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人彻底无语的是,经三衙会审,案情彻底查明:

    韩嘉彦所刺一刀,乃是黑子重击赵宗球至死撞飞之后的误刺。且韩嘉彦实为夺刀劝架,并无行凶之恶。不但无罪,反而有奋不顾己之功,当赏!

    魏国公,经介山仵作初验,刑部复验,乃劳碌寿尽而亡,与本案并无直接关系。

    文拓,虽伙同众人行凶,然也是在盛怒之下的拳脚之错,不曾持械,亦不能对赵宗球之死构成直接责任。且念在多次劝阻赵宗球恶语无果之下方有反击,事出有因,特判无罪。

    赵宗麒,虽无至死之责,然却属从犯无疑。念其皇族亲王身份,不可与常罪罚之,遂交与皇室大宗正寺,另案处罚。

    祁圣泽、范正平,亦属从犯,也无至死之责。然范正平念及其范公之孙,乃功臣之后,祁圣泽亦属英雄遗孤,处以杖四十之刑,以儆效尤。

    。。。。。。

    。。。。。。

    什么鬼?

    这到底是什么鬼?

    韩嘉彦、文拓无罪,魏国公与本案无关。。。。。。

    赵宗麒移送宗正寺?特么宗正寺管事的,不是他叔叔就是伯伯,最次也是一个姓的远房亲戚。这算什么处罚?顶多就是禁足悔过就完事了。

    祁圣泽、范正平,更特么离谱,四十大板?

    就这两人的身份摆在那儿,刑部行刑的差役要是敢打破一点皮儿,都得吓的一宿一宿睡不着觉,更算不上什么处罚了。

    这算什么公事公办,王法为先?

    可是细想之下,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去了。

    该放的放,该偏袒的偏袒,唯独。。。。。。

    唯独唐家的三个,还有黑子,公事公办,王法为先了。

    你说这是官家的迂回之策,先把别人摘出去,再慢慢捞唐家的人?

    不对!

    摘谁也不应该把韩嘉彦摘出去,他没了事,韩琦还会和唐奕站在一条船上吗?

    况且,文拓都能用一堆听着就牙疼的理由放了,那为什么不顺手把唐吟、唐风、唐颂也用这个理由摘出来呢?

    那是怎么回事?

    官家把别人放的放,定罪的定罪,唯独唐家的人没定罪,这是用的缓兵之计?想借机稳一稳朝臣,等唐奕回来?

    可是贾昌朝知道,绝对不是啊,赵曙不想拖,这也绝不是缓兵之计。

    贾相爷心说,行!皇帝这人不大,心思连他都猜不透了。

    怔怔地看着富弼,“官家不会是。。。。”

    “不会是因爱生恨吧?”

    对此,富弼只能回以苦笑。

    这回,他也让赵曙给弄懵了。

    。。。。。。

    接下来几日,朝中可为是乱做了一团,谁也不明白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猜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认为,少主成年,是想借机收回权利,把唐子浩彻底清除。

    而紧接着发生的一件大事,倒是暂缓了因介山案带来的影响。

    地中海战报:涯州军已于近日在巴尔干半岛登陆,大宋火神炮无往不利,预计半月之后与十字军、西萨克斯联军汇合,两月之内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

    这封捷报,一下子让很多人紧张起来。

    唐子浩在欧洲大显神威,对于那些希望他倒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威慑。

    此时此刻,揣测官家圣意,到底是拖延,还是真的要打倒唐奕,更成了朝臣的要务。

    每天每日,甚至是每时每刻,都恨不得从赵曙的只言片语之中,揣测出点什么。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刑部、大理寺、大宗正寺对介山案定案了!!

    这日早朝,大宗正赵允弼亲自宣读结案陈词。

    “介山案,赵宗球虽恶语在先,却是唐吟率先动手行凶,是为主犯!”

    “唐风、唐颂虽是从犯,然身为兄弟亲族不知劝阻,亦纵容帮协,罪加一等,当以主犯论罪。”

    “黑子殴击赵宗球胸口,至其丧命,当以主犯论罪。”

    “是以,本案之中,唐吟、唐风、唐颂、黑子,冒犯皇族,殴人性命,罪无可恕,皆应以主犯论罪,从重从严,以正。。。。”

    “王法!”

    “亦因赵宗世乃已故汝南王之子,赵氏子孙,此事关乎国法,亦关乎皇室威仪,当论罪何刑,交陛下定夺。”

    “还望陛下匡扶社稷,斧正朝纲,践行王法,免于行私,从严从重,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法度!!”

    哦操!

    哦操操!

    哦操操操操啊!

    四个人一个没免,连十几岁的孩子都要从严从重?

    怎么从严从重啊?特么杀人偿命呗!

    赵宗球那个无赖,居然让四个人给他陪葬?

