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妨一试?”

    下首三人齐齐施礼回话:

    “不妨一试!”

    “不妨一试!”

    “不妨一试!”

    。。。。

    ——————————

    文富贾三人从福宁殿出来,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文彦博心急火燎的要去给魏国公使坏,脚下也是急了点。

    借着这个机会,贾昌朝开口道:“富相公,请留步!”

    富弼顿身回首,脸上还是挂着温和的笑意,“怎么?子明兄,有事?”

    贾昌朝没说话,无声看向文彦博。

    文扒皮当然听见二人的说话,只不过这点眼力见儿文扒皮还是有的,显然老贾不想他在场。识趣的脚下再紧几步,转眼消失在廊道之内。

    此时,青砖亮瓦的宫道上就剩下贾昌朝和富弼二人,面对慈眉善目的富弼,老贾猛的一抖衣袖,躬身大礼。

    “请受昌朝一拜!!”

    富弼见状,既无客气,也无得意,只是嘴角笑意更浓。

    同样抖袖大礼一揖到地,“子明当受弼一拜才对。”

    礼罢起身,却见同时直腰的贾昌朝老目微红,隐有泪意。

    “想不到,在这京师之中,朝堂之上,还有人知道老夫非奸猾小人!”

    富弼长叹:“子明不容易。。。。。”

    此句一出,老贾瞬间控制不住,抿唇仰头,不让泪水流下。

    有些哽咽道:“老夫领这盆脏水,总比癫王来领要好些。。。。”

    。。。。。。

    ————————

    此时此刻,若有旁人在场,一定被这两个老头儿弄的迷迷糊糊:

    这是干嘛呢?一句也听不懂不说,还哭上了。

    。。。。。。

    也只有唐奕在这里才会明白,老贾这一次。。。。。。

    够义气!

    够爷们!

    。。。。。。

    自打贾昌朝看到那封密奏,他就决定要做点什么,他知道民学的重要性,他必须开口不让那封密奏留中。

    可是,自始至终,贾相爷没说民学一个字的好,也没说一句民学重要不可以让魏国公染指。

    为什么?

    可以说,贾相爷选了一条最最欠妥的谈话方式。民学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是同时也让赵祯对他生出了反感,以为贾昌朝在极力表现。

    这对老贾个人来说有点得不偿失,甚至综合老贾从前是汝南王旧臣的身,还有他现在远发涯州的处境,这份反感几乎可以说是致命的。

    那他为什么还这么做?

    因为他在保唐奕,在保唐奕和赵祯刚刚回暖的父子之情!

    如果他实话实说,列举一堆民学的重要性,力劝官家阻止魏国公办民学,那么。。。。于他没有一点坏处,可是唐奕的处境就尴尬了。

    民学被渲染的越重要,老贾越力劝,那也越说明一个问题:不是不想让魏国公办民学了,而是不想让所有人办民学。

    那唐奕是何居心?

    这个民学能造火神炮,能掌控大宋经济命脉,能操控远洋舰队,能种高产农作物。。。。。。

    这个民学只属于涯州,只属于唐奕?

    这和给魏国公使绊子是一个道理,即使事实不是那么回事,可依然说不清道不明。

    贾昌朝是在帮唐奕挡刀,只有贾相爷往自己头上泼脏水,这事才可以不扯上唐奕。

    而刚刚在殿上,官家的眼神已经告诉老贾,他挡的很成功,包括文彦博也没看出什么不妥。

    唯独富弼。。。。

    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富相公把什么都看在了眼里,关键时刻,他帮不了贾昌朝,却是可以帮唐奕一把,帮他把民学铺开。

    可是,帮了唐奕,不就是在帮老贾吗?

    所以,老贾要谢谢他。

    所以,就有了宫城之内、廊道之侧的这一看似混乱的一幕。

    。。。。。。

    “老夫来扛,总比癫王要强。”

    富弼暗暗点头,贾昌朝是真英雄!

    再施一礼,“子明兄大义,弼,自叹不如!”

