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牙人有“成三破二”的规矩,从买方提百分之三的佣金,从卖方提百分之二的佣金,许多人其实也愿意付这个钱。

    对官府来说,他们也需要牙人。

    此时代很多物价是由牙行评定的,商人纳税,禁物要物运转,都需要牙人监督。

    可以说此时社会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牙人。

    但因为垄断,牙人权力太大,慢慢脱离了中介的意图。

    牙人不需要本钱,却赤手拿鱼,空手套白狼,以半官方身份欺行霸市,垄断市场,欺骗客货,拖欠货款等等,早对市场经营形成严重干扰障碍,必须改变。

    至于私牙,早成恶棍集中地,没有任何意义,剿灭便可。

    ……

    杨河让胡就业继续说土匪的事,这方面,胡就业情报所倒了解不多。他情报所现在只是发展初期,只能探探关厢与近郊的匪情,说匪徒啸聚为盗,强半无业游民。

    又说这方面水很深,情报所只粗粗知道很多豪强大户养匪,或本身就是匪。

    负责治安的快班也有很大的问题,有些人自己就是匪帮的后台。

    更远的地方,就要看骑兵队与哨探队了,特别青山贼与地方土匪。

    杨河看向钱三娘与曾有遇。

    钱三娘站起身来,胡就业连忙坐了下去。

    “青山贼老巢早已锁定,随时可以剿灭!”

    钱三娘声音清冽,若清泉雪莲。

    她灰毡斗篷,高挑的身段站着,就飒爽、矫健。

    “现在关键是地方上的土匪。骑兵队哨探,邳州的土匪确实多,不说各山寨,连每个村寨几乎都有匪。按划分的话,当可划为土匪、兵匪、义匪、积匪几种。”

    钱三娘眼神湛湛,比起往日,她自信了不少。说话也带了逻辑条理,可能受杨河影响。

    每次看到她,杨河总觉赏心悦目,这是个适合他审美观的女子。

    又因为九爷出去招兵买马,钱礼魁留在新安庄准备复开飞云镖局,骑兵队这边,就由钱三娘主理了。

    “土匪,就是普通的匪,很多游民生计没有着落,就变成了匪。若有活干,他们又成为民。或是忙时干活,闲时做匪,邳州很多村寨都这样,有些村子,整庄的人都是匪。”

    “兵匪,就是溃散的军伍了,邳州靠北面较多。”

    “义匪,很多人自称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但还是匪。”

    “最恶的就是积匪,这些人世世代代做匪,不管家中贫富,就是喜欢干这行,当地人又称他们惯匪、世匪。这些人非常恶,抢劫烧杀、绑架勒索是常事。骑兵队哨探到本地一个称‘马嬷嬷’的女匪,似乎就是积匪,但还未查到这马嬷嬷是谁。”

    曾有遇忍不住插了句:“关于积匪,哨探队也听到不少,邳州很多匪徒就是积匪,他们世代抢劫做贼,却不以为耻。甚至有积匪说:‘生而为强盗,做鬼也不冤。’‘宁我欺负人,不能受人欺。’‘年轻不刁人,到老后悔迟。’很多积匪家族祖孙、父子、叔伯、兄弟、子侄都是匪,就象开个铺一样传袭接代。”

    曾有遇与胡就业一样,最近也越来越想表现,此时忍不住插口。

    比起骑兵队,他的哨探队人数也早补充好了。

    李如婉带来了霍家寨的人,他们老少二百多人,内男丁二十五人骑术娴熟,还可马上劈砍,就充为精骑,选入骑兵队。又二十人不可劈砍,但马术娴熟,就选入哨探队。

    余下的男女老少,其实都能娴熟的骑马,但年纪不适合,就去养马。

    有这些人加入,不说新安庄一千多匹马骡,就是再来一千匹,照顾的人都足够了。

    “现在关键是,邳州土匪多如牛毛,很多就在村寨,跟百姓混居。他们脸上没写土匪二字,百姓又胆小怕事,不敢指认。队中分不出哪个是匪,哪个是民,总不可能不分青红,全部杀了吧?”

    钱三娘继续说着,声音依旧清冷动听,却带了丝丝忧虑。

    断断续续她骑兵队哨探匪徒也有一段时间,遇到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在这里。

    若宋甘来那样的人还是少,多数的百姓都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不说指认土匪,就是个泼皮无赖瞪他一眼,就要胆战心惊个半天。

    这土匪认不出来,不知哪个是民,哪个是匪,民匪混居,又如何剿灭?

    难道全部杀光不成,那邳州地方还有人吗?

