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隘外靠北处是一大片幽深开阔的山涧,此时涧内碧波荡漾,形成一个颇大的湖泊,这便是“黄巢湖”了,后世这边成了黄巢关水库。

    杨河看着这湖,边上满是草木芦苇,身下站的山峰也不高,恐怕海拔只有五十米,而且冈陵起伏,颇为平缓。

    心想:“有这个湖,就不愁水源。又山上山下建成军寨,囤积足够的粮草,驻守一二千人不是问题。”

    “东面的那大片地,以后没事也可以耕种。”

第281章 刘家庄() 
第二天,杨河等人离开防崳蚣绦鄙稀

    这边一直是通京大道,基本的道路好走,也没什么河流山头阻碍,偶尔从一些丘陵边上过。

    后世防崳虮鄙隙锘褂小靶履印保耸泵挥校靶麓髟撕印蔽灏四瓴趴冢敬友咄氛蚧闳肼媛砗哪颖唤囟希牡来佣献⑷脬鸷樱莆靶履印薄

    但此时墨河仍注入西南向的骆马湖,跟沭河无关。

    从防崳虮鄙弦宦纷撸吧埠芟籼酰俚览淝澹惺庇龅酱蠊缮潭樱俺5男∩倘耍±习傩占负蹩床坏健

    一路村寨也看到很多,但几乎都是那种封闭式的村寨,围着圩墙,外面满是各种各样的大水坑子,百姓就在寨边做事,几乎很少离开自己村寨的十里之外。

    迫不得已要出门,也是成群结队,带了刀矛弓箭等兵器防身。

    妇女小孩更不敢出门,整日就是待在自己的圩子里面。

    盗匪的踪迹也时有可见,偶尔官道旁看到一具尸体,就那样卧在路边杂草中暴晒,这就是单身旅客此时在乱世中的遭遇。

    当然,看到杨河等人经过,不是没有剪径小贼打主意,只是看到官道上的十人马队,个个彪悍,他们想动手,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看能不能吃得下。

    比如杨河等人路过当地一个叫大沟的地方,官道左侧丘陵起伏,满山的荒草比人还高,就钻出几十个毛贼拦路,想让杨河等人留下一笔买路钱。

    杨河等人直接冲过,当场踏死十几个人,就那样扬长而去,尸体都懒得管。

    不过基本上匪贼欺软怕硬,特别眼光敏锐,一看杨河等人就知道不好惹,多知趣的在远处窥探,很少有上来动手。

    总体太平无事,官道上赶路速度也快,特别这通京大道,两旁满是树柳杂槐,很多明初就开始栽种,到现在柳槐参天,枝繁叶茂,顺着边上走,有时连走数里看不到顶上的烈日。

    离防崳蛉嗬锸保詈踊箍吹姐鸷拥亩园队猩铰邮嗬铮桓撸挥惺芍啵诱獗呖慈ィ潜叩纳绞黄焐

    似乎那山上还残留有土城,然后山下颇有湖泊,湖光山色,到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胡就业说那山就是塔山,山上的土城就是雀儿城,相传为五代时郭彦所筑。

    因为沭河九曲南行,到塔山为山所阻,就绕山而过,形成很多的湖泊,以前宿迁有钱人经常到这边踏青避暑,现在都没人了。

    到了这边,也离刘家庄巡检司不远,杨河等人约在午时,就看到了那刘家庄的身影。

    虽不如防崳颍彩歉銎拇蟮氖姓颍乇鹉媳苯铣ぃ胬胱陪鸷硬辉叮褂懈鏊仿胪罚闶歉龉嵬媳钡闹匾缴滩骸

    杨河听胡就业介绍,这刘家庄初只是个小庄子,靠在官道的颇西侧,巡检司就在庄子的最北端,紧挨着官道建立。

    然后慢慢的有庄民在巡检司边盖房,刘家庄的房屋也越来越挨着官道。

    慢慢人口又繁衍,官道的东侧也有人盖屋了,又因为处两省交界,来往的商客多,慢慢庄内店铺越多,这庄内的官道也成了街道。

    又因为世道乱了,刘家庄的四周也筑起了高高的圩墙,还引来沭河水作为护庄的壕沟水流。

    现在刘家庄有三个土墙门,北门,南门,东门,不过从东门出去,一直到沭河边一里多的路,虽然也颇有仓房店铺什么,但却没有保护在圩墙之内。

    杨河点头,他远远看着庄子,四周都是旷野,颇有耕地什么,边上多鲜花,此时正姹紫嫣红。

    看庄子的西面,还有沭河的对岸都颇有村寨,此时有不少村民往庄子进出。各庄生活虽封闭,但很多生活用品也是需要的,他们不可能跑到宿迁县城去购买。

    各人也有物品交换出售需求,于是集镇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

    刘家庄编有乡勇,又有巡检司的弓兵,加上庄子也大,商客店铺多,周边的乡民都来此交易,特别每逢会、逢集、节日的时候,人流量更多,就象现在的新安集一样。

    杨河看着那边,此地传说是钟吾子封地,称“钟吾国”,一直都有村落,明时发展,清季道光、咸丰年间鼎盛一时,建有城,主街四五里,商铺数百家,称新安镇。

    49年后,这边脱离宿迁县为新安县,后又易名新沂县,90年撤县建新沂市,不过此时都属宿迁县的土地,再往北走一会,就是山东郯城的地界了。

    他看沭河上颇有船只来往,说道:“冬日这边,河水会结冰吗?”