    现在不光是贾昌朝、富弼脸色傻白,本来已经事不关己的文彦博、韩琦目瞪口呆,连那些看不上唐家的文官都有点得慌。

    没错!不光是得慌,甚至有人开始腿肚子转筋,这要是官家真把唐奕三个儿子都咔嚓了,那。。。。。。那。。。。。。

    唐疯子还不彻底疯了?

    他能把这一殿的人都咔嚓了。

    此时此刻,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后悔了,甚至生出劝一劝官家,放唐家一马的心思,毕竟那可是唐疯子。

    当然,有害怕的,自然也有胆大的,从赵曙的此番做为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很明了了,也不用猜了,官家就是想把唐子浩弄下去,定罪就是信号。至于为什么没有马上定刑,则是不想此事这么快结束。

    因为杀了小的,正主可还安然无事呢,官家得给大伙儿留出时间,给讨伐唐子浩留出时间。

    有些人,甚至已经在为声讨唐奕的奏折打腹稿了。

    。。。。。。

    政治就是这样,永远不缺少揣测迎合之辈,更不缺投机取巧之徒。

    没人对赵曙不当殿定罪感到意外,只等下朝回去好好罗列一番唐子浩的罪状。

    可是,离下朝还远着呢。

    这么大的介山案尘埃落定,只差见血,赵曙为了“彰显”帝王之威,明君之尊,要求殿审主犯,朝臣们自然也不会不给机会。

    本来还想站出来为唐奕说话的贾昌朝等人,却是无意间与赵曙对视。

    更为意外的是,正太皇帝单眼一眨,给老贾递了个暧昧的眼神。

    老贾更懵了,啥意思了?这一切都是假的?

    说心里话,他是不太相信赵曙是落井下石、卸磨杀驴的官家。

    那。。。

    特么这到底是哪一出啊!?

    强忍着没说话,心中安慰自己,但愿这个殿审有什么反转吧!

    。。。。。。

    有什么反转?

    就什么反转都没有。

    赵曙好像真的就是走个过场装装样子,连唐吟、唐风、唐颂都没召见,只叫了黑子一人上殿。

    装模做样地问了问案情,甚至还发了个善心,赐了个姓给黑子。

    对!

    没错!

    黑子都快被他咔嚓了,他居然还想着给黑子赐了个姓。

    。。。。。。

    “黑子。。。。”赵曙一边看着卷宗一边沉吟。“这案卷上只写“黑子”二字,为何无姓?”

    下首的百官也被官家这一问勾起了好奇心,齐齐看向大殿正中,枷锁拷得结实的黑子。

    唯独黑子自己有点纳闷,说白了,大殿之上那是官家,大宋的皇帝,可私底下。。。。。。

    赵曙没少往外面跑,别说跟唐家的那几个小祖宗关系有多亲密,就算他这个外人,赵曙也是尊称一声“黑子大哥”。

    这孩子黑子也算是看着长大的,抛去皇帝的身份不说,仁义得很,打死他都不信,赵曙会定他们几人的死罪。

    更何况,他为什么无姓,赵曙是知道的啊!

    很早以前,这孩子就问过,黑子也回过他,怎么在殿上又问起来了?

    “黑子!”

    下面黑子在迷茫,赵曙立马显得很是不耐烦,“朕在问你的话,为何不答?”

    得,黑子心说,你要听,那我就再给你讲一遍呗。

    “回禀陛下,罪民自幼无父无母,是家师从死人堆里捡回来抚养长大的,姓什么便是无从得知了。”

    “嗯。”赵曙点着头。“既然是师父抚养,那为何不随师门姓氏?”

    “回陛下,原本罪民也是这样认为,可是家师有训,男儿丈夫顶天立地,怎可忘祖从恩?”

    “家师希望罪民有一天会寻得本家,回归家姓,所以只赐乳名黑子。姓甚叫谁,却是留做寻根之后,再行由祖宗赐下。”

    “只可惜,时至今日亦无处寻根。”

    “唉。。。。”只听赵曙哀然一叹。“也是个可怜之人啊!”

    面露恻隐之情,“黑子。。。。”

    “罪民在!”

    “你犯下杀人之错,罪无可恕。”

    “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即使心生不忍,亦不能纵容。你可明白?”

    “罪臣明白。”

    “不过,念你护主心切,且二十年间为大宋屡立功勋,朕也不是赏罚不分的昏君,所以。。。”

    “朕赐你一姓,不算辱没你家祖宗吧?”

    黑子一怔,忍不住抬头,心说,好端端的赐什么姓啊?

    可是这里是朝堂大殿,赵曙发话了,他不答应也得答应,只得道:“不算辱没,谢陛下恩赐!”

    “嗯。”赵曙点头,真的思考起来要给黑子赐姓。

    “这样吧。。。”略一沉吟,便有了计较。“你追随唐子浩多年,鞍前马后,不是主仆亦算是半个唐家人了。”

    “朕就赐你姓唐,行刑之后,由唐家为你收拾,入唐家祖坟,九泉之下,也不算无名野鬼了。”

    “啊?姓唐?”

