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的高揖大礼,与唐奕和狄青深深一揖。

    “诸公辛劳,受弼一拜”

    唐奕和狄青手都不知道摆哪儿了,急忙上前搀扶。

    “相公,折煞我等了。”

    富弼被二人扶起,却道:“不世之功,当此一拜”

    说完,才把话头转了回来。

    “若是可能,陛下恨不得亲至燕云,我们这些又算得什么?”

    唐奕道:“其实有观澜众生就己经差不多够了,陛下只要派一得辩之臣来。。。。。。”

    “老夫知道。”富弼慈笑着接道。

    “江山由将士们打下来了,下面,大郎且看我们这些无用文士的就是。”

    燕云是收复了,但是收复绝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十数州地,百余郡县,原本行的是大辽的法,用的是大辽的官。现在一朝归宋,却要遵大宋的律,受大宋管制了。如何交接?如何过度?耶律重元的小朝廷如何安置?已经离群百年的燕云汉儿如何回归?这都是问题。

    且不说,古北关以北还有一个怒不可揭,视大宋为侵国仇敌的大辽。

    耶律洪基是败了,但还没有退,是打是和,还未有定数。

    。。。。。。

    归根结底,大宋收回燕云不假,但却非武力硬夺,有诸多取巧之处。大宋朝也不是一飞冲天,君临天下。更不是盛世荣姿,中气十足。

    大宋还是大宋,还是那个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大宋。强宋,还只是一句空谈。

    “大郎且安心,接下来就交给老夫。”

    唐奕点头,他也想驱兵千里,直捣黄龙,也想北击辽都,一锤定音。

    可是不能,大宋仅有的二十万可战之兵都在古北关下。西北无守,国库空虚,大宋可以威武一时,却不能长胜一世。

    最终,还是要靠文人的嘴来稳住局势,赢得喘息之机。

    “十年”唐奕紧盯富弼。

    “相公只要给我争取十年”

    “到时,不管是大辽,还是西夏,又或四海诸夷,大宋都会用刀和他们说礼。”

    富弼点头,面露憧憬。

    “那老夫就等着你的十年。”

    抬眼看向关外,“接下来,就要看司马君实的本事,还有大郎下的那份饵料够不够份量了。”

    唐奕随着富弼的目光看去,露出一丝笑意。

    “应该问题不大。”

    “哦?”富弼轻疑。“大郎何来自信?”

    “相公还不知道吧?”

    “古北关一战,除了一战定燕云这个最大的战果,还有一喜,一点不比燕云本身更轻。”

    “什么?”

    唐奕笑意更浓。

    “耶律洪基的皇家近卫军,打的只剩一万了。”

    。。。。。。

    ————————

    六万皮室军,经大定保卫一战,损失万余。古北关大战,耶律洪基刻意保存实力,只以各部族兵出战。不然,也不会二十万大军攻关,打了一个月也没打下来。

    但是,阎王营出战,让他不得不精锐尽出,然后。。。。。。

    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只一昼夜,送魂岗成了皮室军的送魂岗,三万余众,尽数葬送。

    大辽皇室的近卫精锐,一战而衰

    。。。。。。

    :

第628章 纨绔皇帝() 
第628章 纨绔皇帝

    大辽表面与大宋无异,中央集权,三省六部政体严整。

    而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多部族组成的松散政权。皇帝巩固统治、威慑八部的手段就在于大辽唯一的常备军——皇家近卫军。

    一万多的皮室军能干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即使阎王营现在打残了,只剩不到两千,都不会把这一万多人放在眼里,更别说耶律洪基要用它威慑八部了。

    纵使大辽外敌当前,上下一心,可以预见的是,大辽内部必然要经历一番重新洗牌。耶律洪基就算还能坐在皇位上,也不可能像从前那么稳当了。

    。。。。。。

    而事实上,耶律洪基比唐奕料想的还惨。

    因为此一仗,不但皮室军近乎武功全废,还有耶律洪基的两个铁杆部族也打残了。

    萧古浑、松格鲁。。。。。。

    当初,两族举九万之兵勤王,驰援大定的时候损失了一部分。攻打古北关时,萧惠部、突吉台、纳其耶、耶律宗训几部更是后来的,整个古北关战场还是这两部的余兵做为主力冲阵,一战下来,几乎十不存三。

    而古北关大败,不论是耶律洪基,还是契丹八部,都需要一个说法。近二十万大军,一月有余,关墙都干塌了两处,为什么没打下来?

