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轰然的响,硝烟大作,寨墙上一个马贼一声大叫,胸前腾起血雾,就从墙头消失不见。

    钱三娘一扭铳身,又对一个马贼扣动板机,再次的大响,那马贼腾飞起来,身上鲜血喷洒一片。

    钱三娘又扭铳身,对一马贼扣动板机,那马贼正在惊骇,急速想缩下身子,但来不及了,就鲜血淋漓,洒满了那一片的墙面。

    钱三娘持着铳,三个管仍然冒着烟雾,身前的大片更是白烟弥漫。

    看李如婉那边,也竖起了铳,就是张开嘴大笑:“哇哈哈哈哈哈。”

    就在这瞬间,她也连开两铳,打死了余下的两个马贼,留守的五个马贼全灭。

    万叔三人互视一眼,都是呼了口气,有了精良的火箭,翼虎铳,手铳,兄弟们出哨的威力,可谓五倍十倍的增加。那些持弓箭刀枪的对手,只要不让他们近身,就完全不是兄弟们的对手。

    远处的裴珀川、凌战云面面相觑,马贼还未逃,就全灭了,他们还想着追逐撕杀呢。

    不过也好,有了犀利的武器,众人出哨,如虎添翼。

    当然这之前,二人需要好好练练火器了。

    ……

    全灭了马贼,此时近酉时,齐叔、樊叔等人来寨中汇合,押来余下的三个活口,还有种种收罗的缴获。

    搜索这匪寨,一样收获不少,最后众人收获,共战马二十匹,余者或死伤或逃散,只能放弃。

    各类毛毡毯褥刀具弓箭不说,还有约白银一千两的收获。

    不比土匪,马贼们素来将财产携带身上,颇有积蓄。然后寨中还有几箱银钱,可能是近期马贼们从各村寨抢掠勒索来的。这些银子钱三娘等人自然笑纳。

    按新安庄的规矩,出哨所得,除马匹盔甲与一些重要兵器上交,余者都归她们所有。

    共一千两白银收获,出哨十二人,平均每人可得八十两。

    当然这不可能,都按战功分,不过算算每人所得也不少。

    寨中还有一些粮食与几头羊,几坛酒,当晚众人就在这边歇息,杀羊喝酒,痛快一餐。

    众人还审问了活口,分开严审,得知了青山残贼各窝点与各类情报,最后这些活口无用,就全部杀了。

    不过虽然得知很多情报,不过钱三娘认为,还是必须实地侦查一番,以后大军剿灭,会更为顺利。

    第二天众人出发,缴获的战马作为备马,不过又路过凤山村时,钱三娘还是通知里长与那宋甘来一声,马贼已经消灭,寨中有一些粮食兵器,可以归他们。

    沿途一些死马,他们也可以抬回村吃肉。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可以寻找到一些逃散的马贼马匹。

    “马贼都杀光了?”

    村民们不可思议的目光中,钱三娘等人继续北上,约三十里后,就到了运河边。

    而对岸,就是台庄镇,属于山东峄县的地界。

    非常繁华的大镇,客货川流,店铺林立,沿河边,码头一个接着一个,特别商客非常多,南来北往,人言“台庄之民,商贾过半”,为此时南北漕运货物的集散地。

    正是春夏航运旺季,船舸不绝,来往商船沉重,往往需要十来个纤夫拉船前行。

    他们背负纤绳,河水、船只、纤绳三点相连,年深岁长,个个脊背被沉重的纤绳压弯,成了弓形。他们顺河边走,喊着号,一声呼,齐声应,号子就那样的浑厚苍凉。

    他们排着长长的队形,呼着,应着,号声抑扬顿挫,就若演唱一曲曲雄浑高亢的歌儿。

    “两脚着地背朝天哟。”

    “哈罗哈罗嗨哟——”

    “纤板入肉三寸三哟。”

    “哈罗哈罗嗨哟——”

    “往北开的米粮船哟。”

    “哈罗哈罗嗨哟——”

    “往南运的鱼和盐哟。”

    “哈罗哈罗嗨哟——”

    “嗨——嗨——嗷啊。”

    “哈罗哈罗嗨哟——”

    “哈罗哈罗嗨哟——”

