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此,唐奕也很满意。

    现在的黄河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那般“温顺”,但是,能保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安宁,已经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朝廷也无须用“是年河宁”的语句来自我安慰了。

    但是,居安思危,唐奕很清楚,治水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程,从来没有一劳永逸之说。

    当众人还在为黄龙受伏而振奋之时,他已经向赵曙提出把治河当做一个百年工程了。

    朝廷不但要重视,而且要设立专款专项,从每年财税之中筹拨治河款,以备不时之需。

    。。。。。。

    对此,赵曙自然是什么都听唐奕的。而满朝文武也是出奇的一条心,皆是点头称是,竟无一人反对。

    大伙儿是尝到了甜头了。

    当初,唐奕斥资几千万贯非要去修河,那时众人还有点心疼。可是,只看今年这一次,就明白绝对不是赔本买卖。

    先不说黄河息势,对北方航运的影响有多大,单单这一个夏汛,就免了多少灾祸?

    这样的大水,若是放在往年,不淹了半个大宋是不会罢休的。

    只赈灾、平乱、复耕这些,就不知道省下了多少银钱,要是算上各州各府重建家园的耗费,那就更无法计算了。

    而这次,朝廷不但拨款,而且大方的很,由范仲俺和贾昌朝提意,三司复算出耗费比例,最后定为,每年拨百万之巨于河道维护,还有治河储备。

    第二件大事,则是先帝起灵。

    所谓起灵,就是把赵祯灵驾从开封运抵永昭陵,于八月十五,先帝殡天整七月之时,下葬永昭陵。

    这是举朝大事,非工务所累,满朝文武、赵室宗亲,必要同行,送先帝最后一程,唐奕自然要陪驾前往。

    所以,七月初,包括范师父和贾昌朝这些相公,就一同陪赵曙起驾离京,去往永昭灵了。

    也正因为如此,唐奕错过了一件大事,一件真正改变这个时代的大事!

    。。。。。。

    话说富弼离京之时,唐奕特地嘱咐路上走慢些,富相公毕竟已经年老,唐奕是怕这万里航程再出什么岔子。

    万一富彦国因舟车劳顿病了或者怎样,那他唐子浩就能了千古罪人了。

    。。。。。。

    正因如此,富弼这一路南下走的确实不快,内河日行百里,不论顺逆,并靠岸歇息。

    入海之后,更是过分,只沿海岸水缓浪宽之处航行,且稍有风浪就停下来等好天。

    所以,等富弼到涯州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中了。

    。。。。。。

    富彦国得船工报备,知道再行一段就是牙龙湾,涯州就在眼前。

    老相公在舱中呆不住了,便站在甲板之上,想看看被贾子明追捧的涯州到底是个什么样。

    可是,纵然早有心理准备,富弼还是被吓着了。

    因为。。。。

    因为就这一点点的航程,他所坐的官船居然走了一下午还没进得了海湾。

    而且,看样子,今天夜里都别想靠岸了。近在咫尺的涯州城,得明天见了。

    。。。。。。

    只能说老相公点子有些背,赶上亚龙弯。。。。堵船。

    这可把富弼惊着了。

    堵船??

    除了汴河水道连通大宋南北,还有京师要地卡住咽喉要道,因来往船只过多时有阻塞外,他还头一次听说别的地方也会堵船。

    而且,这可是海湾啊!可不是内河窄道!这得有多少船才塞得住一个诺大的海湾!?

    。。。。。。

    放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边儿,到处是船,到处是帆。

    有大宋的福船,也有新式飞鱼船。更多的,则是挂着五颜六色,老相公根本就不认识的海旗的番邦大船。

    密密麻麻,到处都是。

    而在大船之间,还有无数的舢板、扁舟穿梭往来。

    开始,富弼还以为之所以堵船,正是这些无孔不入的小船惹的祸。

    可是后来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些小船正是借着堵船来发财的。

    只见船上装满了南国水果、即食海鲜,还有大宋各地的土产名货、果酒佳酿,划船的小贩一边在大船缝隙之间游曳自如,一边吆喝售卖。

    而大船上的人显然也是见怪不怪,熟练的从高甲板上顺下小篮子,里面放着银钱,等商家把要买的东西放入篮中,再高高兴兴的提上去。

    然后,一边享用美食美酒,一边悠闲的等着航道畅通。

    。。。。。。

    对此,富弼终于看出一点不同。看这架势,这些小商小贩显然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大堵,而往来大船也是轻车熟路,早已习惯。