    做为古北关大战的主帅,萧古浑首当其冲,耶律洪基为了泄愤也好,安抚各部也罢,败下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咔嚓了这个无能之辈。

    第二件事,收拢各军,再图一战。

    第三件事。。。。。。

    好吧,到了第三件事儿,耶律洪基才发现,他第一件事儿好像办错了。

    第三件肯定是杀了大宋驻辽使臣,以泄心头之恨。

    可是,耶律洪基闹不明白的是,杀萧古浑你们都没这么大反应,怎么老子想咔嚓个宋使,抄没了唐子浩那个破华联,你们就跟死了亲爹一样,一脸了蛋疼?

    而且,萧古浑一杀,特么朝堂上突然没人替他说话了。

    “陛下”

    出声的是突吉台,他统八万大军来援,现在是各部之中最有底气的一个。

    “宋使杀不得啊”

    耶律洪基眼睛一立,“怎就杀不得?”

    “南朝侵我辽土,杀我辽兵,折辱朕于阵前,此为国耻,每一个宋人都该杀”

    突吉台则道:“道理如此,臣自是知耻。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我军新败,士气全无,南朝二十万大军陈兵古北关,窥视大辽,挥师北上只在旦夕之间,这个时候万不可给南人进兵之由。”

    “望陛下天下为重、社稷为重,不可轻怒啊”

    “我。。。。。。”

    耶律洪基一口气憋在胸中,好不难受。

    却闻萧惠出班道:“陛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为上邦之仪也。即使现在与大宋交恶,也不能斩使泄愤,传扬出去,必被天下万国秘不耻。失仪事小,损威事大。望陛下三思”

    “你”

    。。。。。。

    不等耶律洪基再有反应,一众大辽朝臣已然出班。

    “陛下”

    “杀不得啊”

    “陛下,杀不得。。”。。

    不杀之言盈满军帐,耶律洪基心中哀嚎,老子就想出口气,这都不行吗?

    “那就,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那个什么司马什么的给我抓了,关进天牢”

    “不”耶律洪基还不解气。“给我发配到极北伐树去”

    。。。。。。

    “。。。。。。”众臣无语。

    可不等反对,耶律洪基又叫道:“还有”

    “把唐子浩的华联铺尽数抄没,所佣宋人统统处斩”

    “陛下”

    “陛下”

    “陛下。。。。。。”

    好吗,这回比杀宋使动静还大

    “陛下,唐子浩虽是白身,然其在大宋的地位可是比驻辽通政高出太多,得罪于他,与我朝无益。”

    耶律洪基只觉天旋地转,特么的,老子杀宋使你们不让,这回连拿唐奕出口气都不行了?

    他哪知道,大辽贵族汉风盛行,处处学大宋,不光礼教文化学的溜,享乐用度也一样不落下。

    华联铺这些年把大宋的好东西弄到大辽,又与贵族交好,专门给他们送大辽没有的,吃的、喝的、用的。

    要是把华联封了,多了不敢说,大辽贵族的生活水平倒退二十年是跑不了的。

    更别说。。。。。。

    反正不能由着咱们这个纨绔皇帝胡来,断了各部的财路。

    。。。。。。

    宋使杀不得,华联又封不得,耶律洪基气得脸色酱紫,坐在高位上喘着粗气。

    “那你们说”

    “接下来当如何处置?怎么把朕的燕云夺回来?”

    对于耶律洪基来说,大辽旧土还是小事儿,他心疼的是燕云的收入。

    要知道,燕云做为大辽最富庶的一片土地,每年的税收占了朝廷岁入的一多半。

    失了燕云,就等于失了钱袋子,他的近卫军已经所剩无几,要是再没了钱,他如何重整皮室军?

    “呃。。。。。。”

    既然皇帝问下来了,突吉台与萧惠对视一眼,又不着痕迹地与各部朝臣交换了一个眼色。

    “如今南朝大兵压境,我朝又无再战之力。。。。。。”

    “依臣之见。。。。。。”

    “少说废话”耶律洪基极不耐烦地打断。

    “只说计策,何以为攻?”

    。。。。。。

    “依臣之见。。。。。。”

    “还是以求和为上”

    。。。。。。

    你大爷

    耶律洪基就差没当场骂娘,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晕过去。

    “求和?”

    你特么也说的出口?大辽立朝百年,什么时候和南朝人主动求过和?都是南朝求和,北朝求战的好吗?

    怎么到了朕这儿就反过来了?这特么不是打我脸吗?

    眼中杀机乍现,“你敢再说一遍?信不信朕杀了你?”

    突吉台低着头不说话,却是萧惠出声道:“陛下可还有一战之力?”

    “呃。。。。。。”若有一战之力,还要你们出什么主意?

