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

    驻外使馆、大使,再加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大宋也不是没有对外使馆,更有驿官专门负责接待辽使。但这种馆驿与其说是官方机构,倒不如说是国宾馆。只负责接待信宿,还有陪吃陪玩。跟后世的大使馆的官方公用根本没法比。要不然,辽朝也不用一年派好几波使团来了。

    这个时代国与国间的外交,还停留在礼上往来的阶段。

    所以,唐奕直接就跟赵祯提意,也别来回跑浪费路费了,直接住下不就得了?有什么事儿直接叫到福宁殿去商量,那多省事儿?

    ps:病了让我缓两天。(。)

第191章 得寸进尺() 
唐奕提出两国互建使馆,常期驻使的建议,赵祯一琢磨,还真可行。先不说通不通告政令,这还有待商榷,但光是一波一波的使团耗费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要知道,辽使来宋,接待的费用可是不低,一切都按最高规格配给用度。即使财政吃紧,也得勉强装大头,总不能在辽朝面前坠了面子。

    而且,辽使来一次,大宋就得回访一次,这个费用更高。什么天朝仪驾,随行官员兵士,方方面面,都得要钱。

    如果真的驻使,传信只需路驿即可,这得省多少钱啊!

    赵祯心说,唐子浩这歪主意就是多,有时候还真能顶大用。

    唐奕一看赵祯眉头渐展,知道这关是过了,只要皇帝不打观澜商合的主意,一切都好说!

    见天色也不早了,唐奕躬身请退。

    不想,赵祯就没打算这么让他走了,事儿还没说完呢,你走什么啊?

    “大郎,留步!”

    唐奕心里直骂娘,奶奶的,老子把家底儿都掏空了,你还想干嘛啊?

    “陛下,还有何事?”

    “呃”

    好吧,赵祯这时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刚从人家那儿挤出来一百万贯,还要唐奕放血,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陛下但说无妨!”

    唐奕也算光棍,反正老子已经被你榨干了,也不怕你再提什么过分的。

    “朕是想和你说说那个沼气燃灯、起灶的东西”

    唐奕闻言,差点没哭出来,“陛下不会是想让草民把那套技术让为公用吧?”

    “”赵祯脸红了,还真是这个意思

    他一开口,唐奕就全明白了,这个事不光是赵祯,其实,范仲淹就已经和他说过好几次了。皇帝和范仲淹关心的倒不是沼气池点灯和做饭的用途,他们更看中的,是沼气池的积肥能力。

    一个沼气池,每年可积肥一千多斤湿肥,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数字。按大宋普通农户每户五亩左右的田地来算,每亩地可增肥两百多斤。

    在这个育种、肥料、种植都达不到后世的科学标准的时代,更多的肥量,就意味着更高的产量!

    这两年,范仲淹特意用两块田实验过,用过沼气池肥和没用的,亩产粮食相差了最少一成半。再加上唐奕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的施肥方法,亩产能差到两成。

    这可是比什么事情都要重要的,所谓民以食为天,要是这个沼气池的技术普及到全宋,那两年多两成粮食,将会是什么概念?

    所以,范仲淹不但一连向赵祯上了几道奏章,而且,还多次找唐奕谈过,希望他放弃沼气灯的生意,把这个沼气池普及开来

    唐奕又怎么不知道积肥对农业的重要性呢?而且,他比赵祯和范仲淹认识得更透彻。

    从根本上来说,大宋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的农耕型社会。

    所以,想把大宋变成什么样,想让大宋从原始经济中跳出来,晋级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关键不是唐奕能把生意做多大,关键是大宋的有多少耕地,地里能产出多少粮食,这些粮食能养活多少人。

    只有更多的基础产出,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力量,推着大宋向前迈进。

    要是耕地产出跟不上人口增长,那就算唐奕玩出花来,也没用!

    唐奕在后世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说中国古代,即使将所有的耕地利用起来,但因为粮种和肥力的关系,人口上限最多就是一亿。

    也就是说,中国这片土地,最多就能养一亿人。而且,这个是理论数字,真实情况是,人口过五千万,就很容易出问题了。

    就好比一户人家,耕地是固定的,养三口人算富裕,养五口人算还能维持,养七口人就要饿肚子,养十口就一定死人一样!

    土地的负荷有上限,就算再会持家的人也玩不转。

    唐玄宗天宝年间,大中华地区有田十四亿亩,养民五千三百万,已经过了这个警戒线。

    然后,经过五代的洗礼,又丢了燕云之地,终宋一朝也没恢复到盛唐时期的人口和耕地量。

    到了明代,因为引入了土豆、红署、玉米等高产作物,才把理论上限提升到了两亿往上。而大明用三亿亩土地,养活了一亿两千万左右的人口,已经是个奇迹了。

    清末土地总量翻了四倍,也把人口数推到了四万万!