    说起这事,堂内众人也是头痛,连杨大臣也不敢说全部杀光了。

    土匪跟青皮不一样,绝大部分青皮就差脸上写着我是无赖二字,但很多土匪看上去老老实实就跟普通人一样,没有犯事时,被抓到时,你都不知道他是土匪。

    胡就业也说情报所探知邳州周边匪情时,很多百姓其实知道土匪的事,但他们就是不敢说。

    张松涛沉声道:“属下这两日在城内行走,无意在茶馆听百姓议论,说已调往府城任推官,前任时的邳州判官沈冷之曾说过此种情况,他言说:外民杂处流丐往来,故外来之贼多于本地。办贼之马快又廖廖数名,百姓虽甚悉贼而既无缉捕之责,又恐诬扳之累,往往明知是匪隐忍不言,故稽查颇难。”

    杨河心中一动:“百姓虽甚悉贼而既无缉捕之责,又恐诬扳之累?”

    ……

    堂内各人争论,现在情况已经明了了,近期要解决青山贼,土匪,青皮,奸牙诸人。

    青山贼好说,直捣黄龙便可。

    青皮奸牙也好说,就算背后有隐藏人物,明面上的人杀光了,他们也失去爪牙了。

    而且到时斩杀,说不定背后的人会跳出来,正好一起杀。

    就是隐藏土匪……

    杨大臣言设保甲、巡捕局,张松涛赞同,但言这需要时间,特别需在邳州经营时久。

    比如你现在邳州地方设保甲,你有管理人手吗?你了解地方吗?

    特别邳州复杂,人员往往来来,现又未统计门牌腰牌,谁知道来来去去的人是奸是善?

    暂时在关厢与地方设巡捕局所是可以,就怕介时事多,巡捕们会疲于奔命。

    还有,欲设巡捕,还必须先从州衙那边拿到巡捕的权力。

    杨大臣不以为然:“哪来那么瞻前顾后?先干再说吧!”

    杨河在堂内缓缓踱步,他听各人争议,心神却飘到很远的地方。

    半年,最多半年时间,他要邳州成为他安定的后方,安心在这边发展壮大。

    因为他时间不多了,特别年底就要对抗清军。

    他要为战事准备,在要点修建军寨,修整武备,扩充军力。

    特别武备,这点非常重要。

    目前他火铳只有一千杆,铁甲棉甲四百多副,这怎么行?

    要知道他现在最大假想敌是清兵,他们实力不容小看。

    就在今年,满蒙汉八旗基本成形了,按兵力丁口算,他们满八旗约有310个牛录,六万二千旗丁。蒙八旗118个牛录,二万三千六百旗丁。汉八旗164个牛录,三万二千旗丁。

    满蒙汉二十四旗差不多拥有旗丁兵额十二万人。

    他们的披甲兵人数,满八旗是三丁披一甲,约有二万的披甲战兵。蒙八旗五丁披一甲,约有五千的披甲战兵。汉八旗十丁披一甲,约有三千二百的披甲战兵。

    满蒙汉二十四旗差不多披甲战兵在三万人左右。

    又有科尔沁部,各外藩蒙古等,约有旗丁十万,披甲战兵二万。

    这样清国麾下能用的披甲兵就约有五万人。

    未来要对抗满清,最终大战时,怎么说麾下披甲兵数量也要达到五六万吧。

    但看看自己,现二千多兵力,连缴获的流寇棉甲在内,铁甲棉甲不过四百多副,披甲率仅六分之一。

    而装备的重要性不容置喙,战场上有甲没甲,天差地远。

    所以杨河必须快速安定地方,安心生产,年底扩充兵力到三四千人,并争取到水力干枯前,生产出后膛新安铳三千杆,连上原有火铳,计有四千杆。

    还有盔甲,至少需出产士卒铁甲一千八百副,连上原有的铁甲,达到二千副。

    如此装备部下,才能年底与某路前来抢掠的清兵一拼高下。

    他必须在血与火中锻炼自己的队伍。

    他必须拼命!

    因为倘若现在不拼命,未来可能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291章 荒唐() 
    最后众人商议出结果。

    邳州事按步骤,按顺序来处理。

    首先是治安,青皮无赖,泼皮恶棍,对底层的小老百姓来说,这是危害最大的方面之一。

    就若睢宁新安庄般,设立巡捕局所,城内设局,地方设所,暂以队兵驻之。

    因与新安庄等不同,邳州这初来乍到,对地方不了解,就暂以巡警为主,慢慢落实户牌,腰牌。

    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杨河对部下意味深长道:“邳州不单单是我们的,老百姓也要参与进来。”

    杨河决定搞联防,张松涛听来的那句话,“百姓虽甚悉贼而既无缉捕之责,又恐诬扳之累”给杨河很大灵感。地方百姓知道贼情,但怕诬扳之累,又没有缉捕的权力,那就给他们身份与权力。

