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续南明-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队伍后方也有他们马队跟着,图谋不轨。

    李过大怒:“他们还想再战?欺人太甚!”

    ……

    李过,袁宗第,王龙三剧贼奔上去,身后数十精骑跟随,小道上腾腾一片尘土。

    很快,他们就离小道与官道交叉处不远,李过等人看去,果然在交叉处往北去,约七八十步后,与南圩墙平行一线,一大排的盾车蔓延,摆在官道之上,摆在一些水塘苇丛之后。

    这些盾车似乎轻便,与攻城时义军使用的盾车轻便太多,可能只有几十斤,但高度有人的肩膀左右,也颇为厚实,防火器不行,但防弓箭绰绰有余。

    特别都开有悬户式的窗口,但位置只在人蹲立的高度,这种高度,不说弓箭直射抛射无用,怕是火器,都很难打到盾车后的人。

    此时李过等人往盾车后看去,丝毫看不到那边的人影,但经过这些天的战事,李过等人知道,他们手持后膛火器的铳兵,肯定掩藏在盾车之后。都依着射孔,瞄着这边的各人。

    李过看得恨恨,袁宗第则是神情凝重,这种盾车,这种地势,己方弓箭无用,火铳难说,火炮要打也极难打中。

    他们这样掩着,己方虽可通行南下,但人马若都上了官道,他们从后方蹑来,突然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他又唤来孙有驴“驴爷”询问,这个精瘦彪悍的老匪一看,就惊呼道:“回各位老掌家,早前俺铜山寨的好汉攻打他们军阵,那杀千刀的秀才杨河,就是用这种盾车啊。他们两排人蹲着,兄弟们打不到,他们却可以打到俺们,……兄弟们惨啊,被打了七阵排铳……”

    袁宗第神情更凝重,李过看着,哼道:“可以派马队冲上去,那官道上只有两辆盾车,一冲就散了。”

    旁边干瘦,穿着红衣的王龙阴阳怪气道:“李爷,官道旁的盾车也可以打的。再说了,他们盾车上都有长矛拒马枪,不说马匹畏惧,官道这么窄,肩并肩,也只能冲三四骑。恐怕我们马队死满一路,也冲不过他们的盾车。要打你打,咱老子可不奉陪。”

    惨败后,他对这个一直讨好的“一只虎”也不客气了,他说着,还慢条斯理整理自己罩着的灰毡斗篷,最后道:“咱老子说不要来睢宁,偏要来睢宁,这下惨了吧?唉,自认倒霉,花钱消灾吧。”

    李过眼中闪过怒火,却发作不得,袁宗第叹道:“李过兄弟,不要意气用事了,免得徒劳伤亡。”

    他看着那边盾车,沉吟道:“那练总应该也不想打了,只是想要点好处,派人去问问价吧。”

    王龙立时同意,此时官兵与他们关系并非你死我活,经常有“打活仗”的说法,临阵相劳苦,抛生口,弃辎重,纵之去,谓之“打活仗”。

    当年卢象升评说:“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却是边军不通言语,逢贼即杀,故多胜。

    于是袁宗第等人商议一阵,就派一个能说会道的马兵前去问价。

    那马兵策马过去,离盾车约五十步,那边一骑也迎过来,骑术非常矫健,却是裴珀川。

    他们说了一阵,然后那马兵回来,说道:“回三位大领哨,那杨河练总,要我们二十万两银子,五千石粮米,八十门火炮。不然他说会一直跟在后面,一直追到灵璧县去。”

    李过咆哮道:“二十万两银子,五千石粮米,还有火炮,他怎么不去抢?”

    王龙沉思:“贵是贵了些,但开价就好,应该可以商量。”

    袁宗第却道:“你问清了,他们没要我们的骡马?”

    那马兵仔细想了想,最后摇头:“俺听清了,他们没说。”

    袁宗第与王龙互视一眼,都有了决定。

    这个价钱,其实在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银子,粮草,火炮,都不是他们最重视的。

    他们流寇最重视的,其实还是骡马。

    闯营曹营中,诸营较所获,也是马骡者上赏,弓夭铅铳者次之,币帛又次之,珠玉为下。以无用的银子换为安全退离,保存了实力,便是闯王等闻听,也会赞一声,应对得体。

    粮草也不过要价五千石,相对他们总体大军百万众,还是少。

    许多营伍遇到硬骨头“打活仗”,被要走的银两粮草,远不止这个数。

    这边看来还可以还还价。

    火炮,也只是小炮,只需炮手不失,再打破一些城池,还会回来。

    最关键,马骡不失就好,这才是他们流寇的根本。

    此次他们前来睢宁,共有马骡约四千匹,老实说袁宗第等人一匹也不想失去。

    不过他们来睢宁,只携带半月粮草,又四处“借”粮,全部只有粮草六千石,这些天食用了一千多石,回去路上还要吃。

    所以袁宗第对那马兵道:“你去还价,这买路钱我们可以出,但他们要价高了。我们这边,最多出粮米四千石,白银十五万两,超出这个数,只能打仗了。但火炮可以全部给他们。”

