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答应他?”

    “诶。。。。。。”赵祯长叹一声。“朕自然是知道的。可是,与为澶渊正名相,一个阎王营。。。。。。”

    “陛下糊涂啊”扒皮一着急,连大不敬的话都冒出来了。

    “辽朝势弱,今日阅兵之请,本有借势之意,可见辽人此时处境之艰”

    “算陛下不答应他的请求,臣料定他们也不敢再多生事端。”

    “这。。。。。。”赵祯愣住了。

    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么个理儿。宣德楼他一激动,竟一时不查,百秘一疏。

    “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赵祯是认为,阎王营那点东西算给辽人,他们也不一定学得去。毕竟阎王营厉害之处不在表面,主要还是唐奕那套独特的练兵之法,加精良的装备。

    不说别的,单是锰钢这东西,辽朝是绝对炼不出来的。

    用一个营换澶渊正名,赵祯以为是赚了。

    可是,经扒皮这么一说,又好像是赔了。

    赵祯有点纠结了。

    。。。。。。

    ————————

    其实,这里不得不说,赵祯的心态变了,可惜视角却没跟。

    他已经年近五十,不再年轻。

    人老了,不但要考虑生前,身后之事也越想越多。

    所谓心态,可能赵祯当了近三十年的皇帝,又经历了庆历大败。在他的内心,能守住祖宗基业不倒,已经是万幸了。

    可是,突然冒出一个唐奕,突然再次点燃了大宋的改革之火,突然燕云回归宋土。。。。。。

    一个守成之君,突然间功盖祖先,成了建功立业、开疆扩土的不世明君。

    单收复燕云这一条,足以让赵祯在青史位列宋皇之首。要是改革再成,兴大宋,与唐宗汉武这种千古一帝肩,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赵祯至少在内心,已经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守成之君。

    他想要更多

    说白了,有点开始好大喜功。

    今天在宣德楼,要是他能借此一举为澶渊正名,那又必是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得不说,辽使也会挑时候,趁着老头儿一激动,还真答应了。

    那又为什么说视角没跟呢?

    因为,赵祯说到底还是那个赵祯。心态再变,但是骨子里还是个仁慈、谦虚的皇帝。

    再加,多少年了,一直是辽强宋弱,突然变成了宋强辽弱,赵祯还没回过味来,下意识觉得占了便宜,总得给人家点好处,不然没法交待。

    他没有强盗思维,压根没想过不用给好处,强摘果子的事。

    “这。。。。。。”赵祯一阵气短。“朕已经答应了,总不能。。。。。。”

    意思是,我都说出去了,你总不能让我这个当皇帝的再收回来吧?

    “左右是画几张画,随他去吧”

    彦博一听,登时脸色一拉。

    “陛下别忘了,这事儿要是癫王知道,可能又要想多了。”

    之前,派石全海、石全安护送唐奕那个庶子,扒皮是极力反对的。

    明明许多原本的汝南王系的官员已经开始摇摆不定,包括石家最近正是规规矩矩未有半点不妥。从那次魏国公逼宫不难看出,石进武和贾昌朝一样,连面儿都没露。

    加以时日,慢慢争取,必然会有转机,何必呢?

    那个疯子唯一看重的是一个“情”字,你何必使这种小手段招他烦?

    好嘛,这回又来?

    要是让那疯子知道把阎王营又给卖了,你们这关系可好不了喽。

    “陛下还是慎重些吧,癫王毕竟是陛下视若亲子的晚辈。”

    “呃。。。。。。”赵祯还真听进去了。

    想起那个小疯子,赵祯心里还是有亏欠的。

    “爱卿有何高见?”

    赵祯知道,彦博肯定有办法。不然光是反对,却要皇帝食言而肥,扒皮才没那么笨,给自己找不自在。

    “依臣之见,陛下既然旨意已经下达,却是万难收回的。”

    一句话让赵祯安心不少,卿果然是为朕着想的。

    “把阎王营送出京”

    反正阎王营现在不是重建的时机,找个理由调出京去,让辽人摸不着,那不算我们食言了吧?

    “送哪儿去?”

    “哪儿都行,是不能让辽人如愿”彦博越来越笃定。

    “阎王营的兵法绝不能让辽人学去不然,以大辽的情况,必成我朝大患。”

    赵祯脸色一白,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诏百官福宁殿议事”

    。。。。。。

    ————————

    说起来,彦博真是好心,可是好心却办了个坏事儿。

    一时心急,只想到把阎王营调走。可是,相公也没想想,调哪儿去?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观澜系的官员对阎王营另眼相看不假,可是,汝南王系、魏国公一脉,包括满朝的立官,对阎王营可是没什么好感的。

    。。。。。。

    大宋朝还是官的天下,代表着武人抬头的阎王营怎么可能被他们所喜?

