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唐奕在当年四面楚歌、无兵无将的情况下,还要疯了一样要夺回燕云。

    原来,那是大宋的命数所在!!他比所有人都更清楚,没了燕云,大宋以后会发生什么。

    他更明白,为什么唐奕拦也拦不住的一意孤行,打折了那一家人的腿。

    原来,那是他赵祯的命数所在!!他是拿自己的一切,换了他赵祯的安宁。

    原来。。。。

    不是他赵祯一直在宽恕唐奕,而是唐奕一直在维护他赵祯。

    而他,他这个皇帝却一直在猜忌,在防。。。。。。

    “大朗,朕有愧于你。。。。”

    唐奕心头一酸,“父子之间,说这些。。。。。。远了。”

    。。。。。。

    ————————

    是啊,远了。

    赵祯心中尽是悔恨,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把这层真的不能再真的父子之情扯远了。

    望向夜空,烟花已经停了下来。

    突兀道:“文富等人还在宫外守着呢吧?”

    唐奕淡笑,“我不出去,他们是不会安心的。”

    “是啊,你不出去,他们就没法安心呢。”

    “那。。。。。。你就出去吧。”

    “。。。。。。”

    唐奕错愕之下,赵祯却是安慰一笑,“没让你走,就在宫外等一会儿,朕找他们有话说。”

    “您累了,还是歇息吧!有事明天再说。”

    “等不了了,去吧。。。。。。”

    。。。

    ————————

    强行撵走唐奕,赵祯躺在榻上思量着什么。

    等李孝光、李秉臣,还有阎康走过来。。。。。。

    “把他们都叫进来,石进武那帮跟着癫王闹的也都叫进来,朕有话说。”

    李秉臣劝道:“天色不早,城门已经又锁上了,陛下还是歇息吧!”

    “锁上了?”赵祯一振,猛的坐了起来。

    “不能锁!”

    “传朕旨意,今夜宫门大开。”

    说着话,赵祯又加了一句。

    “上至王公宰相,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可入,人人可出。”

    “而且要明旨,在宣德楼上宣旨,让整个开封都听得见。”

    李大官心中一热,他知道,官家这是在给唐奕证明,宫门大开,人人可入,那癫王就不算是逼宫了。

    “秉臣啊,朕的时间,不多了。。。。。。”

    “去吧。”

    。。。。。。

    ————————————

    两个问题:

    第一,大伙儿安心看,还是那句话,大宋只在它应该结束的时候结束。

    第二,这只是一个高潮,所以,赵祯的离开,苍山自然会找到另一个点吊着你们的味口。

    至于是什么。。。。。。下章见。

    第三,(噗,不是两点吗?)

    第三,就算大宋结束之后,你也要相信,苍山的脑洞还没枯竭,那个窟窿还在。下一本,我依然是我,故事依然是燃得起来的故事。

    苍山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信心,把下一个故事讲的比大宋还好。

第898章 重拟遗诏() 
初春,寒意未退,夜凉刺骨,赵祯也不回到殿内,就躺在殿前等着他的臣子们来见他。

    。。。。。。

    不多时,文彦博、王安石等人来到福宁殿前。

    也许是刚刚唐奕在宫门外的那阵咆哮唤起了他们的一丝人性,也许是做做样子,文彦博见官家大冷的天就趟在外面,急忙上到赵祯身边:“陛下,龙体要紧,我们还是进到殿里说吧!”

    “不用。”赵祯淡淡地笑着。“心里挺暖和的。”

    “。。。。。。”

    文彦博怔了怔,一时之间,没明白官家这话里到底有什么意思。

    “宽夫啊。。。”却是赵祯看出了文彦博的迷茫,用只有二人听得见的声音道,“爱卿什么都好。。。。就是。。。。。。”

    后面的话赵祯还是没说出口,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想着为臣子留一个台阶,别让他下不来台。

    其实,赵祯很清楚,文彦博急冲冲的上到近前,三分是真情,七分。。。。。。还是为了揣测他这个皇帝的心思。

    偏头看向群臣,内侍们已经在殿前掌了灯,一片通明,倒是看得真切。

    “外面清肃,咱们就不进去了。”

    众臣不敢违抗,弯身行礼,“喏。”

    待大家都起了身,赵祯不急着说话,目光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

    都在这儿了,有亲人,亦有臣子。

    该来的,不该来的,都在这儿了。

    甚至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域人,想来应该是唐奕从西方带回来的。

    唯独。。。。。。

    “怎么不见范公在此?”赵祯找着范仲淹的身影。

    李秉臣急道:“范公尚在回山。”

    “哦。”赵祯点了点头,随之由衷道。“范公还是中正的啊!”