    钱三娘静静听着,若有所思的一瞥,河风就轻拂起她的发丝。

第246章 来投1() 
四月下,军需所禀报,火器坊三月四月共打制新安铳四百杆,还有些别的铳类。

    这样连上正月与二月打制的新安铳,现新安庄的后膛新安铳约有七百杆左右。

    三月扩军后,杨河有战兵六总,内铳兵六百人,都可以装备上这种标准的后膛火绳枪了。

    依在睢宁讨论的军伍细节,各总火器队的队长护卫使用翼虎铳,他们六十人,现一样有犀利的三眼翼虎铳使用。但相比骑兵队,哨探队,他们使用火绳版的。

    各战兵总部共三十个护卫,这些人也用火绳翼虎铳。在杨河打算中,他们以后会装备骑用翼虎铳与燧发手铳。这些人兼任各把总官的护卫与传令兵,缺乏人手时,也可以出去哨探。

    不过因为苏钢贵重,这个设想暂时只在纸面。普通钢制弹簧片发火率实在太低,生死关头扣动板机火铳不响,那还不如不用,免得白白折损将士们宝贵的生命。

    现新安庄火器的测试,特别燧发枪,那发火率都是按百分比来计算。

    每一百枪,最多只能哑火多少,钢片、火镰、燧石、鹅毛引药管、纸壳弹,都是精挑细选。

    特别骑兵用的翼虎铳与手铳,那更是最优的装备。

    暂时新安庄燧发枪不能普及,因为要用苏钢的地方太多,不过装备骑兵哨探队现有的兵员还是没问题。

    兵器坊还打制了铁甲六十副,使新安庄的精良铁甲共达到八十副,除部分总级军官使用,余下的装备护卫队。

    现护卫队人手一样不足,兵额一百人,只到位约五十人。

    进入护卫队忠诚只是基本,还要勇猛,最好是老兵中的老兵,然新安庄扩军,老兵们要充任各总队为军官,只能慢慢充选了。

    这现象在中军各队也很严重,特别骑兵队与哨探队,近三百人的兵额,不知什么时候能补足。

    杨河对铁甲的打制速度不满意,但这事急不来,包添甫那边的水力器械,估计要五月才能完工,还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测试,可能要六月份才可以投入生产。

    好在暂时来说,新安庄对手不是很强,各铳兵战时有盾车或是土墙掩护,冷兵有重盾与皮盾的防护,对盔甲的需求不是很强烈。

    两次与流寇战斗中,还缴获纯棉甲、镶铁棉甲三百副,披甲率有一定的保证。

    最近杨河很忙,倾力讲武堂,培训军官只是之一,士兵训练虽有操备所与各级军官负责,但他也不能不闻不问。

    这些士兵从各工队与有家口的难民中招来,纪律、站队、刺杀、实弹射击,一切都从头开始。

    好在有众多老兵的带领,现各级军官,至少每个甲的甲长都是老兵,打过多场仗,特别对战过流寇,老带新,新兵们熟悉起来很快。

    特别火铳手,有大量的定装纸筒弹药进行实弹训练,进步很快。他们每天打空包弹三十发,实弹二十发,效果非常明显。特别在听令上,已经能够严格按照中军号令,或是上头军官的号令发射。

    这是个惊人的训练密度,放在这个世界,只有杨河舍得让麾下这样训练。

    毕竟就以红虾兵的精锐,放到十八世纪,每年训练也只打空包弹五十发,实弹二十发,杨河一天的量,就抵得上他们一年。

    这也是新安庄火器精良的缘故,放在大明别的军伍,劣质鸟铳不说,打三十发寿命就到了,正常的鸟铳寿命也只约二百发。

    但杨河火铳成本虽然高,一杆要八到十两银子,射击寿命达四千五百发,才可以进行这样的高频率训练。

    也是他火药储备丰富,他以熬硝法制造火药,虽硝土收集有季节因素,但冬春两季,火药坊熬硝,一个月就可得高纯度硝七百斤,足够他任何的折腾了。

    不过密集训练也只这一个多月,虽打退李过、袁宗第等剧贼,然杨河总担心张献忠、革左等剧贼还会否东犯。

    他在官山集那边做了些准备,但万一献贼等来,就算他军队又新编,也一样可以拉出去作战。过了这个坎,以后他铳兵的训练,每天实弹五发就差不多了。

    因扩兵人多缘故,士兵们在戏楼广场训练已经不合适,就从庄东开了个门,到北山后。北山、寨山、锅山、楼山之间一大片的荒野,但却毫无人烟,拿来作士兵的训练场地最合适不过。

    从三月起,每天上午这边就杀声震天,铳声隆隆,有时还夹着火炮的轰射。

    ……

    年初新安庄进行规划,户务堂、兵务堂、工务堂等都有任务,特别户务堂,关系到自我供血能力。

    他杨河不是流寇,不能一直靠抢过日子,虽然抢掠来钱来粮速度最快。从去年底到今年三月,他抢焦山匪,抢铜山匪,抢李过等流寇,共抢来了白银二十八万两,粮食豆料一万五千二百石。