    黑子心说,这也行?不过,还不错,姓唐,以后和大郎真的就成一家人了。

    。。。。。。

    “姓唐!?”贾相爷脑袋疼。

    姓唐?

    特么这个姓“唐”到底又有何深意呢?

    。。。。。。

    真没了。rw

第984章 皇帝() 
    事实证明,唐奕是对的。

    在汉人的政治环境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国情如何大好,党同伐异,在不彻底改变汉人的观念之前,是不可能消亡的。

    大宋自六年前先帝驾崩那天开始,看似春风和睦,上下一心。朝堂之上,只有兴宋的党,没有拖后腿的臣,仿佛贯穿华夏历史几千年的明争暗斗真的被这个时代所淹没。

    然而,或许“生于安乐”并非危言耸听;或许,大宋的士人真的被惯坏了,这边赵曙刚刚露出一丝倒唐罪唐之意,那边一些有恃无恐的文官们就已经忘了。。。。。。

    忘了大宋这二十年奋进是从何而来的;忘了他们想要打倒的唐子浩,正为了大宋,在巴尔干半岛与辽人,与塞尔柱人争分夺秒;忘了唐疯子是大宋的脊梁!

    趋炎附势,揣测圣意,再一次成了开封城中的一股邪风。

    半个月,距离官家为介休案定性只过了半个月的时间,摆在赵曙案前弹劾唐奕的奏折,就可以用“箱”来计算了。

    罗列唐家罪状的折子,更是把唐奕这二十多年为大宋做下的每一件事都彻底否定,且有理有据,言之凿凿。

    对此,贾昌朝、富弼并无意外,这不正是士人们所擅长的吗?

    圣人之学、千年儒道,不也早就成了这朝堂上舞权弄谋的幌子了吗?

    况且,当下是大宋,是开朝百年不曾杀过一个士人的文人天下,这更让一些人有恃无恐,更让一些人无所顾忌。

    。。。。。。

    看着那些罪状,贾昌朝想笑,更想哭。

    笑那些无耻之人的荒谬,为了罪加唐奕,几乎无所不用及极,甚至连“莫须有”之言也敢往折子上写。

    哭,则是贾相爷发现,原来他不是最卑鄙的那个。最起码他贾昌朝还有底限,他卑鄙的磊落。

    而这些人,简直就是大宋朝惯出的一群白眼狼,圣人教出来的一群禽兽。

    “恨!!”

    “老夫恨啊!”

    贾相爷气的声有颤抖,浑身发青,无处撒气,只得把怒火都撒到了富弼身上。

    冲着富相公一顿吼叫:“老夫恨不是唐子浩!!”

    对面的富弼一阵无语,他还从来没见贾相爷这么失态过,心说,你冲我吼有什么用?

    不过,也知老贾心里堵得慌,顺着他的话反问:“为何?”

    老贾眼睛一瞪,“老夫若是唐子浩,疯劲上来,把这些人面兽心的东西全都下狱问斩,一个不留!”

    “哈哈哈。。。。”富弼被他老糊涂的疯话逗乐了。

    “那你可说错了。”调笑道。“若是子浩上来疯劲,可是不会下狱问斩这般斯文。

    “他会。。。当殿杀人的!”

    老贾一听,“杀了也不冤枉!”

    “是啊。。。。。”没想到富弼居然悠然长叹,附和起来。“杀了也不冤枉!”

    倒是把贾昌朝弄的一愣,由此看来,富弼这个老好人也不是没脾气啊。

    “等着吧。。。。”

    老实人动了怒,连贾昌朝都有点心慌,反倒劝起富弼来。

    “当下唯有一个拖延可为,等子浩平定了东罗马,班师回朝,确实要整顿一番,改一改风气了。”

    “不能等!”富弼坚定摇头。“官家态度未明,容易拖出事来。”

    富弼出奇的果决,“要反击!”

    “反。。。反击?”贾相爷更为意外,富彦国这是?

    “子明兄啊!”

    只见富弼起身来到近前,语重心长道:“隐而不发非是良策。”

    “得让那些文官看看,让官家看看,大宋朝还是有一片赤城、能言敢谏的君子为子浩说话的!”

    “。。。。。”

    老贾一阵沉默,富弼这回倒是有些激进了。

    说白了,如今他和富弼不站出来,那些人闹的再欢也不过就是独角戏,自己热闹自己罢了。

    可是,一但有人真的站出来帮腔唐奕,和那些人对上,那不就等于斗争升级吗?朝堂之上,将是更为惨烈的一场搏杀。

    在官家如此处置的情形之下,是好事吗?老贾有点害怕。

    不过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富弼的想法。

    因为,他们这些老家伙站出来,官家不管是何打算,总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