    只有当人工合成尿素、还有杂交水稻问世之后,人口才能不受土地的局限,开始飞涨。

    所以,唐奕知道,增产不单单是多打粮食这么简单,而且还是最根本的问题。

    他虽然是学化学的,但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合成尿素,又无法远赴南美拿回那些高产作物,怎么办?只能在现有条件下提升产量,而沼气池积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真不是唐奕为了点个人利益抓着这门生意不放。想挣钱,他有一百种方法比沼气灯挣得多,关键是技术不成熟。

    “不瞒陛下,现在沼气池的技术和造价就算草民放出去,也无法普及到百姓之家,造价实在太高了。”

    “听范公说,大郎不是在此获利颇多吗?朕还以为,这也如醉仙一般,是无本的买卖。”

    “”唐奕一阵无语。

    老子是人,不是神!

    “实话跟陛下讲吧,沼气灯这门生意,从两年前开始经营,到如今,获利不下十万贯!但您知道,草民投入到技术改进和研发之中的银钱有多少吗?”

    “多少?”

    “十三万!年前汇账,不但一分未赚,反而倒赔了一万多贯。”

    “!!!”

    “陛下若是不信,草民可让国舅把账目拿来给陛下看。“

    唐奕一点都没说谎,一百万贯他都借出去了,还差这点东西?实在是沼气池技术不适合民间普及。

    两年前初创之时,造价一百贯左右,苦哈哈的农民谁拿得出一百贯?

    就算现在,唐奕投入了巨资研发,大批的顶尖匠人为了简化工艺,选择最便宜、最适合的材料,几乎是想破了脑袋,也只能是成本降到了三十贯每套。

    三十贯!相当于一头耕牛的价格,又有几家能装得起?

    (。)

第192章 文大坑() 
唐奕开始就没打算从沼气池上挣钱,这两年挣下来的钱,也全都投入到了技术改进上。

    比如,灯头处的铜构件,已经从两年前由金银巧匠手工打造,发展到了现了有专门镌刻螺纹的工具;牛肠内膜的处理,也从原来的手工制管,到现在的半人工流水作业。

    但是,这其中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宋禁屠牛,牛肠始终是稀罕东西。制管依然是内膜套牛皮,再封漆,这样的繁琐工序无法替代。

    有时候,唐奕都想,要不是钱不够,老子说什么也派船队去一躺美洲。粮食作物还是其次,哪怕只把橡胶带回来也值了。

    有了橡胶,他这个化学生能干的事情,那就太多太多了

    赵祯一听,唐奕投入这么大,成本还只能压到三十贯,就知道自己不用再做梦了。三十贯,真不是普通百姓承受得起的!

    当下也不再留唐奕,让他下去歇息了。

    唐奕如蒙大赦,心说,再呆一会儿,你还不把老子榨干

    唐奕一走,赵祯却没睡,而是让李秉臣去看看文彦博休息了没有。‘抢’来了一百万,得快点让宰相知道知道,大伙儿一起高兴高兴!

    李秉臣都没用到文彦博的房间,一出门,就见这货在门口候着呢。

    这个老奸巨滑的,怎么会不知道,赵祯要从唐奕身上榨点油水?

    若不是为这个,他也不可能这么痛快就帮着赵祯来了回山。

    文相公现在一个铜子掰成四瓣花,根本不管唐子浩是不是师叔,反正能抠出钱来,就算是亲老子,他也顾不上了。

    急匆匆地进来,还没等赵祯说话,他先急道:“陛下。,唐大郎可愿让出官粮的利润?”

    他不知道观澜商合的真正底细,只知道这生意里面,唐奕利润颇大。

    赵祯一叹,“官粮远转之事,文卿家就不要再提了,咱们的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文彦博苦着脸,他也知道是强人所难,但是没办法啊,朝廷没钱了。

    “不过,唐奕虽不让运力之粮,却答应将家资借于朝廷,不计本息,文卿家明日可去与之商谈款项之事。”

    赵祯这么一说,文彦博也没法说什么了,毕竟唐奕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唐大郎借了多少?”

    文彦博开始盘算着,如果唐奕借了十万,那就给灾区再加十万的粮种;要是借了二十万,那京东几州的药品用度也就有着落了

    “一百万。”

    “一那只够粮种了”

    文相公心里还在腹绯,这唐子浩听说不是比曹潘两家还有钱吗?也太小气才一

    “一”

    “等等!!”