    那马兵又去了,李过只是无奈的看着,其实对方要挟,他们也有应对的方法,那就是以马队精骑押后,这样就不怕对方依官道蹑来了。

    只是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义军作战,素来都是老营精骑第一个先跑,辎重什么落在后面,从来没有老营押后的道理。

    所以目前的局面,李过除了愤怒,就是无可奈何。

    很快那马兵回来,说那杨河练总同意了,当下他们交割银子粮草火炮。

    火炮,特别是粮草,落在队伍后面,人拖牛拉,数不胜数的车辆,骡驴牛等畜生运送,就一车一车的扔在附近,由西门那边的骑兵队,哨探队点收。

    银子,袁宗第等人带了一些,一些空马上,一个个马褡子装着,一般用来收买细作,或是到某地“借”不到粮,军中又没有粮草,就用白银向附近坚城厚寨购买。

    袁宗第等人前来睢宁,也带了一些白银,不过不多,只五万两左右。

    好在各精骑马兵身上银子还是多的,此时闯营等还没有“人不能囊一金”的规定,平时打下城池,经常也会有白银珠玉赏赐下来,因此各骑马褡子内,普遍都有白银几十两,百把两。

    甚至有的精骑马褡子内,还有白银二三百两。

    就让他们出银,每人拿出五六十两,不过袁宗第讲明,回到灵璧县大营后,出银的士卒马队,白银都会双倍奉还。

    事关能否快速离开,回去后还有双倍收入,因此不但马兵精骑,便是许多步卒都出银。

    很快,买路的十五万两银子备好,银锭碎银堆着,一车一车的运到西门附近,亦由那边的骑兵队等点收。

    最后杨河这边得到消息,银货两讫,火炮也到位,他们盾车掩护着,慢慢退回南门,最后沉重的圩门关上。

    李过恨恨的看着,忍不住道:“真是穷鬼,这睢宁县的官兵太穷了,一点点银子,就要拼了老命。”

    王龙见那方盾车远离,也是松了口气,不屑的道:“确实,乡巴佬一群,真没见过世面。”

    袁宗第叹了口气,说道:“走吧,到虹县等地看看,或许还可以渡过淮河,看看南岸的州县各处。”

    很快,他们离去,精骑马队在前,马蹄轰隆,在官道上激起大片尘土。

    不过李过奔驰着,却忍不住频频回头,那杨河策马离去时,他有看到他的眼神,沉稳的气息,似乎又燃烧着火焰,轻描淡写的一眸,似乎又带着肆无忌惮,满是冰冷与无情。

    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那种可怕的眼神,昂扬的神态,便是多年后,李过也忘不了。

    他也永远记得这一天,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最后他们消失在官道中,不论马步还是辎重。

    只留下一片尸体,还有所过之处人烟绝灭。

第221章 漕运总督1() 
如一声惊雷,睢宁县自上次伏击战后,又于守城战中大捷。

    大破流贼三万,斩首二千级,内贼哨头、哨总贼目不计其数,又解救饥民老少妇女三千人,还缴获众多,如各类兵器旗仗,火炮鸟铳等等,这个功劳太大了,电闪雷鸣般往周边传颂。

    当然,报捷文书往邳州城传送的时候,还夹着一封公文。

    便是睢宁知县高岐凤、睢宁县丞刘遵和、睢宁主簿郑时新、睢宁练总杨河、睢宁巡检邓升、睢宁总社周明远等联合署名,言说睢宁典史魏崑岗通贼被斩之事。

    递送文书的人仍是睢宁县铺长司的晁司吏。

    他奉高知县之令,于大战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四日,火速将报捷文书与言说公文送到邳州知州苏成性那边。

    苏成性接到捷报,不由动容!

    十天前睢宁县刚送来捷报,言大破流贼五千,斩首一千三百级,已经让人惊骇,没想到又来一次更大的捷报。竟大破流贼三万,斩首二千级,解救饥民老少妇女三千人。

    这个功劳让人震动!