    万民敬仰那是臣的特权,他们恨不得阎王营永远消失在所有人眼前,还能让一帮军汉独得恩宠?

    所以,这回扒皮学了一把欧阳永叔,做了一回猪队友。

    此事拿到百官面前一议,正下怀。

    扒皮哪里想到会捅了马蜂窝,恨不得抽自己的大嘴巴。

    这回倒好,赵祯没把癫王得罪到,不是全特么揽到自己身来了?

    阎王营被派到了一个既是最前线,看去绝对不会弱了威名,又是天高皇帝远,辽使算拿着大宋的圣旨去也没用;还是有仗打,能彰显大宋军威,而且又能养老、躲清闲的绝佳去处——

    辽河口殖民营。

    。。。。。。

    :

第790章 殿下回吧() 
今天晚了,写的十分匆忙,没校正,也没细琢磨,不排除明天重写的可能。大伙将一下。可以明天重新看。

    起初彦博是想以番戍的名义,把阎王派出去转一圈。等辽使一走,再回来便是。

    但是彦博忽略了一点,或者说他没想到这个官家一时失言、自己急心补救引出来的“小事儿”会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反应

    说白了。

    多少人正眼巴巴盼着,找个由头把这群军汉轰出京去,省得碍眼。出去转一圈儿,显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于是。。。。一场汝南王系、魏国公一脉、观澜系、还有立官之间的乱战此展开。。。。。

    出京,这是各方共识,无需多说。

    可是去哪儿却是大有学问了。

    彦博本意是寻防诸州,这样随时都可听调回京。

    可是后来都不用别人反对,他自己都没好意思提。。。

    别说是声名大振的阎王营了,算是普通禁军,如果没有平乱,戍边之职,也没有去各州寻守的。那是厢军干的事儿。

    听去挺威风,可是这和官犯错,被贬出京去是一个道理。

    阎王营功绩卓著,以贬黜的方式出京,是肯定不合适的。

    而赵祯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提出的方案是南下涯州。

    好吧,也是贬,不过唐奕那里正需人手。暂且过去帮忙,用时再召回来,也不失一个良策。

    可惜。。。。除了观澜系的官员,没有一个同意的。

    汝王南系和魏国公自不用说,他们是必然反对,立官也不同意。

    一个异姓王,你给他那么多兵做甚?

    。。。。

    剩下的几个去处,一是西北边境,拒守西夏。

    这个方案,官没意见。够远行。

    观澜第也没意见,西夏现在老实的很,边境根本没有战事。若有召唤,随时可归。

    可是魏国公一脉却是打死也不干了。

    西北是他的老巢,岂可让阎王营进驻?况且,从某种意义来说,魏国公已经吃过一次阎王营的亏了。

    抵死不愿

    那没办法了,赵祯也不想通济渠的事刚将了魏国公一军,紧接着再触动魏国公敏感的神经。

    况且,赵祯心里有一个更好的去处没说,只等朝臣们自己提出来。

    而大伙儿想来想去,也只剩一个入燕云守备大辽了。

    其实这才是赵祯乐见其成的。

    燕云有狄青的二十万精兵,正好借此时机,从选拔优秀勇士,补充阎王营的兵源。

    对此魏国公没意见,只要不去他的西北,爱去哪儿去哪儿。官们也没意见。反正是出京,哪都一样,别回来行。

    观澜系更没意见。

    可是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反对。

    王安石。

    王介甫只说了一句话。。。。

    “宋辽边境陈兵二十万如果再把大辽视作洪水猛兽的阎王营派去燕云边境。辽朝会怎么想?到时燕云可能再不宁日”

    赵祯吓了一跳

    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以阎王营对大辽的威慑力,把他们派到燕云,效果无异于再向燕云增兵二十万大辽势必有所防范。

    很可能引起一轮军备竞赛

    这是大宋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好好看了王安石一眼,对其的印象登时又好了不少。

    “可是。。。。”赵祯也是一阵为难“那当把阎王营派去何处?”

    总不能真让辽使里里外外把阎王营研究个遍吧?