    文相公这才反过味儿来,瞪着眼睛看向赵祯。

    “一一百万??”

    “贯!?”

    “哦!靠!!”

    “这小子搬金山的不成?!”

    第二天,文彦博去找唐奕,从头到尾把唐奕好好看了个遍。

    一百万贯啊!!把这小子开馒头铺的时间都算上,也不过发家才三年,他是怎么刮来的一百万啊?!

    唐奕也是颇为意外,没想到,赵祯这么心急。

    和‘师侄’聊了几句,他也就算是明白了,文彦博把朝廷官员的薪俸都挪到灾区去了,确实急用钱。

    算了,再帮他一把吧!

    “想不想把一百万贯,变成两百万?”

    “想!”

    本来还在憧憬这一百万怎么花的文彦博,听唐奕这么一句话,直接就蹦了起来。

    “小师叔快说,另外那一百万哪儿来的?”

    为了钱,文彦博也是拼了,最忌讳的“小师叔”都叫上了。

    “笨啊!”

    唐奕也不跟师侄客气,直接贴到文彦博耳边,“拿这一百万做饵”

    文彦博越听越高兴,最后眼睛都笑没了

    论坑人搂钱,还得是小师叔有本事啊!

    当下,文彦博也不提钱的事儿了,抬腿就走,而且直接去码头上船,回京了。

    三日之后,桃花庵董惜琴携新晋花魁及京中名伶,将于四月十三在华联仓储门前义演,为受灾诸州百姓募集善款的消息就在京中传开

    同时,文彦博以尚书省、开封府,还有市政司的名义给京中贵胄、富户广发请贴,邀大家一同观看名伶义演。

    对此,各家也是心中暗笑,文宽夫为了筹钱,也是拼了。

    不过,这是露脸又行善的好事,大家也琢磨着到时候捐个千八百贯,搏个好彩头。

    他们哪知道,这特么是鸿门宴啊,去了就进坑,千八百就想打发了?

    做梦!

    演出前一天,文彦博找到唐奕,让他帮着看看哪里还有疏漏。

    这主意可是他出的

    唐奕一看之下,发现这文宽夫也是够狠,连开医馆、卖杂货的小富之家都没放过,全都邀请了个遍。知道在华联门前肯定站不下这么多人,便连夜让文彦博把台子改在了皇城的宣德门外。

    文彦博一想,这样更好,让官家往宣德楼上一站,效果岂不更佳。

    于是,本来还想在回山多呆几天的赵祯,也被文相公拉回了京。

    演出当天。

    开封城几乎是万人空巷,半个京城的人都聚到了皇城之前,董惜琴携新晋花魁,这样的演出可是不多见。

    一开场,先是桃花庵姑娘们献上热场歌舞,刚唱完,就有串场堂倌高声唱和:

    “左散骑常侍,曹佾,曹景体捐赈灾善钱,金二十万~!”

    下面的人一听

    “什么情况!?曹国舅疯了!?一下捐二十万?”

    可不是疯了,曹佾不但捐了二十万,而且是真金白银地直接搬来了。十几口大箱的金锭子,直接抬上了高台,晃得人眼晕。

    还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儿,又听唱道:

    “祁国公王德用,捐赈灾善钱,金十万~!!”

    “潘丰,捐赈灾善钱,金十万~!”

    “邓州唐子浩,捐赈灾善钱,金二十万!”

    曲子没听几首,台上一小半的地方已经让这几家的钱箱子占满了。

    这时候,众人还怎能不明白,文宽夫这厮哪里是要大伙儿放点血那么简单?

    这货是想要人命啊!

    ,(。)

第193章 疯子的演说() 
按这几家这个捐法,谁敢跟少了?

    这可是尚书省、开封府衙和市政司连名发的贴子,你要是不捐,或者捐少了,尚书省还好,那开封府和市政司可不是闹着玩的。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这两尊神,谁敢得罪?

    正在肉疼之时,只听宣德楼上,一个白胡子老大官高声唱和,声闻极远。

    “圣人深感京东、河北三路民之疾苦,倾皇家内库之藏,与众嫔妃削用为半,筹金四十万,以恤民需”

    得!

    皇帝又出了四十万!

    有明白人心中暗骂,特么官家刚刚才从内库拿出五十万匹绢,哪儿又蹦出来四十万!?

    好吧,这回是唐奕心理阴暗了,他被赵祯放了血,于是,就想拉几个垫背的。没想到,文彦博这厮比他还狠,直接就来了把大的。

    现在,皇城前人山人海,也不知道聚了多少人。站的远的,根本就听不见台子上说了什么,唱了什么,只能当个热闹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