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贼祖二哥给他使了使眼色,这王大才也属同乡,但与众人被裹胁走不同,他却是自愿加入队伍。

    然后机缘流转,他转入献营,现在也是精骑一员,平时只与祖二哥来往,因为说客要排场与护卫,他就自告奋勇随祖二哥前来。

    他也看到祖二哥给他使眼色,看到乡勇头目身旁众小头目变色,很多人杀气腾腾起来,他却是夷然不惧。

    “放肆!”“大胆!”杨河止住身边人喝骂,淡淡道:“然后呢,你要如何做?”

    王大才昂然站着,杀气腾腾:“自然追随八大王等,将欺压百姓的官府恶贼,豪强士绅全部斩尽杀绝!”

    杨河淡淡道:“然后呢?”

    王大才愣了一下,对杨河的话感觉莫名其妙:“什么然后?”

    杨河淡淡道:“官府打翻了,恶官士绅都杀光了,不需要做什么吗?”

    王大才哼了一声:“欺压百姓的恶贼都死光了,自然天下就太平了。”

    杨河摇了摇头,失望道:“毕竟是流贼。”

    他看着王大才:“你逼上梁山,情有可原,然以为追随献贼等人,就是替天行道?”

    他目光转为冷厉:“你自己活不下去,就让更多的人活不下去,你以为是替天行道?”

    杨河道:“真正的替天行道,是让百姓过得更好,不是更差,更不是沾染无辜人的血。”

    他猛的指向王大才,喝道:“你说,你有没有挥刀向手无寸铁的百姓?有没有沾染无辜人的血?”

    王大才猛的顿住,他瞪目看着杨河,脸上就满是扭曲狰狞之极的神情。

    看他不语,杨河冷笑道:“这就是你的替天行道,替得人烟绝灭。你说官府欺压,未知被你杀死的无辜百姓,妇孺老少可有欺压过你?你不知道冤有头债有主吗?可笑,你所谓的替天行道只是在报复罢了,然后挥刀向更弱者!”

    王大才猛的张嘴,声音却变得沙哑尖锐,他咆哮道:“要行大事,哪有不死人的?死在大义之下,是他们的福气。老子杀了三百多人,一百多个妇女老儿,都填在壕沟之中。他们能作壕泥,是他们的造化!”

    “真是畜生!”

    杨河一掌拍在旁边的案桌上,就是轰然大响,他指着王大才厉声喝道:“真是丧心病狂!有张献忠这样的畜生,也有你这样的畜生!来人,将他斩了!”

    旁边怒不可遏的陈仇敖等人立时上来,一下扑倒王大才的身体,手起刀落,就是血淋淋的人头端上来。

    “刀下留……”老贼祖二哥的声音戛然而止。

    早前王大才出来,祖二哥就不断给他使眼色,他知道这个同乡愤世嫉俗,刻骨痛恨官府士绅等人,看到对面一个当官的就忍不住了。

    然眼下干什么,劝降啊,索要老掌家侄儿的尸骨啊,你就不能忍忍?

    而且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俺的护卫啊,你出来与对面的乡勇头头对骂,不知道这是越厨代庖?他心下不悦又暗暗后悔,不该让这王大才同来的。

    同时听到王大才说自己杀了多少人,更觉不妙,说这个做什么,不知道闷声发大财?

    他正要喝止,那边小同乡已被暴怒的杨大人下令斩了,无头的尸身扑倒,血雨就洒在他的脸上。

    然后没完,暴怒的杨大人喝着护卫,将他右耳也割了,给个惩罚。

    祖二哥大叫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话声未落,就是凄厉的惨叫,一只血淋淋的耳朵就被割下来。

    老贼祖二哥捂着伤口,脸色煞白,魂不附体。

    同时身上寒毛阵阵涑栗,不要接下来杀头吧?

    心下就对王大才更恨,都是他搞出来的事。

    本来局面很好的,他与对面杨大人谈笑风生,能不能招降不好说,老掌家侄儿尸骨肯定可以要走的。

    杨河坐回官帽椅,对跪着痛叫的祖二哥道:“招降之事休提,本官大好前途,岂能从贼?贺勇尸体可以给你们,但你回去告知贺一龙、张献忠诸贼,尔等大败,岂能如此轻易离去?”

    他伸出两根手指:“要走可以,留下买路钱!二十万两银子!五千石粮米,不二价!”

    “什么?”不说祖二哥一愣,都忘了伤口剧痛,便是张胆、韩尚亮、颜斌等徐州好汉,二寨当家都是目瞪口呆,杨大人这是对流贼进行勒索?便是刘七郎都吃惊的看了杨河一眼。

    唯有杨大臣等亲随将领脸上露出笑容,杨相公这一套,他们已经很熟悉了。

    祖二哥一时有些愣神,事情兔起鹘落,急转直下,他是来劝降与索要的,结果反被勒索?