    这说明。。。。

    说明绝对不是他富弼来的巧,而是涯州此地本就如此,船多常堵。

    富相公震惊莫名,他只知道泉州、福州如今是大宋的对外大港,番邦商船往来无数,却没想到,原来涯州之繁华远胜泉福两地。

    见一小舟正好划到船边,富弼来了兴致,让船工叫停,也想买上两样水果尝鲜。

    那泛舟的竟还是个小女,一身黎族装扮,甚至可人。

    听买货的客官操的是北方口音,居然道出一口流利的开封官话,听得富相公一楞一楞的。

    富弼兴致昂然,趴在船梆上,与那少女攀谈起来。

    “敢问小娘,这拥堵无序,涯州府衙却是不管吗?”

    少女挂着甜笑,也是健谈的性子,见船上甚是慈祥的老人家如此发问,就知其是第一次来涯州。

    露出两排细牙,“好叫老伯知道,府衙自然是管的。只不过,府衙的海差头都在内湾靠码头的地方调度,这里却是得晚一点才能见着了。”

    “哦。”富弼点着头,不由自语。“海差头?这名头倒是新鲜。”

    “就是专管海路航道的衙役。”少女为富弼解惑。

    “从这里一直到昌化,这片海面儿都归海差头们管辖。”

    “所以呀,您老回去的时候,要是在海上遇到什么麻烦莫慌,见挂着涯州海司旗子的船求助便是,自然有他们为您分忧。”

    “哦。。。。”

    富弼应着,看着无边无际堵得密实的海船又问道:“涯洲总是这么拥堵吗?”

    少女顺着老相公的眼神看去,却是一笑,“今日算少的喱。”

    “堵上七天的时候老伯是没赶上。”

    “啊???”

    富弼心下一重,照这么说,涯州这海港不得天天都堵?却是大问题了。

    “那为何不阔港疏通呢?或者另开新港,分流到别处去呢?”

    少女大笑,“看来老伯还真是第一次来涯州。”

    一指海面,“其实,像今天这么多船还不至拥堵,涯州港还是很大的,多数时候还能够用。”

    “只不过今日特殊,府衙封了野猪岛到港口的半面海域,要晚间才可进船,所以才会堵成这样。”

    富弼闻罢更是好奇,现在涯州政务暂由吴春卿主理。这吴老头儿有什么要紧事儿,非封海不可?

    看了看少女的小船,又看了看被帆影遮了个严严实实的涯州城,富彦国不由淡笑。

    “与小娘子打个商量可好?”

    “老伯尽管开口便是。”

    “老夫着急进城,想租你的船入港可好?”

    说着,又怕少女拒绝,富弼又急道:“放心,少不得小娘子的银钱。”

    少女闻罢,居然乐了。

    “老伯说的哪里话,与人方便是咱黎人的待客之道。”

    “左右东西都卖的差不多了,要回去填补,捎老伯一程又有何妨?”

    “不要银钱。”

    富弼大喜,甚是欣慰。

    世传岭外民风彪悍,今日一见,谬之千里。

    由船工帮忙,富弼缓缓下到小船。

    可惜,船小载轻,再装不下人了,所以富彦国只得独自一人随少女向海湾深处驶去。

    。。。。。。

    过了一会儿,随着离涯州城越来越近,一片帆影让过眼帘。

    富弼眼前,豁然开朗,整个涯州城也终于展现在富相公面前。

    “这。。。。这是涯州?”富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见山峦叠嶂之间,一府铺天盖地的大城横亘在海岸之上。

    对,就是铺天盖地!!

    涯州除了海边一块儿,别处没有平地,尽是起伏山势。

    而涯州城不但把海岸占满了,连目光所到的山间也都铺满,高低错落,可不就是铺天盖地?

    少女见老伯一脸惊讶,不由面生得意。

    “老伯从中原来,怕是也没见过涯州这么大的城池吧?”

    “吴相公可是说了,大宋除了开封,如今的涯州可作第二!!”

    。。。。。。

    少女不知道,面前这位老伯刚好就是从开封来的。

    可是,尽管不是没见过世面,富弼也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六年??还是七年??”

    唐子浩南下,也就六七年的光景啊,他是怎么办到的,把涯州弄到了这等规模?