    胡就业道:“每年都结,可结实了,人马车辆都可以走。”

    杨河皱了皱眉:“过河到对面,那边有没有官道去沭阳?”

    胡就业道:“大路没有,一般商客南下,都是走通京大道到防崳颉S腥ャ鹧舻模彩窃倌舷滦┳叩匠蹇冢潜哂蟹值溃扇ド鄣暾颉H缓蟠由鄣暾蛲匙陪鸷颖咦撸止樱涂梢缘姐鹧粝爻恰!

    他对杨河说道:“不过这边倒也有去沭阳的小道,从码头边坐船到对岸,再往东南走,过沭河后也可以到沭阳县城。但路不好走,南北向的河流太多。”

    杨河道:“郯城那边呢?”

    胡就业仔细想了想,说道:“郯城那边走大道也是这样,顺这通京大道往南走。若走小官道,也先要到沭河东岸,再过马岭山等一些山水,就进入海州地界。入海州后,也顺东南走,先会到东海巡检司。到了巡检司那边,有两条道分开,一条小些,南下去沭阳。一条大些,往东面的海州城去。”

    杨河点头沉吟,良久他道:“进庄子歇息吧。”

    ……

    杨河等人从南门进,围着庄子,有一道一丈多高的夯土墙,墙外又有约两丈宽的护庄壕沟,此时里面都是水。

    看庄门有吊桥,夜晚或是遇匪都可以吊起,庄墙有乡勇巡逻眺望,庄门两边也有人持刀矛守着看着。

    甚至一些人弓兵打扮,缠着红裹,挂着木制腰牌,手中有着弓箭、腰刀、铁尺等兵器。

    总体来看,这庄子对外界还是警惕的,有时守卫还会对商客加以盘问。

    不过毕竟是一个商贸镇子,盘问检查的事还是少,免得得罪商客,很多来往的商人也有大背景,只要他们不闹事,守卫多是警惕看着。

    特别一些人对杨河等人看了又看,但看他读书人打扮,身后那些人可能是他护卫,又一色的骠肥马壮,就没人上来盘问。

    很多做买卖的乡民也从这边进出,挑着各样的担子,赶着大小的牲口,杨河等人进去,唯闻到一阵阵骡驴粪便的味道。

    内中的大街就是泥土路,人走在上面,尘土飞扬,加上行人商客,骡驴畜生,两边各种各样的店铺,火辣辣的太阳晒下来,混着各样的味道,就让人昏头转向。

    好在这街道以前是官道,大小的柳槐还是多的,人走在下面,多少带来一些阴凉。

    因为饥肠辘辘,杨河等人也顾不得多看,看前方一家颇大的饭铺,特别饭铺边一颗大槐树,很多桌子就摆在树下,凉风习习。

    边上还有马槽,可以给自己的坐骑喝水吃料,众人就在这边停下,先吃个饭再说。

    李如婉更喘着气道:“饿死你家爷爷了。”

    这一路来,众人吃饭歇息的事也由她与钱三娘主理,二女就上前,让掌柜的赶紧招呼,什么好吃好喝的都端来,银钱不是问题。

    看来了豪客,饭铺掌柜与众伙计也是打起精神,殷勤招待,万叔等人也忙着,将各人的坐骑牵到边上喝水吃料。

    很快流水般的饭食端上来,煎饼,捆香蹄,东坡回赠肉,清汤羊肉,河鱼,炒素鸡等等。

    出门在外,对吃的杨河是不吝啬的,一路吃好住好,众人跟着他,也尝遍了各地的美食。

    这煎饼算是本地的特产了,与外地的烙馍有些区别,不是烙好后卷菜吃,而是菜肴先调拌好,趁煎饼在烙,随着炒熟折卷切成方块食用。卷煎饼的菜肴各有不同,杨河等人吃的却是炒小鱼与鸡蛋炒盐豆子。