    他也不敢反驳,只喃喃道:“二十万两银子太多了,我等北上,没带这么多钱。军中的粮米,也早没有五千石了。”

    杨河道:“各贼王身边没有携带巨款,但你们可以集资啊。你们老营三四千人,每人凑一百两银子,就有三四十万两。当初李过、袁宗第、王龙等人也只带几万两银子,但他们营中马步皆有银钱,随便凑凑,也凑出了十五万两银子出来。你们掳获多年,不会连一只虎等人的身家都比不过吧?”

    他看着祖二哥道:“你等也休想欺瞒本官,死去的贼子我等搜过了,步贼身上至少都有好几两银子,马兵精骑更多,二十万两银子不会凑不出来。如果粮米不足,可减为三千石,但白银涨到二十五万两。”

    他站起身来:“你可领了贺勇尸体回去,但你告诉诸贼王,不给钱,就别想走!”

    他冷冷道:“本官铳兵三千,你等也见识过了,又有二千盾兵,火炮铁骑,敢不给钱,本官就一直追到虹县去!”

    ……

    最后祖二哥领了贺勇尸体回去,但王大才尸身懒得理。

    回到贼营,他也不敢隐瞒,全盘告知,便如当时李过、袁宗第、王龙等人争执一幕,张献忠等人初不敢相信,随后暴跳如雷,但最后还是屈服了。

    两波攻山,那个“杨大人”已经证明他的实力,他说有犀利铳兵三千,看来也是确实,毕竟众人都听到了,山上打了十阵排铳。

    与闯营一样,献营革左等人如果要走,也是老营精骑先跑,辎重粮食什么落在后面,五千乡勇——众人判断对面实力基本如此,不会差了太远。

    如果他们真一路追来,以当地这个路况,恐怕未来损失就不是这个数,特别众贼珍视的马骡等物,极有可能损失巨大。

    想来想去,这个买路钱可以接受,他们也经常“打活仗”,遇到硬骨头,一样是交钱买平安,甚至抛下全部辎重跑路。

    只有张献忠听闻那“杨大人”要这么多钱,是搜了死去各贼腰包的缘故,不由大骂:“驴球子,都是私藏金银的祸,以后营中人等,敢藏白银超过三两的,全部杀了。”

    因为粮米确实不足,众贼就交二十五万两银子的买路钱,还有粮米三千石。

    好在对面乡勇没有索要骡马,让众贼松了口气。

    这个地方他们一刻也不想停留,除了各老营携带的几万两银子,他们确实快速集资,精骑马兵步营皆出银,回去双倍奉还。

    这样你五十两,我二十两,我一百两,很快凑齐被勒索的二十五万两白银,各褡裢装着,让一些马队押到官道那边,由对面乡勇的马队接收。

    又有粮米豆料,一包一担的扔到一处,他们也有几骑过来验看。

    张献忠等人看着,看他们乡勇大部仍聚在土墙内,严阵以待,最后心中一叹,果是精锐,他们屡试不爽的佯弃辎重而走,然后杀个回马枪的战术根本不行。

    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了,北上攻打有这样精锐守护的地方。

    贺一龙一直很沉默,只是看着侄儿贺勇的尸体,这时怒骂左金王贺锦道:“咱老子说不要来,你偏要来,现在钱被抢了吧?”

    张献忠眼中寒光一闪,这革里眼没有明说,也明面在骂左金王,但他知道,这是在指桑骂槐,毕竟最初北上的提议是他八大王提出的。

    最后银货两讫,那边连马队都退回山上,留下满地银子粮米,看起来确实守信用,不会追击,贺一龙心中一叹,又松了口气,最后看了那山顶一眼,策马就走。

    马守应、贺锦、刘希尧等人一言不发,也是跟着而去,还有革左的精骑,腾腾而走。

    张献忠恨恨道:“好个杨河,咱老子记住了。”

    他也策马怒走,孙可望等人一声不响,都赶紧跟随。

    李定国往山顶那边看一下,心中轻叹:“这就是堂堂强兵?”

    他也快马加鞭,跟了上去。

    很快他们马步皆离,唯见大片的烟尘连绵。

    杨河站在山顶淡淡看着,身旁是沸腾的新安军将士,还有不敢相信的张胆等人。

    “五月初六日这场战事结束了,但流贼只是开始,我会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杨河心中默默道。

    这时夕阳如血。

    《第三卷:贼寇遍地何人挡》完。

    ……

    老白牛:第三卷结束了,敬请期待第四卷:慷慨激昂吾新安。接下来几卷,主要笔墨会放在清军与明军方面的事上。我要整理下第四卷的情节资料等,要整理个几天。

第269章 布局1() 
骄阳似火,毒辣辣的太阳要把人烤糊了。

    入夏后就没什么雨,对夏收是个好消息,不会遭遇梅雨,收上来的麦子也可以好好晒晒。

    但看年景,下半年又要大旱,对秋季的栽种是个坏消息。

    曹子仁捆着麦秆,一束束立在田间,身旁的婆娘与二女一子也仔细在田地寻找,掉落的麦粒,散乱的麦秆一根都不放过。

    麦粒不说,此时的麦秆秫秸也有大作用,肥田只是基本,还可作饲料,作柴薪,往日晒干的谷草、稻草挑到邳州城去贩卖,一束可卖一分银,现在涨到二分,若卖到新安庄,他们愿出二分五厘。

