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第二层利润。

    更出格的,则是把铜钱融掉,加入铅铁制成劣钱,那能赚多少,可就全凭良心了。有的地方,州府流通的铜钱次到一掰就碎,好似土石。

    这是第三层利润。

    但是,银就不行了,这种仅次于黄金的贵金属,价值十分稳定,极难操控。

    铸造银器还涉及到百姓消费能力的问题,掺杂贱铁,也只有唐奕有这个本事。

    所以,银代铜,对朝廷而言只要解决铸币成本,就绝对比铜钱有益。民间富户则是正好相反,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陛下不用担心,民间抛售铜钱,本身就是在帮咱们嘛。”唐奕开始安慰赵祯。

    短期来看这确实是好事,让流通的钱多起来,这不正是币改的本意?

    “而且,就算银圆被他们扼住,咱们还有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

    唐奕闻声,把一物往桌子上一拍,“就凭这个”

    赵祯定睛一看,一张纸?

    “宝抄?”桌上正是一张个别州府发行的宝抄。

    “对”唐奕重重点头。“正是宝抄”

    开始的时候想弄银圆,也只是为了一个前期过度,后期辅助。

    因为知道金银本位货币的弊端,更知道信用货币对资本的掌控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唐奕的眼光就放到了信用货币上面。

    既然已经让人知道了,那干脆也就别折腾了,直接进后期,上纸币。先从代金属币开始,慢慢向终极目标挺进就完了呗。

    。。。。。。

    “这。。。。。。这能行吗?”

    文彦博忍不住把那张“纸”颠在手里,纸能有多沉?轻若无物,正如唐奕的妙想天开一般,轻若无物

    这个是真金白银,黄灿灿的铜钱为币的时代。纸币。。。

    朝廷也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没干过。像蜀地的交子,正是因为缺铜,朝廷又不想把珍贵的铜钱注入川蜀,所以才想出的以纸代币的权宜之计。

    各别州府铜钱奇缺时,也会以宝钞的形式让纸钱加入流通。

    可是。。。。。。

    事实证明,千百年来,以金石当钱的老百姓根本就不认这东西,这是骨子里的观念问题,可不是一道政令,几番强加就能解决的。

    朝廷当一贯钱发下去的纸钞,得用强制手段让百姓接受。而且,一到民间立马贬值,一贯钞换五百钱算好的,有的地方一贯钞连十分之一都顶不上。

    “不行的”文彦博攥着那张纸。“若是纸钞可解钱荒,朝廷早就实行了。”

    唐奕撇嘴一笑,“原来不行,那是因为你们没遇上唐子浩”

    “臭小子”赵祯忍不住笑骂。“好好说话”

    多大个人了,还没个正经。

    唐奕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确是一时激动有点得意忘形了。

    可是。,得意一下不过份啊

    纸钞这个东西谁要是能送到百姓手里还不被退回来,那这个成就,绝对不比收复燕云小,这可是足以改变世界的东西

    。。。。。。

    而这件看似不太可能在宋朝干成的事儿,却是让唐奕差不多干成了。

    “我又没说错,纸钞这个事儿以前干不成,但是现在,却是一点儿都不难喽。”

    “哦?”赵祯见唐奕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一时也想不明白他哪来的自信。

    唐奕也不卖关子,“陛下与文相公忘了吗?咱们的根基是观澜商合?”

    “。。。。。。”

    “陛下不会觉得那七百多家华联分铺、大宋酒业一半以上的酒店酒坊,都是摆设吧?”

    唐奕脸上尽是自信的神情,“要是一个纸钞都推不出去,那咱们可就白花这么大的力气了”

    。。。。。。

    纸钞不被百姓接受,除了心理上的不认同,最最重要的,不还是在流通上不如铜钱吗?

    说白了,要是纸钞到哪儿都能用,到哪儿都是照面值做价收取,百姓也就不至于这么抵触了。

    唐奕的观澜商合提供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而且是特么一个联络全宋,真正到哪儿都能用的地方。

    “还是不行”等唐奕解释完,文彦博眉头不展出声道。“纸钞就算行得通,但仿冒实在太容易,一但放出,必是假钞漫天,拦都拦不住”

    现在宝钞极贱的一个原因,不也是假钞太多吗?

    唐奕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文相公把这张宝钞对光再观”

    “嗯?”

    文彦博不知其何意,但还是照做,举起宝钞对着阳光这么一看。。。。。。

    一看之下,眉头皱得更深,立马把纸钞放下,“咦?”