    。。。。。。

第885章 人选() 
在赵祯的计划中,依照当前基本成熟的军改局势,还有玉米降世的契机,就算今天贾昌朝不上这道札子,朝廷也会尽快在岭南实施此事。

    而且,这将是未来几年朝廷工作重中之重,官家很可能要向西南派一位宰相级别的要员来主抓这两件事。

    一来,可以为朝廷增收减费。

    二来,则是从局势的考虑出发,西南也确实需要一位镇得住场子的人物与石进武搭配,近而更好的对不太老实的吴哥、大理形成威慑。

    甚至这个人选都已经定了,虽然赵祯还没找富弼议过,可是猜也猜得出来,多半是军政两务都有所长的庞籍最为合适。

    这在京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连庞籍自己都已经开始有所准备,随时可以动身南下了。

    。。。。。。

    可是,问题来了。

    庞籍一走,再加上宋庠去了埃及,吴育又在涯州处于半养老状态,东西两府只剩文彦博、富弼、丁度,还有一个范镇可堪一用,又显得有些人手不足。

    依贾昌朝的心智,正是拿住了这个机会,上了这道扎子。

    其实,在赵祯原本的计划中,也确实就是这么打算的。

    本来想趁着贾昌朝回京,直接就把他留在朝中了事。毕竟吴育经过两年调养,身体已经好过从前,回朝任职可能还有些勉强,可是让他呆在涯州,主理政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来,不但朝堂上官家又添一大助力,老贾也可以堂堂正正的焕发第二春。

    而且,文彦博加富弼,再配一个贾昌朝。。。。。。

    这个阵容得有多豪华?说是旷古绝今都一点不夸张。

    可惜,今天贾相爷这么一弄,这次难得的回京之机多半是要泡汤了。

    。。。。。。

    然而,这就是真真实实的贾昌朝!

    可能不是“天下为公”的有德君子,也可能不是堂堂正正的好人,但一定是肝胆相照的纯爷们儿。

    从前如是,现在,亦如是!

    。。。。。。

    ——————————

    正值午后娇阳,暖日怀春撒在宫廊之上的两位老相公身上,富弼与贾相爷并行,终是可以抛开权欲谋术坦诚闲话。

    可是,话题依旧离不开政局。

    “子明也无需自恼,朝廷正在用人之际,过上一段时间,也许陛下又会想让子明兄回来主持大局呢。”

    贾昌朝闻言,抬手止住富弼的话头儿。

    “无需宽慰,涯州。。。。。挺好。”

    “。。。。。。”

    富弼一阵无言,涯州再好,也非京城。

    “算了!”富弼讪笑。“为时尚早。”

    “但有一事请教子明。”

    “请讲!”

    “庞籍出知西南已然一定,子明这次回不来,陛下也一定要提拔一人来填补空虚。”

    “若依子明来看,可有万全之选?”

    贾昌朝眉头一皱,脱口而出:“昌衡不行!”

    富弼怔怔地看着贾昌朝,心道,贾子明当真玲珑心思,自己只是开了个头,他就猜到了用意。而且,他听到庞籍出京的消息一点都不意外,显然早有准备。

    “为何?”

    只见贾昌朝停了下来,朝富弼一揖,“彦国的好意,昌朝心领了。”

    “可是自家兄弟,自家人最是了解。昌衡守成言事还算称职,登堂入室却是差了些才学。”

    “况且。。。。。。”

    “我在癫王身边,昌衡就更不便在朝中出任要职了。”

    富弼笑道:“能力还在其次,朝廷有缺也不是只庞籍那一个位子,宋公序的缺尚无人填补。”

    富相公已经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不用贾昌衡有什么本事,就是让他占个坑儿。一来是自己人办事方便,二来算是对贾家的补偿。

    可是,老贾闻罢,还是眉头不展,思索良久。

    沉重摇头,“还是算了,给癫王添麻烦。”

    “唉。。。。”富弼也知再谈无益。

    “那子明可有好的人选?”

    这次贾相爷倒是没客气,因为也不用客气。除了一个亲弟,在朝中他贾昌朝并无裙带,大可直言。

    “上上之选当是司马君实。”

    “此人才智心性皆属上乘,稍加培养,必是栋梁。”

    “不过。。。。。。”

    老贾话锋一转,看向富弼,“老夫建议起复曾公亮!”

    “哦!?”富弼一怔。

    司马光确实在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他资历已经足够,可是曾公亮。。。。。。这个选项别说是他,可能连官家都没想过。

    “为何!?”

    只闻贾昌朝道:“曾公亮的能力自不用老夫多说,起复他的好处在于,给北边的那些人做一个榜样!”

    “!!!”

    富弼瞬间了然,心中第一反映不是盛赞,而是暗叹:

    贾昌朝不能回京,可惜了!

    。。。。。。

    文彦博抓钱袋子是把好手,他富弼协调上下关系也无人能及。二人合璧,大宋任何一个人物也比不上他们的民生政绩。

    可是,真比较斗争智慧,文富绑在一块儿也比不上一个老贾,京中最缺的就是贾相爷这样儿的“真小人”。

    把曾公亮调回来,说好听点那叫“不计前嫌,用人唯能。”;说不好听点,就是“顺我者昌”。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传递给曾经跟汝南王府、跟魏国公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文官,只要肯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切都可以不追究,不计较。

    曾公亮就是最好的榜样。

    诚然,贾昌朝自己也是一个榜样,可是名义上贾昌朝还在涯州蛮夷之地流放,回不了京师。

    京师,那才是权力的中心!