    吩咐道:“去把范公请来!今夜,不能没有他。”

    说着话,又看向几位宗亲,“皇兄、皇弟,到朕身边来。”

    他说的是赵允弼等人。

    “你们应该是和朕站在一头儿的吧?”

    赵允弼一怔,领着一班宗室皇亲急急上到赵祯身边,用行动表明他们是一头儿的。

    接着又吩咐李孝光,把皇后、太子、宗麒、苗妃都叫过来,站在自己身侧。

    最后。

    “福康、君丫头、萧丫头,你们也过来,让朕看看你们的孩子。”

    “。。。。。”

    这下,下首的一众臣子们不淡定了。

    。。。。。。

    ————————

    其实,他们进到宫中,心里都有疑问,癫王出去了,什么也没发生。

    而那场诡异的焰火之后,皇帝又下了一道今夜通宫的旨意,随之就是召见群臣。且是太子党、癫王党一并召见。

    这本来就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刚刚官家对赵允弼说的那句话,更是让大家心怀忐忑。

    所有人不禁要问,赵允弼是官家那一头儿的,那我们。。。。。。是哪一头儿的?

    谁也说不清了。

    再然后,太子和皇长子站在了官家身边,说明这两兄弟是一头儿的。

    这本来就很诡异,结果,再再然后,唐疯子的家眷也站到了官家身边。

    特么,唐疯子也成官家那一头儿的了。。。。。。

    大伙终于明白了,和着你们一家子都是一头儿的,就我们不是一头儿的。

    而官家下面的一句话,让大伙儿更是不由得脊背发寒。

    做完这一切的赵祯扫视全场,“都闹够了吗?”

    “臣等有罪!”

    “臣等万死!”

    “臣等愧对陛下!!”

    扑啦啦拜倒一片,无不山呼哀哉。

    “哎。。。。”赵祯看着一众臣子,本来要说几句重话,却是到了嘴边也没说出来。

    哀然一叹,“哪来的罪过呢?你们没错。。。。”

    “是朕错了啊!”

    一切的根源都在他这个皇帝,他用正常的思维去揣测一个不正常的人。可笑的是,那些他所在乎的东西,那个小疯子根本不在乎。

    恳求地看着众臣,“到此为止,好吗?”

    “臣等。。。遵旨。”

    出声的是文彦博,不管真假,他听到赵祯说到此为止,心中不是挫败,亦不是遗憾,而是只有感激。

    这是一个癫王必胜的局面,不到此为止的结果已经没有悬念。那就是刚刚在宫门前几乎就要发生的结果,涯州军会从他们的尸体上碾过去。

    官家说到此为止,那是在给文臣留下体面,也是在救他们。

    “谢陛下隆恩!!”

    有文彦博带头,多数文官明白这里面的道道,皆是躬身下拜,唱喏遵旨。

    唯王安石、包拯、唐介、富弼,四人直身未动,虽是无言,但却默默地看着赵祯。

    赵禎一笑,对四人道:“爱卿且放心。”

    说着话,又对赵允弼道:“明日宗正寺拟一道札子,择日赐封皇子赵宗麒为晋王,宫外建府。”

    又对文彦博道:“爱卿记得与太子、皇后审议,尽早颁旨吧!”

    “臣。。。。臣遵旨。。。。。。”

    文彦博都听傻了,心道,这闹的是哪一出?

    赵祯这个旨意,明面上是册封宗麒为晋王,可同时也是告诉大家,告诉王安石、富弼等人,赵宗麒只是晋王,太子还是太子,日后接掌皇位的还是太子。

    可是,这没道理啊!

    要知道,唐奕大军压进,文扒皮就已经知道大事已去,罢黜太子,另立赵宗麒,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可是,唐疯子闹了一通,太子还是太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不过,说不过去也无妨,太子还是太子,说明他们赢了。

    王安石、包拯、唐介听到这个结果,立时高揖大礼下拜,“陛下圣明,臣等领旨!”

    王安石更是起身之时,向身旁的石进武、王守忠等人露出一个胜利似的笑意——太子得国!!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从龙之臣赌对了,而那些反对派的将门,那些绑在唐子浩身边的利欲小人,终不能如愿。

    依今天的情形,唐奕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依就可以逍遥快活。

    可是,王介甫不在乎,唐奕是不是安好,于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只要今天这一场赢了,那士大夫就已经有了制衡的资本。等太子一登基,依然可以把那些小人,一一剪除。

    。。。。。。

    那边,癫王系的人们却是不淡定了。他们不知道唐奕进来是怎么说的,怎么办的事儿,到头来怎么还是太子!?