    一声轻咦,又举了起来,对着光亮细看。

    然后。。。。。。

    放下、举起、放下。。。。。。反复数次,弄得赵祯与曹佾等人都有点不耐烦了。

    “爱卿这是看什么呢?”赵祯忍不住出声。

    文彦博瞪着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这。。。。。。这纸里面有字”

    “有字?”

    众人心说,文扒皮这是癔症了吧?宝钞上怎么可能没字?

    “不是。”文彦博急道。“是纸里有隐形的字”

    “隐形的字?”

    赵祯疑惑地接过宝钞。

    。。。。。。

    :

第656章 华联仓储的购物券() 
第656章 华联仓储的购物券

    赵祯来了兴致,接过宝钞有样学样儿地对光一看。%

    好吧。

    放下。。。

    举起。。。

    放下。。。

    再举起。。。。

    大宋官家也玩儿上瘾了。

    原来,那宝钞正常放在那儿,除了上面有墨字再无特别。可是透光一看,只见纸白处凭空生出几个字的影子——

    “天佑皇宋”

    可是放下一看,哪有什么“天佑皇宋”?出现影子的地方空空如野,只是白白的纸张。

    “这是。。。。。。”赵祯诧异地指着宝钞看向唐奕。

    “这还真有影子。。。。。。”

    唐奕笑道:“这叫水印。”

    “谁要是能把它仿冒出来,那也算是逆天了”

    。。。。。。

    水印,这是后世钞票的防伪手段,是织在纸张里面的,常时不见,透光一瞅,就是影子暗藏纸中。

    唐奕在大宋当然做不到在造币用纸的内部织出水印来,但是别忘了,他是学化学的,他织不出来,却可以用化学药剂印出来。

    这几天,自打知道银圆的事泄露了出去,他就一直在楼里鼓捣这个事儿。

    就是配出一种近乎无色,却有透光反应的染料,然后弄出这种在大宋几乎无法仿冒的防伪手段。

    当然,这也并非是唐奕原创,这个‘防伪’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来源于后世“造假”的灵感。

    。。。。。。

    后世的假币犯罪,当然也无法复制繁琐的织币水印工艺,于是就用这种山寨版的印水印的方法造假。

    唐奕前世恰好在上看过一个视频,专门讲如何识别假币和假币的造假手段,其中就有这个,用极其普遍的日常用怎么往钱上印水印。

    。。。。。。

    指着宝钞上的水印,唐奕自信道:“这个东西往上一印,百姓就算不识字,不认得真假,但钞上有没有水印,有没有影子,总会看吧?”

    赵祯看着那张宝钞,如此说来,真如唐奕所说,流通与仿冒两个大问题都解决了,纸钞代铜并非不可能。

    但是。

    赵祯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唐奕,提出心中最后一个疑虑,“大郎可知。。。。。。”

    “一但纸钞出师不利,亦或贬值,那不光钱荒事无解,观澜商合,也将为之陪葬”

    此言一出,文彦博和观澜各家股东心里都是咯噔一声,官家却是一针见血,说到了点子上

    要是纸钞出了什么差错,做为支撑纸钞流通的华联铺,还有酒业协会,必将是万劫不复之境。

    唐奕缔造出来的这个庞然大物,精心布置的联通络,可就全没了。

    “不行”文彦博第一个反应过来。“陛下所言甚是,这个风险太大,冒不得啊”

    曹佾拧眉沉思良久,这个时候他本不应该出声,曹家投身观澜本来就不是为了钱,如果现在出声,反倒好像他曹景休在乎观澜的钱一般。

    可是,最后他还是出声道:“大郎三思,慎重为上。”

    牵扯太大了,由不得他不出声。

    。。。。。。

    而唐奕此时却是一点都没被场中阴沉的气氛所感染,扯起一边嘴角,“陛下、诸位。。。。。。”

    “你们想多了”

    。。。。。。

    众人一怔,“想多了?”

    却闻唐奕继续道:“纸钞发行,谁都可能受到冲击,却唯独观澜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好处,全无害处”

    “。。。。。。”

    正当大家更是疑惑之时,唐奕又加了一句:

    “诸位忘了此番再起革新之举,陛下定下的基调了吗?”

    “温和。”

    “潜移默化。”

    。。。。。。

    唐奕把手按在那张宝钞之上,“这东西发出去,不但悄无声息,而且不到最后一刻,那些屯银的富户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

    ——————

    唐奕根本就没打算大张其鼓f地、正而八经地、傻了巴几地让朝廷发行纸钞。

    发什么发?发完了让有心之人准备充分的来对付他?