    萧惠根本不用耶律洪基做答,继续道:“若无再战之力,也就唯有求和了。”

    “你?”耶律洪基怒了。

    “信不信,朕也杀了你?”

    “陛下”久未出声的耶律宗训站了出来。

    “突吉台与萧惠二人所说非虚,现在军心不稳、国库空乏,已无再战之力。现在陛下想的不应该是怎样攻宋,而是如何守辽,才是正理。”

    “宋军不北上已经是万幸了,求和,不失良策啊”

    “。。。。。。”

    “况且。。。。。。”耶律宗训话锋一转。

    对于这个不成器的侄子,耶律宗训还是很了解的。

    “况且,以南朝的一惯作风,花钱买太平。若是求和,阻止宋军北进的可能很大,且南人富庶,趁机多要岁币,说不定就能补上失去燕云的损失。”

    果然。

    耶律洪基闻言喃喃出声:“要是能补上朝廷所失税钱,倒也可行。。。。。。”

    双目放亮的猛然抬头,“能要多少钱?”

    “这个。。。。。。”耶律宗训沉吟道。“还看谈成什么样儿。”

    “那你亲自去谈,多要岁币”

    “臣,遵旨。”

    。。。。。。

    大辽臣僚无不暗自摇头,皇帝到现在还盯着钱,以为只要补上燕云的亏空,失不失地倒没什么。

    殊不知,痛失燕云,真正要命的可不是税产损失,而是大辽与大宋的战略态势彻底翻转。

    大宋燕云在手,那把悬在大宋头上的利刃,现在。。。。。。却是锋指大辽喽

    。。。。。。

    :

第629章 人精() 
说到底,耶律洪基有君临天下的心思,也有君临天下的福缘。

    但是,不论是原本的历史轨迹,还是当下,这货就没有君临天下的本事。除了游猎、算小帐、任用谗臣、坑队友好像也不会干点别的什么了。

    让耶律宗训去多要岁币,燕云就这么着了,这心得有多大?

    他老子耶律宗真要是活着,非再气死八回不可。

    再说了,大宋就再是“大怂”,如今也是燕云在手,可攻可守。而且,打了胜仗士气如虹,怎么可能你想多要岁币,就多给你岁币?

    论政治头脑,论嘴皮子,大辽所有的臣僚加在一块儿也不可能是富彦国的对手。

    况且,不论是去求和的耶律宗训,还是契丹八部的臣子,各自心里又都有各自的小九九

    谈判这个事,唐奕是不会参与的。如今耶律洪基恨不得扒了他的皮,他要是去谈,那就是奔着谈崩去的了。

    谈判的事儿交给了富弼、庞籍,唐奕与吴育、宋庠聚于一处,下首是燕云各地的豪门大户。

    此时,从各豪门大户的表情就看得出,眼中即有热切,也有忐忑。

    这次死守古北关,各家的私兵都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毕竟新降,对大宋的行事作风还不了解,谁知道会不会卸磨杀驴呢?

    唐奕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一个个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唐奕一向说话算话,各位可以安心,以前在大辽什么样,现在归大宋还什么样儿。”

    “那毛纺?”

    好吧,各家关心的还是毛纺这个大头儿。

    “放心。”唐奕笑道。“毛纺还是你们的。”

    众人闻言,登时长出一口气。有这一条,那就都放心了。倒是吴育眉头微皱,但碍于场合,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有一条。”唐奕面色微冷。“咱们得丑话说在前头。”

    “生意归你们没问题,但是产销,包括粗毛收购,必须经观澜商合统一定价,统一调度。”

    “这”各家面面相觑。

    这样一来,那还算什么他们的生意?

    唐奕则是笑道:“怎么?信不过我唐奕?”

    “不不是”

    “放心,上了观澜的船,就算是我观澜的人。我唐奕还从来没让自己人吃过亏,统一调配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众人虽还是心里没底,但说心里话,被这煞神杀怕了,那日在幽州还没开口就先宰两个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大伙儿都怕说出一个“不”字,又特么得见血。

    况且,如今的情形也由不得他们说不。

    “全听唐公子的”

    唐奕点头,既然他们都应下了,他也不废话。

    入观澜的门到底是好是坏,现在说什么他们也自带三分忧虑。来日方长,且等时间久了,也就知道是不是吃亏了。

    “还有一条”

    唐奕话锋一转,眼中隐有杀机。

    “毛纺放在你们手里,挣多少钱,那是你们的事,但是”

    “谁要是把这门手艺漏了出去,不管是大辽的贵族,还是大宋的富户,到时,可别怪我唐奕翻脸不认人”

    —

    送走了燕云豪门,吴育终于忍不住了。

    “大郎,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