    但黑吃黑总不是办法,因为周边的匪贼总会抢光,都吓得跑了,最后无处抢去。

    所以自我造血能力很重要,特别他现在支出压力也非常大。

    目前情况,他治下约两万人,其中有一万是他要直接养活的。

    按他对庄民的供给制度,男女老少平均起来,每人每月消耗米面四十五斤,一年五百四十斤,折合石数约二石八斗。一万人,一年就是二万八千石。

    然后是庄民士兵的薪俸待遇,不带奖金,平均起来每人每月是五钱银子。一人一年六两,一万人,一年就是六万两。事实不止这个数,因为有军官主管,各类奖金要算。

    盐巴也是消耗大户,按新安庄供给的食盐,每人每日定量在六克盐左右,此时一斤为六百克,一人一年差不多吃四斤。一万人,一年就是四万斤盐。

    此时盐巴价格,盐砖每斤白银二分三厘,换成小平钱,一斤盐砖在四十多文钱。

    细盐更贵,但光吃盐砖,一万人口,每年支出的白银就是近千两。

    武器盔甲开支更是大户,按兵务堂规划,本年计划生产新安铳二千杆,铁甲五百副,这边成本估计就在三万两左右。

    工务堂暂时也是吃钱大户,光修从焦山庄到新安庄到新安集码头的二十多里青石板大道,各类细砂碎石青石材料,成本就在六七千两银子。因为杨河基本都是进口,石板材料不能用火药炸,开采下来还要切割打磨,开采效率惊人低下,不进口是没办法的。

    这只是开始,以后杨河还要修治下各村寨道路,北上道路,到邳州的道路,需要各类的砂石海量。就算本地开设采石场,然需求的八成到九成石料,基本还是需要进口。

    户务堂一样如此,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收集肥料,养鸡养猪,饲养牛羊,目前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还有庄民的生活用品,吃的酱醋油肉,用的煤柴服饰衣被,随着人口的增多,这方面支出都越来越大。

    现在进庄之人,都会有两套服饰发下,春夏一套,秋冬一套,夏天要来了,各士兵庄民的夏服,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

    为新安庄缝制衣衫制服,已成为了周边妇女的稳定收入之一。

    还有各种各样的配套,自发产生的服务,如窥到新安庄需求,专门为庄民种菜的,专门为庄民养猪的,专门为庄民养鱼的,专门挑来柴火秫秸来卖的。

    现在周边乡民除了种田,就是围绕新安庄需求搞第三产业。

    又因为庄中包吃住,就算庄民们开始节俭,他们慢慢也发现了,手中有越来越多可以消费的闲钱,花光了也不怕了,因为总有吃,总有住的地方。

    他们现在一年薪俸至少六万两,随便漏一些出来,也足以带动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了。

    这也是现在新安集越发兴盛的缘故,越来越多的人赶到这边开店设铺,睢宁、邳州、徐州各地都有,便如徐州人开设的“万源长”酒楼,那就是内中的典型代表。

    更恐怖的是新安庄对原料的需求,煤铁,油盐,铜铅,粮米,布料,棉花,什么都要,动不动就购入几千两银子。

    现在的新安庄,耸立在黄河边上,尤如一只怪兽,不断的吞吐呼吸,吃进来的是原料,喷出去的是银子。

    越来越多的商人看好新安庄这个新兴市场,形式一片大好,但内中的压力只有杨河才知道。

    “一直都是抢,总算有一些正经的收入了。”

    杨河一直忧心新安庄的自我供血能力,这日看过庄前的高梁地,心下才略略松些。

    这边有原“李庄”庄民种的高梁,九千多亩,虽此时高梁产量不大,每亩只六七斗,但离收获不远了。介时也有六七千石的收入,极大填补了他库存支出的压力。

    此时他却是在新安集内,陈仇敖等护卫陪在旁边,又有邓巡检跟着说话,还有弟弟妹妹瑛儿谦儿由杨河一手牵着一个,随意在集内迈步。

    杨河事务繁忙,已经好久没有这样陪弟弟妹妹了,这让二人非常高兴,特别妹妹瑛儿,进了集后,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有时看到什么好看好玩的,就不时的拍手欢叫。

    杨河脸上带着微笑,从北门进集后,他就下马走路,近距离的感受集内情景。依他来看,新安集确实繁华了许多,店铺摊位比往日多了很多。特别铺了碎石路后,地面好走。

    加之清洁工时时打扫,非常的干净。

    这点也是杨河治下的特点,安全又整洁。

    不过集市潜力还有待挖掘,新安集若睢宁县城那么大,但除了两条长街,余者商铺还是寥寥,便是两条长街,沿街边也仍有大片大片的土地闲置。

    但邓巡检已经非常自豪,他告诉杨河,现在新安集南来北往的商客都有,假以时日,新安集定不输于台庄集那样的大集市。

    杨河带弟弟妹妹逛街,沿途行人商客皆是好奇敬畏,睢宁练总杨河,现在可是睢宁与周边州县的传奇人物,但能看到杨河的人很少,此时见之,个个都是兴奋议论。

    杨河这次前来,却是带弟弟妹妹来吃烤全羊的,杨大臣已经跟他说过几次,让杨河颇为心动。

    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