    。。。。。。

    想到这里,富弼已经开始倾向于老贾的意见了,曾公亮回京的好处更大。

    不过,富相公心中尚有疑问,那就是,贾昌朝提了两个人,但是却漏掉了一个人。

    “子明为什么不提王安石?依这几年的表现来看,王介甫比司马君实更得陛下的喜爱。”

    “呵呵。。”老贾就回了一声干笑。

    为什么不推荐石安石?理由很简单啊,特么唐奕身边的人对“王天真”能有什么好印象?

    “彦国信老夫一句,若十年之后,天下大定革政顺昌,则王介甫掌权无害。”

    “现在嘛。。。。。。”

    “现在如何?”

    贾昌朝冷然一笑,“可以让他去观澜教书,倒是能桃李天下造福朝堂。”

    噗!!

    富弼差点没喷了,贾相爷的话怎么比唐子浩还狠?

    王安石去教书?还是算了吧,他教出来的学生得什么样儿?

    富相公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一群臭哄哄的新嫩儒生占领朝堂是什么样子。

    。。。。。。

    ——————————

    总之,有贾昌朝这么一闹,魏国公私力民学的事儿反而帮了唐奕一把,有这老货在前面挡刀,又有富弼出的那个偷换感念的主意,民学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在大宋彻底铺开,已经开门授业的就不下百家,在建之中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是官办免费的,无偿向百姓开放。

    唐奕万万没想到,别的事儿折腾了十年也没见什么成效,结果义务教育先来了,天大的好事啊!

    这是打基础,是一切进步的根源,他甚至觉得,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前再做点什么。。。。。。

    于是,在与大宋的回信当中,唐奕果断写下十个大字,期许着在他回宋之前,大宋那边就提前动起来。

    而宋楷在一边抢过唐奕的书信,搭眼一看,嫌弃的直接把信给扔了。

    “什么东西?你能不能委婉一点?”

    只见纸上那十个大字正是:

    “要想富,多生孩子多修路!”

    。。。。。。

    ————————————

    大宋那边出乎意料的好,可是地中海这边却是出乎意料的坏。

    此时此刻,刚刚开始接受大宋的罗马人民谁也没有想到:

    近乎无敌,顷刻破城的大宋军队。。。。。。

    败了!!!

    。。。。。。

    在埃及的西奈半岛,大宋埃及军路的苏玛元帅在得到木马留克回援,还有三万涯州军增援的情况下,居然吃了败仗。

    塞尔柱联军大胜宋军,苏玛被迫后撤整军,战线一下子向西推进了五百里,几乎把半个西奈纳入了赛尔柱版图。

    这个消息传到罗马,万众哗然,谁也没想到大宋败的这么突然。

    说实话,罗马人已经开始接受大宋的统治了,这个富的无法想象的东方帝国给罗马带来的不是毁灭,而是新的希望。

    有人甚至在想,做一个“宋民”也不是什么坏事,将来有机会,要是能去大宋本土看一看,如果能留在那里,那不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可是,大宋在西奈吃了败仗,所有人都在担心。。。。。。担心有一天罗马的宋军也会败走,那刚刚看到曙光的罗马将再一次回到过去的贫穷与落后之中去。

    这几天,罗马百姓更是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军营里的宋军这几天一直在为增援西奈做准备,用不了几天,就要离开了!”

    。。。。

    “不会吧?他们一走,我们怎么办?”

    。。。。

    “应该是真的。”有懂一点局势的人开始分析。“大宋是绝对不会放弃埃及的,他们誓死也要把西奈半岛夺回来,那可是埃及东面唯一的防线!”

    “但是你看看咱们罗马?孤零零的就这么一座城,放弃了也就放弃了。”

    “可是。。。。。。”有人还是不敢相信事实。

    “可是也不用全都走了吧?起码把火神炮留下守城,又或者留一万宋军也行啊。”

    “实在不行,咱们帮着他们守就是了!”

    “哼!!”另一人冷哼。“火神炮?罗马需要,西奈不是更需要?”

    “看着吧,我们很快就会被抛弃了!”

    。。。。。。

    ————————

    与此同时,亚平宁半岛北部的山林之中,数万身披白袍十字的锁甲骑士隐匿在山林之中,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骑士一身锃亮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