    呵呵。

    若是唐奕在此,一定回答富相公。

    很简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有利益,别说六年,七年。。。。。。就是六个月,七个月,起一座城也非梦语。

    要知道,涯州不但是黎、侬、占城、交趾等大宋南疆的中心城市,还是西方贸易来到大宋的第一个港口。

    不但有各种各样的便利,而且还有唐奕超越时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在里面。

    当年用半年时间建起来的那座新城,只两年就已经人满为患,无法满足需求了。

    加上这几年,彻底打通西方,全大宋的商人、全世界的海船都在往涯州跑。。。。。。

    想想吧,那得有多少人?得需要多大的体量来满足这个需求?

    如今。

    涯州城在册的居民有五十七万,每天迎来送走的各地货商番邦海员不下十万!

    这个吞吐量,是富弼根本无法想象的。

    直到此时,富彦国才有点明白,为什么贾子明放着相公不想做,非要回涯州。

    眼见为实!!

    就这个规模,连富弼都有点后悔了。。。。

    “当初答应唐奕三年回京。。。。是不是有点太短了??”

    富弼不知道,他这是还没看见吴育过的腐败生活的,更没见识野猪岛上的神奇。

    要是再过几天,等富相公把涯州摸透了,那就不是太短的问题了。。。

    而是。。。要不要回京的问题。

    。。。。。。

    ————————————

    总之,富相公此时心情大好。

    本以为来涯州就是遭罪的,没想到唐奕还“藏”了这么个好地方。

    一个数十万人口大城的父母官,还不像开封那般天子脚下,束手束尾。。。

    还真不一定比当宰相差。

    。。。。。。

    带着满怀憧憬,富相公上了岸,谢过那黎族少女,向码头深处行去。

    富弼腰杆都比以往挺的直些,心说,见了吴春卿,接了他的差事,这涯州大大小小的事务就等着他富弼一言而定了。

    也不知道吴春卿乐不乐意。。。

    “咦。。。。”

    富相公轻咦一声,“吴春卿。。。。。”

    特么吴春卿人呢???

    愣在那里,左右看了半天,富弼终于反过味来了,在码头上晃了这么长时间才发现。。。。

    没、人、接、船!!

    要知道,他今日到达的消息早就由快船传到涯州了。

    大大小小他也是个相公,是涯州未来的主官,还是吴育的知交好友。。。。

    特么就算吴育不亲自来接,也得派个人来吧?

    礼数何在??

    情义何在??

    富相公面上有点挂不住了。。。。

    让人家给无视了。

    。。。。。。

第932章 涯州你好() 
看在上个月苍十万更了十四万的分儿上,这个月就别催更了。

    让我缓缓!保持一天四千可好?

    知道你们急,我看着也急!!

    还有就是,明天可能。。。。。。

    唉!

    ——————————

    堂堂大宋宰相,虽说是贬到涯州来的,但是特么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

    富弼确实为人忠厚,可是连个接船的人都没有,有点说不过去。

    富相公涨红着脸又等了半天,连个穿官袍的都没看见,倒是有几个衙门里的差役从身边走来走去。

    可显然也不是来接富相公的,而是在码头维持秩序的。

    得。。。。

    看来是没戏了。

    富弼心说,吴春卿不来接他,那他就自己去呗,倒要看看,吴老头儿见了他是怎样的说辞!

    逮过一个衙差,富弼还算客气,“敢问差官,府衙怎么走?”

    差役正忙着,不过见问路的老人家面相不俗,不是读书人,就是大贵之家出身,且问的是府衙,也不敢怠慢。

    恭敬回道:“进城沿主街一直走到头,即是府衙所在。”

    “不过,老伯赶的不巧,今日府衙那边应该是没什么人。”

    “若是报案,或者找人,怕是要落空了。”

    “嗯?”富弼眉头一皱,心说,这么大个城池府衙居然没什么人??

    登时责任感就往上涌,暗责一声:吴春卿到底是怎么干事的!?

    立马板起脸色,“吴育现在何处?”

    衙差一怔,更加确信这位爷来头不小,竟可直呼吴相公的名讳。

    “吴相公此时正在码头东面。”

    好吧,一听吴育也在码头,还特么不来接人,富弼更是恼火,不等衙差说完,调身就走,摸准方向,朝东面行去。

    。。。。。。

    ——————————

    还好,码头虽然人多,可是吴育所在并不难找。

    因为,前面码头已经被官兵给围起来了,一看就知道吴相公在此。

    富弼先是远远看着,冷哼一声,吴老头儿架子还挺大,见带着官兵维持秩序之人他也认识,便背起双手,四平八稳的行了过去。

    “咳咳!!”到了近前,清咳两声。“吴育何在?”

    领头那人正在指挥官兵别让百姓靠近东码头,本就焦头烂额,耳边突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