    事实上他接到捷报的时候,因为晁司吏一路高叫,睢宁县又近在咫尺,很多消息隐隐传来,整个邳州城都轰动了。

    ……

    接到捷报时,苏知州正为李青山残部骚扰州境的事烦恼。

    那李青山于正月间被刘泽清等打得大败。

    然后青山等百骑走泗水,于费县箕山一片被抓,与其弟李青芳,伪元帅侯严化、贾望山、吴应诏、伪军师王邻臣等附逆有迹者二十四人缚置槛车,押运京师,最后凌迟处死。

    但其部虽败,余党四散,散龙山、沧海、山渊等地继续作恶。更有原伪元帅冯茂宏、李明祥等逃至沂蒙山各处,聚旗号令,占山为王。

    不但骚扰沂州,郯城,峄县等处,还进入邳州,海州等地打家劫舍。

    就在前两天,泇口镇等处有士绅来报,有青山残贼掠祸乡里,百姓财帛被抢,房屋被毁,人民被杀,乞求州尊发兵剿灭。

    这事情让苏知州头疼无比,那青山残贼聚的可是山东境内,飘忽不定,山高林密,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跨境剿匪的权力。便是有,兵马钱粮何来?

    他邳州虽有卫所兵,但他们主要任务是漕运,这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眼下三四月正是漕运关键,运粮上京才是要事大事,与之相比,区区青山残匪算什么?

    历来军伍出动都是繁琐无比的事情,就算他能说动卫指挥使,也解决了粮饷,开拔银等一系列让人头疼之事。但这些卫所兵,有没有用,能不能派上用场,苏知州一点把握也没有。

    州衙的民壮更不用说了。

    看来看去……

    看着眼前捷报,他再次取出珍贵的“叆叇”细看。

    捷报上仍然给他运筹帷幄的功劳,河务同知黄思恩,都水分司主事齐尚贤也分润了赞画之功。还有以前不见的睢宁县丞刘遵和,此次也有赞画功劳。

    当然,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的还是睢宁练总杨河。

    看着这个名字,苏成性陷入沉思。

    依他对睢宁官场的了解,恐怕这次大功劳,又是这年轻人立下,余者等人又是沾光。

    特别他苏知州,更是人在家中坐,功劳送上门。

    最终苏知州一叹,喃喃道:“原打算临退结个善缘,看来终要举荐你为邳州练总。只是尔锋芒毕露,年纪轻轻又位居七品,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看完捷报,还有知县高岐凤等联署的公文,言说睢宁典史魏崑岗通贼被斩之事。

    苏知州默默看一遍,摇了摇头,淡淡道:“杀了一个指挥使,又杀一个典史,如此肃烈之人……希望你能与老夫相安无事。”

    他思考着,轻捏公文,右手指则在案上轻敲,睢宁整个官场联名署说,又有两次大捷映射光芒,虽说邳州境出现大明朝第一个通贼的朝廷命官,这名声不好听……

    但至少程序上交待得过去,巡按御史下来查,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此事他不表态,公文递上去便是。

    最后他目光看向捷报,便是深稔养气,眼中也闪过火热。

    两次大捷,都有运筹帷幄之功,说不定告老还乡时,四品可望。

    当日,他又请来驻邳州河务同知黄思恩,驻邳州都水分司主事齐尚贤商议。

    当日,前次报捷马驿再次出发,身揣更多书信。

    他策着战马,从“望淮门”出,马蹄踏得烟尘滚滚,身后一杆背旗,上面鲜红如血,仍然写着四个字大大的字体:“捷报传闻!”

    “大捷,大捷,邳州睢宁守城大捷,斩首流贼二千级,解救民众三千,缴获无算!”

    “大捷,大捷,邳州睢宁守城大捷……”

    红旗报捷的马驿叫囔着,一路策马东去,又南下,一路引起惊叹无数。

    睢宁大捷之事,更飞快传扬起来。

    ……

    三月十六日上午,马驿奔入淮安新城“拱极门”,顺着连通三城的文渠旁长街,一路过新城南门口,过文渠上的吊桥,进夹城,最后又入老城,往上坂街府市口淮安府衙奔去。

    一路繁盛无比,江淮口音洪巢片与吴侬软语混杂,却是外来商人百姓,特别苏扬人众多。

    这淮安乃运河沿线极为重要交通枢纽,官衙众多,三城一体,又有星罗棋布的街巷,遍及城池的庵堂、寺院、河湖、桥梁、码头,有坊七十二,光光北面的清江浦,就夹河生十里,人口数十万。

    特别老城,总督漕运行政公署、淮安府衙、山阳县衙、淮安府学、山阳县学、淮扬兵备府、按察分司等等官衙云集,当地惯以“口”字命名,如淮安府署,便位于上坂街北侧的府市口。

    这马驿轻车熟路,一路喊叫,引起无数好奇的人群回头。

    然后他进高大的牌楼,眼前就是宏伟的淮安府衙。

    上书四个大字:“淮安府署。”

    此署洪武三年建,一直沿用现今,东、中、西三路。

    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等房,东路为迎宾游宴之所,西路为军捕厅。

    与各地府署一样,淮安府有知府、同知、通判、推官,又有经历司经历、知事,照磨所照磨、检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