    唯独贾昌潮,站在人群之中欣慰点头。

    他没有信错唐奕,那个疯子在天下皇权面前依旧是他。

    王守忠等人眉头紧皱,冲动之下,正要上前谏言,却被王德用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且等等!”

    而赵祯看着唯一还没有表态的富弼,一时间也没太明表富彦国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不重要,暂且先把富弼放到一边,看着下首表情各异的臣子们。

    “朕知道,你们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不过,先等等再说。”

    “朕把你们叫进来,还有另外一个事情,要当众来办。”

    “陛下请讲,臣等必从!!”

    文彦博心情大好,自是愿意成全。

    “嗯。”赵祯来着头。

    “朕要。。。。”

    “另立,遗诏。”

    嘎!?

    文彦博又差点没噎着,另立遗诏??另立遗诏你当着群臣的面儿说什么啊?

    遗诏这个东西,除少数重臣,一般臣子除非到皇帝死了之后,是不可能知晓的。

    “陛下。。。”

    可惜,赵祯根本不给文彦博等人说话的机会。

    只闻他悠悠然道:“朕自知时日无多,已得先皇召唤,莫敢不从。。。。。。”

    “为保我皇宋万世之基,特以残躯立此遗命以戒后人。”

    “其一,太子仁厚,睿德善政,继我大统,以保皇宋安泰。”

    “其二,皇后曹氏,虽仁笑慈善,明断勤思,然后宫摄政终非长久之计,遂,太子即位,皇后不得垂帘,不得佐政,不得善越。”

    。。。。。。

    这个“其二”一出,文彦博、王安石眼睛都开始冒绿光。

    官家可以啊!够意思!!

    皇后不垂帘,太子又年幼。。。。。。那他妈的,大小权务,还不都是他们这些相公们的!?

    虽不知道赵祯是对他们的信任,还是在补偿这一次的惊吓,但是结果已经有了,让众人怎么能不高兴!?

    。。。。。。

    “其三。。。。。。”赵祯还没说完。

    “其三,唐子浩。。。。”

    唐疯子的名字一出,大伙儿的心立马又提了起来。

    只闻赵祯道:“唐子浩复燕之功,开疆扩土之劳,实我皇宋之栋梁也。”

    “虽有小错,然瑕不掩瑜,癫王之称,有悖公允,特赐丹书铁卷,封亲王,名曰:镇疆,世袭子孙万代。”

    。。。。。。

    大伙儿听的直咧嘴,心里甚至有点嫉妒,官家对唐奕当真是太宠爱了,把封王圣令都放在遗诏里了。

    这样一来,不但无人可反对,而且唐奕不接也得接,先皇遗命,那可没法抗旨了。

    至于什么免死金牌,世袭子孙。。。。。。还万代!?

    虽然有点过分,可是,也能理解。

    虽然不知道官家和唐奕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但是结果确实是唐奕妥协了,不然也没有太子即位这个说法了。

    总之,唐奕带着兵来,却没能成事儿,不管是什么原因,总要给些补偿嘛。

    再说,与太子继位,还有皇后不垂帘比起来,这等小事,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事儿连王安石都觉得说得过去,应该的,唐奕的功劳确实当得起一个镇疆王,更当得起一个丹书铁卷。

    只要皇权在他们这边,即使给错了,将来也可以把给他的,变成不给他的。

    。。。。。。

    “其四。。。。。”

    怎么还有??

    大伙儿心说,该安排的已经都安排了,还有什么没交待的?

    。。。。。。

    但有人不这么想。

    还真有!!!

    文彦博一振,只觉心跳都漏了一拍。

    刚刚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皇后不垂帘,太子尚年幼,刚才只顾着高兴,却是忘了,官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官家怎么可能放任十一岁的小皇帝在帝位上无依无靠呢!?

    文彦博想到了一个职位,虽然在大宋百年历史之中从未出现过,但是,依现在的情形。。。。。。

    这个职位,很可能要出现了!!

    。。。。。。

    没错,文彦博猜的一点都没错,包括王安石、富弼等人也猜到了这一点——

    顾命大臣!!

    按赵祯现在的遗诏,他要任命顾命大臣。

    会是谁?

    文彦博??

    富弼??

    应当就是这二人之中,不做他选。

    。。。。。。

    ————————

    赵祯确确实实要任命大宋开国百年的第一位顾命大臣,不过。。。。

    呵呵,偏偏就是文官眼中,不做“他选”的那个“他选”。

    “其四!!!”

    “太子年幼,恐,难当政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