    做梦去吧

    论使邪招儿,唐奕手里有的是,随便亮出一样儿都不是你们理解得了的。

    。。。。。。

    一个月之后。

    全宋的华联铺同时贴出告示:

    为了方便百姓携带和大宗交易,利于华联铺整体管理,储在全宋的七百多家分店将于三日之后同时推出——

    购物券。

    购物券?什么东西?

    不明所以的百姓一问之下才明白,这个所谓的购物券,其实就是在华联铺预存银钱,得到一个凭证,等需要到华联采买之时,就不用背着铜钱去了,只拿着这个凭证交易,按额扣减。

    。。。。。。

    百姓一看要把自己的钱先给华联,换来的却是一打‘纸’,当然是心有抵触。钱这个玩意,还是放在自己手里踏实些。

    可是,百姓们这么想,对于这个购物卷心有抵触,另一部分人却不这么想。

    别忘了,与华联有生意往来的,可不止是普通百姓,还有全宋的商家呢

    而且,他们与华联做的还是类似批发供货的长期、大宗交易。

    这个举措一出,却是正中商家的下怀,每次去进货采买,都要背着大笔铜钱或者金银,数额过大时,甚至要用车拉。

    现在好了,一次性把钱存在华联,只凭轻便的购物券交易,反正是常来常往,不用担心有失。

    华联的信誉又在那儿摆着,不可能侵吞他们这点儿小钱。自然是纷纷响应。

    而且,华联购物券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凭证不单单可以在华联铺购买货物,在观澜酒业协会的所有会员酒店都可以代币消费,包括观澜海槽两运的运资结算也可以用华联购物券。

    这就太方便了,民生百态无外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衣和柴米油盐,华联铺都有;

    食,有酒业协会的会员店;

    行,有观澜运力。

    也就是说,有这个华联铺的购物券,就算手里一个大仔儿都不留,也能好吃好喝,行遍天下。

    最主要的是,全宋都能用,还不像宝钞一般随时贬值。因为钱就是自己的啊,不想要券,去任何一州,任何一间华联铺都能换成十足成色的铜钱。

    所以,这个购物券一出,开始还只是各地商家,只要手中资金不是太缺的,都会换上一些购物券方便和华联做生意。

    后来,这些商家为了省事儿,去酒店消费也用购物券,甚至是给姐儿们的赏钱也是怀里一掏,大方地把一打“纸”拍在桌上。

    。。。。。。

    苍山月说

    一下出来两个盟主有点不习惯呢。。。。

    感谢”我总会莫名的不开心123“成为《调教大宋》的第三十二位盟主。

    感谢”薇薇蓝蓝“成为《调教大宋》的第三十三位盟主。

    谢谢你们对苍山,对大宋的支持。

    因为有你。。。。。。我不孤。。。。。

    我又能上畅销榜啦

    :

第657章 第七支签() 
不怪商户们追捧,这多方便。……

    千贯巨财就是几张薄纸,往怀里一揣就行了,不用再像从前一般,吃个花酒还得特意带上两个仆役背钱。

    而酒业协会的会员酒店因为收券,使得用券的富户都会特意光顾这些酒店,无形之中,生意也比非会员店好上了一截。

    迫于无奈,那些没有加盟酒业协会的酒店要么立刻申请加入酒业协会,要么就算不是协会酒店,也开始收券招揽生意。

    没几天,整个大宋的酒店行业就被购物券攻陷,加上华联的下游商家,各行各业相继开始较少流通华联购物券。

    因为用的好,携带方便,甚至是去外地走商,商人们也特意把手上的铜钱换成华联购物券。

    后来百姓们见商户都用华联的“纸”,而且用的还挺好,慢慢的,也开始试着换一点点购物券来用。

    一用之下,还真比沉重的铜钱方便得多,而且华联铺家大业稳,无论拿铜换“纸”,还是拿“纸”换铜,从不打折扣,更不会拖延,使得百姓更加放心。

    百姓彻底认可之后,华联购物券席卷大宋就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

    这时候,文彦博、曹佾再看唐奕就跟看个怪物一般:

    这小子的心眼儿是真特么多

    购物券?

    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朝廷的宝钞是死都推不动,可华联铺推购物券,就跟过年搞个特价活动一样简单。。。。。。

    。。。。。。

    而唐奕则是先把纸钞的问题放在一边,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有待他去解决。

    那日在小楼之中,唐奕拿出来六支签,分别是:官、兵、钱、税、农、商。

    这是大宋面临的六个大问题,也是改革的六个大部分。

    但是,实际上,还有第七支签

    只不过,唐奕没敢把第七支签拿出来,他怕文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