    杨河决定在各地大搞联防队,在城内划几区,每区都有联防队建立,归属城内巡捕局管理。

    关厢与地方一样如此,设立联防队,选择良善又熟悉本地情况的人为队员,归属各地的巡捕所管理。

    杨河会给联防队权力与武器,他们可以盘查、扭送不法之徒,一定情况下,还可以对青皮匪徒进行抓捕击杀。

    特别在地方,现基层瘫痪,里甲长制不存,又匪情严重,有一定领头作用的士绅纷纷逃入城市,留下的人一盘散沙。这也是他们人多势众,仍然打不过村匪土匪的缘故。

    就若新安庄周边的附属庄一样,指定某些人为联防队长,建立护庄队,将他们组织起来,防患抓捕匪贼。出什么事也找他们,不至于地方上成为一盘散沙。

    这样双管齐下,群防群联,定可大大保证治安,消除匪情。慢慢待杨河熟悉邳州各地情况后,又腰牌制度建立,这些人就可以化为保甲,在邳州城设立严密的法网。

    当然,联防队有半官方的身份,又有了责任与权力,队长与队员的选择就很重要,必须熟悉地方,思想过硬。

    特别各村镇的成员人选需慎重,不要找个本身就是土匪的,那就闹笑话了。

    如此巡捕与联防结合,又骑兵队在城中,有什么事可迅速反应,基本治安可以解决。

    再是老百姓谋生的事。

    相比城中,杨河更看重地方。

    他打算在邳州城四面关厢搞几个农贸市场,这样私牙必须铲除。

    脚行也没必要存在,这种结构是落后的,必须有新的物流形式取代。

    而农贸与物流可以吞噬大量的劳动就业人口,再辅以清洁队,路工队等等,基本邳州内外无所事事的人可以少很多。

    “民贫则奸邪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为了生存,人们可以干出很多无法想象的事,有了谋生之道,为非作歹的人则会少了很多。

    这也是杨河在新安庄时,虽然预算很困难,还坚持要修桥铺路的原因之一。

    大规模基础建设可以有效消除富余的劳动人口,否则田地军队不能安排过多的青壮劳力,他们肯定就会无事生非,化为莠民青皮。

    最后,官牙也必须改变,回归他们中介的原貌,为民间释放出更多的财富渠道,消解这边太过于富余的劳动力。

    如此,邳州地方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解决了,余者杨河也不多参与了。

    再探进去,就是州衙方面敏感的权力范围,杨河不想触犯太多,毕竟他现在只是练总。

    他也有太多自己的事,武备,军队,年底清军之事,他还要开垦田地,在邳州设立直属庄等,太多的事务繁忙了。

    各项过于敏感的事情,待时机成熟再说吧,介时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杨河与众心腹拟定了计划,这边有个前提,首先要向州衙方面拿到巡捕的权力。

    不过杨河认为这方面机会还是大的,情报所得知判官宋治圆管理河防与巡捕事,他年老体弱,早就不想管巡捕方面的事。

    而杨河享受判官待遇,眼前只负责匪情事,向知州苏成性要权,多分管一些,还是可以的。

    六月初十日,州衙,二堂,会文馆。

    相比大堂的威严,二堂多了些亲和,这也是府州县正印官处理一般事务的地方,又称为“退思堂”或“思补堂。”

    二堂两侧有耳房,东侧称“会文馆”,一般用来接待外来的文职官员。西侧称“会武馆”,用来接待外来的武职官员。

    此时会文馆内,杨河与知州苏成性,同知张奎祥,判官宋治圆,吏目陈泰安几人相坐。五位正印官佐贰官商议事务,余者杂官杂职,却没有资格在馆内。

    几日不见,知州苏成性依然红光满面,他亲切的寒暄,问杨河好不好,乡勇壮士们有没有安顿好等等。

    然后进入正题,说起他关心的青山残贼的事。

    此些贼不时骚扰州境,杀掠财帛人口,让苏成性很苦恼。为这个事,府城方面没少责怪他,但苏成性无可奈何,现在指望杨河了。

    杨河说道:“此些贼寇下官也听说过,他们本为李青山部下,正月时青山贼被刘总镇打得大败,自己被擒获,押往京师凌迟处死。余者残贼四逃,多躲藏在沂蒙山内。这沂蒙山山高林密,剿灭不易,很多贼又有快马,普通官兵乡勇确对他们无可奈何。”

    苏成性叹道:“是啊,特别他们在山东境,犯的多是南直境,二地协调不易,只苦了我邳州百姓被荼毒了。”

    他期盼的看向杨河:“杨练总可有什么应对之法?”

    杨河道:“方才老父母说过,青山残贼在山东,我邳州在南直。听闻此些贼以伪元帅冯茂宏、李明祥等为首,人数有数千,马贼数百。若面对面打仗,贼寇虽众,我部下却不惧他。然贼在异地,我部下又不能跨境剿灭,为今之计,只有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