,但其实更象螺丝与螺帽的结合,只不过没有螺纹罢了,而且也是实心的。

    铜栓全身黄铜制,打磨得非常光滑,充满了艺术的光泽,特别前端有一处样若弧刀。

    张出恭缓缓的将铜栓朝铳管塞进去,那膛底处铳管端也早用厚厚的黄铜包裹了一层,一声响,前端细小的部分已经套进去,余下部分挡住,就如弹壳无法全塞进去。

    然后张出恭一扭转,又一声响,铜制的栓卡在木托后一个专门的空槽部位。

    似乎还有一声响,似乎是里面定装纸筒弹药被划破的声音。

    又似乎有沙沙的引药泻入火门巢的声音,却是铳管的位置移过,使火门口略为倾斜。

    “可将铳身往右侧倾倒一下,让内中引药进入火门巢更多。”

    杨河说道。

    张出恭依言而行,最后他将击锤扳下,卡卡卡的声音,击锤已到待击发位置。

    他似乎有些激动,他的两个兄弟一样屏气凝神。

    最后张出恭扣动板机,一声巨响,火门处与铳口处都是硝烟弥漫,不过不是实弹,没有铅子飞出。

    就见张出敬与张出逊满是吃惊而兴奋的神情,杨河也是呼了口气。

    他刚才看得很清楚,仍然有一些漏气,但都是温暖的白雾,并不会伤人,不象佛郎机那样泄露灼热的火气,会伤到身边的人。

    这就足够了,毕竟都是百步之内战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