    曹子仁捆好最后一束麦秆,大大松了口气,虽说日头火辣,全身上下闷热难受,但他心中却很高兴,从五月中开始抢收,连续多天的劳累后,他的二十五亩冬麦终于全部收割完毕。

    但看光秃秃的麦田,曹子仁又是一叹,二十五亩地,一年的劳累,最终收获的麦子只有约十五石。

    却是三月连降大雨,他的麦田被淹了不少,水退后,一些麦地就欠收了,余下的平均收获只有六七斗,这样二十五亩地,仅有共十五石的收入,可能支持到明年夏收?

    想到这里,曹子仁又是一叹,庄稼人苦啊,按他们的食量,放开来吃的话,一人一天吃一升米面是基本的,一家五口,一年的口粮就可吃十四五石。

    但哪能如此吃喝?麦地要留种,各种花费,放在别地,还要纳粮当差,赋税加火耗一亩好几斗。

    现在夏税秋粮还都征银,庄稼人手头没银子,就挑粮到州城去卖,但城里有行会存在,哪能随便摆卖?只得粮店收购。

    曹子仁听说了,现在邳州城各粮店卖价,麦一石二两三钱,米一石二两五钱,却是去年江南很多地方先遭旱灾,又遭水灾蝗灾,影响了今年的收成,便是夏收时节,米麦价格都居高不下。

    本来这对庄稼人是好事,然这只是卖出价,收购价各粮店公议后,麦仅九钱二分一石,米一两二钱一石,让各农户破口大骂,真是一帮黑心倒霉的商人。

    所以种种算下来,各庄稼人一年辛苦没盈余不说,还要倒贴,这也是各地抛荒逃亡人越多的缘故。

    本地三不管之地,倒不需纳粮当差,但有匪贼,如丧心病狂的焦山匪,铜山匪等,不但抢粮还要人命,幸好他们被杨相公剿灭了。

    这边属杨相公管辖后,倒不需缴税粮税银,以硝土代替,每到冬春,遍地硝土,厚如雪霜,最多收集时累一些,这点上,曹子仁等人皆称杨相公仁德。

    不过想想明年,曹子仁心中又是忧愁,看来吃几天饱饭后,又要忙时吃干,闲时吃稀,青黄不接时吃糠咽菜了。

    近午时,各田地都收拾好,婆娘带孩子回去,晒麦磨麦,接下的活都是她们的,所以说这时代的女人苦,整年家里家外忙,女人当男人使用,晚上还要在床上忍受折磨。

    曹子仁看婆娘欢天喜地的回去,似乎对她来说,累一些没关系,只要田地有收获就行。

    曹子仁心中有所触动,麦子收了,运一些卖钱后,看来有必要给婆娘添置一身新衣裳了,跟自己多年,她就没什么体面的衣饰。

    虽然这女人笨手笨脚,针线活都干不好,哪象弟媳妇徐贞娘心灵手巧,为新安庄缝制衣饰,一个月竟有一两多银子的收入。

    然想想当初娶她进门,就是看中她的憨厚本份,特别胸大屁股大好生养,这不,成亲这些年,连续为他生了三个子女,个个都很健壮,想到这里,曹子仁又满足了。

    曹子仁脱了斗笠扇风,随意在田间走着,这一片都是麦田,基本麦子都收好了,一捆捆金黄的麦秆立在田地间。

    曹子仁与附近一些村民闲话,大家话里话头都充满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很担忧明年,若一直旱下去,秋时冬麦种下,明年能收获几石实在难说。

    同时大伙也齐声咒骂城里粮商黑心,麦子出售价二两三钱一石,收购价仅九钱二分,还让不让大伙活了?

    与曹子仁一样,这边村民很多人婆娘一样笨手笨脚,挣不到什么银子,然油盐酱醋,各样花费,都是要现银的,只是挑粮去邳州卖,众人觉得太亏了。

    叹气时,也有村民神秘言说,让众乡梓不用怕,因为听说杨相公六月会在新安庄开设粮店,每夏粮秋粮收获,收购价都不少于一两,青黄不接时,粮价出售价不多于二两。

    听说这政策只针对他治下的民众,他们罗山庄虽是附属庄,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

    只不过介时粮食出售,每户会有一定的限额,还要凭腰牌购买。

    同时这次粮店收购定价也传来了,麦每石白银一两。

    众村民皆赞杨相公仁义,虽说新安庄粮店收购价也不高,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粮店收购时多了八分银,这就是仁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