    。。。。

    “启禀陛下,臣有两个去处。必无非议”

    “。。。。。”

    不但赵祯无语,连一众朝臣也是无语。

    看到这位狂的,大伙儿这吵了这么半天一个去处也没定下来,你倒好,一下两个好去处。

    彦博面子有点挂不住,把阎王营弄出京这个馊主意毕竟是他出的。他也没想出一个可以得到所有人认同的去处。这位一下有两个去处,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介甫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他倒听听,到底是哪两个地方。

    王安石闻声恭敬答道:“莱州、辽河口”

    嘎。。。

    扒皮一下子噎住了,心说还真他妈让他答来了。。。。

    只要略一思索,知道,这两个地方,还真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首先,莱州和辽河口这两个租界,都是在大辽,够远,臣、魏国公等人一定满意。

    其次,这两地的互市贸易都在观澜商合手里,观澜自己人当然欢迎自己人。

    再者,这里虽然深入辽地,却没有燕云这么敏感。毕竟是孤城,大辽可以放松很多。

    。。。。

    赵祯沉吟片刻。

    “那还是辽河口吧。。。”

    莱州的地理位置还是太突出,辽朝算不疑有它,赵祯还不放心呢,说白了宋辽可不是真兄弟,和平是当下两国都需要的,可是谁也说不准哪天打起来了。到那时候阎王营孤军在外,会很危险。

    而辽河口则不同,那里算宋辽开战,大辽都不一定能把手伸过去

    这个地儿,名义是大辽的领土,当年耶律洪基也是以大辽官方的名义把这块地租给了大宋。

    可是,实际,辽河的入海口,是在金五国部也是后世东北三省的正下方。周边也都是金五国的掌控之下。

    只不过金五国名义又是大辽的疆域,耶律洪基才有这个底气把人家的地,许给了大宋。

    实际辽朝在这边儿根本说不话,敢越界一步,五国部的金蛮,可不管是你是谁,是干

    他们默许了辽朝租借他们土地的事实,也不是因为附属大辽。完全是因为大宋贸易的直接受益人是他们金人。

    阎王营去了这里,即有面子,又有里子。辽人想怎么着也不可能,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那这么定了吧。”赵祯最后拍板,“令阎王营权且调防辽河口。”

    “震慑金蛮,戍卫宋商”

    。。。。

    ——————————

    海南,涯州。

    唐奕还不知道杨怀玉阅被派去给他守商贸口岸去了。

    此时。。。。

    咱们的癫王殿下,正是野猪岛。。。。

    密林之,一片树木藤蔓被砍伐的七零八落。显然是要开荒在此建设房舍。

    天近共昏,黎族工人们正在收拾工具,准备下工吃饭。

    路过工地边缘,但见一雨布搭起的临时棚子里,蹲着一青年汉子,眼巴巴的看着众人离去。

    这青年汉子衣着倒是不算寒酸,可是卖相可不太好。。。

    锦缎的褂子本是光鲜亮丽,可是由于多日没换洗的缘故又是野外。尽是泥污油垢。

    脸洗的挺干净,可是发髻却一看是许多天没拆开过了,跟打了发油一样,都成坨了。。。。

    炎达见了不由靠了过去。。。。

    “殿下。。。。下工了,回吧。”

    心里还由衷的佩服,这位王爷殿下干起事儿来他们黎人还卖力

    自打岛之后,日夜守在工地,都没回过家。。。。

    :

第791章 无耻的家伙(二合一)() 
没错。。。。

    窝棚里这个邋遢大王一般的青年汉子,正是咱们的癫王唐奕,唐子浩。

    他已经在岛窝了六七天了,别说换衣服洗澡了,这位爷根本没下过岛那叫一个凄惨。。。。

    对于炎达的好心提醒。

    唐奕吃味的抽了抽鼻子。。。

    “那什么,这岛的工程不新城,重要的紧,我得自己盯着点儿。。。。”

    炎达闻声哭笑不得,天天盯着我们伐树开荒?“这还没开始建呢,殿下盯不盯有啥区别?”

    “还是回家,好好洗个澡,歇息几日,等建出个模样,殿下再来盯着也不迟。”

    老汉差没说,您这都有味儿了,还不回家啊。

    唐奕瞪时眼睛一立“走走走少管本王的闲事”

    特么的我不知道自己都臭了?我不想回家?

    可是。。。。

    想到这里,唐奕登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脚。。。。

    老子也想回家。。。。

    可是。。。

    可是特么的玩大了啊

    。。。

    ————————

    这事儿一点都不难猜。

    这货用一段台词,忽悠了三个洞房。

    你要是万无一失还好,结果被抓了个正着。那三位娘子不和他翻脸才怪

    苦了堂堂癫王,在这孤岛窝了六七天,特么都快生虱子了

    骂走了炎达,唐奕又有点后悔了。。。。

    这老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