    杨河吃得点头,本地的美食还是有特色的,特别那捆香蹄亦是别有风味。

    边上众人也是吃得呼哧呼哧,他们倒没有品尝美食的心情,最重要是吃饱,份大量足。

    李如婉一手持煎饼,一手持猪蹄,满嘴流油,不断点头。

    边上钱三娘也是埋头吃着,她食量甚大,初在杨河面前斯文,看他不介意,慢慢又放开了。

    这边大吃大喝,菜肴流水般端来,边上食客都是羡慕,这饭铺生意甚好,但众人多半吃一碗面,或是一个煎饼,最多炒一个菜,这样大吃大喝却是不敢。

    特别现在世道不好,物价腾贵,往日众人敢吃一碗面,现在只敢吃一个饼。

    看着那边大吃的各人,众人就神情复杂。

    两个路过的孩童也被吸引,一男一女,可能只七八岁,身上的衣衫满是补丁,脸上都有营养不良的菜色。

    但二人眼睛都很大,也很亮。

    他们扯着两个大人的衣角,似是他们父母,身上的衣衫也是千疮百孔,男穿草鞋,女穿破旧的布鞋。

    二人挑着空担,似是进庄卖什么货,现在卖完了,要回家了。

    看到杨河等人吃喝,不说小孩,两个大人也是吞着口水,但看了一眼,就埋头走开。

    两个孩童却是恋恋不舍,男孩扯着母亲衣角,嗫嚅说道:“娘,俺想吃煎饼。”

    女孩不说话,但大大的眼中亦满是渴望。

    母亲说了句什么,男孩不说话了,与身旁妹妹乖巧而去,但二人皆是一步三回头。

    那父亲看了一眼,叹了口气,埋头只想快走。

    钱三娘看着,忽然道:“那个汉子,那个婆娘。”

    她唤有些不安的二人回来,取了两个煎饼,递给二人身旁的孩童,说道:“快吃吧。”

    两个大人都是千恩万谢,说道:“谢谢这位太太。”

    两个孩童美滋滋的啃着煎饼,也是道:“谢谢这位姐姐。”

    二人欢喜随父母而去,一边回头不时看向钱三娘。

    远远的,还可以看到两个孩童亮晶晶的眼神。

    ……

    老白牛:多谢“家里窝囊家外雄”的近两万打赏,别的书友各类支持。

第282章 小受大走1() 
吃过午饭,众人都回过神来,个个摸着肚子,心满意足。

    这一餐饭也吃了众人不少银子,毕竟都是吃好的,物价更是以前的二三倍。

    杨河倒不在意,钱赚来就是花的,他从新安庄出来,带了五百两银子作公费,让陈仇敖、钱三娘、李如婉三人带着,这银钱还是充足的。当下让老江湖李如婉给了钱,几个伙计服侍殷勤周到,还各赏了一钱银子作小费。

    周边的食客都是惊诧,哪来的公子哥,出手如此阔绰?

    在掌柜伙计腰弯到九十度的欢送中,杨河等人慢条斯理离去。

    到了刘家庄巡检司驻地,也不急了,等会找家客栈歇下,再慢慢观看周边的形势。

    众人牵马在街上慢慢走,这条街虽不如后世的“新安镇”主街,但长度也有二三里,店铺超过百家,还是热闹的。

    镇内治安也颇为得力,持刀乡勇不断巡逻,敢闹事的都被他们抓走,各路土匪的耳目在这边也要老老实实。

    杨河听胡就业说,刘家庄乡勇背后的组织者,便是镇内豪商,刘姓大族,巡检司等人的联合,颇有商团的雏形。

    而镇内的经济,主要也是牙行在控制。

    晚明时牙行已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

    这些牙行多有官牙身份,背后主要人物,便是刘姓大族,巡检司等人,算地方市镇的包税人。

    当然,官府从这些市镇得到的收益很少,便是有,也多半给户房的某些人,三班的衙役等分了。

    地方知县等人的收入,多半还是“正统”的田赋,丁银等方面。

    不过目前来看,这些“商团”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是卖力的,便是周边土匪虎视眈眈,都能顽强的生存下来。

    杨河等人随意看着,对见多识广的众人来说,一个地方小市镇没什么好看的,就算刘家庄镇算这一片,周边数十里最繁华的市镇,对众人来说也没什么。

    而且众人也看出,因为世道的影响,这市面明显萧条了许多,许多店铺都关门了。

    杨河就说道:“这类的商贸小镇子,受世道纷乱的影响太大了,本地又没什么矿产,当地百姓除了种田,就没有别的谋生手法。不过若世道太平,本镇地处冲要,还是很有作为的。”

    钱三娘问道:“为什么有矿,百姓就可以过得好,不是更乱更差吗?”

    她声音清冷悦耳,带着好奇。

    她从小生活在徐州,那边的煤铁矿多,但各处矿主凶戾,矿工们也多是青皮地棍无赖,各地活不下去的无籍流民等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经常听说火拼等血案发生。

    寻常良民百姓,不论对矿工还是矿主,那都是没有好感的。

    身后众人跟着,亦是听得很有兴趣,想听杨相公怎么说。

    杨河道:“确实各处矿主矿工良莠不齐,他们所得私藏腰包,官府也得不到好处,不过也不能只看到这消极的一面……”

    他看到前方一个茶馆,周边柳树槐树,颇为阴凉雅致,门口还挑出一面旗,上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